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 穎
數據時代網絡信息安全防護策略探討
◆辛 穎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機電設備中心 四川 610202)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整個社會逐步進入信息化社會,各行各業(yè)都與網絡相結合,這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正是因為我們的生活與網絡聯(lián)系越來越緊密,網絡信息安全才顯得越發(fā)的重要。網絡信息就好比是用戶的隱私,數據時代保障網絡信息安全就意味著保護用戶的隱私安全,這對于網絡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本文概述了大數據時代的特征和在該背景下網絡安全的重要性,分析了影響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因素,最后結合實際情況給出網絡安全信息的防護對策。
大數據時代;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防火墻技術;殺毒軟件
“大數據”時代是基于網絡時代發(fā)展而來的,所謂大數據指的是網絡信息數據量非常龐大,進而有很多東西都可以采用數據的形式記錄下來,例如聊天記錄、視頻、圖片、音頻等等。在網絡技術起步階段,網絡傳輸速度較慢,所累積的數據量也較小,但如今網絡速度非常快,視頻傳輸的分辨率都可以達到2K級別,這給人們上網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同時也積累了巨大的數據量?!按髷祿笨梢詷嫿ㄒ粋€虛擬的數字世界,通過對這些數字的分析,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不同事物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進而在我們進行決策時為我們提供更多的參考依據??偟膩碚f,“大數據”時代是一場信息革命,將會引起巨大的社會變革。
上文中提到大數據記錄了我們用戶的各種信息,例如聊天記錄,瀏覽網頁記錄,網購記錄等等,數據量越龐大,數據中所記錄我們的信息就越全面,因而保障大數據時代下的網絡信息安全就相當于保障了我們的隱私,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但大數據時代的網絡信息安全涉及到的技術更多,涉及到的領域更廣,必須要多種技術同時配合才能夠充分保障網絡信息安全。例如個人計算機需要安裝功能更強大的防火墻,防止病毒侵入;同時網絡數據的傳輸需要進行加密,保證數據不被他人竊取;最后數據在云端的存儲更是要采用多道防火墻,保證數據的“萬無一失”。
網絡安全既需要保證用戶信息數據不被竊取,還需要保證用戶數據不丟失。但是計算機有一定的外部硬件設備,同時這些硬件大多都是容易受到損壞的,一旦計算機硬件受到強烈的振動、進水或是電磁干擾都有可能導致計算機的數據丟失。因而計算機本身硬件易受干擾性是影響計算機網絡安全的一大因素。
計算機網絡的優(yōu)勢就在于開放性高,計算機能夠通過網絡互相連接,其數據傳輸也更加便捷。但凡是都有兩面性,正是由于網絡自身的開放性給網絡安全帶來了很大的威脅。人人都可以通過計算機接入互聯(lián)網,同樣不法分子也可以不受限制地接入網絡,他們利用網絡的漏洞就可以直接攻擊連接網絡上的計算機,這樣網絡的安全性就得不到充分的保障。所以說網絡自身的開放性也是影響網絡安全的重要因素。
計算機的操作系統(tǒng)都帶有防火墻功能,它能夠保護計算機不被外部侵入,就相當于計算機的保護罩。但有時候用戶的操作失誤會導致防火墻關閉,網絡中的病毒就可以直接侵入計算機,導致計算機存儲信息泄密。同樣的,對于一些非法網站,計算機系統(tǒng)也會給出危險性提示,若是用戶不加注意仍然進入該網站瀏覽,往往也會造成計算機存儲信息泄露。
