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光茫
家書并不是沉寂的故紙堆,它當中除了飽含濃濃的思念之情、深深的舔犢之愛外,更是對于“家”的深深依戀。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我們每個人都在創(chuàng)造歷史,創(chuàng)造屬于我們每個人的歷史……
書名:《董必武家書》
作者:董必武
ISBN:978-7-8076-8160-1
版次:1次
裝訂:平裝-膠訂
語種:簡體中文
頁數(shù):3頁
開本:16開
定價:45.00元
類別:文學隨筆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出版日期:2016年07月1日
在當今這個時代,“家書”已經(jīng)成為一個陌生的詞。我們習慣了手機、電話、社交網(wǎng)絡,但我們與家人的距離,卻并沒有比以前更近。而今,讀到新近出版的《董必武家書》,能從中體會到“樸誠勇毅”的傳世家風,并且深刻理解這才是民族復興的精神力量。
《董必武家書》共4輯,分別是董老的“致妻子信”“致子女信”“致同輩信”“致子侄輩信”,共收錄家書68封,同時附錄董必武夫人何連芝家書10封。董必武夫婦育有一女二男,同時撫養(yǎng)教育了多名侄女、侄孫等后輩,書中的多數(shù)書信即是董老寫給子女和后輩的家書,主要是對子女后輩的教育開導,鼓勵他們艱苦奮斗、勤儉做人,體現(xiàn)了老一輩革命家嚴于律己、以身作則的優(yōu)良作風,為后人樹立了榜樣。書中穿插多幅董老與家人的珍貴照片,以及董老的墨跡,圖文并茂,呈現(xiàn)了大時代背景下一個家庭變遷的側(cè)面。
董必武與謝覺哉、林伯渠、徐特立、吳玉章一起被稱為“延安五老”,也是毛澤東等中央領導的革命戰(zhàn)友。作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創(chuàng)建人和重要領導人之一,董必武為中華民族的獨立、人民的解放和幸福,幾十年如一日地奮斗。他全心全意,勤勤懇懇,不怕犧牲,任勞任怨,對親屬子女及身邊工作人員嚴格要求,對廣大人民關懷備至?!抖匚浼視吠ㄟ^董老生前與親屬子女的一封封通信,反映了身為一個共產(chǎn)黨員、一位黨和國家的領導人,對黨、對祖國、對人民的無限忠誠和熱愛;更反映了作為一個丈夫、父親、長輩,對自己親人的關愛與期待,展現(xiàn)了一位老共產(chǎn)黨人的家國情懷。
董必武認為樸素、誠實、勇敢、堅毅是中國人傳統(tǒng)的道德風尚,也是中國人應有的國民素質(zhì)。他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地教育子女與家人,要求子女們“做自食其力的老實人”,絕不利用自己手中的公權力為個人謀利益,永遠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如1952年5月28日,董必武在寫給堂侄董良新的信中,對他“個人吃苦不惜,只求得到點勞動的報酬品”的觀念進行了嚴肅的批評,教育他參加的是革命工作,不能只想著用勞動換取報酬品,“革命工作是為人民服務是不講報酬的?!倍匚涞奶幨伦黠L與個人修養(yǎng),可以從這些家書的字里行間流露出來。
董必武不光嚴格要求自己,他通過家書對后輩子女進行教育,不是簡單的要求和訓斥子女要怎樣做,而是在信中耐心地做出解釋,一定要講清楚為什么。例如他說:“毛筆雖然不貴,但是修修不影響使用,還是可以用的。因為你節(jié)省了一支筆,會有更多人有機會用毛筆?!币驗楫敃r國家的經(jīng)濟狀況并不是很富裕,他要節(jié)約?!耙路m然有補丁,但是只要干凈整潔,這樣別人在社會上同樣會尊重你的”。董老的人格魅力與品格修養(yǎng),都在一封封家書中得以表現(xiàn),是對共產(chǎn)黨人初心的最好詮釋。
董必武十分關心孩子們的學習情況。他對孩子們說“青年學生時代最大的毛病是不好學”,并建議孩子們可以實踐一下父親傳給他們的學習方法。1960年12月4日董必武寫給次子董良翮的信中,介紹了這一學習方法,“聚精會神地聽講課,除數(shù)學等課外,下堂后馬上將課文看一遍,不懂的地方記下來問老師或同學,自己擇重點課用百分之三十至四十的自習時間溫習?!彼M⒆觽儭皩W要有恒,尤要專心”,要為社會主義建設而努力學習,反復叮嚀,不是啰嗦,而是拳拳父愛、家國情懷。
讀完《董必武家書》,感覺能從中了解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變遷的一個側(cè)面,也能更全面了解老一輩革命者的優(yōu)良作風與品格。所以,家書并不是沉寂的故紙堆,它當中除了飽含濃濃的思念之情、深深的舔犢之愛外,更是對于“家”的深深依戀。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我們每個人都在創(chuàng)造歷史,我們每個人的歷史都有可能寫進國家的歷史之中。這也是家書留給我們的最重要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