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國栽培草地氮磷流動空間特征

    2018-03-12 02:45:58魏志標(biāo)柏兆海馬林張福鎖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xué) 2018年3期
    關(guān)鍵詞:產(chǎn)量

    魏志標(biāo),柏兆海,馬林,張福鎖

    ?

    中國栽培草地氮磷流動空間特征

    魏志標(biāo)1,2,柏兆海2,馬林2,張福鎖1

    (1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xué)資源與環(huán)境學(xué)院/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193;2中國科學(xué)院遺傳與發(fā)育生物學(xué)研究所農(nóng)業(yè)資源研究中心/ 河北省節(jié)水農(nóng)業(yè)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xué)院農(nóng)業(yè)水資源重點實驗室,石家莊 050021)

    【目的】中國畜牧業(yè)快速發(fā)展,對牧草需求日益增加,種植業(yè)結(jié)構(gòu)調(diào)改已成為必然趨勢。定量研究栽培草地的氮磷流動特征,可為優(yōu)化牧草施肥和提高牧草產(chǎn)量提供科學(xué)依據(jù)?!痉椒ā恳攒俎!⒑邴湶莺脱帑湶轂檠芯繉ο?,建立中國主要栽培牧草氮磷養(yǎng)分輸入(輸出)數(shù)據(jù)庫,利用NUFER模型定量中國主要栽培牧草氮磷平衡賬戶、利用率和環(huán)境排放特征?!窘Y(jié)果】(1)2014年,全國苜蓿、黑麥草和燕麥草草地氮輸入(輸出)總量分別為1 547、236和67 Gg,磷輸入(輸出)總量分別為323、44和16 Gg。單位面積苜蓿、黑麥草和燕麥草草地的氮輸入(輸出)量分別為326、427和217 kg N·hm-2,磷輸入(輸出)量分別為49、18和35 kg P·hm-2。生物固氮是苜蓿草地氮的最主要輸入項,占總輸入量的51%,氮肥占黑麥草草地氮總輸入量的93%,占燕麥草地總輸入量的84%。磷肥是3種牧草磷的最主要輸入項。(2)2014年,全國苜蓿、黑麥草和燕麥草的氮利用率分別為64%、93%和69%;磷利用率分別為28%、77%和34%。不同區(qū)域氮磷利用率差異很大。(3)2014年,單位面積苜蓿、黑麥草和燕麥草草地的氮環(huán)境排放量分別為23、4.0和9.9 kg N·hm-2,磷的環(huán)境排放量分別為2.6、3.8和2.6 kg P·hm-2。西南地區(qū)苜蓿和黑麥草的氮磷環(huán)境排放量較高,西部各地區(qū)燕麥草草地氮磷環(huán)境排放量高于其他區(qū)域。(4)2014年,黑麥草草地氮呈虧缺態(tài),其余栽培草地氮磷均有不同程度的盈余。中國西部地區(qū)苜蓿的土壤氮磷累積量高于東部地區(qū);黑麥草的土壤氮磷累積量沒有明顯規(guī)律;青藏高原區(qū)燕麥草的土壤氮磷累積量大于其他區(qū)域?!窘Y(jié)論】2014年,全國栽培苜蓿、黑麥草和燕麥草草地的氮磷輸入(輸出)量差異較大。生物固氮是苜蓿獲取氮素的重要途徑,田間管理需減少氮肥投入,燕麥和黑麥草主要通過化肥獲取所需養(yǎng)分,應(yīng)注重肥料施用。3種栽培牧草氮的利用率均高于60%,磷的利用率相對較低。黑麥草草地氮呈虧缺態(tài),需增施氮肥,其余栽培草地氮磷均有不同程度的盈余,應(yīng)控制肥料過多施用。

    栽培草地;氮;磷;養(yǎng)分流動;養(yǎng)分利用率;土壤養(yǎng)分累積

    0 引言

    【研究意義】栽培草地的種植規(guī)模和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畜牧業(yè)發(fā)展程度的標(biāo)準(zhǔn)[1]。過去20年間,中國栽培草地面積增加了兩倍以上[2-3]。中國主要栽培牧草超過70種,幾乎在全國各地均有分布,面積約2.2×107hm2,分為多年生和一年生兩種類型[4]。苜蓿是中國最主要栽培牧草,占多年生牧草總量的28%,燕麥和黑麥草是最主要的一年生牧草,分別占一年生牧草總量的50%和12%。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擴大糧改飼試點,加快建設(shè)現(xiàn)代飼草產(chǎn)業(yè)體系[5]。集約化管理的栽培草地生產(chǎn)力是天然草地生產(chǎn)力的10—20倍[6-7]。通過建設(shè)栽培草地,可以將大部分的天然草地從目前的放牧壓力中解放出來,充分發(fā)揮其生態(tài)功能[2,8]?!厩叭搜芯窟M(jìn)展】同美國等畜牧業(yè)發(fā)達(dá)的國家相比,不合理的田間管理措施導(dǎo)致中國的牧草產(chǎn)量偏低[4,9]。播種、施肥和灌溉作為重要的栽培管理措施,會顯著影響牧草的產(chǎn)量[10-12]。不同地區(qū)需要因地制宜的選擇適宜的節(jié)水灌溉方式。有研究表明,相比畦灌和不灌溉,西北地區(qū)采用滴灌的方式牧草可以增產(chǎn)12%和108%,水分利用率比畦灌提高19%[13]。關(guān)于養(yǎng)分管理方面的文章大多是圍繞著某一特定的地區(qū)或者牧草種類做氮磷肥效試驗,或者是研究牧區(qū)土壤的基礎(chǔ)肥力。陳萍等[14]分析了堿性條件下苜蓿的優(yōu)化施肥方案,指出苜蓿的最佳產(chǎn)量施肥量為氮肥60 kg·hm-2,磷肥135 kg·hm-2;肖相芬等分別報道了黑麥草和燕麥草的優(yōu)化施肥量[15-16];顧夢鶴等[17]在青藏高原的研究表明,在人工建植的混播草地上,施肥可以有效抑制雜草的入侵和生長,有利于青藏高原高寒地區(qū)的經(jīng)濟(jì)發(fā)展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shè)。關(guān)于中國主要草地土壤養(yǎng)分累積量的文章也有部分報道[18],Gu等[19]認(rèn)為中國草地氮素有部分盈余,氮的利用率為59%;Zhou等[20]綜述了全球草地磷流動的結(jié)果,認(rèn)為栽培草地磷累積量分布在-46—126 kg·hm-2的范圍內(nèi)??傮w而言,中國栽培草地的氮磷養(yǎng)分管理技術(shù)規(guī)范尚不健全,氮磷肥施用不合理,不同區(qū)域間肥料的使用量差異很大[9],迫切需要對草地養(yǎng)分流動情況有更深入的了解?!颈狙芯壳腥朦c】苜蓿、黑麥草和燕麥草是中國栽培牧草的典型種類,分別屬于多年生牧草、一年生草本和一年生飼用作物[4],種植面積較廣,三者的養(yǎng)分流動情況可以反映中國牧草生產(chǎn)的總體狀況。本研究通過建立中國不同區(qū)域苜蓿、黑麥草和燕麥草氮磷輸入和輸出的數(shù)據(jù)庫,使用NUFER模型,估算牧草生產(chǎn)過程中的環(huán)境排放?!緮M解決的關(guān)鍵問題】定量中國不同區(qū)域天然草地的養(yǎng)分平衡賬戶;分析不同區(qū)域天然草地氮磷利用率;評估不同區(qū)域天然草地的氮磷環(huán)境排放。

    1 材料與方法

    1.1 數(shù)據(jù)來源

    本研究利用NUFER模型計算,模型包括輸入模塊、輸出模塊和計算模塊[21-22]。輸入模塊包括變量和參數(shù)?;视昧俊⒛敛莶シN面積、作物產(chǎn)量等屬于模型變量,來源于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和專家咨詢等。本研究先后咨詢了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xué)、河北省農(nóng)林科學(xué)院、西藏農(nóng)牧科學(xué)研究院、山西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xué)、西南林業(yè)大學(xué)等單位的相關(guān)專家,獲取了內(nèi)蒙、新疆、西藏、云南、四川等地區(qū)牧草的氮磷肥料施用量。參數(shù)例如牧草氮磷含量、養(yǎng)分環(huán)境排放因子來源于文獻(xiàn)數(shù)據(jù)。模型輸出模塊包括氮磷平衡帳戶、氮磷利用率和各種形態(tài)氮磷環(huán)境排放,包括揮發(fā)(NH3)、氧化亞氮排放(N2O)、反硝化(N2)、氮磷徑流、侵蝕、淋洗等。

    1.2 模型計算

    養(yǎng)分賬戶的輸入項包括糞尿輸入、大氣沉降、生物固氮(N)、灌溉帶入、播種帶入;輸出項包括牧草收獲、揮發(fā)(NH3)、氧化亞氮排放(N2O)、反硝化(N2)、徑流、侵蝕、淋洗、累積。具體的養(yǎng)分輸入和輸出公式如下:

    Iftotal=Iffertilizer+Ifdeposition+Iffixation+Ifirrigation+Ifseeding(1)

    Ifseeding=SR×SeedN(P)C/100 (2)

    式中,Iftotal代表栽培草地氮(磷)總輸入量(kg·hm-2),Iffertilizer代表栽培草地中氮(磷)肥施用量(kg·hm-2),其數(shù)據(jù)基于專家咨詢和文獻(xiàn)搜集獲得,各區(qū)域的具體量見表1;Ifdeposition代表氮(磷)沉降(kg·hm-2),Iffixation代表栽培草地生物固氮(kg·hm-2),Ifirrigation代表灌溉帶入栽培草地中的氮(磷)(kg·hm-2),以上數(shù)據(jù)通過文獻(xiàn)總結(jié)獲得[23-27],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2;Ifseeding代表播種帶入栽培草地中的氮(磷)(kg·hm-2),其數(shù)據(jù)通過栽培牧草播種量和種子氮(磷)含量估算;栽培牧草播種量(kg·hm-2)和種子氮(磷)含量(%)分別由SR和SeedN(P)C表示,通過文獻(xiàn)總結(jié)獲得,二者的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3。

    Oftotal=Offorage+OfNH3+OfN2O+Ofdenitrification+Ofrunoff+Oferosion+Ofleaching+Ofaccumulation(3)

    Offorage=yield×forageN(P)C/100 (4)

    式中,Oftotal代表栽培草地氮(磷)總輸出量(kg·hm-2),Offorage表示栽培牧草氮(磷)輸出量(kg·hm-2),其數(shù)值基于牧草產(chǎn)量和牧草氮(磷)含量估算;牧草產(chǎn)量(kg·hm-2)和栽培牧草氮(磷)含量(%)分別由yield和forageN(P)C表示,二者的數(shù)值分別源于《中國草業(yè)統(tǒng)計2014》和已發(fā)表的文獻(xiàn),各地區(qū)的具體量見表3和表4;OfNH3表示氨揮發(fā),OfN2O表示氧化亞氮排放,Ofdenitrification表示反硝化,Ofrunoff表示氮(磷)徑流,Oferosion表示氮(磷)侵蝕,Ofleaching表示氮(磷)淋洗,Ofaccumulation表示栽培草地土壤氮(磷)累積(kg·hm-2),以上數(shù)據(jù)由NUFER模型模擬得到[21-22],該模型可用于模擬食物鏈養(yǎng)分流動情況。

    N(P)UEf=(Offorage/Iftotal)×100% (5)

