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 王明根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及城市化進程的高速發(fā)展,快節(jié)奏、高強度的都市生活雖然極大地便利了人們的生活,但隨之也帶動了現代都市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特別是優(yōu)美的自然生態(tài)園林環(huán)境,更是能起到放松身心、慰藉心靈的功效。建筑小品作為園林景觀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憑借實用、美觀等優(yōu)勢,能夠有效地使園林景觀設計的藝術層次得以提升?;诖?,首先分析了建筑小品的概念及分類特點,并詳細闡述了建筑小品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原則及實踐方式,以期望能進一步地提升現階段園林景觀建筑設計的效果和市場價值。
關鍵詞:園林景觀;建筑小品
中圖分類號:TB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09.095
0引言
園林景觀建筑設計與經濟社會的發(fā)展之間存在相輔相成的關系。自改革開放以來,出于工業(yè)發(fā)展的實際要求考慮,導致以鋼筋水泥為代表的實用性建筑物一度成為現代都市的構成主體。然而,面對霧霾、水污染、建筑垃圾等一系列環(huán)境問題,園林景觀不僅能夠有效地增加城市內部綠化面積,還能直接改善城市環(huán)境質量,因而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建筑小品作為傳統(tǒng)園林景觀設計中的主要元素之一,能夠以多種形式為載體并出現,適當地合理運用可以有效地豐富園林景觀設計的功能及美學價值,因此,本文主要結合建筑小品的實際應用情況進行具體分析。
1建筑小品的基本概述
1.1建筑小品的含義
所謂的建筑小品,指的是造型相對多變、體量小巧精致、選址較為恰當、形式生動活潑的古典園林建筑物,并且多以園椅凳、廊道、涼亭、假山、花架、景墻等形式為基本載體,故而被稱之為建筑小品。事實上,建筑小品因其內容較為豐富,可以與水體、植物、園區(qū)地形等要素進行有機結合,在豐富園林景觀設計細節(jié)的同時,為游客或觀光者提供放松、舒適的休息環(huán)境,并成為園林景觀建筑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1.2建筑小品的分類特點
1.2.1園林景觀建筑固定需求
一般來說,現代園林景觀與古典園林景觀之間最大的差別,便是前者突出了“以人為本”的特性,并且較為注重實用性與創(chuàng)新性的協調統(tǒng)一。以古典建筑小品為例,其內容無外乎為板凳、石椅、涼亭、護欄等服務型建筑,并加以運用適當的設計風格及方式,使之在滿足使用者基本需求的同時,通過合理的布局或使用方式,進而起到一定的美化作用。不僅如此,在現代園林景觀中,燈光照明系統(tǒng)的出現,使得夜晚的園林景觀美學價值被重新定義,借助燈柱、燈座等照明現代建筑小品,可以有效地通過燈光色彩的明度變化、色相及純度的漸變,使游客感受到古典意境與現代藝術之間的年代疏離感和空間感。此外,柵欄、亭欄等建筑小品的出現,也能在提高游客人身安全保障的同時,進而滿足其審美層面的實際需求。
1.2.2園林景觀的服務展示需求
眾所周知,發(fā)揮古典建筑的歷史價值優(yōu)勢,是園林景觀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也成因如此,為將建筑設計的內涵及意義直觀地展現在游客面前,便不可避免地需要裝飾說明牌、解釋牌、景觀全景圖、方向標等的工具。可見,展示建筑小品的功能主要還是以宣傳景觀文化認知、游客觀光指南為主。
1.2.3園林景觀的裝飾需求
與國外的園林景觀設計不同的是,國內的古典園林景觀設計主要以烘托氣氛、簡潔明了、營造意境為主旨,這就需要通過各類裝飾建筑小品的設置,以點綴的方式來增加對園林景觀的藝術性,并且大多以花籃、花缽、觀賞魚缸、草木景墻、假山流水等形式為主。
2建筑小品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基本應用原則
