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際麗
(全州縣初級保健辦公室,廣西 全州 541500)
出生缺陷是影響我國新生人口素質的重大問題,可對家庭和社會造成沉重負擔,如何減少人口缺陷、提高人口質量長期以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血清學產前篩查和及時干預是防止出生缺陷的重要手段,通過快速、無創(chuàng)、簡便的檢測方法來篩查出遺傳性或先天性缺陷胎兒的高風險孕婦,為進一步明確診斷提供參考,最大限度避免異常胎兒出生。目前國內產前血清學篩查主要是針對胎兒唐氏綜合征(21-三體綜合征)、18-三體綜合征及開放性神經管缺陷(ONTD)的篩查,這些患兒一旦出生則無有效的治療方法,產前篩查是目前防止此類患兒出生的關鍵措施[1]。本文就全州縣2014年1月~2015年12月孕中期血清學篩查資料匯總分析,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全州縣孕中期妊娠婦女共17 561例作為研究對象,入選者均在自愿、知情的前提下參加產前篩查。年齡18~39歲,平均(27.06±3.81)歲;其中≤35歲者15 104例,>35歲者2 457例;孕周為14~20周,平均(18.06±0.53)周。詳細記錄孕婦的年齡、體重、孕周、孕產史、合并其他基礎疾病、妊娠期間用藥等情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收取受試者外周靜脈血約2~3 ml,分離血清,置于-20℃冰箱中保存待檢。采用時間分辨熒光法(DEFLFA)檢測血中甲胎蛋白(AFP)、游離β絨毛膜促性腺激素(f-hCGβ)及游離雌三醇(uE3)水平,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檢測,試劑盒由廣州豐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儀器采用Wallac1235全自動多標記免疫測定儀。結果導入風險計算軟件,結合年齡、體重、孕周等參數來計算和評估胎兒唐氏綜合征(DS)、18-三體綜合征和DNTD的風險值。
1.3判斷標準:參照相關標準,DS、18-三體綜合征風險cutoff值分別為1/270、1/340,ONTD風險cutoff值為AFP≥2.0 MOM[2]。對于篩查高風險者需明確告知孕婦,建議進一步檢查以明確診斷。DS、18-三體綜合征高風險孕婦建議到上級醫(yī)療單位抽取羊水或臍帶血行染色體核型分析,以排除發(fā)生DS或其他染色體異常的可能。對于ONTD高風險者建議進行定時、系統(tǒng)的超聲影像學檢查,以排除發(fā)生異常的可能。所有入選者均由專人進行跟蹤隨訪妊娠結局,尤其是篩查高風險孕婦,詳細記錄隨訪結果。
1.4統(tǒng)計學處理:所有數據采用SPSS15.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高風險篩查結果:本研究17 561例孕婦進行血清學篩查,結果提示高風險者共599例,高風險率為3.41%。其中DS高風險516例,占86.14%;18-三體綜合征高風險25例,占4.17%;ONTD高風險58例,占9.68%。見表1。
表12014年和2015年高風險篩查結果(例)
年份例數DS高風險18-三體綜合征高風險ONTDS高風險合計2014年90892209302592015年84722961628340合計175615162558599
2.2不同年齡段高風險篩查結果比較:≤35歲年齡段孕婦篩查高風險者412例,高風險率為2.72%;>35歲年齡段孕婦篩查高風險者187例,高風險率為7.6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不同年齡段高風險篩查結果比較(例)
年份例數DS高風險18-三體綜合征高風險ONTDS高風險合計≤35歲151043571342412>35歲24571591216187合計175615162558599
2.3確診結果:599例血清學篩查結果DS高風險和18-三體綜合征高風險者中共273例到上級醫(yī)療單位接受羊膜腔穿刺或臍帶穿刺進行染色體核型分析,結果核型分析確診異常者5例,其中DS異常4例,18-三體綜合征異常1例。ONTD 篩查高風險35例接受超聲影像學檢查,確診ONTD者2例。另外檢出染色體數目異常者3例。
2.4隨訪結果:本研究17 561例中,完成隨訪者共12 459例,占71.92%。其中高風險者427例,確診異常的7例孕婦、檢出胎兒畸形3例者均終止妊娠,另新生兒出生異常者3例,不良妊娠結局率為3.04%;低風險者12 032例,終止妊娠16例,新生兒出生異常者5例,不良妊娠結局率為0.17%。兩組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率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出生缺陷是導致兒童智力低下、殘疾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資料顯示我國每年出生的2000萬新生兒中,出生缺陷兒約占4%~6%,總數達80~120萬,不僅嚴重影響患兒生活質量,而且給家庭和社會均帶來難以承受的精神和經濟負擔[3]。DS及其他先天畸形的篩查在西方發(fā)達國家已成為產科常規(guī)篩查項目,而我國在這方面雖然相對起步較晚,但發(fā)展非常快,目前已逐漸成為產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4]。通過系統(tǒng)產前篩查有助于降低新生兒缺陷的發(fā)生,采用相關技術手段來早期發(fā)現胎兒染色體異?;蛘呋问歉深A胎兒出生缺陷的有效手段,在孕中期進行母血清三聯篩查最早由美國婦產科學會推薦使用,經大量研究認為能明顯降低21-三體綜合征假陽性率[5],該法通過抽取孕中期母靜脈血檢測血清AFP、f-hCGβ、uE3水平,同時結合孕婦各方面參數來運用電腦分析軟件來判斷和評估遺傳疾病發(fā)生風險[6]。
