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雙
綿竹市人民醫(yī)院心內科,四川綿竹 618200
根據相關統(tǒng)計資料可知,我國每年冠心病患者呈現出上升的狀態(tài)[1],而且高血糖也會對冠心病帶來一定影響,即加重冠心病患者中的冠狀動脈病變情況。該文主要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冠狀動脈支架成行手術之后運用康復干預對其生命質量所產生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從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間所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患者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0例。實驗組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患者的年齡(60.21±5.23)歲,平均年齡(61.22±5.13)歲,體質量指數是(26.45±1.44)kg/m2,其中吸煙12例,高血壓18例,嗜酒15例;對照組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患者的年齡(60.21±5.23)歲,平均年齡(61.22±5.13)歲,體質量指數是(25.42±1.48)kg/m2,其中吸煙 10 例,高血壓 15 例,嗜酒16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良好的可比價值。
對照組實施一般護理,例如日常飲水指導、實施血糖監(jiān)測以及心理疏導等,而實驗組則在此基礎上實施康復干預,具體情況如下:①呼吸訓練指導,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而引導患者采用不同的呼吸方式,通過呼吸的方式有效促進患者的肺通氣以及氣體交換。例如有的患者適合深呼吸,有的患者可以采用腹式呼吸(患者的雙手放上腹部以及胸口,此時肩背部需要放松,并保持胸部處于平坦的狀態(tài),同時用力收縮并且抬起上腹部,用力深吸氣,10~5 min/次,3次/d),有的患者采用縮唇呼吸等[2],這可以幫助患者更好地減少其他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如呼吸道等類型的并發(fā)癥。②咳嗽練習指導,護理人員可以在患者完成5~6次深呼吸之后,此時指導患者的口型處于打開狀態(tài),首先實施淺咳,使得痰咳逐漸移至咽部,然后再用力咳促使痰能夠排除體外[3]。③運動康復指導,對于患者而言,適當參與一些運動康復訓練對其恢復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根據我國對冠心病康復研究而形成一套康復運動訓練的方案,具體情況如下:在早期,護理人員可以為帶氣管插管的患者以及麻醉未清醒的患者調整舒適的體位,同時定時對其進行按摩,實施被動的活動四肢[4],此外,還可以把墊高肢體,有效促進患者的血液回流;當患者在術后的第1天,患者在臥床休息時,護理人員可以指導其進行深呼吸以及有效咳嗽,幫助患者進行體內氣體交換,每3~4 h實施1次,被動活動患者的四肢10 min/次,3次/d;當患者在手術之后的2、3 d,護理人員可以幫助患者起身坐在床上,并對患者實施叩背,同時引導患者完成深呼吸以及有效咳嗽(每次 3~5 遍,2~3 h/次),然后護理人員指導患者主動的活動軀體以及四肢,例如此時可以做一些伸展、彎曲的動作等,使得患者的各個關節(jié)可以能夠得到良好的舒展,8~10次/d。隨著患者恢復情況越來越好,護理人員可以使逐漸增加康復運動量[5],從而有效促進患者盡快恢復健康。
患者軀體角色和軀體功能參照SF-36健康簡表進行分析,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的軀體角色和軀體功能越良好?;颊咦o理滿意度則結合該院所制定的調查問卷(百分制)完成收集工作,80分以上為非常滿意,60至79分為一般,而60分一下為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一般。
該次研究所有的數據均通過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其中計數資料的表示方式為[n(%)],而組間差異通過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平均值±方差(±s)表示,并通過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實施康復干預之后,患者的軀體角色、軀體功能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的軀體角色、軀體功能對比[(±s),分]
表1 兩組患者的軀體角色、軀體功能對比[(±s),分]
組別 軀體角色 軀體功能實驗組(n=50)對照組(n=50)P值75.28±3.4 71.23±3.3<0.05 60.90±8.91 55.81±7.98<0.05
實驗組患者采用康復護理之后,非常滿意是36例(72.00%),一般 12例(24.00%),不滿意 2例(4.00%),滿意度是96.00%;對照組患者非常滿意是29例(58.00%),一般 11例(22.00%),不滿意 10例(20.00%),滿意度是80.00%,實驗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由于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升,人們在飲食結構方面以及生活方式都發(fā)生了較大變化,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帶來,人們患病的情況越來越嚴重。根據相關統(tǒng)計資料顯示,我國每年冠心病患者呈現出上升的狀態(tài),其中在中老年人中,冠心病合并高血糖的患者逐年增加[6]。因為高血糖在較大的程度能夠對患者的冠狀動脈帶來影響,進而導致患者發(fā)生病變的情況,所以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其生命會受到較大的威脅。如果是單一的冠心病,在治療方面就會比較容易,然而冠心病合并高血糖的情況,就會增加治療的難度。
