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恩昊
(廣州市增城區(qū)職業(yè)技術學校,廣東廣州 511300)
《電工基礎》是電類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與后階段的各門專業(yè)技術課都有關聯(lián),學好這門課對電子專業(yè)后續(xù)學習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這門課程對于多數(shù)學生來說難學、難記、難以理解,甚至部分學生放棄學習。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筆者將項目教學法引入中職電工基礎課程教學里,通過逐年的實踐發(fā)現(xiàn)項目教學法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有較好的效果,提高了學生對專業(yè)學習的興趣。
目前,我校中職生的共性是基礎不好,紀律差,對學習沒有興趣,缺乏主動性,存在厭學情緒等,這些情況對學習非常不利。同時,他們的智力情況正常,興趣廣泛,具有較強的參與意識和動手能力,對新事物,新觀念容易接受,適應能力強。他們大多數(shù)對于傳統(tǒng)的教師主導說教型教學方式是不適應的,導致課堂效果很差。根據以上情況,在電工基礎教學中應注重發(fā)掘中職生的潛力,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發(fā)揮他們動手能力強的優(yōu)勢,讓他們在項目教學中快樂學習,在做中學,在學中做,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項目教學法主張將學習任務包裝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工作項目,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信息的收集,項目方案的設計以及最終實施,最終由教師與學生一起對該項目的完成情況進行評估,歸納知識經驗。在這個過程中,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從嘗試入手,從練習開始,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積極性等。這種教學模式,是以學生活動為中心,教師扮演組織者、引導者的角色。而且教學項目可以細化,由淺入深的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電工基礎這門課程的知識比較抽象枯燥,可實施實驗教學的內容很多,所以可以借助項目教學法來加強直觀教學,通過實驗使學生積極地開動腦筋,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鍛煉他們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歸納能力。
項目教學法由以下幾個階段構成:確定任務項目、制定工作計劃、實施計劃、評估檢查、結果應用。具體實施過程如下。
(1)確定任務項目。項目的合理設置是項目教學法成功的關鍵。在中職電工基礎教學中應綜合考慮項目的統(tǒng)籌設置、項目間的聯(lián)系和層次遞進關系,要切合中職學生的實際情況。通常由教師提出一個或者幾個項目任務,然后與學生一起進行討論,最終確定項目的目標和任務。選取項目要以教學的內容為依據,以現(xiàn)實對象為材料,既要包含基本的教學知識點,又能調動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電工基礎課程的知識具有連貫性的特點,因此在項目的設定上先選定幾個大的任務項目,例如“認識直流電及其應用”“生活中的交流電”“安全用電以及觸電急救”等等,再將其細化成一系列細分項目。這些細分的小項目,既有很強的動手操作技能,又與電子基礎理論知識緊密相連。
(2)制定工作計劃。項目教學法與傳統(tǒng)的教學法相比,有很大的區(qū)別,主要強調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學生的主體地位”。所以,確定了任務項目之后,需要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首先,合理分組,充分發(fā)揮小組長的功能。分組教學是項目教學法里常用的一種手段,筆者的分組做法是盡可能平均分配,每一組里的好中差學生搭配,避免出現(xiàn)兩種極端分組。其次,以小組為單位,收集學習資料,小組間可以進行分享,查找收集資料方式可以多樣化。各小組形成明確可行的計劃,讓每個同學了解自己需要做什么,怎樣去操作,會有怎樣的結果。教師也可以通過計劃安排確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程度。全班是否執(zhí)行同一個任務計劃,教師可根據任務難度、實際情況靈活安排。
(3)實施計劃。創(chuàng)設解決項目的場所和協(xié)作學習的環(huán)境是實施計劃順利與否的前提。筆者根據學校實訓場所的實際情況,把電工基礎課程的主要授課地點選擇在電工實訓室。在學生實施工作計劃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好指導工作,包括小組指導以及個人指導,教師給予恰當?shù)闹更c,指引學生走出困境,走向成功。提倡學生相互之間幫助學習,既提高了課堂學習的效率,也培養(yǎng)了學生與人溝通、合作的能力。項目需要階段性的總結與分享,“協(xié)作學習”是項目教學法的關鍵,所以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設學生小組討論交流的情境,讓學生在群體中共同批判各種觀點和假設,協(xié)商解決各種難題,這樣經過交流,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產生新的想法,形成合作探究的思維方式。