    式中,N(P)UEf表示栽培草地氮(磷)利用率,N(P)UEf由牧草氮(磷)輸出量和栽培草地氮(磷)輸入量的比值得到。

    2 結(jié)果

    2.1 2014年全國主要栽培草地氮磷流動特征

    2014年全國苜蓿草地氮總輸入(輸出)量為1 547 Gg,生物固氮和氮肥輸入到苜蓿草地中的氮占總輸入量的51%和37%,另有12%通過氮沉降、播種和灌溉3種方式輸入到苜蓿草地。牧草攜出占苜蓿草地氮輸出量的63%,苜蓿草地土壤氮累積量為294 Gg。中國苜蓿草地磷的總輸入量為323 Gg,磷肥輸入占總輸入量的99%,苜蓿草地磷總輸入量的68%累積到土壤中。2014年單位面積苜蓿草地氮輸入(輸出)量為326 kg N·hm-2,氮的總損失量為55 kg N·hm-2,氨揮發(fā)、氧化亞氮排放、徑流、侵蝕、淋洗和反硝化6種途徑的損失量分別為32、1.3、2.0、0.29、7.7和12 kg N·hm-2,苜蓿草地氮利用率為64%。全國苜蓿草地土壤氮累積量為62 kg N·hm-2。全國單位面積苜蓿草地磷輸入量為68 kg P·hm-2,沉降、灌溉和播種3種途徑輸入到土壤中磷的總和不足0.50 kg P·hm-2,相比磷肥的施入量,這3項值可以忽略不計。苜蓿帶走的磷為19 kg P·hm-2,苜蓿草地磷的利用率為28%。通過徑流、淋洗和侵蝕損失到環(huán)境中的磷量分別為0.26、2.2和0.10 kg P·hm-2,全國苜蓿草地土壤磷的累積量很大,為47 kg P·hm-2(表5)。

    2014年全國黑麥草草地氮總輸入(輸出)量為236 Gg,氮肥是最主要輸入途徑,93%的氮通過該途徑輸入,另外7%的氮通過氮沉降、灌溉和種子3種途徑輸入到土壤,牧草攜出是氮輸出的一種主要途徑,占總輸出量的93%。黑麥草草地磷的總輸入(輸出)量為44 Gg,磷肥輸入到黑麥草草地中的磷占總輸入量的99%,牧草攜出是最重要的磷輸出項,占總輸出量的77%。2014年單位面積黑麥草草地的氮輸入量為427 kg N·hm-2。牧草攜出的氮為396 kg N·hm-2,通過氨揮發(fā)和氧化亞氮損失的量分別為99和4.0 kg N·hm-2。黑麥草生產(chǎn)中的氮利用率為93%,草地土壤氮呈虧缺態(tài),虧損量為73 kg N·hm-2。單位面積黑麥草草地磷的輸入(輸出)量為79 kg P·hm-2。黑麥草生產(chǎn)的磷利用率為77%。通過徑流、侵蝕和淋洗3種途徑損失的磷分別為1.2、2.5和0.065 kg P·hm-2,黑麥草土壤磷累積量為15 kg P·hm-2(表5)。

    表1 2014年中國不同區(qū)域苜蓿、黑麥草和燕麥草的施肥量

    >a表示專家咨詢獲得的數(shù)據(jù),其他的部分源于已發(fā)表的文章(附錄1)

    arepresents data acquired by expert consultation, other data derived from published data (appendix 1)

    表2 2014年中國不同區(qū)域栽培草地氮磷沉降、灌溉及生物固氮量

    表中的沉降量指濕沉降,苜蓿的生物固氮量占總吸氮量的80%,數(shù)據(jù)源于已發(fā)表的文章

    The deposition rate refers to wet deposition. Alfalfa acquires around 80% of their nitrogen from N fixation. All data used derived from published articles

    2014年全國燕麥草地氮的總輸入(輸出)量為67 Gg,84%的氮通過氮肥輸入到燕麥草草地,其余16%的氮通過氮沉降、灌溉和種子3種途徑輸入,牧草攜出是氮輸出的一種主要途徑,占總輸出量的69%。燕麥草地磷的總輸入和總輸出量為16 Gg,幾乎所有的磷都是以磷肥的形式輸入到燕麥草地,占總輸入量的98%,牧草攜出是最重要的磷輸出項。2014年單位面積燕麥草草地氮輸入(輸出)量為217 kg N·hm-2,單位面積燕麥草每年的氮帶走量為149 kg N·hm-2,通過氨揮發(fā)、氧化亞氮排放、徑流、侵蝕、淋洗和反硝化6種途徑損失到環(huán)境中的量分別為46、1.8、1.9、0.069、3.4和2.7 kg N·hm-2。燕麥草草地土壤氮累積量為12 kg N·hm-2。燕麥草生產(chǎn)中的氮利用率為69%。磷賬戶方面,單位面積燕麥草地磷的輸入(輸出)量為53 kg P·hm-2。單位面積燕麥草磷帶走量為18 kg P·hm-2,通過徑流、侵蝕和淋洗3種途徑損失的磷分別為0.81、1.7和0.14 kg P·hm-2,土壤磷累積量為33 kg P·hm-2。燕麥草生產(chǎn)中的磷利用率為34%(表5)。

    表3 2014年中國苜蓿、黑麥草和燕麥草的種子帶入養(yǎng)分量和牧草養(yǎng)分含量

    種子帶入土壤中的養(yǎng)分含量=播種量×種子養(yǎng)分含量,其中播種量源于已發(fā)表的文章[28],種子養(yǎng)分含量數(shù)據(jù)源于EPIC模型;牧草養(yǎng)分含量通過文獻(xiàn)總結(jié)獲得(附錄2)

    nutrient input by seed= Seeding rate × nutrient content. Seeding rate used derived from published articles, nutrient content of the seed derived from EPIC model; Forage nutrient content derived from published articles (appendix 2)

    表4 2014年中國不同區(qū)域苜蓿、黑麥草和燕麥草的養(yǎng)分輸出量

    牧草養(yǎng)分?jǐn)y出=牧草產(chǎn)量×牧草養(yǎng)分含量,牧草產(chǎn)量源于中國草業(yè)統(tǒng)計2014[4]

    Nutrient output by forage=forage yield × forage nutrient content, forage content derived from China Grass Industry Statistics 2014[4]

    表5 2014年中國苜蓿、黑麥草和燕麥草氮磷流動特征

    研究區(qū)苜蓿、黑麥草和燕麥草的面積分別為4.7×106、0.55×106和0.31×106hm2

    the total research area for alfalfa, ryegrass and oat grass is 4.7×106, 0.55×106and 0.31×106hm2, respectively

    2.2 2014年中國各地區(qū)主要栽培草地氮磷平衡賬戶

    2.2.1 苜蓿氮磷平衡賬戶 各地區(qū)氮投入量的變化范圍為194—668 kg N·hm-2,生物固氮是苜蓿氮輸入的一個主要方式。氮輸入量最多的5個地區(qū)分別為貴州、青海、四川、云南和廣西,輸入量分別為668、563、540、529和519 kg N·hm-2。山東苜蓿草地的氮輸入量最小,為194 kg N·hm-2??傮w而言,西部和西南地區(qū)的總投入量大于華北和東北地區(qū)。牧草的輸出量方面,基本上氮輸入量越大的區(qū)域,苜蓿帶走的養(yǎng)分越多,各地區(qū)牧草攜出的量分布在86—568 kg N·hm-2,江蘇和西藏分別是牧草攜出最多和最少的區(qū)域(圖1-a)。

    磷輸入量和氮有相似的規(guī)律,各地區(qū)差異很大,西南和東北地區(qū)輸入量較高,磷輸入量最高的省份為貴州,其輸入量為122 kg P·hm-2;華北和東北地區(qū)輸入量低,輸入量最低的省份為吉林,其磷輸入量不足20 kg P·hm-2。磷輸入量較多的地區(qū)一般牧草攜出量也偏高,牧草攜出的磷分布在8—50 kg·hm-2(圖1-b)。

    a:苜蓿氮賬戶the N budget of alfalfa;b:苜蓿磷賬戶the P budget of alfalfa

    2.2.2 黑麥草氮磷平衡賬戶 2014年各地區(qū)單位面積黑麥草氮投入量差異較大,變化范圍為149—623 kg N·hm-2,這與苜蓿草地的氮輸入量規(guī)律相似,但是黑麥草和苜蓿氮輸入項的組成有很大的區(qū)別。黑麥草作為禾本科牧草,其氮輸入中不包含生物固氮,氮肥是黑麥草氮輸入的主要來源。黑麥草草地氮輸入最高和最低的地區(qū)分別為四川和重慶。牧草氮輸出量方面,各地區(qū)牧草攜出氮的量分布在165—654 kg N·hm-2,湖南和山東分別是牧草氮帶走最多和最少的地區(qū)。與苜蓿不同,部分氮輸入量不多的區(qū)域,牧草攜出的養(yǎng)分卻很多。以湖北為例,湖北的氮輸入量在所有的省份中排在第11位,但是該省的牧草產(chǎn)量卻位居全國第3位(低于湖南和貴州)(圖2-a)。

    2014年各地區(qū)單位面積黑麥草草地磷輸入量和氮有相似的規(guī)律,各區(qū)域差異很大。磷輸入量最高的為貴州,其輸入量為146 kg P·hm-2;輸入量最低的為重慶,其輸入量僅為12 kg P·hm-2。牧草攜出的磷分布在25—100 kg P·hm-2(圖2-b)。

    2.2.3 燕麥草氮磷平衡賬戶 2014年各地區(qū)單位面積燕麥草氮投入量差異較大,變化范圍為76—334 kg N·hm-2,氮肥是燕麥草氮輸入的主要來源,這與黑麥草相同。燕麥草地氮輸入最高和最低的地區(qū)分別為青海和寧夏。牧草氮的輸出量方面,燕麥草的牧草氮攜出量遠(yuǎn)低于黑麥草,各地區(qū)燕麥草氮攜出量分布在71—220 kg N·hm-2,云南和新疆分別是牧草攜出氮最多和最少的區(qū)域(圖3-a)。

    2014年各地區(qū)單位面積燕麥草地磷輸入量和氮有相似的規(guī)律,青藏高原區(qū)輸入量較高。磷輸入量最高的地區(qū)為西藏,其輸入量為90 kg P·hm-2;輸入量最低的地區(qū)為寧夏,其輸入量為14 kg P·hm-2。牧草磷攜出量分布在8—26 kg P·hm-2(圖3-b)。

    2.3 2014年中國各地區(qū)主要栽培草地氮磷利用率

    2014年中國各地區(qū)苜蓿、黑麥草和燕麥草的氮磷利用率如表6。苜蓿氮利用率分布在22%—110%,江蘇的氮利用率最高,達(dá)到了110%,安徽、四川、湖北、重慶和天津的氮利用率也超過了90%。內(nèi)蒙古、吉林和西藏的氮利用率不足50%,其中西藏的氮利用率僅有22%,主要原因是這些地區(qū)的牧草產(chǎn)量較低。苜蓿的磷利用率低于氮,且不同地區(qū)間差異很大,利用率最高的為江蘇(128%),四川的磷利用率也超過了100%。磷利用率最低的地區(qū)是西藏,僅為8.0%。新疆、青海等西部地區(qū)的磷利用率不足30%。

    a:黑麥草氮賬戶the N budget of ryegrass;b:黑麥草磷賬戶The P budget of ryegrass

    a:燕麥草氮平衡賬戶the N budget of oat grass;b:燕麥草磷平衡賬戶the P budget of oat grass

    2014年各地區(qū)黑麥草氮利用率遠(yuǎn)高于苜蓿,分布在60%—227%,重慶和四川分別是利用率最高和最低的地區(qū)。江西的黑麥草氮利用率超過了200%,江蘇、安徽、湖北、河南、湖南、貴州、廣西和西藏的氮利用率在100%—200%。黑麥草磷利用率同樣高于苜蓿,但區(qū)域間差異很大,分布在55%—410%,其中重慶的利用率達(dá)到了410%,江蘇和湖南的磷利用率也較高(>200%),湖北、山東、廣西和福建的利用率分布在100%—200%。黑麥草磷利用率最低的為貴州(55%)。