2.1因地制宜原則
作為一個幅員遼闊且多民族的國家,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園林景觀設計也因地域的不同,而衍生出風格迥異又具有聯系的特性。在近年來,出于園林景觀大多建于現代都市的實際考慮,便需要設計者在設計之初遵循因地制宜的實際原則,以當地的風土人情、宗教習俗、地域特色為基本參照。也只有如此,園林景觀才能盡最大可能地滿足當地群眾的審美及功能需求。
2.2環(huán)境協調統(tǒng)一原則
建筑小品并不能單獨地孤立存在并表現出藝術美感,而是需要以其他園林景觀設計元素為依托,從而為整體的園林景觀設計所服務。所以,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便要求做到環(huán)境協調統(tǒng)一原則,在實現與景物有機結合的基礎之上,從而切實地凸顯出園林景觀的整體美感。反之,則可能會破壞園林景觀的協調性,給人形成一種突兀的別致之感。
2.3以人為本原則
從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本質及服務對象來看,只有充分地考慮到使用者的切身要求,才能打破古典園林景觀過于單一的受眾對象,實現有限審美向大眾審美的轉化。在體現以人為本原則的過程中,以幼兒為例,建筑小品需要在燈光及展示方面上,盡可能采用較為鮮艷的顏色、高度適宜的椅凳、有效激發(fā)幼兒想象力的符號等。
3建筑小品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探索
3.1花架及花壇
作為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常見建筑小品,因其具有較高的藝術及欣賞價值,因此通常都是以植物、地形及水體的配景而出現。除此之外,花架從古至今便被視為景觀或景點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能起到遮擋風雨及陽光的作用以外,還能對部分占地空間較大、景致分布不均的景觀起到分割作用,配合花架上的藤蔓和花草,從而形成了一道較為靚麗的風景線。在花架和花壇的形式方面上,主要分為圓形、拱形、不規(guī)則性、方形等多種樣式,不同的樣式輔以各類材質也能給游客帶來異樣的感受。例如,長方形的花架及花壇給人一種端莊大方之感,搭配混凝土、鋼材的材質,較為適合安排在宮殿、廣場等地;圓形的花架較為小巧,以木質或竹質材料較為常見,靈動活潑的弧形外表同樣適合在室內或面積狹小的庭院景觀,表現出經濟與方便性的雙重統(tǒng)一。
3.2座椅布置
從功能角度來看,無論是園椅還是園凳,主要作用還是為游客和使用者提供休息的地方。一般而言,其主要放置于水體、植物、道路兩側等較為便利的地點,此外,園林景觀的規(guī)模同樣也影響到該類建筑小品的數量及設計思路。具體而言,在一般的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出于成本及后期維護的考慮,基本上都是以金屬或混凝土為材料,能夠節(jié)省相應地清潔和維護成本。此外,在部分商業(yè)會所或具有文化歷史價值的園林中,便需要按照因地制宜和環(huán)境協調統(tǒng)一的原則,對圓凳和園椅分別進行藝術設計,比如說通過雕刻圖案、鏤空設計、裝幀點綴等方式,使木質或其他天然材料制成的座椅與周邊的環(huán)境渾然一體,體現出相應地美感和文化價值。
3.3亭廊布置
合理的亭廊布局能夠使人在面積狹小的園林景觀中感受到視覺層面的享受。正因如此,在生產力及物理、建筑學尚未形成完整體系的古代,關于該類的建筑小品實踐應用相對較多,這不僅能有助于為游人提供更多的休息區(qū)域及固定場所,還能進而構成整個園林景觀的“橋接”,使水體、庭院、園林之間形成統(tǒng)一的整體,若是能加入照明設備及展示工具,則更容易提升整個園林景觀的藝術美感。
3.4假山布置
假山憑借其“山水”意境的特色,在我國園林景觀設計歷史中留下了濃重的一筆,除此之外,假山建筑小品最大的特點便是“真實”性,不需要過多的現代科學技術支持,僅僅需要利用一定的處理,使假山在游客眼中具有“山”的意境便可。此外,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也需要增加部分用于裝飾的點綴內容,例如花草樹木、流水瀑布等,這既能實現“山”和“水”、“草”等元素之間協調,同樣也能形成一道較為亮眼的風景線。
