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紅+黃元華
我們發(fā)現,現在的中學教學基本是這樣的,老師看了答案后照本宣科,很多老師不看答案可能無法上課,大部分學校和老師還是靠最大限度搶占學生時間來抓分數。我們認為,這樣的教學不叫教學,只能叫中高考考前培訓;這樣的學生不叫學生,只能叫考生;這樣的老師不叫老師,最多只能叫中高考培訓師;這樣的學校也不叫學校,只能叫中高考考前培訓機構。我們甚至認為很多培訓機構比很多學校做得要好,因為前者要想生存與發(fā)展,就必須想方設法優(yōu)化教學與管理,從而樹立良好口碑,穩(wěn)住和吸引更多生源;而公辦學校無生存之虞,學生除了考試分數之外的其他素養(yǎng)又不便科學量化,只要考試分數上去了就可以“一俊遮百丑”。于是,很多公辦學校的做法是一切為了分數,舉全校之力抓分數,久而久之淪為考前培訓機構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我們認為,這種以應付考試為目的、重在灌輸考試技巧的教學幾乎沒有一點科技含量,與體力活沒有多大差異,教師成了知識的搬運工和參考答案的傳聲筒。若沒有這樣的老師教,學生借助考前復習用書自主復習,效果可能會更好。很多老師的水平只相當于高三中等生左右的水平。據說有些高考落榜生到培訓機構上課,深受歡迎,遠遠超過某些有經驗的教師的培訓效果。
咱們一線教師該思考了:除了照本宣科念ppt和講題之外我們還能做什么?若沒有我這個老師教,學生同樣可以學好,甚至學得更好,那我豈不成了學生的累贅?我們除了幫助學生抓分數外,還能給他們什么?我們與高三中等生或者高考落榜生相比優(yōu)勢在哪里?我們工作的專業(yè)性與價值究竟體現在何處?……這樣的問題我們可以一直自我追問下去。很多公辦學校也該思考以上類似的問題。
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老師可以靠經驗過日子,因為那時候的教材教法幾十年都變化不大。但到了新世紀,特別是最近幾年各方面飛速發(fā)展,新技術、新理念、新方法、新教材層出不窮,真可謂是日新月異,一日千里!另外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是,現在的學生在很多方面已經超過老師。若我們不與時俱進,努力提高自身的業(yè)務水平與綜合素養(yǎng),企圖拿著“一張舊船票”登上新時代的“客船”,還總在那里不斷重復“昨天的故事”,幻想以此應付教學、忽悠學生,最終只會自毀形象、自砸飯碗。那么,我們究竟該從哪些方面努力呢?
1.既要看重分數,又要超越分數。“沒有分數,學生過不來今天;只有分數,學生過不了明天?!眴栴}是我們如何抓分數。切不可“只要學不死,就往死里學”,切不可“扛得住要扛,扛不住死扛”,切不可“抓分數要抓出血來”。面對應試重壓,我們并非無能為力,而是要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遵循學生身心成長規(guī)律,實施人性化管理,努力營造緊張而又和諧、嚴謹而又融洽、忙碌而又舒心的學習氛圍。我們一定要尊重學生,信任學生,盡可能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感受到思維的樂趣、知識的豐富與美麗以及親情、友情的溫暖。筆者多年的實踐證明,只要長期堅持這樣做,學生一般分數不會差,一不小心還會非常好。有人說,學生是“折斷了翅膀的天使”,是“掉落凡間的星星”,可是星星也會染塵,也會銹蝕?!翱偟糜腥巳ゲ列切恰?,我們要帶著悲憫與責任,努力去做那個“縫補天使翅膀”和“擦星星”的人,把光明和溫暖撒播在他們心里,讓他們感受到人世間的美好與神圣。
2.善待學生,融洽師生關系。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因此,教學效果主要取決于師生關系。教育對象的差異性與教育效果的滯后性要求我們做到:善待差異,容忍個性,因材施教,學會等待。不求整齊劃一,但求千姿百態(tài)。康德的名言“人是目的”提醒我們,絕不能以傷害學生的身心健康為代價去贏得分數,否則,再好的教學業(yè)績也是可恥的。我們要竭力激發(fā)和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切不可盲目加大學生的作業(yè)量,而要予以嚴格控制;切不可隨意占用學生的課余時間,而要高效利用好課內時間。筆者一向認為:“健康比紀律重要,愛心比教法重要。尊重比管理重要,理解比要求重要。幸福比分數重要,成長比成功重要。”
3.加強研究,優(yōu)化教學方法。教師的專業(yè)水平與人文素養(yǎng)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教學效果。有人說:“用一種方法教50個學生是平庸的教師,用50種方法教一個學生是偉大的教師?!币虼耍覀儾粌H要熱愛教學,更要不斷反思與改進教學,如寫好板書、規(guī)范課堂用語、合理設計課內師生互動、改進某一知識點的教法、布置好每一次作業(yè)等。同時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質,以應對時代要求與教育改革的新挑戰(zhàn);充分認識到“要給學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且是不斷更新的活水”等道理;要主動學習專業(yè)知識與人文讀本,研究中高考新動向,關注教育改革新動態(tài)。
總之,純粹為分數而教的局面必須打破。我們要樹立“以生為本”的教育觀,不斷充實與改進自我,使自己的生命處在不斷新生的過程中。惟其如此,我們才可能登上飛速發(fā)展的時代列車,師生同享教育教學的精彩與成長成才的幸福。
(作者單位:河北省香河縣第一中學深圳市高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