    2014年各地區(qū)燕麥草的氮利用率在苜蓿和黑麥草之間,分布在22%—180%,四川、湖北、重慶、云南和內(nèi)蒙古的氮利用率高于100%。西藏和新疆兩地的利用率較低,分別為22%和23%。燕麥草的磷利用率低于氮,分布在10%—119%。四川和內(nèi)蒙古兩地的利用率高于100%,西藏、新疆、陜西、山西、青海等西部地區(qū)的磷利用率不足30%。

    表6 2014年中國各地區(qū)苜蓿、黑麥草和燕麥草氮磷利用率

    2.4 2014年中國各地區(qū)主要栽培草地氮磷環(huán)境損失

    2.4.1 苜蓿氮磷環(huán)境損失 西南地區(qū)和青藏高原區(qū)氮的環(huán)境損失量較高,其中,西藏的氮環(huán)境損失量最高(126 kg N·hm-2)。華北和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的損失量較少,以江蘇為例,該省氮的環(huán)境損失量僅為7.4 kg N·hm-2。在各損失項中,氨揮發(fā)是最主要部分,而通過侵蝕損失的氮很少,基本上不超過1.0 kg N·hm-2(圖4-a)。磷排放的區(qū)域分布規(guī)律與氮相似,同樣是西南地區(qū)高于其他地區(qū)。貴州的磷環(huán)境排放量遠(yuǎn)高于其他區(qū)域(18 kg P·hm-2),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是當(dāng)?shù)胤N植苜蓿時,磷肥的投入量較大,二是當(dāng)?shù)氐目λ固氐孛踩菀装l(fā)生侵蝕。各項磷的環(huán)境損失中,侵蝕是最主要的部分,其次是徑流,通過淋洗損失的養(yǎng)分最少(圖4-b)。

    2.4.2 黑麥草氮磷環(huán)境損失 四川省氮環(huán)境損失量最高,為198 kg N·hm-2,重慶市的氮環(huán)境損失量最少,為31 kg N·hm-2。在各損失項中,氨揮發(fā)是最主要部分(圖5-a)。各地區(qū)磷的損失量變化范圍為0.72—24 kg P·hm-2,西南地區(qū)黑麥草磷的環(huán)境損失遠(yuǎn)高于其他地區(qū),其原因與貴州地區(qū)苜蓿磷的環(huán)境損失項相同。在磷的各損失項中,侵蝕是最主要的部分(圖5-b)。

    2.4.3 燕麥草氮磷環(huán)境損失 西部地區(qū)的氮環(huán)境損失量明顯高于其他區(qū)域,西藏、新疆和青海3省(自治區(qū))的氮環(huán)境排放量超過100 kg N·hm-2,相比之下,四川和重慶等南部?。ㄖ陛犑校┑牡獡p失量較少,不足30 kg N·hm-2。此外,山西的氮環(huán)境排放量明顯高于周邊的其他省份,主要原因是山西的氮肥施用量明顯高于其他省份(圖6-a)。單位面積燕麥草磷損失規(guī)律與氮損失相似,均為西部地區(qū)高于其他區(qū)域。云南的磷環(huán)境排放量最高,超為5.0 kg P·hm-2。侵蝕是最主要的磷損失項(圖6-b)。

    2.5 2014年中國地區(qū)主要栽培草地單位面積土壤氮磷累積量

    2.5.1 苜蓿草地土壤氮磷累積量 2014年,除江蘇、安徽和四川外,其余地區(qū)苜蓿氮土壤累積量均為正值。西藏、青海、廣西、云南、貴州和遼寧的土壤累積量超過90 kg N·hm-2,陜西、內(nèi)蒙古、新疆、云南、寧夏、山西、甘肅、河北、黑龍江、遼寧、北京、湖南、河南、山東、江西、天津、重慶和湖北的土壤累積量分布在0—90 kg N·hm-2(圖7)。

    圖4 2014年中國不同地區(qū)苜蓿氮磷環(huán)境排放

    圖5 2014年中國不同地區(qū)黑麥草氮磷環(huán)境排放

    全國26個有苜蓿分布地區(qū)中,24個地區(qū)的磷累積量為正值。西北地區(qū)苜蓿草地土壤磷累積量超過40 kg P·hm-2,此外,廣西和貴州兩地的磷累積量同樣超過40 kg P·hm-2。西北地區(qū)苜蓿草地土壤磷累積量過高的原因是通過施肥輸入土壤中的磷較多,而西藏、陜西、廣西和山西的磷累積量高于貴州是因為貴州通過收獲牧草輸出的磷較多。河北、黑龍江、山東、湖南、云南、江西、北京、安徽、河南、吉林、重慶、天津、遼寧和湖北等地的苜蓿土壤磷累積量分布在0—40 kg P·hm-2。江蘇和四川的苜蓿土壤磷累積量為負(fù)值,虧缺量分別為14和15 kg P·hm-2,主要原因是這兩個地區(qū)苜蓿肥料投入量不高,但收獲苜蓿攜出的磷較多(圖7)。

    2.5.2 黑麥草草地土壤氮磷累積量 全國共有16個地區(qū)有黑麥草分布,僅四川、山東和福建3省的氮累積量為正值。陜西、云南、廣東、安徽、河南、廣西、西藏、江蘇、貴州、湖北、江西、重慶和湖南的黑麥草土壤氮累積量為負(fù)值,主要原因是通過收獲黑麥草攜出的氮較多,其中湖南、重慶和江西的土壤虧缺量超過200 kg N·hm-2(圖8)。

    貴州、西藏、廣東、四川、陜西、云南、河南和江西的黑麥草土壤磷累積量為正值。湖南、重慶、江蘇、福建、廣西、湖北、山東和安徽的黑麥草土壤磷累積量為負(fù)值。其中,湖南、重慶和江蘇的虧缺量超過30 kg P·hm-2,主要原因是收獲牧草攜出了大量的磷(圖8)。

    2.5.3 燕麥草地土壤氮磷累積量 燕麥草在西部和南部的12個地區(qū)有分布,其中西藏和新疆兩地燕麥草地土壤氮累積量超過70 kg N·hm-2,主要原因是當(dāng)?shù)赝ㄟ^施肥帶入土壤中的氮很高,遠(yuǎn)大于其他地區(qū),山西、青海和陜西燕麥草地土壤的氮同樣呈盈余態(tài),累積量分布在0—70 kg N·hm-2。寧夏、甘肅、內(nèi)蒙古、湖北、重慶、四川和云南的燕麥草土壤氮呈虧缺態(tài)(圖9)。

    圖6 2014年中國不同地區(qū)燕麥草氮磷環(huán)境排放

    圖7 2014年中國不同地區(qū)苜蓿草地土壤氮磷累積量

    圖8 2014年中國不同地區(qū)黑麥草草地土壤氮磷累積量

    同土壤氮累積相似,西藏、新疆、山西和青海的燕麥草地磷有較高的累積,累積量>40 kg P·hm-2,造成土壤過多磷累積的原因為磷肥輸入過多。陜西、甘肅、重慶、寧夏、湖北和云南的土壤磷也呈盈余態(tài),累積量在0—40 kg P·hm-2。內(nèi)蒙古和四川燕麥草地土壤磷略有虧缺(圖9)。

    圖9 2014年中國不同地區(qū)燕麥草地土壤氮磷累積量

    3 討論

    3.1 中國栽培草地氮磷流動特征

    本研究發(fā)現(xiàn),除黑麥草草地土壤氮外,中國主要栽培草地土壤氮磷養(yǎng)分均有不同程度的累積。而黑麥草土壤氮虧缺的主要原因是黑麥草產(chǎn)量較高,通過收獲牧草從土壤中帶走了大量的養(yǎng)分。本文中牧草產(chǎn)量數(shù)據(jù)為2014年數(shù)據(jù),當(dāng)年中國黑麥草平均產(chǎn)量為16 t·hm-2,湖南的黑麥草產(chǎn)量更是達(dá)到了27 t·hm-2(表6),這就導(dǎo)致在計算中2014年黑麥草攜出了大量的養(yǎng)分,使土壤的氮磷呈虧缺狀態(tài)??偨Y(jié)已發(fā)表的文獻(xiàn),發(fā)現(xiàn)通過肥效和播種實驗獲得的黑麥草干草的平均產(chǎn)量為10 t·hm-2,遠(yuǎn)低于2014年中國草業(yè)統(tǒng)計中的產(chǎn)量(16 t·hm-2),按此產(chǎn)量標(biāo)準(zhǔn)來計算,中國的黑麥草草地土壤氮則與2.5.2中計算的結(jié)果相反,多數(shù)地區(qū)呈養(yǎng)分盈余態(tài)。

    此外,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不同區(qū)域氮磷流動特征差異很大。關(guān)于主要栽培牧草生長規(guī)律和營養(yǎng)需求規(guī)律的研究相對滯后,營養(yǎng)調(diào)控技術(shù)主要參考大田作物的施肥技術(shù)及國外的營養(yǎng)調(diào)控技術(shù),缺乏合理的技術(shù)規(guī)范[9]。加之中國以糧為綱的思想,人們對于牧草科學(xué)施肥的重要性認(rèn)識不足,農(nóng)民認(rèn)為牧草也是草,不需要管理,生產(chǎn)上采用盲目性的經(jīng)驗施肥比較普遍[9,29]。國家牧草產(chǎn)業(yè)體系的人員于2012年進(jìn)行的調(diào)研進(jìn)一步證實了上述的觀點,他們對全國主要苜蓿產(chǎn)區(qū)進(jìn)行了調(diào)研,其中有18個樣點不施氮肥,而另外7個樣點的氮肥施用量超過150 kg N·hm-2,不同地區(qū)磷肥的使用比例變化也很大,此外,施肥的樣點大多根據(jù)經(jīng)驗沿用大田作物的管理技術(shù)[9]。

    由表6可知,部分地區(qū)的氮磷利用率超過100%,這意味著當(dāng)?shù)卦耘嗖莸氐耐寥赖滋幱谔澣睉B(tài)。但是當(dāng)考慮整個輪作系統(tǒng)時,土壤養(yǎng)分虧缺量或許比較小。以黑麥草為例,黑麥草主要分布在中國南方地區(qū),與水稻輪作[18]。過高的施肥量會使水稻季土壤養(yǎng)分出現(xiàn)相當(dāng)?shù)睦鄯e,當(dāng)施氮量超過190 kg·hm-2時,稻田表觀盈余量超過130 kg·hm-2[30]。因而,部分地區(qū)栽培草地養(yǎng)分虧缺是否會造成生產(chǎn)的不可持續(xù)有待進(jìn)一步分析。本文中黑麥草施肥量超過300 kg N·hm-2,但黑麥草氮利用率依舊很高,原因可能是本研究未考慮前茬作物(水稻)生育期的養(yǎng)分盈余量。

    3.2 中國栽培草地養(yǎng)分管理優(yōu)化策略

    基于本研究結(jié)果,對于中國主要栽培牧草養(yǎng)分管理的優(yōu)化策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中國苜蓿和燕麥草生產(chǎn)中可以適當(dāng)?shù)臏p少氮磷肥料的使用,但是黑麥草生產(chǎn)中應(yīng)補施氮肥。全國苜蓿和燕麥草的土壤氮累積量分別為50和12 kg N·hm-2,磷累積量分別為46和33 kg P·hm-2。兩種草地土壤的氮磷略有盈余,但相比大田作物,盈余量不大。以中國華北平原小麥-玉米輪作體系為例,該種植模式下,土壤每年的氮和磷累積量分別為227 kg N·hm-2和53 kg P·hm-2[31]。黑麥草草地土壤氮呈虧缺態(tài),虧缺量為73 kg N·hm-2,因而應(yīng)補施尿素150 kg·hm-2,施肥時期可以選擇每次刈割后。黑麥草草地土壤略有盈余,無需補充磷肥,但是在實際的管理中,應(yīng)考慮牧草的輪作方式。