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做好小組交流情況的記錄,做好檢查監(jiān)督工作。例如在“使用萬用表測量電阻”的教學實施中,制定計劃如下:①萬用表外觀觀察;②機械調零;③歐姆調零;④選擇適合檔位;⑤測量并讀取結果。在這個過程中,首先要求獨立完成任務,遇到疑問可以先組內討論,共同協(xié)商解答問題。如果出現(xiàn)普遍性的問題,老師可以進行示范性指導以及講解。在每個階段完成時,還要求小組負責人向全班同學簡單匯報學習情況,以便學習交流,并挑選組員談談在學習過程和操作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問題,又是如何解決問題的,甚至產生了哪些新的問題。通過以上行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建立學生協(xié)作學習的環(huán)境。圍繞項目的解決,讓學生多想多說多做。
(4)評估檢查。項目教學法是圍繞完成項目來展開的,學生在隨著各個項目的開展從中學習知識點,所以評價學生學習效果應以完成項目的情況來評定。檢查評估的方法是:先由學習小組匯報項目完成情況,各學習小組組員間相互評價和自評,再由教師對項目工作成績進行檢查評分,師生共同討論,評判工作中問題的解決方法,學習行為特征等。學生評估包括:自我評估,介紹項目的解決思路、計劃實施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對應的解決方法以及從中學習到的相關經驗知識;小組互評,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展示學習成果(文字作品或者實操產品),小組之間相互提問,比較其中的差異性,給其他小組對應的分數(shù)值或者級別。評估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評出成績,更是為了拓寬學生的思路,找到自己的不足,任何一個項目的解決方法都是多樣的,所以老師在檢查時應該提倡“一題多解”,每一種難易程度不同方法都盡量展示給學生,再由同學們共同評價各種方法的優(yōu)缺點以及應用范圍,這樣學生不僅學到了課程要求的理論知識,還可以根據自身情況掌握不同的實操技能。教師最后的檢查評估不能只著眼于結果的優(yōu)劣,更要關注項目實施的過程,指出其中的問題所在,給出具體建議和修改方案等,讓學生有繼續(xù)學習繼續(xù)完善的余地。有條件的還可以提供獎狀,獎品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5)結果應用。中職電工基礎課程知識內容多,知識點深,實際操作技能要求高。通過項目教學法能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不僅有利于學生加深理解和掌握書本的理論知識,還讓他們懂得怎樣靈活應用這些知識。由于電類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課程很多知識內容都可以應用于生活中,例如“用電安全以及觸電急救”等。項目教學法以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形式去學習知識,所學知識也可以立即在生活中得到運用,并啟發(fā)學生繼續(xù)去觀察,去了解,去學習,對學生以后畢業(yè)時考取對應的電類技能證書,順利畢業(y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筆者近幾年采用項目教學法為主的方式進行 《電工基礎》的課堂教學,從學生課堂學習效果以及參加全市課程統(tǒng)考的實際結果來看,對比以往的傳統(tǒng)模式都有很明顯的提高。在應用的過程中不斷總結,不斷學習,不斷調整,產生了以下幾點心得體會。
教師需要對教材進行整合,使之可以匹配項目教學法。現(xiàn)有的教材大部分是從教師為主要出發(fā)點而編寫的,不適合作為項目指導書使用,從實際情況出發(fā),會進行校本教材的編寫,或者根據教學大綱開發(fā)學習任務明確的的工作指導書,引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教材可以當成參考書使用。
項目教學法非常依賴于完善的實訓場所配套,特別是設備的配備以及材料的充足。因此在設計各個教學項目的時候要統(tǒng)籌好這方面的因素,科學安排。職業(yè)類學校比較看重校企合作,如果實訓場的布置能夠靠近工廠化,以實際生產的標準來要求學生,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工作,工作中學習,學習中工作,實現(xiàn)一體化教學,從而提高教學有效性。
中職學校里好學的學生所占比例不高,惰性強,容易放棄,這是客觀因素。在應用項目教學法時一個難點就是把握項目的難易程度,太易太難兩個極端都不可取,開始時以鼓勵性為主,到了后期慢慢增加挑戰(zhàn)性的比例,才好使學生保持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另外,在安排學習小組時要做好“平均化”搭配,防止依賴思想和渾水摸魚,讓每個學生都有所做,有所學。
作為教師,角色要進行轉變,課堂的主角要讓學生擔當。在項目教學法里,教師的身份改為指導者比較合適。這個過程是一個不斷嘗試的過程,并不會影響教師發(fā)揮作用,實際上對于教師的要求提高了。項目的設置,情景的創(chuàng)設,課堂氣氛的調節(jié),學生問題的引導與解決等等仍然是教師在主導的。由于項目教學法是做中學,還要求教師的實際動手能力跟過去相比要提高。理論實際的全面提高,意味著教師的綜合素質也需要提高才能更好的運用項目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