王保平 賈紅蔚 鄭紡 朱梅
1天津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內(nèi)分泌代謝科(天津300052);2天津中醫(yī)藥大學中西醫(yī)結(jié)合學院(天津 300193)
長期使用糖皮質(zhì)激素(glucocorticoids,GCs)造成的骨質(zhì)疏松(glucocorticoid?induced osteoporosis,GIOP)是GCs應用的最嚴重的副作用,也是繼發(fā)性骨質(zhì)疏松最常見的原因[1]。應用GCs的患者中30%~50%會發(fā)生骨折,在使用GCs治療的前3個月內(nèi),骨密度(BMD)顯著下降之前,骨折的風險即已增加75%[2]。BMD的下降幅度在GCs開始治療的3~6個月達高峰,然后緩慢平穩(wěn)下降。GCs治療早期BMD的迅速下降是由于破骨細胞活性增加造成骨吸收增加,而遠期BMD的緩慢下降與成骨細胞數(shù)量和功能的下降而導致骨形成降低有關(guān)[3]。GIOP發(fā)生與GCs使用劑量和療程密切相關(guān),但有文獻[4]指出,GCs沒有安全界值,即使?jié)娔崴擅咳談┝?.5~7.5 mg的人群中同樣可以發(fā)生GIOP,吸入的 GCs亦可引起 GIOP[5]。本文就GIOP 的分子機制及治療做一綜述。
GCs引起GIOP的機制復雜:包括抑制成骨細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加成熟成骨細胞和骨細胞的凋亡;延長破骨細胞的壽命和活性等,促進骨吸收[6]等。
1.1 抑制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的成骨分化 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是位于骨髓腔內(nèi)的成體干細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在不同的誘導因素作用下,可分化為成骨細胞、脂肪細胞、軟骨細胞等,是成骨細胞的重要來源。Wnt/β連環(huán)蛋白(β?catenin)信號通路是調(diào)控BMSCs向成熟成骨細胞分化的重要通路之一。當Wnt蛋白與膜受體卷曲蛋白(Frizzled,F(xiàn)z)、低密度脂蛋白受體相關(guān)蛋白5/6(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5/6,LRP5/6)結(jié)合后,抑制糖原合成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的活性,使磷酸化的β?catenin增加,從而進入核內(nèi),增加T細胞轉(zhuǎn)錄因子(T?cell?specific transcription factor,TCF)/淋巴增強因子 1(lymphoid enhancing factor 1,LEF1)轉(zhuǎn)錄活性,激活調(diào)控成骨分化相關(guān)基因如Runt相關(guān)轉(zhuǎn)錄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骨鈣素等的表達[7]。首先,過量GCs通過上調(diào)Wnt拮抗分子,包括重組人Dickkopf相關(guān)蛋白 1(recombinant human Dickkopf?related protein 1,DKK?1)和骨硬化素(sclerostin)的表達,抑制成熟骨細胞Wnt/β?catenin信號通路活性,使BMSCs向脂肪細胞分化,減少成骨細胞生成[8]。其次,過量GCs還可上調(diào)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γ2(peroxidase proliferation receptors,PPARγ 2),抑制成骨轉(zhuǎn)錄因子Runx2和活化蛋白從而促進BMSCs向脂肪細胞分化[9]。過量的GCs可以調(diào)節(jié)多種MicroRNA(miRNA)的表達,包括miR?29a,miR?106b ,miR?34A?5P和miR?199a?5p,進而影響成骨細胞的分化。過多的GCs通過降低miR?29a的表達,提高了組蛋白去乙酰化酶4(histone deacetylase 4,HDAC4)表達,后者能降低乙酰化的Runx2和β?catenin水平,提高核因子κB受體活化因子配體(re?ceptor activator for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水平,從而抑制成骨細胞的分化[10]。