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梅
2017年歲末,《國家寶藏》在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首播,由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河南博物院、陜西歷史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等九大博物館的館長們聯(lián)席坐鎮(zhèn),每期介紹一家博物館甄選出的三件文物。
節(jié)目甫一推出,迅速扣動了觀眾的心弦:豆瓣評分最高達9.5分;前四期節(jié)目播出不到一個月,全網(wǎng)播放量近6億;無數(shù)“90后”乃至“00后”瘋狂為節(jié)目“打call”……
鮮有人料到,一檔文博類電視綜藝節(jié)目會一夜之間變身“網(wǎng)紅”,帶旺一波“文物熱”。
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文物的尊嚴,體現(xiàn)在見證昨天,更體現(xiàn)在服務今天、福澤明天。
《國家寶藏》讓文物成為“網(wǎng)紅”,引發(fā)現(xiàn)象級的討論,其邏輯是怎樣的?它又為“文物活起來”帶來哪些啟示?
“我暢想一下,27件國寶在《國家寶藏》播完的時候,那就像是建起了一座跨越時空的、沒有圍墻的博物館?!闭憬〔┪镳^副館長蔡琴對《瞭望東方周刊》說。
在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節(jié)目部主任、《國家寶藏》總制片人呂逸濤看來,博物館是一個國家的文化象征,是一個國家文化最好的展示平臺。
“躺在博物館里的文物,無聲講述著一個民族的信念,見證一個國家燦爛的文明。”呂逸濤對《瞭望東方周刊》說。
然而,“博物館和博物館里的文物是冰冷沉悶的”也是很多人一種固有的認知。在我國,公眾總體上尚未養(yǎng)成經(jīng)常走進博物館的習慣,觀眾平均每年進博物館0.5次,遠遠少于歐美國家觀眾平均每年3~5次的頻率,許多文物成為“高冷”的館藏。
陜西歷史博物館館長強躍對《瞭望東方周刊》說:“文物如果僅僅‘活在庫房、‘活在研究層面,是有價值,但不如讓文物‘活在所有人心中的價值大?!?/p>
“專家有專家的語境,而讓觀眾接受又需要另一個語境,”強躍說,“這個時候就需要類似于《國家寶藏》這樣的翻譯器、轉化器。”
大眾傳播可以打破博物館的圍墻,讓文物實現(xiàn)“從專家到大眾”的語境跨越,讓更多人“愛上文物,然后翻開歷史書,走進博物館,讓自己成為專家,成為傳承發(fā)揚中華燦爛文化的一分子。”
在《國家寶藏》的開播手記中,總導演兼制片人于蕾寫道:“在我們心里,博物館和博物館里的文物從來不是沉悶的,如果人們覺得它無趣,那一定是因為我們做得不夠好,沒有找到一個與之匹配的表達?!?/p>
“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因此,《國家寶藏》在最初策劃時決定選擇九座博物館。于蕾向《瞭望東方周刊》透露,除故宮博物院外,對其他八家博物館的選擇,節(jié)目組最初其實并沒有頭緒。
在征求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的意見時,節(jié)目組得知,2010年國家文物局、財政部印發(fā)了《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管理暫行辦法》,其中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恰好有八家,“這八家博物館也代表了我國博物館領域的較高水平?!?/p>
這些業(yè)內(nèi)頂級的博物館,每個都是一座寶庫?!拔覀兏杏X挖到了富礦,九大館里面的文物,都是國之瑰寶。”呂逸濤說。
大眾傳播和博物館深入而新穎的互動,打造了一座“沒有圍墻的博物館”。節(jié)目播出后,根據(jù)觀眾投票結果,每家博物館會從三件國寶中選出一件,在故宮六百年誕辰之際在故宮博物院舉辦主題特展,展出最終甄選出的九件國寶。
