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一瓣
無論是演出前或是演出時,戲劇工作者的心情是緊張的,態(tài)度是嚴肅的,情緒是熱烈的,他們謹慎如新娘,奮勇如戰(zhàn)場上的將軍。他們全神貫注、細心揣摩,意志和力量完全集中,演出如果失敗,他們就成了世界上最難過的人。
“人生如戲”這句話這樣流行,又這樣被誤解,可見懂得戲的人實在不多,懂得人生的尤其稀少。如果你兩樣都懂,那么你會覺得“人生如戲”這個比喻實在恰當,這絕不是說做人可以馬馬虎虎,虛情假意;而是說每個人做每件事都要盡心盡意,恰如其分,在整體的計劃之下,追求個人高度的發(fā)揮,追求一個無缺點、遺憾的完美的境界。
——王鼎鈞《人生三書》,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小編碎碎念
對一個事物不夠了解,那么對它的認識就會出現(xiàn)偏差。這也反過來提醒我們,在生活中,做一個細致用心的觀察者、體驗者,這樣,我們得到的生活認知就會比別人多很多,也會清醒很多。
書香一瓣
明代文學家康海建造的房子正對著北邙山,一眼看去都是墳冢??腿藖硭遥戳撕懿皇娣?,問了一句:“對此景,何以為樂?”確實,在常人眼里,每天看到的全是墳墓,似乎離死太近,有晦氣之感??煽岛C顚Φ溃骸皩Υ司?,乃令人不敢不樂?!?/p>
李漁很贊賞康?!安桓也粯贰钡纳軐W。 李漁是經歷過明代滅亡的,滿洲人入關統(tǒng)治,下剃發(fā)令,留發(fā)不留頭,許多人真為此死了。按照儒家的忠孝,李漁也是應該要殉國的,但他活下來了,剃了發(fā),留了辮子,做了清帝國國民,“不敢不樂”,因此很認真吃好東西,寫他的《閑情偶寄》。
——蔣勛《不敢不樂》,長江文藝出版社
小編碎碎念
生活猶如一個萬花筒,從不同的角度會看到不同的風景。積極樂觀的人,深知時間苦短,即便深陷苦難,也會處處以陽光和鮮花裝扮每日的生活。生活不易,更值得我們愛惜每一寸的時光,欣然去度過。
書香一瓣
生活本就庸常,為何還要在這庸常的生活中尋找意義?我一直驚嘆于有人就像挖掘機一樣,凡事都要挖掘她的意義所在。你可以說,那些特別喜歡探究意義和價值的人,也許是想活得更堅定、更踏實一些;你可以說,人是唯一尋求意義的動物,沒有意義也要創(chuàng)造出意義來,于是才產生了哲學、宗教以及藝術。哲學家去探究意義,我認為是“職責”所在,但日常生活中,如果你總在和我探究什么樣的事情有沒有意義,這樣的聊天恐怕很快會被我終止。潛意識里,我總認為附著在意義之上的人和生活,是功利而無趣的。
——陳方《不要考慮旅行對孩子來說有什么意義》
小編碎碎念
凡事都先要問問是不是“有意義”,這事本身就沒什么意義。有意思可以像每晚進廚房一樣瑣碎,但沒人否認那是幸福的瞬間,當這些瑣碎最終魔術般重塑了“有意思”這個動賓詞組之后,這些瞬間才漸漸升華成“有意義”。跳出“有意義”的羈絆,做一個“有意思”的人,對抗生活風險的能力才會更強一些吧。
書香一瓣
蓮花池邊有一條小街,有一個小酒店,我們走進去,要了一碟豬頭肉,半斤酒,坐了下來。雨下大了。酒店有幾只雞,都把腦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腳著地,一動也不動地在檐下站著。酒店院子里有一架大木香花。昆明木香花很多。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但是這樣大的木香卻不多見。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嚴嚴的。密匝匝的細碎的綠葉,數(shù)不清的半開的白花和飽脹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濕透了。我們走不了,就這樣一直坐到午后。四十年后,我還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寫了一首詩:蓮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濁酒一杯天過午,木香花濕雨沉沉。
——汪曾祺《今天應該快活》,北京聯(lián)合出版有限公司
小編碎碎念
在我們的印象里,雨從來都是美的。下雨天,我們遇見的人、聽到的歌以及發(fā)生的故事,常常會烙印在記憶深處,如果再加上對于雨天景色的描摹,那么故事就會顯得更加動人,這就是氛圍營造的妙處,這也是我們作文值得學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