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連云港市徐山中學,江蘇連云港 222136)
中學生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高峰期,伴隨他們身體上的變化,生理上的變化也必然會經(jīng)歷量到質的變化。在學習上具有較強的求知欲以及探索欲,表現(xiàn)為興趣廣泛、思想活躍、敏感度高等。在許多方面都有自己的意見,在此階段他們表現(xiàn)的情緒波動幅度較大,更帶有一些叛逆的情緒。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特點給學生一片寬松的廣闊空間,才能讓學生在大同的音樂教育背景下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音樂體悟。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筆者深深地體會到了興趣的重要性,興趣是帶動學生積極學習的原動力,這就要求教師具備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景要有帶動學生積極學習的能力。因此,筆者在教學中特別注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靈活運用更多的教學方法以及更適合學生的教育手段去帶動學生,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音樂的世界里徜徉,在老師的帶領下一起發(fā)現(xiàn)快樂、體驗快樂。
一節(jié)好課要從導入入手,導入創(chuàng)設與文本相近的情境,將學生帶入情境,讓學生帶著好奇進入課堂,所以說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激發(fā)了學生的課堂興趣,可以使學生迅速的進入到預設的情境之中,那么本節(jié)課的課堂效率將會得到大大提高。所以一堂課上的好與不好課前導入尤為重要,上課前5~10min,學生注意力是最集中的,興致高漲對新課充滿期待充滿向往,教師要善于抓住這有利時機,精心設計創(chuàng)設,為上好整節(jié)課奠定基礎。下面通過這幾年的音樂教學工作,對于新課授課的導入形式,有如下幾點羅列。
現(xiàn)代科技的進步,我們要緊緊的跟上時代的步伐,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輔助工具進行現(xiàn)代化的教學,例如最簡單的多媒體設備、錄音錄像資料等。多媒體的特點是音影同步,畫面色彩艷麗,形象逼真,與音響設備渾然一體,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視聽感官,讓學生耳目一新,從而獲得準確生動的藝術形象。例如:筆者在上蘇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草原情曲》時,課前精心制作多媒體課件,上課時筆者說:“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帶大家一起去看看內(nèi)蒙古的大草原,那兒的天特別藍,那兒的草地特別綠,那兒的牛羊特別的多……”課堂氣氛安靜了,同學們拭目以待,筆者立即播放以《天堂》為背景音樂的課件,映入同學們眼簾的藍藍的天空,青青的湖水,潔白的哈達,成群的牛羊……
同學們看得仔細,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讓學生更直觀的進行深刻的認識,還可以很大成度上彌補老師的個人演講或者知識能力的不足。
中學生對有情節(jié)的故事非常感興趣。例如欣賞《二泉映月》這首作品時,將阿炳一生的坎坷配著他的《二泉映月》,一邊如歌如泣的娓娓道來,學生非常的投入其中,課堂非常的安靜,每一個學生都認真的聽著,生怕遺漏了什么……就這樣學生帶著好奇心帶著疑問進入了這節(jié)欣賞課中。
在推進素質教育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新的課改給我們的音樂課也帶來了很大的變化,但是學生喜不喜歡音樂課這個問題仍然是存在的。在以前的音樂課堂中,音樂教師是占主導地位的,學生是被動的,仍然是滿堂灌的老模式,教師一個人唱獨角戲,教學過程中缺少師生互動,課堂上死氣沉沉。
想當年執(zhí)教之初,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中心,采用教師示范,學生模仿的手段進行“填鴨式”的傳統(tǒng)教學,把重點放在了教師上好一堂課,學生學好每一首歌曲、每一個樂理知識點。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完成教學任務,卻沒有重視到對學生的興趣激發(fā)與培養(yǎng),這也大大的違背了音樂課程標準的原則要求,特別是學生的一些能力,如主動參與能力、創(chuàng)編能力、團隊協(xié)作能力……得不到應有的鍛煉與發(fā)展。為此,筆者又一次認真學習了新課程標準,回顧總結了自己的教學實踐,多參加培訓,深入鉆研每一節(jié)課,汲取經(jīng)驗與教訓,爭取在新課程的教學實踐中把培養(yǎng)學生興趣貫穿于整個音樂課堂教學和實踐活動之中。
俗話說的好:“興趣是做好的老師。”一節(jié)好課首先要讓學生對其有興趣,充滿期待……那怎樣才能讓學生對其產(chǎn)生興趣呢?中學階段的孩子們比較叛逆,音樂課上總是希望老師能教些流行歌曲,喜歡老師能不斷地給自己帶來驚喜。為此,筆者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了一種“愉悅教學”模式,此種模式是要營造一種輕松、自在、平等的氛圍,然后通過讓學生主動的積極參與到這一節(jié)課中來。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好玩、好動、好奇,來組織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比如游戲答題法、分組大比拼、唱歌接龍等方法,讓學生們在游戲中輕松快樂的學習。這要求教師在課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課堂上采用學生喜歡的方式,主動自主的要求學習。根據(jù)具體的學生情況發(fā)揮音樂課本身就有的“愉悅”特性,在課堂上用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創(chuàng)意,課堂上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學生天生就是就活潑好動的,給他們一個自我展現(xiàn)的機會,他們會讓你驚喜不斷。記得筆者在教七年級第一單元第二課時《我們一起來》,歌曲歡快活潑,節(jié)奏感強,深受學生喜愛,每次播放音樂學生都會不由自主地晃動身體或打著節(jié)拍,看到這一現(xiàn)象我就立刻提議分成四組,每組推選一個組長,我們給音樂配上好看的舞蹈動作,這下學生樂開花了,也忙活開了。他們在10min的時間里,真的是開動腦筋,奇思妙想。10min結束后,每組的創(chuàng)編動作都非常的有創(chuàng)意。第一組用簡單的剪刀、石頭、布就輕松完成任務,第二組用廣播體操的跳躍運動改編而成,跳的很整齊很卡節(jié)奏,第三組的組長是個女生動作自己創(chuàng)編的,但稍顯溫柔 (速度很慢),第四組的組長帶領組員用簡單的拍手加上變換方向也輕松完成任務。表演結束,筆者并沒有直接點評,而是讓學生自己點評,學生互評以后,筆者又以鼓勵的話總結了一番。學生創(chuàng)編的真的很有新意!下課了,有的學生跑過來跟筆者說:“老師,下節(jié)課讓我們組誰,誰,誰表演,他在小學是舞蹈隊的,跳的很好了!”旁邊幾個同學也一致點頭!看來學生這節(jié)課真的很愉快!有什么比這更重要的呢?
隨著下課鈴聲,學生走出教室,但看到他們臉上洋溢著笑容就知道,雖然這節(jié)課結束了,但快樂會在他們心中很久,也許畢業(yè)以后,當人們談論起音樂的時候,還能在心底記得曾經(jīng)讓你印象深刻的一節(jié)音樂課,那就足夠了。生活處處都是音樂,校園的廣播,大街上的廣告音樂,手機鈴聲等等,都是很好聽的音樂。音樂以其獨特的方式傳遞著快樂!乘著歌聲的翅膀,讓我們一起輕松自在地在音樂的國度
[1]彭國輝.提升農(nóng)村初中學生音樂素質測評成績的策略探究[J].黃河之聲,2017(19):59.
[2]劉麗娟,陳永祥,佟光宇.對初中音樂課堂導入設計的四點思考[J].人生十六七,2017(32):82.
[3]黃未秋.激發(fā)初中生音樂學習興趣的方略[J].知識窗:教師版,2017(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