隨著《國家寶藏》的走紅,博物館內(nèi)曾經(jīng)高冷的文物也成為了“網(wǎng)紅”,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清乾隆各種釉彩大瓶”便是代表。這件文物在《國家寶藏》首集播出后就備受關注,被網(wǎng)友戲稱為乾隆皇帝“農(nóng)家樂審美的象征”,很多人專程到故宮一睹真容。
于蕾告訴本刊記者,這檔節(jié)目的訴求在于:“希望觀眾真心熱愛我們的文化,熱愛我們的歷史,不是被教化式地灌輸這種觀念,而是真的覺得文物很有趣?!?/p>
《國家寶藏》執(zhí)行總導演湯浩認為,節(jié)目是在告訴觀眾去博物館應該怎樣看“門道”,怎樣欣賞文物和了解它的歷史。
比如,文物最初的所有人是誰?千百年來經(jīng)歷了怎樣的流轉?“當你把這些東西都了解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文物更鮮活了,不僅僅是一個工藝品,它變成了一個有生命、有個性的東西?!睖普f。
這就需要通過講好故事才能實現(xiàn)。如湯浩所說,《國家寶藏》是對如何講好文物故事的一種新探索。根據(jù)文物的歷史背景,《國家寶藏》給文物設定了“前世傳奇”,由明星擔任的“國寶守護人”演出短劇還原情境,用一種“舞臺劇+紀錄片”的形式講故事。
要講好故事,不可能一蹴而就?!秶覍毑亍肺膶W總撰稿于新玲介紹,確定播出的文物后,節(jié)目組要為每個文物準備四五個故事,“反復比較、選擇”。
那么,故事的選擇標準是什么?于新玲這樣概括:“最終選擇的故事,都是最貼近文物價值的故事。”
以遼寧博物館推選的“宋人摹顧愷之《洛神賦圖》”為例。其實,關于顧愷之的傳奇故事非常多,這增加了故事選擇的難度,但遼寧博物館的這幅館藏作品有一個獨特之處,那就是每一幀圖的旁邊都有一段曹植的《洛神賦》?!八晕覀兙驼{(diào)整了方向,講了一個曹植和顧愷之惺惺相惜的穿越故事。”于新玲說。
于蕾認為“文物故事的核心表達是最重要的”,這個核心表達,應對得起“國家寶藏”這四個字,傳達出某種讓觀眾激動、驕傲或遺憾的東西,“挑選的所有故事內(nèi)容都是打動我們的,否則也講不好。”
而引入明星擔任“國寶守護人”,則為登場的文物“吸粉”,更利于傳播。
“選擇這些明星,是因為他們自身的氣質,或者他們的經(jīng)歷和我們要表達的國寶的故事、氣質、精神內(nèi)涵相互融通。”于蕾說。
例如,演員劉濤是“婦好鸮尊”的“國寶守護人”。婦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驍勇善戰(zhàn),身兼祭祀之責,為武丁朝的興盛作出了突出貢獻。節(jié)目組認為,劉濤的氣質,很符合人們對這位集“王后、戰(zhàn)神、祭司”等身份于一身的女英雄的想象。
再如,“長沙窯青釉褐彩詩文執(zhí)壺”是唐朝長沙窯外銷瓷的代表,壺身的詩文見證了唐朝市井中茶酒與詩歌文化的結合。作為其“國寶守護人”的主持人何炅本身是長沙人,且精通阿拉伯語,既和這件文物的市井大眾氣質吻合,也適合講述唐朝“中國制造遠銷海外”的故事。
明星講述的是文物的“前世傳奇”,而文物“今生故事”的講述者,則陣容龐大,其中包括考古工作者、大學教師、博物館工作人員、工程師和志愿者等。
文博領域工作者來講述文物的“今生故事”在情理之中,但是《國家寶藏》中很多文物的“今生故事”,其實并不限于文博領域。
“航空發(fā)動機渦輪葉片鑄造的神秘基因就藏在‘云紋銅禁中。”中國航空發(fā)動機集團高級工程師吳慶輝在節(jié)目中的講述,就頗令人感到驚奇。
河南博物院收藏的“云紋銅禁”是春秋中期的一件青銅器,造型繁復精美,用失蠟法鑄就。失蠟法也被稱作熔模工藝,在航空發(fā)動機渦輪葉片這種當今“大國重器”的鑄造過程中,仍在使用。
“為什么是‘前世今生?就是要告訴大家這個文物在今天還有著非常強的時代意義,而且它不會停止在今天,它的生命還將一直延續(xù)后世千年?!庇诶僬f。
