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峽江縣馬埠中學 敖敏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英語的本土化特征在中國文化中日益明顯。然而,我國作為一個對外交流的大國,在英語教學方面我們應該重新審視和探討中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中國文化融入問題,這對于弘揚中國文化,促進跨文化交流,提高中小學英語學習者的本土文化素養(yǎng)等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
我國中小學所選用的英文教材絕大部分是以西方文化為主,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為主的教材則很少。然而,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我們與世界的聯(lián)系越來越緊密,我們要充分利用英語這一世界通用語言來準確傳達我們中國獨有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可是如果我們中小學生所學習的英語教材中都學習不到中國文化,那又如何向世界傳播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他們的語言文化承載能力將直接影響我們國家未來在國際上的地位,因此他們對英語語言的掌握必須與中國文化的學習相結合,使英語也可以承載中國文化,這點應該引起我們中小學英語教育工作者足夠的重視。
教師既是教學的主導者又是先進文化的傳播者,因此教師自身應該具備較高的本土文化意識和修養(yǎng),以此來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培養(yǎng)他們的本土文化意識和素養(yǎng)。然而,對于大多數(shù)中小學英語教師來說,使用英語來表達中國文化的能力尚顯不足,還需要繼續(xù)提高。此外,由于教師受到結構主義語言學理論的影響,英語教學過多地在培養(yǎng)學生語法、詞匯、語音及句子成分等方面的能力,而最為重要的文化感知能力和文化敏感性的養(yǎng)成卻被人為地忽視。這是我們長久以來對于英語教師培養(yǎng)體制的問題,需要我們共同努力不斷加以彌補。
目前,國內各種英語測試的內容都是以語法、詞匯、文章結構分析及聽力和語音為主,對相關文化能力的測試項目則是缺失的。而且當前的測試也是以分數(shù)的高低來斷定學生英語水平的高低,所以大多數(shù)學生把獲得高分作為英語學習的終極目標,這不僅會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厭煩情緒,而且會大大妨礙學生對英語之外的文化學習,這也勢必會影響本土文化的對外傳播和交流。
教材是學校課程的核心內容,英語教材作為英語教學的核心部分,對于中國文化的傳播具有重要的載體和導向作用。所以在中小學英語教材編寫的內容上要注重全面性,既要有西方文學與文化,也有必要在教材中增設表達優(yōu)秀中國文化的文章和譯文,比如中國的民風民俗、歷史地理環(huán)境、政治經濟制度、中國傳統(tǒng)思想觀念等,使學生在涉及中國特色文化的英語教學中多聽、多說、多讀、多寫、多譯,從而提高他們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意識和能力,真正起到提高中小學學生語言能力和弘揚民族文化的作用。
優(yōu)秀的教師是創(chuàng)造優(yōu)質英語人才的根本條件,教師的知識儲備會在無形中影響著學生。作為中小學英語教師應該熱愛中國傳統(tǒng)文化,同時要認真學習和研究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如中國的哲學、文學、歷史地理、中醫(yī)中藥、電影戲劇、琴棋、書畫、傳統(tǒng)習俗等等。其次,教師要深入學習國外文化及與中國文化的差異所在,以求同存異的態(tài)度看待外來文化,合理解決文化沖突,實現(xiàn)不同文化的融合。
在中小學英語教學中正確培養(yǎng)學生的本土文化意識是十分必要的,這不僅是學校教育的責任,也需要全社會的廣泛參與,我們應該把樹立正確本土文化價值觀作為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教師要通過語言教學和文化教學來樹立學生的本土文化意識和對祖國的責任感,不斷促進學生的自身完善和全面的發(fā)展。只有認真學習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并不斷積累和挖掘,才能與外國人成功地進行跨文化交際,學習并汲取異域先進文化的精髓為我所用。
我國學生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能力存在嚴重的問題,要改善這一狀況,必須在英語課程考試中加大對本土文化知識的考查力度,有意識地融入有關中國文化的測試和考察。比如在聽力部分和口語考試中可以增加中國文化常識的考題,閱讀理解部分或者作文部分適當?shù)丶尤胫袊幕膬热?。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對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產生興趣,還使學生真正做到既汲取國外先進文化又不失自身文化的傳承,從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奠定堅實的基礎。
除了上述所提及的實現(xiàn)途徑和方法之外,我們還應該集思廣益開辟多種渠道以實現(xiàn)中國文化在中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合理融入,如我們可以采取中外教師合作教學的方式,即指同一門課程有一名本土教師和一名外籍教師兩名教師共同擔任合作教學的模式。此外,利用多媒體課件、互聯(lián)網(wǎng)等現(xiàn)代教育手段,可以更直觀、全面地去體現(xiàn)燦爛的中國文化,增加中小學學生課堂教學參與的主動性,從而提高學生學習中國文化的興趣。
在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背景下,在中小學英語教材和教學過程中融入中國文化,使我們的中小學學生學會用英語表達自己本土文化,這不僅僅是國家發(fā)展的需求也是對外文化交際的需要,更利于中國文化走向全世界。當然把我們的本土文化融入到中小學英語教學中去,也符合全球化和本土化英語發(fā)展的必然要求,也符合我國培養(yǎng)高層次、復合型的跨文化交際英語人才的教學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