在該院的治療中,對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情況首先采用冠狀動脈搭橋術(CABG)進行治療,然后配合康復干預護理的方式,從而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命質量。在康復訓練中,護理人員根據患者手術之后的恢復情況而采用不同的康復訓練方式,如患者在早期參與康復訓練,護理人員可以為患者調整舒適的體位,同時定時對其進行按摩,實施被動的活動四肢[7];對于患者在術后的第一天,護理人員可以指導患者在臥床休息和進行深呼吸以及有效咳嗽,幫助患者進行體內氣體交換,每3~4 h實施1次,被動活動患者的四肢10 min/次,3 次/d; 而當患者在手術之后的 2、3 d,此時,護理人員可以幫助患者起身坐在床上,并對患者實施叩背,同時引導患者完成深呼吸以及有效咳嗽(每次 3~5 遍,2~3 h/次),然后護理人員指導患者主動的活動軀體以及四肢,隨著患者恢復情況越來越好,護理人員可以使逐漸增加康復運動量,從而有效促進患者盡快恢復健康。其次,護理人員還指導患者進行呼吸訓練,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而引導患者采用不同的呼吸方式,通過呼吸的方式有效促進患者的肺通氣以及氣體交換。最后,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行咳嗽練習指導,在患者完成5~6次深呼吸之后,此時指導患者的口型處于打開狀態(tài),首先實施淺咳,使得痰咳逐漸移至咽部,然后再用力咳促使痰能夠排除體外。患者通過系統(tǒng)而科學康復干預方式,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肌血供,同時還可以增強患者的心肌功能,進而使得患者的全身系統(tǒng)可以實現良好的循環(huán),并有效提升了患者冠狀動脈通暢情況[8]。因此,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接受冠狀動脈支架成行手術之后,配合康復干預的護理方式,有效增強患者的肌力、促進患者的心功能恢復。在該次研究中,實驗組的患者實施康復干預之后,患者的軀體角色(75.28±3.4)分,軀體功能(60.90±8.91)分,對照組分別是(71.23±3.3)分、(55.81±7.98)分,實驗組的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護理滿意度比較,實驗組是96.00%,對照組是80.00%,實驗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冠狀動脈支架成行手術之后,運用康復干預進行護理,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命質量,此護理方式值得運用和推廣。
[1]栗明星.曲美他嗪治療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5,15(8):1020-1022.
[2]羅燕華,洪蝶玟,蔡志雄,等.行為干預對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絕經期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響[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42(5):476-477.
[3]劉敏,張?zhí)K川,閆杰,等.醫(yī)院與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聯(lián)合干預對冠心病血運重建術后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14,34(14):1219-1224.
[4]劉建飛,黃鶴.血清MIF、MMP-9、TNF-α水平診斷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臨床價值[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6,20(17):11-14.
[5]焦彥華,李以慎,王秀艷,等.冠心病老年患者血清中基質金屬蛋白酶-1、巨噬細胞移動抑制因子及胱抑素C表達及其意義[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4):3473-3474.
[6]徐銳.巨噬細胞移動抑制因子基因多態(tài)性與冠心病關聯(lián)性研究新進展[J].心血管病學進展,2014,35(1):71-74.
[7]高翔宇,李虹偉,王萍,等.巨噬細胞移動抑制因子在冠心病和糖尿病中的研究進展[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6,15(2):195-198.
[8]梁峰,胡大一,方全,等.2014年ESC/EACTS關于心肌血管重建術的臨床指南(二)[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15,13(2):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