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彥
近幾年來,國內(nèi)馬拉松賽事活動如井噴般爆發(fā)。然而,公眾對馬拉松的認知卻不足,許多跑者對自身身體狀況和能力并不清楚,部分城市馬拉松的醫(yī)療救援跟不上,導致國內(nèi)馬拉松的風險頻發(fā)。
真實案例就發(fā)生在身邊
2015年上海馬拉松,共有6654名參賽運動員,有 9名傷病較重的運動員被救護車緊急轉(zhuǎn)運, 其中兩名運動員需要進行心肺復蘇。
剛剛過去的2017年11月6日,新鄉(xiāng)國際馬拉松賽,一名男選手在出發(fā)后兩公里處倒地不起,經(jīng)全力搶救后仍不幸去世。
11月19日,一位33歲的男性跑者在重慶國際半程馬拉松賽19公里處突然倒地,心臟驟停,呼吸停止,最終搶救無效身亡。
11月26日,在2017斯凱奇長寧國際半程馬拉松賽中,一名男子在距離終點120米猝死。
四類人群不宜參加馬拉松賽
馬拉松運動是一種極限運動項目,對參加者的限制其實很大,加上現(xiàn)代人的體質(zhì)狀況呈總體下降的趨勢,像有心腦血管疾病者,過度肥胖者,控制不佳的糖尿病人,平時鍛煉比較少的人,如老年人、小孩、孕婦,危險系數(shù)很大,都不建議參加。
如果要參加馬拉松賽,那么至少需要能適應兩小時以上、連續(xù)高強度運動,每周有2-3次以上同樣運動經(jīng)歷的人,才會在馬拉松比賽中更加保險些。如果對自身健康問題有任何疑惑,可以到醫(yī)院咨詢醫(yī)生。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參加馬拉松訓練和比賽,既可以享受馬拉松的樂趣,也避免給家人帶來不必要的痛苦。
6分鐘黃金搶救時間不可耽誤
除了在身體條件上排除健康因素導致意外,如果一旦遇見突然倒地的跑者,我們能做什么來救助他們呢?
面對倒地的跑者,大多數(shù)人腦子里自然就會聯(lián)想到心肺復蘇。比較了解的人會知道CPR(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心肺復蘇)和 AED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全自動體外除顫器)。學習正確的CPR和AED的操作,最好經(jīng)過專業(yè)的培訓和實踐考核。但是沒有經(jīng)過專業(yè)的培訓也不要對出現(xiàn)心臟驟停的人置之不理,袖手旁觀!因為從倒地的那一秒開始,這個心臟驟停的人只有6分鐘的黃金救援時間。
心肺復蘇(CPR)操作要點
意識的判斷 用雙手輕拍病人雙肩,問:“喂!你怎么了?”告知無反應。
檢查呼吸 觀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告知無呼吸,立刻呼救:“來人??!醫(yī)生!快來救人??!”
判斷是否有頸動脈搏動 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從氣管正中環(huán)狀軟骨劃向近側(cè)頸動脈搏動處,判斷5-10秒,告之無搏動。
松解衣物
打開氣道 仰頭抬頜,檢查口腔內(nèi)有無分泌物,有無假牙。
口對口人工呼吸 捏住病人兩側(cè)鼻孔,深吸氣后口對口吹氣兩口。
胸外心臟按壓 兩乳頭連線中點,用左手掌跟緊貼病人的胸部,兩手重疊,左手五指翹起,雙臂深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壓30次。
持續(xù)2分鐘的高效率的心肺復蘇 以心臟按壓:人工呼吸=30:2的比例進行,操作5個周期。
判斷復蘇是否有效 是否恢復呼吸,頸動脈有無搏動。
進一步生命支持 呼叫救護車,送入就近的醫(yī)院。
AED除顫器使用方法及操作步驟
1.AEDs的操作程序
患者仰臥,AED放在患者耳旁,在患者左側(cè)進行除顫操作,這樣方便安放電極,同時可另有人在患者右側(cè)實施CPR。AED的4步操作法:
第一步 接通電源
打開電源開關(guān),方法是按下電源開關(guān)或掀開顯示器的蓋子,儀器發(fā)出語音提示,指導操作者進行以下步驟。
第二步 安放電極
迅速將電極片粘貼在患者的胸部,一個電極放在患者右上胸壁(鎖骨下方),另一個放在左乳頭外側(cè),上緣距腋窩7cm左右,在粘貼電極片前停止CPR。若患者出汗較多,應事先用衣服或毛巾擦干皮膚。若患者胸毛較多,會妨礙電極與皮膚的有效接觸,可用力壓緊電極,若無效,應剔除胸毛后再粘貼電極。
第三步 分析心律
急救人員和旁觀者應確保不與患者接觸,避免影響儀器分析心律。心律分析需要5~15秒。如果患者發(fā)生室顫,儀器會通過聲音報警或圖形報警提示。
第四步 電擊除顫
按“電擊”鍵前必須確定已無人接觸病人,或大聲宣布“離開”。當分析有需除顫的心律時,電容器往往會自動充電,并有聲音或指示燈提示。電擊時,患者會出現(xiàn)突然抽搐。第一次電擊后,先不要重新開始CPR,AED會手動或自動重新開始心律分析。若心律仍為室顫,AED儀會發(fā)出提示并自動充電,后進行第二次甚至第三次除顫。以3次除顫為1組的目的是盡快判別,并治療致死性心律失常。完成1組3次的除顫后,儀器會自動停止1分鐘,以便再進行CPR。因此,3次除顫后,應檢查患者的循環(huán)并進行1分鐘的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
注意:按下放電鍵時不可觸碰病人,有被電擊危險。
2.“電擊指征”
重新出現(xiàn)室顫,3次除顫后,患者的循環(huán)仍未恢復,復蘇者應立即實施1分鐘的CPR,若心律仍為室顫,則再行1組3次的電除顫,然后再行1分鐘的CPR,直至儀器出現(xiàn)“無電擊指征”信息或行高級生命支持(ACLS)。不要在一組3次除顫中檢查循環(huán)情況,因為這會耽擱儀器的分析和電擊,快速連續(xù)電擊可部分減少胸部阻抗,提高除顫效果。
3.“無除顫指征”
(1)無循環(huán)體征: AED儀提示“無除顫指征”信息,檢查患者的循環(huán)體征,如循環(huán)仍未恢復,繼續(xù)行CPR。3個“無除顫指征”信息提示成功除顫的可能性很小。因此,行1-2分鐘的CPR后,需再次行心律分析。心律分析時,停止CPR。
(2) 循環(huán)體征恢復:如果循環(huán)體征恢復,檢查患者呼吸,如無自主呼吸,即給予人工通氣,10-12次/分;若有呼吸,將患者置于恢復體位,除顫器應仍連接在患者身體上,如再出現(xiàn)室顫,AED儀會發(fā)出提示并自動充電,再行電除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