AFP是一種來源于胎兒肝臟和卵黃囊的糖蛋白,正常情況下胎兒AFP在羊水和孕婦血中的水平隨著孕周增加而升高,當DS發(fā)生時,胎兒可因肝臟發(fā)育異常造成AFP生成不足而導致母血清AFP水平下降,但當ONTD發(fā)生時AFP水平則明顯升高。hCG為胎盤滋養(yǎng)層細胞分泌的由α亞基和β亞基組成的糖蛋白,目前認為檢測β亞基更能準確反應胎盤和胎兒情況,妊娠期間f-hCGβ約占總hCG的1%,由于DS胎兒胎盤成熟度相對較晚,在孕中期是胎盤狀態(tài)仍處于胚胎發(fā)育階段,造成f-hCGβ水平較高[7]。雌三醇為妊娠期主要雌激素,可直接反應胎兒-胎盤功能及胎兒宮內發(fā)育情況,動態(tài)檢測雌三醇對于發(fā)現妊娠中晚期胎兒和孕婦并發(fā)癥、降低圍產兒死亡、提高高危妊娠診斷率具有重要價值,uE3以游離形式直接由胎盤分泌進入母體循環(huán),在妊娠中期uE3水平明顯升高,并隨孕齡增加而增高,其水平能有效反映胎盤功能及胎兒健康狀況[8]。本研究采用DEFLFA法檢測AFP、f-hCGβ、uE3水平,并將結果導入風險計算軟件,結合年齡、體重、孕周等參數來計算和評估胎兒唐氏綜合征(DS)、18-三體綜合征或INTD的風險值,從17 561例孕婦中篩查出高風險者共599例,高風險率為3.41%,低于其他報道[9],其中DS、18-三體綜合征高、ONTD高風險516例、25例、58例。273例到上級醫(yī)療單位接受羊膜腔穿刺或臍帶穿刺進行染色體核型分析,結果核型分析確診DS異常4例,18-三體綜合征異常1例,而確診ONTD者2例。
本研究中將孕婦以35歲進行分組分析,結果顯示>35歲年齡段孕婦篩查高風險率明顯高于≤35歲年齡段孕婦(7.61% vs 2.72%),與其他研究[10-11]是一致的,提示隨著孕婦年齡增大異常胎兒發(fā)生幾率也越大,高齡產婦可能更容易成為高危妊娠產婦。此外隨訪結果顯示篩查高風險者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率明顯高于低風險者(3.04% vs 0.17%),提示篩查高風險者需加強關注,有必要時應進行有創(chuàng)產前診斷,明確異常診斷者建議及時中止妊娠。
綜上所述,孕中期血清學AFP、f-hCGβ、uE3三聯檢查是目前臨床廣泛應用的指標,通過該檢查將患上某一疾病可能性較大的孕婦篩選出來,以進行后續(xù)的診斷性檢查如羊水穿刺等。血清學篩查操作簡單、取材方便、費用較低,因此容易被孕婦及家屬接受,如何提高產前篩查準確性、減少或避免有創(chuàng)性診斷檢查,是臨床產科工作者需要面臨的重要課題。
[1] 施 俊,金 波.5468例中孕期母血清學產前篩查結果分析[J].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2015,23(1):60.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行業(yè)標準:WS/T322.1-2010[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0.
[3] 付天明,王興碧,希 英,等.成都市龍泉驛區(qū)4676例中孕期母血清學產前篩查結果分析[J].四川生理科學雜志,2012,34(3):108.
[4] 李東明,韋 媛,玉晉武,等.33424例孕中期孕婦產前篩查臨床分析[J].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2013,21(7):77.
[5] Sweet D G,Carnielli V,Greisen G,et al.European consensus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 preterm infants--2013 update[J].Journal of Perinatal Medicine,2013,103(4):175.
[6] 劉廣東.5933例孕中期母血清產前篩查回顧性分析與診斷[J].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2014,22(7):89.
[7] 趙 麗,肖建平,楊 嵐,等.唐氏篩查單項指標人絨毛促性腺激素水平增高孕婦妊娠結局分析[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5,18(27):3304.
[8] 于彩霞,王會芳,朱麗莉,等.血清雌三醇的生化與臨床應用進展[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5,12(17):31.
[9] 盧秀敏,張 蕊,劉 羽,等.黑龍江地區(qū)15549例孕中期母體血清產前篩查及結果分析[J].哈爾濱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48(5):413.
[10] 涂志華,黃慈丹,楊 春,等.1560例孕中期婦女血清學產前篩查結果分析[J].海南醫(yī)學,2013,24(8):1165.
[11] 林少榮,陳曼娜,林偉琦,等.孕中期血清產前篩查結果的臨床分析[J].數理醫(yī)藥學雜志,2015,28(8):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