    其次,牧草養(yǎng)分流動的空間特征差異較大,需因地制宜的調(diào)控養(yǎng)分管理策略。苜蓿的主產(chǎn)區(qū)土壤的氮磷有部分盈余,當(dāng)?shù)貞?yīng)適當(dāng)減少氮磷肥料的施用量,而四川、江蘇等省份苜蓿草地土壤氮和磷有不同程度的虧缺,應(yīng)補施肥料。全國大部分黑麥草種植區(qū)的土壤氮虧缺嚴(yán)重,應(yīng)增施氮肥。黑麥草主產(chǎn)區(qū)(四川、貴州、云南和江西)的土壤磷基本平衡,無需進(jìn)行養(yǎng)分的調(diào)控。各地區(qū)燕麥草養(yǎng)分管理方面,很多氮投入不足的區(qū)域,土壤磷卻呈盈余態(tài),燕麥草的肥料施用結(jié)構(gòu)不平衡,在實際生產(chǎn)中應(yīng)注意減施磷肥,或者將氮肥和家畜糞尿配合施用。

    最后,氨揮發(fā)是氮肥損失的最主要途徑,可選擇有機肥做基肥,延長肥效,減少牧草生育后期氮肥的表施。部分降雨量高且土壤保水性較差的地區(qū)在實際生產(chǎn)中應(yīng)注意防止磷損失。很多區(qū)域的牧草種植體系,氨揮發(fā)損失量超過100 kg N·hm-2,有很大的減排空間,因而在氮肥的施用方式上,氨態(tài)氮肥要避免表施。侵蝕是磷損失的最主要途徑,由于磷在土壤中的移動性較弱,因此總體的損失量不太高,但是部分降雨量高且土壤保水性較差的地區(qū)仍有較大的損失量。

    3.3 模型的不確定性

    本研究利用NUFER模型,模擬了中國苜蓿、黑麥草和燕麥草地氮磷流動特征,但是由于模型的算法和參數(shù)獲取的缺陷,也存在一些不確定性。

    牧草施肥量方面,由于農(nóng)民對牧草施肥管理的盲目性,獲取不同區(qū)域農(nóng)戶施肥數(shù)據(jù)的難度較大,本章所采用的施肥量數(shù)據(jù),是通過專家咨詢和文獻(xiàn)搜集兩種方式協(xié)同獲取的。其中青藏高原區(qū)的情況特殊,由于歷史原因,重牧輕草的觀念在當(dāng)?shù)乇容^普遍[9]。當(dāng)?shù)卦耘嗖莸氐姆柿蟻碓炊酁樾笄菁S尿,草地的管理方式多為底肥施用牛羊糞38 t·hm-2,配施一定量的二銨,約150 kg·hm-2,后期追施少量尿素,約75 kg·hm-2(專家咨詢),本研究中青海、西藏苜蓿、黑麥草和燕麥草的施肥量均按上述的標(biāo)準(zhǔn)計算。

    模型參數(shù)獲取方面,不同種類栽培草地養(yǎng)分排放因子由綜述文獻(xiàn)獲得。但是關(guān)于燕麥和黑麥草環(huán)境排放參數(shù)的報道很少,考慮到上述兩種作物與小麥等大田作物特性相似,且田間管理也與大田作物相差不大,故本研究中燕麥和黑麥草的排放參數(shù)沿用大田作物的數(shù)據(jù)。

    4 結(jié)論

    (1)2014年,全國栽培苜蓿、黑麥草和燕麥草生產(chǎn)體系的氮輸入(輸出)量差異較大。生物固氮是苜蓿獲取氮素的重要途徑,田間管理需減少氮肥投入,燕麥和黑麥草主要通過化肥獲取所需養(yǎng)分,應(yīng)注重肥料施用;(2)2014年,3種栽培牧草氮的利用率均高于60%,磷的利用率相對較低;(3)2014年,不同區(qū)域苜蓿、黑麥草和燕麥草的氮磷利用率和環(huán)境排放量差異較大;(4)2014年,黑麥草生產(chǎn)氮呈虧缺態(tài),需增施氮肥,其余栽培草地氮磷均有不同程度的盈余,應(yīng)控制肥料過多施用。

    [1] 李凌浩, 路鵬, 顧雪瑩, 毛小濤, 高樹琴, 張英俊. 人工草地建設(shè)原理與生產(chǎn)范式. 科學(xué)通報, 2016, 61(2): 193-200.

    LI L H, LU P, GU X Y, MAO X T, GAO S Q, ZHANG Y J. Principles and paradigms for developing artificial pastures., 2016, 61(2): 193-200. (in Chinese)

    [2] 方精云, 白永飛, 李凌浩, 蔣高明, 黃建輝, 黃振英, 張文浩, 高樹琴. 我國草原牧區(qū)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科學(xué)基礎(chǔ)與實踐. 科學(xué)通報, 2016, 61(2): 155-164.

    FANG J Y, BAI Y F, LI L H, JIANG G M, HUANG J H, HUANG Z Y, ZHANG W H, GAO S Q. Scientific basis and practical way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pasture regions., 2016, 61(2): 155-164. (in Chinese)

    [3] 沈?;? 朱言坤, 趙霞, 耿曉慶, 高樹琴, 方精云. 中國草地資源的現(xiàn)狀分析. 科學(xué)通報, 2016, 61(2): 139-154.

    SHEN H H, ZHU Y K, ZHAO X, GENG X Q, GAO S Q, FANG J Y. Analysis of current grassland resources in China., 2016, 61(2): 139-154. (in Chinese)

    [4] 全國畜牧總站. 中國草業(yè)統(tǒng)計. http://www.digitalgrss.cn, 2015.

    National Animal Husbandry Station. China Grass Industry Statistics. http://www.digitalgrss.cn, 2015. (in Chinese)

    [5] 中共中央國務(wù)院. 中央一號文件. http://www.farmer.com.cn/uzt/ ywj/gea/201601/t20160128_1176612_2.htm, 2016.

    The State Council of China. The central first document. http://www. farmer.com.cn/uzt/ywj/gea/201601/t20160128_1176612_2.htm, 2016. (in Chinese)

    [6] 洪紱曾, 王元素. 中國南方人工草地畜牧業(yè)回顧與思考. 中國草地學(xué)報, 2006, 28(2): 71-75, 78.

    HONG F Z, WANG Y S. The strategical thinking of grassland agriculture in Southern China., 2006, 28(2): 71-75, 78. (in Chinese)

    [7] 張新時, 唐海萍, 董孝斌, 李波, 黃永梅, 龔吉蕊. 中國草原的困境及其轉(zhuǎn)型. 科學(xué)通報, 2016, 61(2): 165-177.

    ZHANG X S, TANG H P, DONG X B, LI B, HUANG Y M, GONG J R. The dilemma of steppe and it’s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2016, 61(2): 165-177. (in Chinese)

    [8] O’MARA F P. The role of grasslands in food security and climate change., 2012, 110(6): 1263-1270.

    [9] 國家牧草產(chǎn)業(yè)技術(shù)體系. 中國栽培草地. 北京: 科學(xué)出版社, 2015.

    National Technical System of Grass Industry..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5. (in Chinese)

    [10] RIVERO D S, VILLAMIL A M S, MAHECHA O M, TERAN A M, RIVERO M S, NAVARRO A M S.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two types of fertilizer on the growth,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vity of hydroponic green forage oat (L.) and ryegrass (Lam.) as a biomass source., 2016, 50: 385-390.

    [11] 李小坤, 魯劍巍, 劉曉偉, 劉威, 潘福霞, 魏云霞. 配方施肥對一年生黑麥草產(chǎn)草量及品質(zhì)的影響. 草業(yè)科學(xué), 2011, 28(9): 1666-1670.

    LI X K, LU J W, LIU X W, LIU W, PAN F X, WEI Y X. Effect of fertilization on the yield and forage quality of annual ryegrass., 2011, 28(9): 1666-1670. (in Chinese)

    [12] 張菁, 張于卉, 馬力, 周鵬, 安淵. 播期和施肥對冬閑田紫花苜蓿生長和品質(zhì)的影響. 中國草地學(xué)報, 2015, 37(6): 35-41.

    ZHANG J, ZHANG Y H, MA L, ZHOU P, AN Y. Effect of sowing data and applying fertilizer on growth and quality of alfalfa in winter fallow land., 2015, 37(6): 35-41. (in Chinese)

    [13] 陶雪, 蘇德榮, 寇丹, 喬陽. 西北旱區(qū)灌溉方式對苜蓿生長及水分利用率的影響. 草地學(xué)報, 2016, 24(1): 114-120.

    TAO X, SU D R, KOU D, QIAO Y. Effect of irrigation methods on growth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alfalfa in arid Northwest China., 2016, 24(1): 114-120. (in Chinese)

    [14] 陳萍, 沈振榮, 遲海峰, 楊東海, 谷傳申, 杜婉君, 鮑舉文. 不同施肥處理對紫花苜蓿產(chǎn)量和株高的影響. 作物雜志, 2013(1): 91-94.

    CHEN P, SHEN Z R, CHI H F, YANG D H, GU C S, DU W J, BAO J W. Effects of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on output and plant height of alfalfa., 2013(1): 91-94. (in Chinese)

    [15] 肖相芬, 周川姣, 周順利, 胡躍高, 任長忠, 郭來春, 王春龍. 燕麥氮吸收利用特性與適宜施氮量的定位研究.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xué), 2011, 44(22): 4618-4626.

    XIAO X F, ZHOU C J, ZHOU S L, HU Y G, REN C Z, GUO L C, WANG C L. Characteristics of N absorption, utilization and optimum N-fertilizer rate based on a long-term fertilization experiment of oats., 2011, 44(22): 4618-4626. (in Chinese)

    [16] LI W X, LU J W, CHEN F, LI X K. Effect of NPK application on yield, nutrients and water utilization under sudangrass and ryegrass rotation regime., 2010, 9(7): 1026-1034.

    [17] 顧夢鶴, 王濤, 杜國禎. 施肥對高寒地區(qū)多年生人工草地生產(chǎn)力及穩(wěn)定性的影響. 蘭州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 2010, 46(6): 59-63.

    GU M H, WANG T, DU G Z. Effects of fertilization on produ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cultivated grassland in an alpine region., 2010, 46(6): 59-63. (in Chinese)

    [18] 楊曾平, 聶軍, 廖育林, 周興, 謝堅, 魯艷紅, 紀(jì)雄輝, 吳家梅, 謝運河. 不同施肥量對稻田一年生黑麥草產(chǎn)量及氮磷鉀吸收的影響. 中國農(nóng)學(xué)通報, 2015, 31(30): 173-180.

    YANG Z P, NIE J, LIAO Y L, ZHOU X, XIE J, LU Y H, JI X H, WU J M, XIE Y H. Effect of different fertilizations on biomass yield and N, P, K absorption of annual ryegrass in rice field., 2015, 31(30): 173-180. (in Chinese)

    [19] GU B J, JU X T, CHANG S X, GE Y, CHANG J. Nitrogen use efficiencies in Chinese agricultural systems and implications for food securi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7, 17(4): 1217-1227.

    [20] ZHOU Q K, DARYANTO S, XIN Z M, LIIU Z M, LIU M H, CUI X, WANG L X. Soil phosphorus budget in global grasslands and 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2017, 144: 224-235.

    [21] 馬林. 中國食物鏈氮素流動規(guī)律及調(diào)控策略[D]. 保定: 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 2010.

    MA L. Mechanism and regulatory strategies of nitrogen flow in food chain of China[D]. Baoding: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0. (in Chinese)

    [22] MA L, MA W Q, VELTHOF G L, WANG F H, QIN W, ZHANG F S, OENEMA O. Modeling nutrient flows in the food chain of China., 2010, 39(4): 1279-1289.

