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新
對有房一族而言,將手里的房子出租曾是“雞肋理財”,租金太低,和房價投入不成正比(租售比低),房子被租客弄得一塌糊涂,每次換租客都要重新維修,耗時耗力,以至于很多人寧愿將房子空著也不出租。
市場變化莫測,過去是房價上漲太快,如今卻是房租連續(xù)大漲。今時今日,將房子委托給長租公寓運營商,已是一種非常劃算的理財方式。
房租上漲的過程非常低調,甚至可說是悄無聲息,勢頭卻兇猛異常。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在全國的一二線城市中,有13個城市房租漲幅超過20%。其中成都房租上漲了30.98%,深圳上漲了29.68%,重慶、西安、天津、合肥等二線城市的漲幅更是超越北上廣,北京和廣州的漲幅也均超過20%。
房租已經漲到讓很多人心慌的地步?那么這種上漲能持續(xù)嗎?將房子交給長租公寓運營商有什么優(yōu)勢?
房租上漲并非偶然,宏觀層面,由于管理層調控房地產市場,并嘗試推進租售同權,導致開發(fā)商的住宅項目盈利縮水,繼而紛紛轉向“自持租賃”,也就是把自己開發(fā)的樓盤當成長租公寓出租,開發(fā)商變成包租公。目前,萬科、龍湖、旭輝、碧桂園這些一線地產商都已經深度介入長租公寓,全國排名前30的地產商里已有1/3介入長租公寓項目。
房租上漲的另一個推手,則是這個行業(yè)誕生的一股新勢力——長租公寓運營商。手里有空房的人,將房子整體租給運營商,運營商支付租金后,通常會將房子進行裝修改造,然后再高價轉租出去,賺取其中的差價,這是長租公寓運營商的賺錢邏輯。幾年前,只有芒果、鏈家這樣的房屋租賃中介機構有長租公寓業(yè)務。近兩年,在國內各路財團、科技公司的支持下,新的長租公寓品牌如同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像YOU+、魔方、泊寓、冠寓、優(yōu)客逸家、蛋殼、窩趣等數以百計的運營商,他們頭頂著互聯(lián)網+的光環(huán),兜里揣著從風險投資基金那里融來的大筆資金,在房屋租賃市場上大肆擴張。但話說回來,房屋租賃市場的規(guī)模是有限的,可供出租的房源只有那么多,這些運營商為了爭搶房源,不斷提高收房的價格,最終導致國內一二線城市的房租價格暴漲。
有人或許會問,運營商不顧一切抬高價格,將房子委托給他們能長久嗎?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要探討幾句目前國內流行的新型經濟模式。由于國內風險投資基金的高度發(fā)展,每一個新興行業(yè),如滴滴打車、共享單車、互聯(lián)網金融等,都會在市場剛被開發(fā)時就得到風投資金的支持,采用燒錢策略,賠本賺吆喝地不斷擴大市場份額。直到整個市場飽和后,行業(yè)內又開始大魚吃小魚式的并購重組,最終,強者徹底占據市場話語權。有了話語權,再抬高整個市場門檻并漲價,實現(xiàn)最終盈利。
這一模式在國內已屢試不爽,長租公寓也正在復制這條路徑。因此,雖然目前長租公寓運營商高價收房,低價轉租,中間沒有利潤甚至賠錢,但這種燒錢擴張的模式必然會持續(xù)下去,直到市場被幾大巨頭通過兼并重組實現(xiàn)壟斷,再提升轉租價格。大家可以發(fā)現(xiàn),在這個過程中,并不會影響到手中有房的投資者的利益,因此,如果手中有空房,委托給長租公寓運營商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租房理財已經不再是“雞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