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菲 劉愛文
摘要 本文詳細介紹了杏新品種埃里溫的選育過程、果實經濟性狀、品質、植物學特征、生物學特性等。埃里溫杏開花期晚,果實卵圓形,金黃色,色澤艷麗;果實個大,平均果重80~90 g,最大果重120 g;核小、甜仁;肉厚,可食率高;味甜爽口、細膩多汁,品質極上。豐產穩(wěn)產,耐晚霜,綜合優(yōu)良性狀穩(wěn)定,經濟效益高。適宜在山西省及類似氣候區(qū)發(fā)展,是一個極具發(fā)展?jié)摿Φ男觾?yōu)良品種。
關鍵詞 埃里溫杏;特性;開發(fā)應用;前景
中圖分類號 S66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03-0116-02
Abstract Breeding process of apricot variety‘Yelevanand its economic traits,fruit quality,botanic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described in detail in this paper. The apricot has good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late flowering type,oval round fruits in shape,golden yellow color,small nuclear and sweet kernel,thick flesh,juicy,and high edible rate.Mean fruit weight is 80-90 g,and 120 g in maximum. It has proper sweet taste and top quality,high productivity and strong cold tolerance in late spring. Since its stable comprehensive characteristics,it is available to be cultivated in Shanxi Province and the similar climate zones with big market demand.
Key words ‘Yelevanapricot;characteristic;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prospect
杏樹原產我國,人們采食杏果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5 000~6 000年之前,有據(jù)可查的杏栽培歷史也有3 500年之久?!断男≌酚涊d:“四月,囿有見杏”[1-2]。其后,《齊民要術》《農書》《本草綱目》等均對杏樹有詳細的記載[3]。
長期以來,人們視杏為小雜果,大多采用傳統(tǒng)的大冠稀植、粗放管理栽培模式[4]。加之杏樹開花早,花芽、花甚至幼果常常遭受晚霜危害,十年九凍,產量低而不穩(wěn),經濟效益低下,杏農種杏的積極性差,嚴重制約了杏產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5]。因此,多途徑選育花期耐晚霜、品質優(yōu)良的杏品種是發(fā)展杏產業(yè)的關鍵[6]。
1 選育過程
20世紀90年代末,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通過國家外國專家局、山西省外國專家局和亞美尼亞共和國農業(yè)部從亞美尼亞引入杏優(yōu)良品種進行多點試栽,在引種馴化過程中,對其植物學特征、生物學特性、早果豐產性、抗逆性等性狀調查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并進行多點試驗,從中選出花期晚、避晚霜、品質優(yōu)良的埃里溫杏,于2014年通過省級品種審(認)定。
2 主要性狀
2.1 早果性與豐產性
埃里溫杏早果性好,栽植后第2年即可零星結果,第3年大部分樹結果,第4年進入初盛果期。豐產性好,四年生樹平均株產25 kg,產量達18 750 kg/hm2。自花結實性較差,用亞2作授粉樹,結實率可達70.8%(表1)。
2.2 果實性狀
果實橢圓形,平均單果重80~90 g,最大達120 g。果皮底色黃白,陽面稍具紅暈,光潔漂亮。果頂尖凸,梗洼淺窄,縫合線淺而明顯,對稱。果肉金黃色,細嫩,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19%。汁液多、肉厚、有香氣、品質極上,富含蛋白質、胡蘿卜素、硫胺素、核黃素、VC等營養(yǎng)成分(表2)。離核,核小,可食率高達99%。鮮食、加工均宜。貨架期較長,較耐貯運,是集鮮食、仁用、加工于一體的優(yōu)良品種。
2.3 核仁
埃里溫杏核仁飽滿,甜脆可食,富含脂肪、蛋白質等營養(yǎng)元素及磷、鈣、鐵等微量元素(表3)。
2.4 物候期
埃里溫杏3月下旬開花,7月初果實成熟,果實發(fā)育期85 d,屬中晚熟品種。
2.5 抗逆性及適應性
埃里溫杏抗逆性強,抗寒,抗旱,有一定的耐鹽堿能力。埃里溫杏抗旱,在年降水量不足400 mm的情況下,樹體能正常生長。耐晚霜危害是其最顯著的抗性之一。2011年3月28日,正值花期突降晚霜,最低氣溫下降到-8.2 ℃,同圃栽植的凱特杏花受凍率達63.7%,主干樹皮受凍開裂率高達85%;埃里溫杏花受凍率達35.2%,主干樹皮受凍開裂率達4%(表4)。據(jù)調查,當年各地的杏花幾乎全部受凍,導致絕產。
3 生產試栽及效益
埃里溫杏試栽成功后,在山西省迅速推廣,迄今為止,先后在寒冷區(qū)大同市金沙灘,寒溫區(qū)忻州市忻府區(qū)及偏關縣,太原市陽曲縣、小店區(qū)、婁繁,溫涼晉中市榆次區(qū)、太谷縣、平遙縣、祁縣、靈石縣;陽泉市、晉城市澤州縣巴公鎮(zhèn);呂梁文水縣溫暖區(qū)臨汾市洪洞縣,運城市永濟縣等市(縣)栽培。在大同金沙灘、晉城巴公鎮(zhèn)、陽泉等地表現(xiàn)出極強的適應性。另外,山東、甘肅、陜西、河北、遼寧等地也紛紛引種,栽植后反映良好。目前,推廣面積已達上萬畝,年社會效益達3 000萬元。
4 發(fā)展前景
埃里溫杏適應性強,花期晚,可有效避開晚霜危害,果實個大,含糖量高達19%,口感好,品質優(yōu),是我國杏產區(qū)更新?lián)Q代的優(yōu)良品種,尤其在山西北部及我國中西部地區(qū)極具發(fā)展?jié)摿?。埃里溫杏是集經濟與生態(tài)綠化樹種為一體的高產、優(yōu)質、高效果樹,經濟效益高,生態(tài)效益顯著,是退耕還林的理想樹種。埃里溫杏的大面積推廣將為建設北方旱區(qū)優(yōu)質杏產業(yè)帶、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促進“三農”發(fā)展起到積極作用。
5 綜合評價
埃里溫杏生長勢強,開花期晚,耐晚霜。果實卵圓形,果個大,果皮金黃色,核小、核仁甜,肉厚,可食率高;果肉金黃色,纖維少,汁多,味甜爽口,清香,半離核,品質上等。豐產穩(wěn)產,抗逆性強,病蟲害輕,綜合優(yōu)良性狀穩(wěn)定,適宜在山西省北部、中部、南部、東南部及類似氣候區(qū)發(fā)展,是一個極具發(fā)展?jié)摿Φ钠贩N。
6 參考文獻
[1] 田建保,籍小琴,NICOTRA A,等.杏基因性狀遺傳規(guī)律分析[J].山西農業(yè)科學,1993(4):20-25.
[2] NICOTRA A,TIAN J B,MOSER L.Genetic analysis of characters of apricot seedlings[J].Adv. Hort. Sci,1993(2):51-55.
[3] 孫猛,劉威生,劉寧,等.國內外杏育種研究概述[J].北方果樹,2010(1):2-5.
[4] 劉威生.怎樣提高杏樹栽培效益[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7:15-16.
[5] 劉威生,劉寧,張玉萍,等.杏新品種:國豐的選育[J].果樹學報,2010(6):12-14.
[6] 張加延.我國李杏種質資源利用和產業(yè)開發(fā)[J].園藝與種苗,20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