    [23] LIU X J, ZHANG Y, HAN W X, TANG A H, SHEN J L, CUI Z L, VITOUSEK P, ERISMAN J W, GOULDING K, CHRISTIE P, FANGMEIER A, ZHANG F S. Enhanced nitrogen deposition over China., 2013, 494(7438): 459-462.

    [24] ZHU J, WANG Q, HE N, SMITH M D, ELSER J J, DU J, YUAN G, YU G, YU Q. Imbalanced atmospheric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depositions in China: Implications for nutrient limitation., 2016, 121(6): 1605-1616.

    [25] 陳敏鵬, 陳吉寧. 中國種養(yǎng)系統(tǒng)的氮流動及其環(huán)境影響. 環(huán)境科學(xué), 2007, 28(10): 2342-2349.

    CHEN M P, CHEN J N. Nitrogen flow in farming-feeding system and its environmental impact in China., 2007, 28(10): 2342-2349. (in Chinese)

    [26] 王激清, 馬文奇, 江榮風(fēng), 張福鎖. 中國農(nóng)田生態(tài)系統(tǒng)氮素平衡模型的建立及其應(yīng)用. 農(nóng)業(yè)工程學(xué)報, 2007, 23(8): 210-215.

    WANG J Q, MA W Q, JIANG R F, ZHANG F S.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nitrogen balance model of agro-ecosystem in China., 2007, 23(8): 210-215. (in Chinese)

    [27] CARLSSON G, HUSS-DANELL K. Nitrogen fixation in perennial forage legumes in the field., 2003, 253(2): 353-372.

    [28] 國家牧草產(chǎn)業(yè)技術(shù)體系. 牧草標(biāo)準(zhǔn)化生產(chǎn)管理技術(shù)規(guī)范. 北京: 科學(xué)出版社, 2014.

    National Technical System of Grass Industry.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4. (in Chinese)

    [29] 任繼周, 胥剛, 李向林, 林慧龍, 唐增. 中國草業(yè)科學(xué)的發(fā)展軌跡與展望. 科學(xué)通報, 2016, 61(2): 178-192.

    REN J Z, XU G, LI X L, LIN H L, TANG Z. Trajectory and prospect of China’s prataculture., 2016, 61(2): 178-192. (in Chinese)

    [30] 羅付香, 林超文, 朱永群, 姚莉, 張建華, 王謙. 氮肥用量對四川紫色丘陵區(qū)水稻氮素吸收及土壤氮素表觀平衡的影響. 西南農(nóng)業(yè)學(xué)報, 2016, 29(8): 1093-1097.

    LUO F X, LIN C W, ZHU Y Q, YAO L, ZHANG J H, WANG Q. Effect of nitrogen fertilizer amount on rice nitrogen uptake and soil nitrogen apparent balance of Sichuan purple hilly region., 2016, 29(8): 1093-1097. (in Chinese)

    [31] VITOUSEK P M, NAYLOR R, CREWS T, DAVID M B, DRINKWATER L E, HOLLAND E, JOHNES P J, KATZENBERGER J, MARTINELLI L A, MATSON P A, NZIGUHEBA G, OJIMA D, PALM C A, ROBERTSON G P, SANCHEZ P A, TOWNSEND A R, ZHANG F S. Nutrient imbalances i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2009, 324(5934): 1519-1520.

    (責(zé)任編輯 岳梅)

    附錄一:栽培草地肥料施用量數(shù)據(jù)來源

    [S1] 侯湃, 劉自學(xué), 劉藝杉, 蘇愛蓮, 王躍棟. 北京平原區(qū)紫花苜蓿施肥組合試驗. 草業(yè)科學(xué), 2014, 31(1): 144-149.

    [S2] 李源, 王贊, 高洪文, 劉貴波. 磷鉀配合施肥對紫花苜蓿產(chǎn)量的影響. 華北農(nóng)學(xué)報, 2008, 23(S2): 315-318.

    [S3] 張麗娟. 根瘤菌、施肥等技術(shù)對紫花苜蓿生產(chǎn)性能的影響[D]. 太谷: 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xué), 2005.

    [S4] 韓思訓(xùn), 王森, 高志嶺, 王殿武. 不同施肥條件下苜蓿產(chǎn)量、氮素累積量及肥料氮素利用率研究. 華北農(nóng)學(xué)報, 2014, 29(6): 220-225.

    [S5] 王秀領(lǐng), 徐玉鵬, 閆旭東, 趙忠祥. 磷鉀肥對紫花苜蓿鮮草產(chǎn)量的影響. 河北農(nóng)業(yè)科學(xué), 2007(2): 64-66.

    [S6] 謝勇. 壩上地區(qū)紫花苜蓿施肥研究及其土壤養(yǎng)分豐缺指標(biāo)體系的初步建立[D]. 雅安: 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xué), 2010.

    [S7] 謝勇, 孫洪仁, 張新全, 劉愛紅, 孫雅源, 劉治波, 丁寧. 壩上地區(qū)紫花苜蓿氮磷、鉀肥料效應(yīng)與推薦施肥量. 中國草地學(xué)報, 2012, 34(2): 52-57.

    [S8] 萬井尉. 紫花苜蓿人工草地施肥試驗. 現(xiàn)代畜牧獸醫(yī), 2015(1): 10-14.

    [S9] 王喜春. 牧草不同施肥量及其經(jīng)濟(jì)效益的觀察. 吉林畜牧獸醫(yī), 1981(2): 5-6.

    [S10] 柴鳳久, 許金玲, 李紅, 劉崇生. 紫花苜蓿施肥試驗研究. 中國草地, 2004, 26(2): 81-82.

    [S11] 柴鳳久, 高海娟, 劉澤東, 尤海洋. 施肥和灌水對紫花苜蓿草產(chǎn)量的影響. 草業(yè)與畜牧, 2012(7): 21-23.

    [S12] 曲善民, 孫旭東, 杜廣明, 杜吉到, 鄭殿峰, 馮乃杰. 不同時期定量施肥對苜蓿生產(chǎn)性能的影響. 當(dāng)代畜牧, 2009(10): 50-52.

    [S13] 張東鐵, 唐鳳蘭, 朱瑞芬, 劉鳳歧, 劉杰淋, 陳積山, 韓微波. 鹽堿地苜蓿播量、施肥期和施肥量對其產(chǎn)量的影響. 黑龍江農(nóng)業(yè)科學(xué), 2011(12): 116-119.

    [S14] 儲國良, 丁劍英, 付反生, 王敬根, 王全洪, 劉亞柏. 南方丘陵坡地紫花苜蓿施肥效應(yīng)初探. 中國乳業(yè), 2002(5): 17-19.

    [S15] 姜慧新, 沈益新, 翟桂玉, 劉展生. 施磷對紫花苜蓿分枝生長及產(chǎn)草量的影響. 草地學(xué)報, 2009(5): 588-592.

    [S16] 李圣昌, 朱樹森. 紫花苜蓿施用磷肥試驗研究. 草業(yè)科學(xué), 1993, 10(1): 41-43.

    [S17] 溫洋, 金繼運, 黃紹文, 左余寶, 李志杰. 不同磷水平對紫花苜蓿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影響. 土壤肥料, 2005(2): 21-24.

    [S18] SHEN Y X, JIANG H X, ZHAI G Y, CAI Q S. Effects of cutting height on shoot regrowth and forage yield of alfalfa (L.) in a short-term cultivation system., 2013, 59(2): 73-79.

    [S19] 朱華敏, 李海梅, 楊國鋒, 孫娟, 劉志英. 施肥對紫花苜蓿生產(chǎn)性能的影響. 北方園藝, 2013(14): 174-177.

    [S20] 胡華鋒, 肖金帥, 郭孝, 介曉磊, 劉世亮, 化黨領(lǐng), 魯劍巍, 劉芳. 氮磷鉀肥配施對黃河灘區(qū)紫花苜蓿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影響. 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 2009(2): 178-180, 188.

    [S21] 劉繼先, 李偉. 平衡施肥對紫花苜蓿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影響. 南方農(nóng)業(yè), 2012, 6(5): 6-8.

    [S22] 張健. 三峽庫區(qū)牧草種植區(qū)劃及適生牧草栽培利用技術(shù)研究[D]. 重慶: 西南大學(xué), 2007.

    [S23] 張健, 沈貴平. 不同施肥處理對紫花苜蓿鮮草產(chǎn)量和營養(yǎng)品質(zhì)的影響研究. 草業(yè)與畜牧, 2008(9): 1-4.

    [S24] 鄧蓉, 張定紅, 陳武, 向清華. 施肥對黔中地區(qū)混播草地牧草生長性能的影響. 畜牧與獸醫(yī), 2004, 36(3): 12-15.

    [S25] 黃梅. 不同施肥處理對紫花苜蓿產(chǎn)量影響及效益分析. 當(dāng)代畜牧, 2015(11): 92-93.

    [S26] LI W C, LU J W, CHEN F, LI X K. Effect of NPK application on yield, nutrients and water utilization under sudangrass and ryegrass rotation regime., 2010, 9(7): 1026-1034.

    [S27] 楊曾平, 聶軍, 廖育林, 周興, 謝堅, 魯艷紅, 紀(jì)雄輝, 吳家梅, 謝運河. 不同施肥量對稻田一年生黑麥草產(chǎn)量及氮磷鉀吸收的影響. 中國農(nóng)學(xué)通報, 2015, 31(30): 173-180.

    [S28] 曹景勤. 第四紀(jì)紅色粘土區(qū)氮磷肥交互作用對黑麥草產(chǎn)量和養(yǎng)分累積的影響. 土壤通報, 1995, 26(3): 120-121.

    [S29] 劉經(jīng)榮, 張美良, 鄭群英, 石慶華, 王少先. 不同施N水平對黑麥草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效應(yīng). 江西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 2003, 25(6): 844-847.

    [S30] 方華舟. 施肥對黑麥草產(chǎn)量和質(zhì)量的影響. 中國農(nóng)村小康科技, 2007(8): 41, 79-80.

    [S31] 李文西, 魯劍巍, 魯君明, 陳防, 李小坤. 蘇丹草-黑麥草輪作中氮磷鉀配施對飼草產(chǎn)量與養(yǎng)分積累的影響. 草原與草坪, 2009(6): 5-10.

    [S32] 李文西. 蘇丹草-黑麥草輪作制中連續(xù)施肥對飼草生長與土壤肥力的影響[D]. 武漢: 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xué), 2010.

    [S33] 李小坤, 李文西, 魯劍巍, 黃元仿, 劉光文. 施肥對黑麥草產(chǎn)量和氮磷鉀養(yǎng)分吸收的影響. 中國農(nóng)學(xué)通報, 2006, 22(7): 331-334.

    [S34] 李小坤, 魯劍巍, 魯君明, 陳防, 黃元仿. 磷肥用量對黑麥草產(chǎn)量及經(jīng)濟(jì)效益的影響. 草業(yè)科學(xué), 2006, 23(10): 18-22.

    [S35] 李小坤, 魯劍巍, 劉曉偉, 劉威, 潘福霞, 魏云霞. 配方施肥對一年生黑麥草產(chǎn)草量及品質(zhì)的影響. 草業(yè)科學(xué), 2011, 28(9): 1666-1670.

    [S36] 劉曉偉, 楊娟, 李文西, 李小坤, 魯劍巍. 氮磷鉀肥施用對多花黑麥草越冬期生理指標(biāo)和產(chǎn)草量的影響. 草地學(xué)報, 2010, 18(4): 584-588.

    [S37] 楊娟. 施肥對兩種輪作牧草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效果及其機理研究[D]. 武漢: 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xué), 2009.

    [S38] 魯劍巍, 李小坤, 梁友光, 魯君明, 陳防. 平衡施肥對黑麥草生長及產(chǎn)量的影響. 水利漁業(yè), 2004, 24(2): 20-22.

    [S39] 占麗平, 魯劍巍, 楊娟, 李文西, 李小坤, 劉曉偉. 施肥對黑麥草生長和產(chǎn)量的影響. 草業(yè)科學(xué), 2011, 28(2): 260-265.