3.5雕塑布置
雕塑作為一種在傳統(tǒng)意義上具有文化內涵的藝術形式,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同樣能以建筑小品的形式存在。具體言之,便是通過雕、刻、琢、塑等諸多手段形式,根據園林景觀的實際特點來制作各不相同的藝術形象。但是,雖然雕塑建筑小品能夠充分利用好各種材料,但在造型過程中也同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不同種類的雕塑本身不存在透視的關系,游人也會因視角、光線、地點的不同,從而形成各異的實際感受。
3.6景墻及柵欄布置
通過前文所述,不難發(fā)現,景墻與花架花壇在某種意義上具有同樣的功能定位,即對園林景觀的空間結構進行劃分及分割,在有效地區(qū)分園林景觀和現代都市建筑物的同時,還可以有效地對游客起到保護作用。比如說,在江南地區(qū)的園林景觀,景墻的設立便可以阻擋水體并保護游客人身安全,但同樣也需要根據園林景觀的實際需要來進行設置。
4討論及展望
4.1討論
隨著環(huán)境景觀設計水平的提升,園林景觀內部建筑小品的品質和形式也在不斷進步,并呈現出多元化的發(fā)展趨勢,除上述種類外還有像噴泉水池、花壇座椅及各種裝飾類建筑小品和設施。一個園林景觀不可能只有建筑主體,必須有得體的建筑小品與之配套。 與此同時,缺乏特色、沒有個性、雷同模仿的現象大量存在。有些建筑小品的視覺形象不乏刺激性、沖擊性,與此伴隨的是常常忽視了實用性、適用性,在視覺震撼和實際功能上不注意平衡,或者形式大于內容。更多的是建筑小品與其他景觀設施不協調,各自為主,雜亂無序,缺乏聯系與統(tǒng)一。這些問題反映出設計者在設計上主觀臆想多于實地調查,忽略了整體。不體察、不尊重住戶的真實需求,疏于溝通,“以人為本”流于口號和形式。
4.2展望
4.2.1主題化
強化自然地域特貌,展現自身文化品格,突出特定地域獨特的文化個性。同時,類似于“數字園林景觀”、“主體園林社區(qū)”、“后現代融合園林景觀”等主題社區(qū)的不斷出現,對建筑小品的要求也不斷提高。
4.2.2形式
藝術的本性注定了創(chuàng)造性的必然,破除常規(guī),打破俗套,追求多姿多彩,新異大膽,只有如此,才可能給人以更深的印象,更大的吸引力。居住區(qū)建筑小品并非都具有實用功能,亦有純粹是為了點綴、修飾和美化環(huán)境景觀。諸如墻體、地而的線條和顏色,大門口前的雕塑,回廊、涼亭里的壁畫和浮雕等,可以完全藝術化處理,不必拘泥于環(huán)境因素,只要創(chuàng)意獨特、制作考究,哪怕偶爾的出格、跳躍,也能帶來意外的美學效果。
5結語
建筑小品是園林景觀中的重要組成內容,不僅能夠裝飾園林景觀,同時也能夠滿足游客對景觀藝術性的需求。因此,建筑小品應以人為本,與周邊環(huán)境協調統(tǒng)一,通過科學合理的設置各類元素發(fā)揮造景功能,提高園林景觀美感和層次感,促進園林景觀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靳超.建筑小品在居住環(huán)境景觀中的應用——以北京部分居住小區(qū)為例[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0(03):6268.
[2]朱鑫莉,田浩宇.臨汾市堯都區(qū)公園建筑小品現狀調查研究[J].綠色科技,2017,(03):1921.
[3]方峰.建筑小品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分析[J].現代園藝,2017,(04):7980.
[4]連艷.園林景觀中建筑小品的設計原則及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7,(50):7273.
[5]水天.建筑小品:古典建筑不可或缺的元素[J].工會信息,2017,(06):2630.
[6]王薇.談仿植物裝飾園林建筑小品施工工藝[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08):283.
[7]季曉麗.園林景觀設計中建筑小品的應用實踐[J].現代園藝,2017,(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