GCs還能上調(diào) miR?34a?5p 和miR?106b的表達,上調(diào)的miR?34a?5p減少細胞周期相關(guān)蛋白,包括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4(cyclin?dependent kinase 4,CDK4),CDK6,和G1/S?特異性周期蛋白?D1(Cyclin D1),從而抑制骨髓基質(zhì)細胞的增殖[11],而miR?106b通過抑制骨形態(tài)蛋白 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的表達,抑制成骨細胞的分化和骨形成[12]。GCs還能上調(diào)miR?199a?5p的表達,降低Wnt2而抑制成骨細胞的分化[13]。
1.2 促進成骨細胞和骨細胞的凋亡 成骨細胞中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家族蛋白家族的活化,內(nèi)質(zhì)網(wǎng)應激,細胞自噬等共同參與了GCs誘導的成骨細胞和骨凋亡過程。caspase?3、caspase?9 同屬于 caspase家族蛋白,caspase?9為凋亡始動子,caspase?3為凋亡效應子,激活后的caspase作用于特異性底物使得細胞凋亡。GCs通過上調(diào)caspase?3和caspase?9而使成骨細胞和骨細胞凋亡增加[14]。大劑量GCs還可以增加活性氧自由基含量,通過增加內(nèi)質(zhì)網(wǎng)應激,誘導成骨細胞和骨細胞凋亡[8]。過量GCs還可以通過增加硬化蛋白和DKK?1的表達而抑制Wnt信號通路,進而促進成骨細胞的凋亡[15]。自噬機制可以使骨細胞免于GCs誘導的細胞凋亡。研究表明,高劑量的GCs抑制細胞自噬,誘導骨細胞凋亡[16]。
1.3 延長破骨細胞的壽命和促進破骨細胞的分化 破骨細胞的形成與分化受RANKL/核因子κB受體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for nuclear factor?κB,RNAK)信號通路、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M?CSF)信號通路的調(diào)節(jié)。骨保護素(osteoprotegerin,OPG)是RANK的誘騙受體,能拮抗RANKL與RNAK的結(jié)合。過量GCs可增加DKK?1水平而抑制成骨細胞和BM?SCs分泌OPG,使RANKL/OPG比例增高,抑制破骨細胞的凋亡,延長破骨細胞壽命[17]。GCs還可以通過增加骨髓基質(zhì)細胞和成骨細胞中M?CSF和RANKL而促進破骨細胞的分化[7]。然而隨著GCs治療時間的延長,伴隨著成骨細胞數(shù)量減少的同時,RANKL水平下降而導致破骨細胞數(shù)量減少。這也部分解釋在GCs治療前3個月骨折風險高而之后骨折風險反而降低[6]。
1.4 對血管的影響 最近的研究[1]提示GCs對骨骼的血管有深遠的影響。動物實驗表明,地塞米松和潑尼松龍可抑制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達,減少骨骼血管生成。GCs也被證明通過內(nèi)皮素?1而收縮血管,減少血流而導致骨組織間液含量減少和骨骼強度下降[18]。
1.5 其他作用 糖皮質(zhì)激素可抑制小腸對鈣、磷的吸收和腎小管的鈣重吸收,可能誘發(fā)低鈣血癥和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進而促進破骨細胞的活化、導致骨吸收增加。GCs通過減少雌激素及睪酮的合成進而引起骨質(zhì)疏松。GCs可以減少蛋白質(zhì)合成,增加降解,進而使患者的肌肉量和肌力下降。另外,超生理劑量GCs減少I型膠原蛋白和骨鈣素合成,促進I型膠原蛋白分解[9]。
臨床醫(yī)生GCs治療時應選最小有效劑量和適當?shù)寞煶?,并為患者提供生活方式指導,減少GIOP危險因素。
2.1 一般措施 多個指南指出改變生活方式可以更好地控制 GIOP[19?20]。包括均衡飲食,戒煙,避免過度飲酒,定期的負重或耐力運動以預防骨丟失和跌倒,維持正常體重。