    [S40] 羅婷, 李林. 多花黑麥草不同品種草產(chǎn)量研究. 中國農(nóng)學(xué)通報, 2010, 26(8): 259-263.

    [S41] 申曉萍, 李仕堅, 朱梅芳, 樊露曉. 刈割次數(shù)對南方冬閑田種植黑麥草產(chǎn)量及品質(zhì)的影響.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xué), 2009, 37(35): 17445-17446, 17461.

    [S42] 孫學(xué)映, 劉春英, 朱體超, 陳光蓉. 黑麥草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研究. 南方農(nóng)業(yè)學(xué)報, 2013, 44(7): 1105-1109.

    [S43] 陳國南, 尚以順. 幾個栽培因子對多花黑麥草貴草2號鮮草產(chǎn)量的影響. 種子, 2009, 28(5): 84-85.

    [S44] 陳培燕, 左相兵, 尚以順, 趙熙貴, 陳國南. 特高黑麥草不同用種量及施肥處理的產(chǎn)量效果比較. 貴州畜牧獸醫(yī), 2006, 30(2): 6-7.

    [S45] 陳志禎, 黃河齋, 周澤英, 何勝禮, 薛萬珍, 陳克慶, 羅國瓊. 不同施肥水平對稻田免耕黑麥草生長及產(chǎn)量的影響. 貴州農(nóng)業(yè)科學(xué), 2011, 39(4): 68-70.

    [S46] 何靜, 李辰瓊, 陳瑞祥. 貴草1號多花黑麥草密度和施肥研究. 草業(yè)與畜牧, 2010(4): 9-10.

    [S47] 皇甫江云, 劉貴林, 趙楠, 趙熙貴. 杰威多花黑麥草及其在貴州喀斯特山區(qū)的栽培管理及利用技術(shù). 四川草原, 2005(11): 61-62.

    [S48] 尚以順, 舒健虹, 陳燕萍, 熊先勤, 趙熙貴. 不同施肥水平及播種量對一年生黑麥草A2003產(chǎn)草量的影響. 貴州農(nóng)業(yè)科學(xué), 2008, 36(5): 135-136, 146.

    [S49] 田松軍, 何勝江, 雷荷仙, 付強, 何俊, 趙相勇. 不同施肥水平對冬閑田牧草產(chǎn)量的影響. 貴州畜牧獸醫(yī), 2006, 30(4): 3-5.

    [S50] 王柏淵. 施肥和刈割對黔南區(qū)輪作多花黑麥草產(chǎn)草量及體外消化的研究[D]. 雅安: 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xué), 2009.

    [S51] 張明均, 張子琴. 多花黑麥草在貴州地區(qū)的栽培技術(shù). 農(nóng)技服務(wù), 2008, 25(4): 97-98.

    [S52] 池銀花, 張愛華. 氮肥對禾本科牧草——黑麥草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影響. 福建畜牧獸醫(yī), 2003, 25(6): 29-30.

    [S53] 池銀花, 張愛華. 追施氮肥對多花黑麥草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影響. 福建畜牧獸醫(yī), 2006, 28(2): 10-11.

    [S54] 辛國榮, 楊中藝, 徐亞幸, 陳三有, 郭仁東. “黑麥草-水稻”草田輪作系統(tǒng)的研究Ⅴ.稻田冬種黑麥草的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 草業(yè)學(xué)報, 2000, 9(2): 17-23.

    [S55] WANG S P, WANG Y F, SCHNUG E, HANEKLAUS S, FLECKENSTEIN J. Effects of nitrogen and sulphur fertilization on oats yield, quality and digestibility and nitrogen and sulphur metabolism of sheep in the Inner Mongolia Steppes of China., 2002, 62(2): 195-202.

    [S56] 蒲珉鍇. “紅試2號”燕麥新品系品比試驗及生產(chǎn)性能評價[D]. 雅安: 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xué), 2012.

    [S57] 才讓吉, 王巧玲, 王貴珍, 劉麗, 花立民. 不同播量、氮磷肥互作對高寒牧區(qū)燕麥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影響. 中國草食動物科學(xué), 2015, 35(5): 30-33, 61.

    [S58] 劉剛. 青藏高原飼用燕麥種質(zhì)資源評價與篩選[D]. 蘭州: 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xué), 2006.

    [S59] 蒲小鵬. 氮肥對高寒地區(qū)燕麥草地生產(chǎn)性能及土壤酶活性的影響[D]. 蘭州: 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xué), 2005.

    [S60] WU G L, WANG M R, GAO T, HU T M, DAVISON G. Effects of mowing utilization on forage yield and quality in five oat varieties in alpine area of the easter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2010, 9(4): 461-466.

    附錄二:栽培牧草養(yǎng)分含量數(shù)據(jù)來源

    [SS1] 張麗娟. 根瘤菌、施肥等技術(shù)對紫花苜蓿生產(chǎn)性能的影響[D]. 太谷: 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xué), 2005.

    [SS2] 曲善民, 孫旭東, 杜廣明, 杜吉到, 鄭殿峰, 馮乃杰. 不同時期定量施肥對苜蓿生產(chǎn)性能的影響. 當(dāng)代畜牧, 2009(10): 50-52.

    [SS3] 溫洋, 金繼運, 黃紹文, 左余寶, 李志杰. 不同磷水平對紫花苜蓿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影響. 土壤肥料, 2005(2): 21-24.

    [SS4] 胡華鋒, 肖金帥, 郭孝, 介曉磊, 劉世亮, 化黨領(lǐng), 魯劍巍, 劉芳. 氮磷鉀肥配施對黃河灘區(qū)紫花苜蓿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影響. 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 2009(2): 178-180, 188.

    [SS5] 劉繼先, 李偉. 平衡施肥對紫花苜蓿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影響. 南方農(nóng)業(yè), 2012, 6(5): 6-8.

    [SS6] 張健. 三峽庫區(qū)牧草種植區(qū)劃及適生牧草栽培利用技術(shù)研究[D]. 重慶: 西南大學(xué), 2007.

    [SS7] 范志東. 毛烏素沙地紫花苜蓿水肥耦合效應(yīng)的分析研究[D]. 呼和浩特: 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xué), 2012.

    [SS8] 賈珺, 韓清芳, 周芳, 賈志寬, 王俊鵬, 楊保平. 氮磷配比對旱地紫花苜蓿產(chǎn)量構(gòu)成因子及營養(yǎng)成分的影響. 中國草地學(xué)報, 2009, 31(3): 77-82.

    [SS9] 劉曉靜, 張進(jìn)霞, 李文卿, 范俊俊. 施肥及刈割對干旱地區(qū)紫花苜蓿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影響. 中國沙漠, 2014, 34(6): 1516-1526.

    [SS10] 馬孝慧, 阿不來提·阿不都熱依木, 孫宗玖, 趙清, 卡米力.氮磷、鉀、硫肥對苜蓿產(chǎn)量和品質(zhì)影響. 新疆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 2005, 28(1): 18-21.

    [SS11] 汪茜. 施肥對苜蓿低產(chǎn)田增產(chǎn)效應(yīng)研究[D]. 蘭州: 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xué), 2015.

    [SS12] 王聰明. 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紫花苜蓿施肥效應(yīng)研究[D]. 呼和浩特: 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xué), 2011.

    [SS13] 王永寧, 李躍進(jìn), 張曙光, 劉慧. 河套地區(qū)鹽堿地苜蓿施肥試驗初探. 北方農(nóng)業(yè)學(xué)報, 2016, 44(3): 18-22.

    [SS14] 楊恒山, 曹敏建, 李春龍, 李鳳山. 苜蓿施用磷、鉀肥效應(yīng)的研究. 草業(yè)科學(xué), 2003, 20(11): 19-22.

    [SS15]張進(jìn)霞. 氮磷調(diào)控對紫花苜蓿生產(chǎn)性能及其土壤養(yǎng)分特性的影響[D]. 蘭州: 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xué), 2014.

    [SS16] 張學(xué)洲, 蘭吉勇, 張薈薈, 張學(xué)灃, 張一弓, 王玉, 李學(xué)森. 不同施肥配比對多葉型紫花苜蓿產(chǎn)量、品質(zhì)和效益的影響. 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 2016(4): 270-273.

    [SS17] 趙云, 謝開云, 楊秀芳, 李向林. 氮磷鉀配比施肥對敖漢苜蓿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影響. 草業(yè)科學(xué), 2013, 30(5): 723-727.

    [SS18] 李榮霞. 不同施肥水平對紫花苜蓿產(chǎn)量、營養(yǎng)吸收及土壤肥力的影響[D]. 烏魯木齊: 新疆農(nóng)業(yè)大學(xué), 2007.

    [SS19] 藺蕊. 北疆鹽堿地苜蓿施肥參數(shù)與高產(chǎn)施肥初步研究[D]. 烏魯木齊: 新疆農(nóng)業(yè)大學(xué), 2004.

    [SS20] LI W X, LU J W, CHEN F, LI X K. Effect of NPK application on yield, nutrients and water utilization under sudangrass and ryegrass rotation regime., 2010, 9(7): 1026-1034.

    [SS21] 楊曾平, 聶軍, 廖育林, 周興, 謝堅, 魯艷紅, 紀(jì)雄輝, 吳家梅, 謝運河. 不同施肥量對稻田一年生黑麥草產(chǎn)量及氮磷鉀吸收的影響. 中國農(nóng)學(xué)通報, 2015, 31(30): 173-180.

    [SS22] 曹景勤. 第四紀(jì)紅色粘土區(qū)氮磷肥交互作用對黑麥草產(chǎn)量和養(yǎng)分累積的影響. 土壤通報, 1995, 26(3): 120-121.

    [SS23] 劉經(jīng)榮, 張美良, 鄭群英, 石慶華, 王少先. 不同施N水平對黑麥草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效應(yīng). 江西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 2003, 25(6): 844-847.

    [SS24] 方華舟. 施肥對黑麥草產(chǎn)量和質(zhì)量的影響. 中國農(nóng)村小康科技, 2007(8): 79-80, 41.

    [SS25] 李文西. 蘇丹草—黑麥草輪作制中連續(xù)施肥對飼草生長與土壤肥力的影響[D]. 武漢: 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xué), 2010.

    [SS26] 李小坤, 李文西, 魯劍巍, 黃元仿, 劉光文. 施肥對黑麥草產(chǎn)量和氮磷鉀養(yǎng)分吸收的影響. 中國農(nóng)學(xué)通報, 2006, 22(7): 331-334.

    [SS27] 李小坤, 魯劍巍, 魯君明, 陳防, 黃元仿. 磷肥用量對黑麥草產(chǎn)量及經(jīng)濟(jì)效益的影響. 草業(yè)科學(xué), 2006, 23(10): 18-22.

    [SS28] 李小坤, 魯劍巍, 劉曉偉, 劉威, 潘福霞, 魏云霞. 配方施肥對一年生黑麥草產(chǎn)草量及品質(zhì)的影響. 草業(yè)科學(xué), 2011, 28(9): 1666-1670.

    [SS29] 楊娟. 施肥對兩種輪作牧草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效果及其機理研究[D]. 武漢: 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xué), 2009.

    [SS30] 申曉萍, 李仕堅, 朱梅芳, 樊露曉. 刈割次數(shù)對南方冬閑田種植黑麥草產(chǎn)量及品質(zhì)的影響.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xué), 2009, 37(35): 17445-17446, 17461.

    [SS31] 田松軍, 何勝江, 雷荷仙, 付強, 何俊, 趙相勇. 不同施肥水平對冬閑田牧草產(chǎn)量的影響. 貴州畜牧獸醫(yī), 2006, 30(4): 3-5.

    [SS32] 王柏淵. 施肥和刈割對黔南區(qū)輪作多花黑麥草產(chǎn)草量及體外消化的研究[D]. 雅安: 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xué), 2009.