黑客一般都具有超高的計算機編程知識,了解計算機運行原理,能夠找到計算機系統(tǒng)存在的漏洞,并針對這些漏洞展開攻擊,所以黑客攻擊是對計算機網絡安全沖擊最大的因素。黑客攻擊所要達到的目的可簡單分為兩種,一是破壞目標計算機中存儲的信息,導致信息損壞或丟失,甚至造成系統(tǒng)癱瘓;二是截取用戶與外界聯(lián)系的數據,如用戶登錄的賬號密碼、聊天記錄。但黑客攻擊無論是破壞數據,還是竊取數據都會對用戶造成非常大的損失,對于國家而言,黑客攻擊還有可能竊取國家機密,對國家的安全性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人體的病毒往往會附著于食物或夾在空氣中進入人體,進而對人體造成一定的破壞性,影響人體的正常機能。同樣,計算機病毒往往也是附著于文件或是安裝包混入計算機,然后利用病毒自身的易擴散性和強大的破壞性來對計算機網絡造成危害。一些較為常見的病毒能夠被計算機的防御系統(tǒng)識別,進而殺除病毒,但是一些專門針對計算機防御系統(tǒng)的漏洞開發(fā)出的病毒便很難通過計算機本身殺除,如熊貓燒香病毒一度導致大量計算機癱瘓。所以,計算機病毒對計算機網絡安全具有很大的威脅作用。
網絡安全的保護首先要從數據本身的復雜性著手,就好比戰(zhàn)爭時期無線電通訊的密碼本要盡可能復雜,這樣才能避免敵人破譯。同樣的道理,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我們保護計算機網絡的安全也要從最基本的數據加密做起。我們在使用互聯(lián)網時會注冊多種賬號,如網銀賬號、聊天賬號、購物賬號等,我們在設置這些賬號的密碼時要保證密碼具有足夠的復雜度,不能為了圖方便將所有賬號的密碼設置成同一個,也不能直接采用賬號作為密碼。應當不同的賬號設置不同的密碼,同時密碼應當設置長一些,多采用一些復雜的符號,這樣可以加強網絡賬號的安全性。
網絡防火墻技術主要對外部的網絡訪問進行控制,它主要是防止外部的非法軟件進入計算機內,從而對計算機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網絡防火墻的工作原理是對網絡傳輸的數據進行檢查,符合進入標準數據的才會“放行”,具有一定安全隱患的會提醒用戶,對于危險性較大的則會直接阻止進入計算機。而防火墻劃分數據安全性的依據是采用專門的軟件程序對數據進行分析計算得來的。此外,防火墻也具有不用的類別,如代理型、包過濾型和檢測型等,不同類型的防火墻其防護重點也有所不同。采用網絡防火墻技術可以幫助計算機將大部分的病毒和木馬抵擋在外,為計算機網絡的安全正常地運行提供保障。
殺毒軟件是對防火墻漏洞的補充。防火墻雖然可以抵擋大部分的病毒和木馬,但是對于一些隱藏比較深的病毒則往往發(fā)現(xiàn)不了,或者是發(fā)現(xiàn)了但清除不掉,這時便需要采用殺毒軟件。殺毒軟件是眾多優(yōu)秀編程員合力編寫的,它對病毒、木馬的檢測度比防火墻更高。它的工作原理是將檢測出的病毒和病毒庫進行對比,然后迅速找到對應的殺毒方法,如果遇到新的病毒,殺毒軟件也可以自動提交給殺毒軟件背后的軟件工程師,由他們重新制定殺死該病毒的方法。因此,采用殺毒軟件能夠更加充分地保障網絡信息的安全性。
入侵檢測技術在近幾年被廣泛使用,它的作用是檢測網絡是否被濫用或是網絡是否將有病毒入侵。該檢測技術主要采用的方法有簽名分析法和統(tǒng)計分析法,前者是不斷檢測已知的計算機系統(tǒng)漏洞,從而監(jiān)測是否有攻擊行為;后者則主要是利用數理統(tǒng)計學的知識對計算機系統(tǒng)穩(wěn)定運行的數據進行計算,然后對計算機的動作模式進行判斷,最終判斷計算機是否運行在安全范圍之內。因而網絡監(jiān)測和監(jiān)控也極大地保障了網絡信息的安全。
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網絡信息安全顯得更加重要,它直接關系到用戶的隱私,也關系到整個網絡運行的穩(wěn)定性,因此對網絡信息安全防護策略進行分析探討非常有必要。無論是個人、企業(yè)甚至是國家都應該注重網絡信息安全的防護,只有加強了網絡信息的安全性,才能夠建立起健康穩(wěn)定的網絡系統(tǒng),也才能讓網絡技術更好地服務于人民,服務于社會。
[1]劉新,常英賢,田健偉.大數據時代網絡信息安全防護策略研究[J].探索科學,2016.
[2]王力.大數據時代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及防護策略研究[J].移動信息,2017.
[3]朱光軍,孟子棟.基于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網絡信息安全及防護策略研究[J].中國新通信,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