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嘶橋
在廣西興安縣城有一座石橋,橫跨靈渠東西兩岸,俗稱“馬嘶橋”。關(guān)于這座石橋的由來,有一段神奇的故事。
話說漢朝伏波將軍馬援有一匹非常好的馬,名叫千里駒。千里駒隨馬援立了不少戰(zhàn)功,因此,他常在人前稱贊:“寧折一虎將,莫失千里駒?!?/p>
這年,馬援奉命到嶺南戍守邊陲。連月來,由于山路崎嶇,河道淤塞,糧草接濟不上,因此行軍緩慢,馬援正為此事焦急。這天,馬援率領(lǐng)兵馬來到城臺嶺下,安營扎寨后,馬援騎上千里駒到各個營地巡視。走到一座石橋邊,馬突然停了下來,揚起前蹄,嘶叫不止。馬援見千里駒不肯過橋,只好下馬,步行而過。
中午,馬援從營地巡視回來,又來到橋頭,千里駒還是揚起前蹄,嘶叫不止。馬援見千里駒兩次停蹄不肯過石橋,大聲喝道:“畜生,往時你隨我轉(zhuǎn)戰(zhàn)沙場,赴湯蹈火,從不停蹄,今日過這小小石橋,竟敢躊躇不前,我定是養(yǎng)嬌了你,今天定要重責(zé)你幾鞭!”馬援說罷,舉鞭要打,忽聽橋那邊有人大聲喊著:“將軍莫打,好馬!好馬!”
馬援抬頭望去,見橋頭走來一位道士,正笑吟吟地望著他。馬援感到不是滋味,叱問道:“道人,你莫非在取笑我馬援?”
老道聽他道出姓名,知道他就是伏波將軍,便恭恭敬敬地向前走來,揖手答道:“不是貧道取笑您,而是將軍的坐騎,確實是匹難得的好馬呀!”
馬援見老道講得認(rèn)真,便又問:“道人,你怎么知道它是一匹好馬?”
老道便笑道:“馬將軍,自秦始皇開渠以來,朝廷年年從這里運去千匹帛,萬擔(dān)谷,只知取之于民,并非用之于民。你看這座石橋年久失修,河道淤塞,百姓過河多不安全呀!剛才將軍高高地坐在馬上,不知道是否察覺出來?”
馬援被說得面紅耳赤,他跳下馬來,走到橋邊仔細(xì)一看,果見橋基傾斜,石板滿是破裂,橋面長滿雜草,再看橋下河道已被污泥塞滿了。
老道見伏波將軍低頭不語,便又說道:“馬將軍,俗話講‘老馬識歸途’,將軍的馬是‘良駒知民情’呵!”
馬援回到帳中,心中非常羞愧。他想,良駒尚且知民情,自己身為一國之將,不為百姓辦事,豈不枉為父母官!于是,他馬上找來掌糧官,說:“明日撥出軍糧百擔(dān),重建石橋?!?/p>
掌糧官一聽,感到左右為難:“馬將軍,眼下糧草未曾運到,兵士半飽半饑,哪里還撥得出百擔(dān)軍糧?還是請將軍另想辦法吧?!?/p>
馬援聽了,眉毛皺成了疙瘩,自己在帳中踱來踱去。這時,馬夫王二入帳報告:“千里駒已喂飽草料,請問將軍要何時備馬?”
馬援愁眉一展,猛地向案頭一拍,說道:“快備馬來!”
王二急忙跑到馬廄將千里駒牽到帳外伺候。馬將軍走出帳來,撫摸著千里駒,對王二說:“你把馬牽去賣了,籌錢修橋吧?!蓖醵犝f要賣千里駒,嚇了一跳,結(jié)結(jié)巴巴地說:“這,這是將軍愛馬,怎,怎么賣得?”馬援把臉一沉,說:“我主意已定,你休得多言?!闭f罷,馬援進(jìn)帳去了。王二知道將軍從來是說一不二,就只好牽著千里駒,往集市上走去。
王二將馬牽到橋頭,在馬頭扎個表示要出賣的草標(biāo),等候過路行人來買馬。這時,他見一個老道搖搖晃晃地走過來,搭在肩頭的錢袋叮當(dāng)作響。
老道走到橋頭,看見草標(biāo),停下步來,手往馬背上一拍,問道:“要賣多少銀子?”
“要,要……”王二是頭一回賣馬,不知馬價,憋了半天,也沒有說出價錢來。老道把臉一沉,抓住王二胸口的衣服,喝道:“這馬乃將軍坐騎,你竟敢盜賣!走,上縣衙去。”
王二慌忙說:“道人,請不要誤會,我是馬夫王二,是奉將軍之命來賣馬的?!崩系缹⑿艑⒁桑瑔枺骸皩④姙楹钨u馬?”王二見老道追問,只好將實情講了出來。
老道聽說馬援要賣馬修橋,很是感動。他對王二說:“這馬不要賣了,你背上錢袋,跟我到大街小巷去走一圈。”
到了街上,老道喊道:“大家聽著,伏波將軍為民辦事,賣馬修橋,各位行行好事,募捐幾文。”
老道喊罷,叫王二放下錢袋,把口子拉開。集市上的人很多,老道這么一喊,大家你捐幾文,他捐幾文,兩個錢袋很快就裝滿了。
王二牽著馬,馱著錢,高高興興地回到馬援帳下。馬援見了問道:“馬沒賣出去,哪來的這么多錢?”王二把拇指一翹,說道:“將軍您賣馬修橋,感動了百姓,這些錢是大家捐的?!瘪R援聽了,眼里噙淚,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此后,馬援不但重修了石橋,還疏通了靈渠,為老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人們?yōu)榱思o(jì)念這事,就把這座石橋叫“馬嘶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