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明治
(廈門市第一醫(yī)院 福建 廈門 360001)
宮頸癌是臨床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疾病,對婦女的生命健康造成極大的威脅。臨床上對于宮頸癌的治療通常采取的是手術方式,主要有剖腹手術方式和腹腔鏡手術方式兩種。腹腔鏡手術是近年來引入臨床的一種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方式,該方式在治療宮頸癌中以其微創(chuàng)性避免了傳統(tǒng)剖腹手術的不足,表現出了較大的臨床應用優(yōu)勢,而被廣泛應用于宮頸癌的治療中[1]。臨床研究表明,在采取腹腔鏡宮頸癌根治術治療宮頸癌的過程中,給予科學的手術配合及護理干預,可顯著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筆者以下就對腹腔鏡下子宮頸癌根治術的手術配合及護理措施進行了探討。
采取方便抽樣法抽取100例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間來我院采取腹腔鏡共建該根治術進行治療的宮頸癌患者,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各組均為50例患者。觀察組50例患者,患者年齡28~58歲,平均年齡(42.9±2.7)歲。對照組50例患者,患者年齡26~57歲,平均年齡(43.4±3.4)歲。兩組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之間的比較,差異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對比研究。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手術配合及護理,觀察組患者給予全程手術配合及護理。具體如下:(1)術前配合及護理:術前對患者介紹腹腔鏡手術的實施流程,治療優(yōu)勢及手術并發(fā)癥預防措施,緩解患者對手術的緊張和恐懼情緒。術前幫助患者行相關檢查,了解患者病變情況,預定術前套管針的穿刺點。協(xié)助麻醉師對患者實施麻醉,一般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采取氣管插管全麻,對于不能夠耐受全麻的患者,選擇局部麻醉。幫助患者采取仰臥手術位。準備好各類手術器械[2]。(2)術中配合及護理:洗手護士要熟練掌握無菌操作技能和手術操作方法、手術程序、手術步驟及手術治療要點,手術過程中要嚴格的觀看顯示屏并能夠主動、快速、準確的傳遞手術所需品。手術過程中嚴密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關注患者的血壓、脈搏、血氧飽和度的變化,做好輸液記錄。術中采集的病理標本要及時放入病理袋中,注意不可沾到無菌區(qū)域和手術器械[3]。(3)術后配合及護理:在手術結束后,患者尚且處于麻醉恢復期,可能存在無意識躁動行為,因此,護理人員要陪伴在患者身邊,保證患者安全醒來。同時護理人員需保證患者腹腔內的二氧化碳完全排出,避免引發(fā)患者出現肩胛部放射痛或腹部刺激癥狀。護理人員術后要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及各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一旦患者出現淋巴囊腫、尿潴留、鄰近臟器損傷等并發(fā)癥癥狀或疑似癥狀時,護理人員要及時與主治醫(yī)師進行溝通,及時給予對癥處理[4]。
數據的統(tǒng)計學分析使用SPSS13.0軟件,在分析過程中,對計數資料使用(±s)的方式進行表示,用t檢驗;計量資料用%的方式進行表示,用χ2檢驗,檢驗結果以P<0.05表示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在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切除淋巴個數方面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統(tǒng)計學數據如下。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淋巴囊腫、尿潴留、鄰近臟器損傷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8.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4.0%,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統(tǒng)計學數據如下。
表2 兩組患者手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在患者在采取腹腔鏡宮頸癌根治術治療的過程中,輔以科學合理的手術室護理配合,能夠緩減患者的心理不適,促使患者的生理狀態(tài)保持在最佳狀態(tài),從而使患者以最佳的身心狀態(tài)接受手術治療,從而顯著提升手術效果[5]。
綜上所述,對腹腔鏡宮頸癌根治術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給予全程手術配合及護理,可顯著提高患者的手術治療效果,并能夠顯著降低患者的手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1]權麗麗,曲麗霞,張志萍.腹腔鏡下宮頸癌根治術與開腹手術治療早期宮頸癌的療效對比分析[J].河北醫(yī)藥,2014,36(19):2939-2940.
[2]牛高麗,齊素云,郭淼,等.腹腔鏡與傳統(tǒng)開腹行宮頸癌根治術的療效比較[J].山東醫(yī)藥,2014,58(17):68-70.
[3]胡曉軍,劉玉玲,黨群,等.婦科腹腔鏡手術并發(fā)腸道損傷5例分析[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4,30(5):391-392.
[4]李富娟,黃麗華,陳婧,等.腹腔鏡下子宮癌根治術的手術配合與體會[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z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