    [SS33] 張明均, 張子琴. 多花黑麥草在貴州地區(qū)的栽培技術(shù). 農(nóng)技服務(wù), 2008, 25(4): 97-98.

    [SS34] 池銀花, 張愛華. 氮肥對禾本科牧草—黑麥草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影響. 福建畜牧獸醫(yī), 2003, 25(6): 29-30.

    [SS35] 池銀花, 張愛華. 追施氮肥對多花黑麥草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影響. 福建畜牧獸醫(yī), 2006, 28(2): 10-11.

    [SS36] 辛國榮, 楊中藝, 徐亞幸, 陳三有, 郭仁東. “黑麥草—水稻”草田輪作系統(tǒng)的研究Ⅴ.稻田冬種黑麥草的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 草業(yè)學(xué)報, 2000, 9(2): 17-23.

    [SS37] 陳勇, 羅富成, 甄莉, 毛華明, 陳勇, 左應(yīng)梅, 朱琳梅, 呼紅平. 春播多花黑麥草產(chǎn)量和營養(yǎng)價值變化規(guī)律的研究. 黑龍江畜牧獸醫(yī), 2007(2): 56-58.

    [SS38] 丁成龍, 顧洪如, 許能祥, 程云輝. 不同刈割期對多花黑麥草飼草產(chǎn)量及品質(zhì)的影響. 草業(yè)學(xué)報, 2011, 20(6): 186-194.

    [SS39] 韓東辰, 田雨, 婁玉杰, 管博. 兩種有機肥對黑麥草生長和營養(yǎng)品質(zhì)的影響. 黑龍江畜牧獸醫(yī), 2016(3): 127-129, 132.

    [SS40] 李靜. 施肥對牧草產(chǎn)量影響的試驗報告. 當(dāng)代畜牧, 2015(5): 92-93.

    [SS41] 李小梅, 陳天峰, 孫娟娟, 羅燕, 張新全, 閆艷紅. 氮肥水平對多花黑麥草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影響. 中國草地學(xué)報, 2016, 38(1): 54-60.

    [SS42] 潘永年. 一年生黑麥草的氮肥增產(chǎn)效益. 草業(yè)科學(xué), 1989, 6(1): 55-57.

    [SS43] 王文石, 田雨, 婁玉杰. 施用雞糞對特高多花黑麥草SPAD值、干草產(chǎn)量和蛋白質(zhì)含量的影響. 草業(yè)學(xué)報, 2016, 25(3): 240-244.

    [SS44] 夏勁偉. 氮肥對一年生黑麥草產(chǎn)量及品質(zhì)影響的研究[D]. 南京: 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xué), 2000.

    [SS45] 張艾青, 黃堯瑤, 初曉輝, 畢玉芬, 姜華, 段新慧, 任健, 單貴蓮. 施氮水平對多花黑麥草生產(chǎn)性能和營養(yǎng)品質(zhì)的影響. 草業(yè)與畜牧, 2014(4): 1-5.

    [SS46] 張瑞珍, 張新躍, 何光武, 何丕陽, 王元清. 不同刈割高度對多花黑麥草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影響. 草業(yè)科學(xué), 2008, 25(8): 68-72.

    [SS47] 張文明. 甘肅半干旱地區(qū)裸燕麥吸肥特性及施肥效應(yīng)的研究[D]. 蘭州: 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xué), 2007.

    [SS48] WANG S P, WANG Y F, SCHNUG E, HANEKLAUS S, FLECKENSTEIN J. Effects of nitrogen and sulphur fertilization on oats yield, quality and digestibility and nitrogen and sulphur metabolism of sheep in the Inner Mongolia Steppes of China., 2002, 62(2): 195-202.

    [SS49] 蒲珉鍇. “紅試2號”燕麥新品系品比試驗及生產(chǎn)性能評價[D]. 雅安: 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xué), 2012.

    [SS50] 才讓吉, 王巧玲, 王貴珍, 劉麗, 花立民. 不同播量、氮磷肥互作對高寒牧區(qū)燕麥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影響. 中國草食動物科學(xué), 2015, 35(5): 30-33, 61.

    [SS51] 蒲小鵬. 氮肥對高寒地區(qū)燕麥草地生產(chǎn)性能及土壤酶活性的影響[D]. 蘭州: 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xué), 2005.

    [SS52] 拉巴. 施有機肥對青引1號燕麥增效試驗研究. 草業(yè)與畜牧, 2015(05): 20-21+43.

    [SS53] 劉文輝, 周青平, 賈志鋒, 梁國玲. 施鉀對青引1號燕麥草產(chǎn)量及根系的影響. 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xué)報, 2010, 16(2): 419-424.

    [SS54] 魏巍, 拉巴, 楊文才, 白瑪嘎翁, 周娟娟. 氮磷肥配施對青引1號燕麥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影響. 作物雜志, 2016(1): 120-124.

    [SS55] 肖小平, 王麗宏, 葉桃林, 張帆, 曾昭海, 胡躍高, 楊光立. 施N量對燕麥“保羅”鮮草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影響. 作物研究, 2007(1): 19-21.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low in cultivated grassland of China

    WEI Zhibiao1,2, BAI Zhaohai2, MA Lin2, ZHANG Fusuo1

    (1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ey Laboratory of Plant-Soil Interactions, Ministry of Education, Beijing 100193;2Center for Agricul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Hebei Key Laboratory of Water-Saving Agriculture/Key Laboratory of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ijiazhuang 050021)

    【Objective】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nimal husbandry in China and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forage, the adjustment of planting structure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quantify the nitrogen (N) and phosphorus (P) spatial flow of cultivated forage, and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increasing grassland productivity. 【Method】Taking alfalfa, ryegrass and oat grass as target forage species, the database of N and P input and output was established, the nutrient balance budgets, nutrient use efficiency and environmental emissions were quantified in cultivated grassland of China by using NUFER model. 【Result】 (1) In 2014, the total input (output) of N in alfalfa, ryegrass and oat grassland of China was 1 547, 236 and 67 Gg, respectively. The N input (output) of per unit area in alfalfa, ryegrass and oat grass grassland of China was 326, 427 and 217 kg N·hm-2, respectively. The total input (output) of P in alfalfa, ryegrass and oat grass grassland of China was 323, 44 and 16 Gg and the P input (output) of per unit area was 49, 18 and 35 kg P·hm-2, respectively. N fixation was the largest input item for alfalfa which accounted for 51% of the total N input into alfalfa grassland. N fertilizer was the largest input item for oat grass and ryegrass which accounted for 93% and 84% of the total N input into ryegrass and oat grass grassland, respectively. P fertilizer was the most important input of P in these kinds of forage. (2) In 2014, the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NUE) of alfalfa, ryegrass and oat grass grassland was 64%, 93% and 69%, respectively. The phosphorus use efficiency (PUE) was 28%, 77% and 34%, respectively. The NUE and pue varied greatly in different regions. (3) In 2014, the N loss of alfalfa, ryegrass and oat grass grassland per unit area was 23, 4.0 and 9.9 kg N·hm-2and the P loss of them was 2.6, 3.8 and 2.6 kg P·hm-2, respectively. The N and P loss of alfalfa and ryegrass grassland in Southwest China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other regions. The N and P loss of oat grass grassland in Western China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other regions. (4) In 2014, the N and P accumulation of cultivated grassland were positive except for N accumulation in ryegrass grassland. The accumulation rate of alfalfa grassland in Western China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Eastern China. There was no regular regional change of N and P accumulation for ryegrass grassland. The N and P accumulation rate of oat grass grassland in Tibet Plateau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other regions. 【Conclusion】In 2014, there was a large gap of N and P input (output) for alfalfa, ryegrass and oat grass grassland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N fixation was the major way for alfalfa to acquire N nutrition, so alfalfa grassland management should reduce the input of N fertilizer. Oat grass and ryegrass mainly get the required nutrients by chemical fertilizer, so i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fertilizer application for oat grass and ryegrass grassland. The NUE of target forage species was higher than 60%, but PUE was relatively low. Ryegrass grassland was deficient in N, and it is necessary to apply more nitrogen fertilizer. other cultivated grasslands had surplus of N and P in varying degrees, so the excessive application of fertilizer should be controlled.

    cultivated grassland; nitrogen; phosphorus; nutrient flow; nutrient use efficiency; soil nutrient accumulation

    2017-07-31;

    2017-09-29

    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2016YFD0800106,2016YFD0200105)、國家自然科學(xué)基金面上項目(31572210)、河北省杰出青年基金(D2017503023)、中國科學(xué)院百人計劃項目