2.2 鈣劑和維生素D 所有預期要使用GCs治療≥3個月的患者,不論劑量多少,建議同時補充鈣和維生素D。中華醫(y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建議長期接受GCs治療的患者,聯(lián)合使用普通或活性維生素D和鈣劑防治GIOP,每日攝入鈣元素和維生素D總量(包括食物來源)分別為1 200~1 500 mg和800~1 000 U。普通維生素D治療患者血清25?羥維生素D 水平至少達到 50 nmol/L[19]。老年人、腎功能不全及1α?羥化酶缺乏者更適合活性維生素D,包括1,25雙羥維生素D(骨化三醇)和1α羥維生素 D(α?骨化醇),推薦劑量分別為0.25~0.5 μg/d和0.5~1.0 μg/d[19]。
2.3 雙膦酸鹽 雙膦酸鹽可以抑制骨吸收,提高患者腰椎和股骨近端BMD,并降低椎體骨折風險,被許多指南推薦作為GIOP治療的一線藥物[19?20]。需要用藥人群包括絕經(jīng)后女性和50歲以上男性,具有:確定骨質(zhì)疏松(T≤-2.5或者有脆性骨折史);或骨量減少(-2.5≤T≤-1),服用潑尼松≥7.5 mg/日持續(xù)3個月以上;或骨量減少,服用潑尼松≤7.5 mg/日,F(xiàn)RAX評估為骨折高風險[21]。對于絕經(jīng)前女性和年輕男性不推薦雙膦酸鹽治療,需要平衡長期用藥潛在風險性和致畸性[22]。
一線藥物首選阿侖膦酸鈉或者利塞膦酸鈉口服,不能耐受口服制劑的也可以選用靜脈唑來膦酸鈉[19]。雙膦酸鹽不能用于肌酐清除率<30 mL/min的患者。下頜骨壞死和不典型股骨骨折是雙膦酸鹽治療的兩個罕見的副作用。下頜骨壞死發(fā)生率在服用雙膦酸鹽的患者中占十萬分之一到萬分之一,在使用大劑量的靜脈雙膦酸鹽的癌癥患者如乳腺癌或多發(fā)性骨髓瘤中發(fā)生率要更高[22]。對于有GIOP風險的患者進行雙膦酸鹽治療不推薦進入藥物假期[23]。但有文獻報道,長期雙膦酸鹽類藥物治可引起骨微損傷持續(xù)蓄積,進而影響骨小梁結(jié)構(gòu)的完整性而導致骨機械強度下降[24]。
2.4 其他藥物 狄諾塞麥(RANKL的單克隆抗體)和特立帕肽(重組人甲狀旁腺激素)可以考慮用于雙膦酸鹽不耐受或者需要長期治療的患者。狄諾塞麥[25]和特立帕肽[26]均能升高GCs治療患者的腰椎BMD。每周一次特立帕肽能降低雙磷酸鹽治療的GIOP患者的骨折事件和增加患者腰椎BMD[27],并且能促進成骨細胞的自噬功能進而減少凋亡[28]。VitK2,能增加骨鈣素的谷氨酸殘基的羧化,改善GCs治療引起的骨形成下降[29],提高GIOP患者的骨轉(zhuǎn)換[30]。鹿瓜多肽是一種注射液,主要為梅花鹿的骨骼、葫蘆科植物甜瓜種子的提取物。有文獻報道鹿瓜多肽聯(lián)合唑來膦酸治療GIOP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31],可明顯緩解疼痛并提高BMD??Х人岜揭阴ィ╟affeic acid phenethyl es?ter,CAPE)是一種核轉(zhuǎn)錄因子?κB(nuclear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的抑制劑,具有抗氧化作用,它可以調(diào)節(jié)RunX2和RANKL/OPG信號通路從而改善GIOP[32]。
另外還有一些藥物對GIOP有預防和治療作用,但對這些藥物的研究目前僅限于動物實驗。川芎嗪可以通過增加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哺乳動物雷帕霉素靶向基因(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號通路,促進BMSCs自噬,從而預防和治療GIOP[33]。β?蛻皮甾酮也可通過活化mTOR,誘導成骨細胞的自噬,從而對GIOP有一定的預防作用[16]。多肽化合物LLP2A與阿倫膦酸鹽(Ale)共價結(jié)合形成的LLP2A?Ale,與MSCs表面的的整合素α4β1具有高親和性,能促進MSCs向骨表面遷移和分化,促進骨形成和增加骨量,對GIOP有預防和改善作用[34]。姜黃素是姜黃植物根莖的提取物,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等活性。姜黃素可通過減少成骨細胞凋亡,從而改善GIOP,可能與活化細胞外調(diào)節(jié)激酶通路有關(guān)[35]。
GCs引起B(yǎng)MD的下降早期與骨吸收增加有關(guān),而遠期與骨形成降低有關(guān)。雖然雙膦酸鹽可降低椎體骨折風險,但其主要作用是抑制骨吸收,長期應用會導致骨微損傷蓄積。狄諾塞麥,特立帕肽,VitK2等藥物可改善GCs治療引起的患者骨形成下降,從而改善GIOP。但目前尚待大規(guī)模循證研究以為GIOP的預防和治療提供更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