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嘯鳴,曹志勇,杜朝品
(1南通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江蘇南通 226000;2南通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急性腦梗死(ACI)是由于動脈粥樣硬化等原因導致的局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1],進而導致腦組織缺血性壞死,是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見病與多發(fā)病。ACI發(fā)病機制極為復雜且發(fā)病突然,若治療不及時可導致嚴重后遺癥[2],而現(xiàn)有的醫(yī)療技術往往又存在各種限制,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病灶。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GF)與心腦血管病密切相關[3]。FGF能促進平滑肌細胞增殖,但不能使平滑肌細胞游走,因而被看作是病灶因子,其中FGF23參與維生素D3和血磷的調節(jié),并能促進損傷修復,但FGF23過度表達可造成血管內膜增生及纖維化,進而引發(fā)或者加重動脈粥樣硬化[4,5]。近年研究[6,7]發(fā)現(xiàn),Klotho基因參與對機體功能的調節(jié),對多種靶器官發(fā)揮生理效應。研究[8,9]發(fā)現(xiàn),F(xiàn)GF23生物效應的有效發(fā)揮與Klotho蛋白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而動脈粥樣硬化是誘發(fā)心腦血管病的主要因素,因此推測血清FGF23、Klotho水平的變化可能與ACI的發(fā)生與發(fā)展有關。本研究觀察了ACI患者與正常個體血清中FGF23、Klotho水平變化,以期為ACI的臨床治療提供依據(jù)。
1.1 臨床資料 觀察組:選擇2016年1月~2017年9月于南通市第一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的139例ACI患者。入選標準:①均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4》診斷標準,并經(jīng)頭顱核磁共振檢查確診;②年齡18~65歲;③遵守醫(yī)學實驗倫理學原則,經(jīng)與患者和家屬溝通,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④病程3天內患者。排除標準:①3個月內有頭部外傷史患者;②合并有器官衰竭、嚴重原發(fā)性疾病、精神異常等并發(fā)癥;③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觀察組中男93例、女46例,年齡(53.26±5.01)歲,BMI(24.61±2.01)kg/m2,有吸煙史51例。另選取120例體檢健康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86例、女34例,年齡(51.66±4.18)歲,體質量指數(shù)(24.22±2.16)kg/m2,有吸煙史48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 血清FGF23、Klotho水平檢測 觀察組入院后第二天清晨抽取空腹外周循環(huán)靜脈血5 mL,靜置后,以3 000 r/min 離心10 min,置于-20 ℃冰箱保存待測。采用ELISA法檢測血清FGF23,試劑盒由上海紀寧實業(yè)公司提供。采用ELISA法檢測血清Klotho,試劑盒由上??道噬锟萍加邢薰咎峁?。對照組在體檢日清晨空腹采血,同法檢測血清FGF23、Klotho。
觀察組、對照組血清FGF23水平分別為(6 314.47±137.20)、(2 256.18±73.88)pg/mL,Klotho水平分別為(165.18±47.09)、(909.26±67.55)pg/mL,兩組比較P均<0.01。
ACI是指由動脈粥樣硬化引發(fā)的腦部血液循環(huán)供應障礙而使腦組織發(fā)生不可逆的損傷,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而引發(fā)動脈粥樣硬化的原因多種多樣,臨床上尚未完全闡明其發(fā)病機制,目前關于動脈粥樣硬化主要存在脂質浸潤學說、炎癥學說、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學說、損傷反應學說、單克隆學說等[7],其牽涉范圍廣,臨床上對動脈粥樣硬化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與治療方式。近年研究表明,F(xiàn)GF23與Klotho蛋白的相互作用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息息相關[10],進而推測FGF23與Klotho水平變化和ACI發(fā)病有著一定的相關性。
Klotho基因是由Kuro-o等于1997年發(fā)現(xiàn)的一種抗衰老基因[11],定位于人類常染色體12q13,長約5萬個堿基對[12],其編碼的Klotho蛋白是單向跨膜蛋白[13]。研究證實,Klotho蛋白在腎臟、主動脈和腦脈絡膜中均有表達[10],而且該蛋白可與體內多種活性物質發(fā)生相互作用,具有舒張血管和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FGF23是由骨原細胞和成骨細胞產(chǎn)生、分泌的一種激素樣物質,參與人體血磷和維生素D3的代謝[8],是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家族FGF19亞組成員,在心臟和腦組織中均有表達[12]。FGF23不僅含有FGF家族同源性結構域N端,還包含一個由71個氨基酸組成的特異性C端[13]。N端具有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FGFR)的結合位點,C端具有Klotho蛋白結合的位點[14]。本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血清FGF23水平高于對照組,Klotho蛋白水平低于對照組,說明血清FGF23、Klotho蛋白與ACI發(fā)病密切相關。主要是因為FGF23與FGFR的親和力較低,在人體內需要Klotho蛋白作為受體活化的輔助因子,Klotho蛋白可大大加強FGF23與FGFR的親和力,使FGF23與FGFR結合,進而激活下游信號通路,發(fā)揮其生物學作用[15,16]。Klotho蛋白水平的降低導致FGF23不能與FGER結合,以致FGF23大量表達并促進平滑肌增殖進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從而引發(fā)ACI。
綜上所述,ACI患者血清中FGF23水平升高,Klotho蛋白水平降低,血清FGF23、Klotho水平的變化可能與ACI的發(fā)生與發(fā)展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