    魏志標(biāo),E-mail:weizb1993@126.com。

    馬林,E-mail:malin1979@sjziam.ac.cn

    猜你喜歡
    產(chǎn)量
    2022年11月份我國鋅產(chǎn)量同比增長2.9% 鉛產(chǎn)量同比增長5.6%
    今年前7個月北海道魚糜產(chǎn)量同比減少37%
    提高玉米產(chǎn)量 膜下滴灌有效
    夏糧再獲豐收 產(chǎn)量再創(chuàng)新高
    世界致密油產(chǎn)量發(fā)展趨勢
    海水稻產(chǎn)量測評平均產(chǎn)量逐年遞增
    2018年我國主要水果產(chǎn)量按?。▍^(qū)、市)分布
    2018年11月肥料產(chǎn)量統(tǒng)計
    2018年10月肥料產(chǎn)量統(tǒng)計
    2018年12月肥料產(chǎn)量統(tǒng)計
    国产色婷婷99|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蜜桃|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宅男|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 欧美高清性xxxxhd video| 亚洲精品色激情综合| 22中文网久久字幕| 蜜桃在线观看..| 一级av片app| 美女福利国产在线 | 久久久久久九九精品二区国产|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v下载方式| 亚洲成人手机| 久久久久视频综合|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 亚洲在久久综合| 国产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男人和女人高潮做爰伦理| 一级二级三级毛片免费看| 高清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性色av| 国产一区有黄有色的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电影网站 |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77777| 日韩av在线免费看完整版不卡| 亚洲最大成人中文| 亚洲丝袜综合中文字幕| 超碰97精品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乱码不卡18| 日韩成人av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久久久午夜欧美精品| 国产伦在线观看视频一区| 国产色婷婷99|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美| 亚洲av电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免费在线观看一区|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精品| 伊人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日韩制服骚丝袜av| 欧美最新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又黄又爽又刺激的免费视频.| 51国产日韩欧美| 免费观看无遮挡的男女| 自拍欧美九色日韩亚洲蝌蚪91 | 久久国产精品大桥未久av |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va| 国产真实伦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制服丝袜香蕉在线|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a三级三级三级| 国产 精品1| 免费大片18禁| 日韩三级伦理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一级a男人的天堂| 亚洲久久久国产精品| 又黄又爽又刺激的免费视频.| 内地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久久久久性生活片| 国产 精品1| 热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7|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77777|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小说| 在线观看免费日韩欧美大片 | 国产成人精品婷婷| 日韩人妻高清精品专区| av福利片在线观看| 色综合色国产| 黄色一级大片看看| 久久精品国产a三级三级三级|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麻豆国产97在线/欧美| 亚洲美女视频黄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精品| 免费av不卡在线播放| 欧美老熟妇乱子伦牲交|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18禁动态无遮挡网站| 最近2019中文字幕mv第一页|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末码| 免费大片18禁| 一级a做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三级大全| 我的老师免费观看完整版|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美| 高清欧美精品videossex| 亚洲婷婷狠狠爱综合网| 免费av中文字幕在线| 各种免费的搞黄视频| 两个人的视频大全免费| 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 在线| 色综合色国产| .国产精品久久| 在线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 | 少妇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精品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日韩在线高清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电影3|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性| 五月天丁香电影| 一本久久精品| 麻豆成人午夜福利视频| 在线观看免费高清a一片| 久久久久久伊人网av|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开放| 精品人妻偷拍中文字幕| 成人亚洲欧美一区二区av| 精品少妇黑人巨大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人妻熟人妻熟丝袜美| 免费看日本二区| 少妇熟女欧美另类| 水蜜桃什么品种好| 男人爽女人下面视频在线观看|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大全| 国产成人免费无遮挡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精品| 99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真实伦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熟女电影av网| 亚洲av日韩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v| 国产色婷婷99| 尤物成人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久热久热在线精品观看| 中文字幕制服av|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九色|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九色| 啦啦啦视频在线资源免费观看|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爱| 激情 狠狠 欧美| 少妇的逼好多水|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欧美一区二区亚洲|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av| 精品人妻偷拍中文字幕| 边亲边吃奶的免费视频|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樱花 | 亚洲欧美日韩卡通动漫| 黄色怎么调成土黄色| 美女xxoo啪啪120秒动态图| 免费av中文字幕在线| 精品久久国产蜜桃| 国产成人精品婷婷| 自拍欧美九色日韩亚洲蝌蚪91 | 亚洲一级一片aⅴ在线观看| 日本色播在线视频| 欧美亚洲 丝袜 人妻 在线| 亚洲天堂av无毛| 看非洲黑人一级黄片| 日本与韩国留学比较| 亚洲av国产av综合av卡| 久久热精品热| 日韩人妻高清精品专区| 日韩av在线免费看完整版不卡| 午夜福利在线在线| 欧美亚洲 丝袜 人妻 在线|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黄色日本黄色录像|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大桥未久av | 欧美极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99久久人妻综合| av黄色大香蕉| 欧美3d第一页| 亚洲精品国产av蜜桃| 久久人人爽人人片av| 中文乱码字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与动物交配视频| 干丝袜人妻中文字幕| 男人狂女人下面高潮的视频|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九色| 毛片女人毛片| 在线免费十八禁| 最近的中文字幕免费完整| 国产乱来视频区| 久久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性久久影院| 国产欧美亚洲国产| 大香蕉久久网| 大香蕉久久网| 亚洲成人av在线免费| 成人毛片a级毛片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 国产有黄有色有爽视频|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看| 国产永久视频网站| 在线看a的网站| 边亲边吃奶的免费视频| av网站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日日啪夜夜撸| 国内揄拍国产精品人妻在线| 一本色道久久久久久精品综合| 有码 亚洲区| 免费大片18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av不卡| 免费观看无遮挡的男女|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av观看孕妇| 麻豆乱淫一区二区| 青春草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爽快片一区二区三区| 香蕉精品网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樱花 | 黄色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色| kizo精华| 国产精品不卡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东京热| av天堂中文字幕网| av.在线天堂| 在线观看av片永久免费下载|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 婷婷色综合大香蕉| 七月丁香在线播放| 日本猛色少妇xxxxx猛交久久| 国产亚洲最大av|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激情视频| 97热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小说| 在线免费观看不下载黄p国产| 国产精品伦人一区二区| 高清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爽| 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亚洲欧美一区二区av| 日韩欧美 国产精品| 在线观看免费日韩欧美大片 | 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av在线观看美女高潮| 国产色婷婷99| 国产伦在线观看视频一区| 国产av精品麻豆| 久久久久久九九精品二区国产| 最新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一级a做视频免费观看| 美女福利国产在线 | 久久久a久久爽久久v久久| 人妻一区二区av|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人人人人人人| 午夜福利网站1000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日韩| 国产亚洲最大av|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图片| 国产 精品1| 一级黄片播放器| 美女视频免费永久观看网站|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 | 最近的中文字幕免费完整| 三级国产精品片| 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 午夜福利视频精品| 午夜老司机福利剧场| 亚洲精品成人av观看孕妇| 丝瓜视频免费看黄片| 日韩欧美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色|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xxⅹ黑人| 国产黄频视频在线观看| av免费在线看不卡| 人体艺术视频欧美日本| 在线观看av片永久免费下载| 18禁裸乳无遮挡动漫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三级大全| 美女内射精品一级片tv| 麻豆乱淫一区二区| 老女人水多毛片| 欧美+日韩+精品| 1000部很黄的大片| 一区二区av电影网| 国精品久久久久久国模美| 亚洲人与动物交配视频| videos熟女内射| 国产精品.久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91|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日韩| 夫妻午夜视频| 2021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 91精品国产九色| 人妻系列 视频| 老师上课跳d突然被开到最大视频| 国产午夜精品一二区理论片| 国产在线男女| 国产熟女欧美一区二区| 日韩成人伦理影院| www.av在线官网国产| 中文字幕av成人在线电影| 草草在线视频免费看| 美女内射精品一级片tv| 人妻系列 视频| 免费少妇av软件|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av| 亚洲精品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成人国产av品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古装|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电影3| 日本黄色日本黄色录像| 精品人妻偷拍中文字幕| 一级毛片 在线播放| 少妇裸体淫交视频免费看高清| 国产淫片久久久久久久久| 直男gayav资源| 亚洲,欧美,日韩| 日韩人妻高清精品专区|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av|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激情|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秒播厂| 联通29元200g的流量卡| www.av在线官网国产| 91久久精品电影网| 亚洲国产av新网站| 一二三四中文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天堂俺去俺来也www色官网| a级一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七月丁香在线播放| 亚洲高清免费不卡视频| 欧美极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伦理片在线播放av一区| 女人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夫妻午夜视频| 国产免费视频播放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www在线观看| 狠狠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 美女中出高潮动态图| 黄色日韩在线| 亚洲综合精品二区| 少妇人妻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久久| 少妇被粗大猛烈的视频| 青春草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日韩二区|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色激情综合|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爱| 51国产日韩欧美| 夜夜爽夜夜爽视频| 免费观看在线日韩| 五月玫瑰六月丁香| 久久综合国产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成人av| 国产大屁股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亚洲色图av天堂| 免费观看a级毛片全部| 欧美一区二区亚洲| 大片免费播放器 马上看| 如何舔出高潮|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av毛片| 2022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我要看黄色一级片免费的| 免费看av在线观看网站| 日韩在线高清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日产精品乱码卡一卡2卡三| 国产精品精品国产色婷婷| 99热全是精品| 熟女av电影| 国产黄频视频在线观看| 美女xxoo啪啪120秒动态图| 久久久久精品性色| 美女视频免费永久观看网站| 女性生殖器流出的白浆|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唐韦庄| 久久青草综合色| 人妻系列 视频| 另类亚洲欧美激情| 亚洲激情五月婷婷啪啪| 一级a做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小说| 成人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视频在线| 少妇丰满av|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夜夜| 五月伊人婷婷丁香| 成人无遮挡网站| 狂野欧美白嫩少妇大欣赏| 国产 一区 欧美 日韩| 九九在线视频观看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观看| 插阴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成人美女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91久久精品电影网|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网站| 韩国高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涩爱| 国产精品av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末码| 尤物成人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高清在| 黑人高潮一二区|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 小蜜桃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高清| 大话2 男鬼变身卡|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 亚洲欧美清纯卡通| 精品一区二区三卡| 大话2 男鬼变身卡| 日韩强制内射视频| 超碰97精品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亚洲欧美日韩无卡精品| 久久综合国产亚洲精品|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影片| 中国美白少妇内射xxxbb| 亚洲美女黄色视频免费看| 久久99热这里只频精品6学生| 中文字幕制服av| av福利片在线观看| 爱豆传媒免费全集在线观看| 国产淫片久久久久久久久| 成人午夜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真实伦在线观看| 久久韩国三级中文字幕| 伊人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欧美xxⅹ黑人| 一级毛片电影观看| 婷婷色av中文字幕| 一个人看的www免费观看视频| 色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不卡 | 男女国产视频网站| 久久久久网色| 一级爰片在线观看| 日韩av不卡免费在线播放| 深爱激情五月婷婷|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视频6| 人体艺术视频欧美日本| 多毛熟女@视频| 中文字幕制服av|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 | 尾随美女入室| 男女下面进入的视频免费午夜| 美女内射精品一级片tv|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久久| 国产精品成人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乱码不卡18| 91狼人影院| 国产成人91sexporn| 少妇猛男粗大的猛烈进出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乱码不卡18| 80岁老熟妇乱子伦牲交|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另类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成人av| 亚洲国产精品999| 亚洲av成人精品一二三区| 久久久色成人| 中文资源天堂在线| 视频区图区小说|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亚洲欧洲国产日韩| 色婷婷久久久亚洲欧美| 91狼人影院| 亚洲国产av新网站|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不卡 | 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 在线|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国产有黄有色有爽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不卡| 直男gayav资源| 91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激情视频| 国产成人a区在线观看|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 亚洲综合精品二区| 色5月婷婷丁香| 亚洲精品乱久久久久久| 免费看av在线观看网站| 纵有疾风起免费观看全集完整版| 嫩草影院入口| 国产午夜精品一二区理论片| 国产精品秋霞免费鲁丝片| 水蜜桃什么品种好| 一个人看的www免费观看视频| 97在线视频观看| 老师上课跳d突然被开到最大视频|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 久久韩国三级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国产av在线观看| 成人国产av品久久久| 蜜桃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肉色欧美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成人漫画全彩无遮挡|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电影3| 国产 一区精品| 下体分泌物呈黄色| .国产精品久久| 天美传媒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麻豆人妻色哟哟久久| 免费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我要看黄色一级片免费的| 麻豆成人av视频| 日韩中文字幕视频在线看片 | 夜夜看夜夜爽夜夜摸|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精品| 一级毛片aaaaaa免费看小| 99久久中文字幕三级久久日本| 国产v大片淫在线免费观看| 寂寞人妻少妇视频99o| 啦啦啦中文免费视频观看日本| 亚洲第一av免费看| 最黄视频免费看|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 99精国产麻豆久久婷婷| 亚洲av.av天堂| 欧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av在线|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果冻| 97在线人人人人妻| 大陆偷拍与自拍| 97在线视频观看| 久久久久久人妻| 国产高清不卡午夜福利| 欧美另类一区| 免费黄频网站在线观看国产| 美女主播在线视频| 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 欧美区成人在线视频| 日韩成人av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成人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秋霞免费鲁丝片| 美女高潮的动态| 久久久久久九九精品二区国产| av国产久精品久网站免费入址| 欧美人与善性xxx| 国产精品三级大全| 日本欧美视频一区| 我的女老师完整版在线观看| 成人二区视频| 街头女战士在线观看网站| 日韩 亚洲 欧美在线| 亚洲欧美精品自产自拍| 能在线免费看毛片的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 啦啦啦中文免费视频观看日本| 成人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99热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午夜免费资源| 亚洲天堂av无毛|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5o| 中文天堂在线官网| 大香蕉97超碰在线| 国产av精品麻豆|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国产黄片美女视频|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免费大全6|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液的使用体验| 男女边吃奶边做爰视频| 老师上课跳d突然被开到最大视频| 最黄视频免费看| 亚洲国产成人一精品久久久| 亚洲天堂av无毛|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66热6|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宅男|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 中文字幕av成人在线电影| a 毛片基地| 久久久久久九九精品二区国产| 男人爽女人下面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xxⅹ黑人| 中文字幕精品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美女中出高潮动态图| 亚洲精品色激情综合| 极品少妇高潮喷水抽搐| 亚洲怡红院男人天堂| 狠狠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无大码| 国产视频内射|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久久av| 亚洲精品日本国产第一区|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看|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 在线天堂最新版资源| 午夜福利影视在线免费观看| 插逼视频在线观看| 一本久久精品| av天堂中文字幕网| 亚洲高清免费不卡视频| 五月开心婷婷网| 国产免费视频播放在线视频| 亚洲最大成人中文| 国产黄片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探花极品一区二区| 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精品| 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 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 观看美女的网站| 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黄片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校园人妻丝袜中文字幕| 在线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 | 中文在线观看免费www的网站| 日日撸夜夜添| 国产高清三级在线|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色婷婷99|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 欧美高清成人免费视频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