呂逸濤將“前世今生”的內(nèi)容設計手段,視作一種對認知文物方式的解構,團隊“融合了演播室綜藝、舞臺劇、真人秀等多種藝術形態(tài)”,這“是大型文博類節(jié)目的一次探索創(chuàng)新”。
除了在內(nèi)容設計上用“前世今生”進行古今穿越的歷史對話外,《國家寶藏》結合古典韻味與現(xiàn)代舞臺科技的舞美設計風格,也在節(jié)目首播時緊緊抓住了觀眾的眼球。
《國家寶藏》使用了LED開合車臺、天軌吊裝及移動設備、全息影像技術、冰屏柱等現(xiàn)代舞臺科技,其燈光設計既能滿足塑造前世人物和配合場景的需求,又有濃厚的科技感和古典美學。
湖南省博物館館長段曉明說:“讓文物‘活起來,首先應該讓文物美麗起來,讓展覽親切起來,讓觀眾愉悅起來?!?/p>
在呂逸濤看來,創(chuàng)新表達才能愉悅觀眾,實現(xiàn)潤物細無聲。他說:“創(chuàng)新就是基因的重組,把現(xiàn)有的東西重新組合起來。”通過時尚新穎的組合,讓人感覺到愉悅和振奮,“讓國人有自豪感驕傲感,才真正彰顯和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
呂逸濤表示,以往并非沒有文博節(jié)目,《國家寶藏》之所以成功,是因為用當代的方式與歷史握手,把所有可利用的藝術形態(tài)有機集合在一起,自然而然讓“國寶真正‘活起來,節(jié)目真正火起來?!?h3>打破“年齡魔咒”
《國家寶藏》在開場白中作了這樣的宣示:“我們是一個年輕的節(jié)目,我們有多年輕呢?也就是上下五千年?!?/p>
于蕾回憶,在兩年前籌拍《國家寶藏》時,策劃團隊經(jīng)常會提起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拔耶敃r說,《我在故宮修文物》這樣一個題材在B站上都能夠這樣的火爆,我們完全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文化性的話題?!?/p>
節(jié)目播出后,有數(shù)據(jù)調(diào)查公司為節(jié)目組提供了《國家寶藏》的受眾數(shù)據(jù):其主體構成人群,最多的是20歲到25歲的年輕人,15歲到20歲的緊隨其后。
“厚重的歷史與現(xiàn)代的腦洞相結合,節(jié)目就能煥發(fā)出新的活力,讓年輕人樂于接受。”嗶哩嗶哩董事長陳睿說。
《國家寶藏》在視頻網(wǎng)站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的火爆,印證了陳睿的說法?!肮?jié)目播出6集,點擊量高達1500多萬,B站主動在首頁上給我們建了一個專題?!庇诶僬f。
在B站上活躍的主流人群,多是一線城市受到良好教育的學生,而其在B站上的行為特點,就是會針對喜好內(nèi)容通過彈幕進行高密度的交流。因此,彈幕本身也是內(nèi)容制作者一窺觀眾反饋的渠道。
“那么多年輕人跟帖留言,都在說‘燃爆‘淚目,都在說‘我喜歡央視爸爸?!庇诶俦硎?,這讓節(jié)目組覺得很受鼓舞。
有網(wǎng)友在《國家寶藏》首播集的B站評論頁留言:“班上很多老師向我們推薦這個節(jié)目,當時班上也有很多同學起哄說,馬上開多媒體,現(xiàn)在就看一期。”還有不少網(wǎng)友留言說:“看這個節(jié)目是我們的寒假作業(yè)?!?/p>
《國家寶藏》在學生群體中的影響力可見一斑。于蕾透露說:“有很多以前很少看電視的高學歷人士,也通過各種渠道表達說很喜歡這個節(jié)目?!?/p>
在《國家寶藏》B站的彈幕上,時常能看見這樣的內(nèi)容:“真后悔當初沒選和文博有關的專業(yè)?!庇诶僬J為:“可能未來會有很多同行看到博物館這個領域的光亮,或者看到這個話題給觀眾帶來的興趣,會帶來更多人進入到這個領域?!?/p>
“我們從來不缺少高收視的節(jié)目,但我們?nèi)鄙傥贻p人的、對其有引領性的、能夠創(chuàng)造話題的節(jié)目?!痹谟诶倏磥恚?jié)目對年輕人的影響力,比亮眼的收視成績更讓節(jié)目組欣慰,“我們影響了民族的希望,他們又是那么摯愛真正屬于我們民族的歷史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