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
了解鄂爾多斯的過去,去鄂爾多斯的億昌博物館不失為一種明智之舉。走進億昌博物館,就走進了鄂爾多斯歷史的深處。
走進億昌博物館,猶如打開了一扇通往鄂爾多斯歷史的大門,引領我們悄悄地漫游。沿著參觀通道向前,石刀,石錘,石斧,石錐,青銅器,陶罐……突兀地出現(xiàn)在眼前。古老,陳舊,沉重。鄂爾多斯的青銅短劍、鶴頭形青銅杖首、柄部裝飾精美圖案的青銅小勺等,是博大精深的中國青銅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明百花園中獨樹一幟的奇葩。
鄂爾多斯位于內(nèi)蒙古西南部,地處農(nóng)耕文明與草原文明交錯帶。其歷史不僅僅涵蓋人們耳熟能詳?shù)牡摇⑿倥?、鮮卑、突厥、契丹、蒙古、女真(滿)等民族的歷史,以及他們與中原文化長期碰撞、交融,共同構建中華文明的歷史,還包括上溯至遙遠的人類早期發(fā)展階段以來,鐫刻在中國早期草原文化形成與發(fā)展進程中的那些漫漫歲月。
當然,博物館里不只有歷史的厚重,還有其他。歷朝歷代的錢幣記錄著小城的興衰,展現(xiàn)著古今滄桑巨變。奇石展廳里琳瑯滿目的奇石瑰寶遍地開花,地上、架上、柜里,處處閃發(fā)著奪目的光彩;水晶瑪瑙、礦物晶石、翡翠雕件、彩玉、壽山石雕、緬甸樹化玉、巴西沙漠玫瑰、風凌石群一應俱全。還有一張張發(fā)黃破損的解放軍報,一個個老式的發(fā)報機與手搖電話,一頁頁手稿,一張張草圖,那些簡單的醫(yī)藥箱和醫(yī)療器械,步槍,戰(zhàn)刀,彈殼,形式各樣的毛主席像章,讓我們又回到了炮火連天的歲月,記起那些艱苦歲月和鋼鐵般的意志。
億昌博物館的四層陳列的是各種奇異酒瓶和數(shù)不勝數(shù)的各種紀念章。酒瓶從十二生肖到西游人物、如來、觀音、仙女、仙子、宮庭美女、各式樂器等,一直到今天的飛機、坦克、大炮、火箭、軍艦、槍支、子彈等,精美絕倫,無奇不有。我仿佛置身在一個藝術的宮殿里,一會看西游,一會聽音樂,一會上飛機,一會進游艇。酒瓶數(shù)不勝數(shù),千奇百怪,琳瑯滿目,酒文化在這里盡情綻放。而五彩繽紛的紀念章,一下子把我們的思緒帶回了過去的時代。
盡情在億昌博物館穿越,我時而穿梭于遠古時期精美的陶罐、瓷器之間,時而在侏羅紀遨游,時而又在蒙元時期和近現(xiàn)代飛翔……億昌博物館里形形色色的寶貝讓我目不暇接,大自然中的所有奇思妙想,都在這里一一精彩回放。
我并非頑固的泥古主義者,萬古蒼茫,今人揭衣欲渡。歷史是單程旅途,總令人分外珍惜。在歲月的濁浪滔滔而去后,后人是否也會狂飲幾經(jīng)歷史蒸餾的酒,盛贊我們的時代有味?似有微風與我擦肩而過,吹起我的頭發(fā),挾我的草原夢而去。
我們講到歷史時不由自主地激情澎湃,心里是何等難以言表的自豪驕傲。歷史雖已過往,卻能夠給未來注入神秘而新鮮的動力。心懷對過去的認同與向往,心懷對歷史的依戀與憧憬,活在當下的我們,才會把這一脈相承的情結轉(zhuǎn)化為勤奮踏實的動力,為盛世的復興添磚加瓦。我仿佛看見,大漠狼煙,鐵蹄聲聲,彪悍的蒙古帝國,崛起的馬背民族。我仿佛走進了大元,那個遠方的家鄉(xiāng),聆聽她對后世子孫的諄諄教導。
我感恩這來自遠方滄桑的贈與,駝鈴聲聲,塵土飛揚。先人筑成的血汗功業(yè),在這片土地上,從有形到無形,化為一支空靈淺吟的靈魂之歌,依然回聲裊裊,余音不絕。
走出億昌博物館,天空蔚藍深邃如湖面,是否與百年前的色彩一樣?歷史在彼岸,我惟有窺視這籠蓋四野的蒼天,偷賞人類歷代文化在此岸的倒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