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娟,尹 飛,郭淑芹,周 雪,苑曉超,姚明言,李志紅
(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醫(yī)院內(nèi)分泌二科 071000)
隨著現(xiàn)代生活方式的改變和社會老齡化的加劇,2型糖尿病、糖尿病前期發(fā)病率逐年增加。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調(diào)節(jié)受損(IFG)、糖耐量減低(IGT)2種情況。根據(jù)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ADA)的預測,到2030年,全球糖尿病前期患者將達到4.7億[1]。國內(nèi)流行病學調(diào)查顯示,我國現(xiàn)有糖尿病患者9 240萬例[2],居世界之首;糖尿病前期患者約占總?cè)丝诘?5.5%,約有1.48億人處于糖尿病前期。2010年成人流行病學統(tǒng)計顯示,我國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為51.1%[3-4]。因此,如何對糖尿病前期人群進行科學有效的干預并降低糖尿病的發(fā)病率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研究發(fā)現(xiàn),糖尿病前期已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島α細胞增生,例如注射鏈脲佐菌素的小鼠在發(fā)生糖尿病后可觀察到α細胞的增生,而應用二肽基肽酶-Ⅳ(DPP-4)抑制劑的小鼠并未出現(xiàn)該狀況。目前尚未有研究報道關(guān)于DPP-4抑制劑對IGT大鼠胰島α細胞的作用。本研究通過觀察西格列汀對IGT大鼠血糖、血脂代謝的影響,探討DPP-4抑制劑對IGT大鼠胰島α細胞的作用,現(xiàn)報道如下。
1.1 材料來源 選取4~5周齡雄性Wistar大鼠42只(購于河北醫(yī)科大學動物飼養(yǎng)中心),體質(zhì)量140~160 g,常規(guī)飼料適應性喂養(yǎng)1周后(6只/籠),按大鼠體質(zhì)量大小編號,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大鼠分為健康對照組(NC組,14只)和IGT組(28只)。同組動物體質(zhì)量相差小于10%,各組間動物體質(zhì)量相差小于5%。NC組給予常規(guī)飼料,IGT組給予高糖高脂飼料(飼料提供熱量21.8 cal/g,其中脂肪占56.0%,蛋白質(zhì)占7.0%,碳水化合物占37.0%)。2組大鼠每日早晚各投食1次,投食量為體質(zhì)量的3%,均自由飲水,自由活動。室溫控制在18~22 ℃,光照周期12 h。飼養(yǎng)至12周時,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具體方法:空腹10~12 h過夜,尾靜脈采血測空腹血糖(FBG)后,立即給予50%葡萄糖注射液2 g/kg體質(zhì)量灌胃,服用2 h后再次鼠尾靜脈采血檢測血糖。
IGT診斷標準[5]:大鼠OGTT、餐后2 h血糖(2 hBG)為7.8~11.1 mmol/L,則為IGT造模成功。
1.2 方法 成模后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IGT組隨機分為IGT對照組和西格列汀組(Si組),每組各14只大鼠。其中,Si組每日1次西格列汀灌胃[30 mg/(kg·d)],NC組及IGT對照組均給予等體積生理鹽水灌胃,2組繼續(xù)以高脂高糖飼料喂養(yǎng)4周。
于干預前后在3組大鼠中各取50%,禁食12 h后稱重,檢測FBG、2 hBG、三酰甘油(TG)、總膽固醇(TC)水平。腹腔注射5%水合氯醛麻醉,處死動物,快速提取大鼠胰腺組織。
標本處理:所得胰腺組織以10%甲醛溶液固定,常規(guī)切片后行蘇木精-伊紅染色(HE染色),光鏡下觀察胰島形態(tài)學改變;采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觀察胰島α細胞面積的變化,顯色結(jié)果采用IPP6.0系統(tǒng),根據(jù)胰島α細胞胰高血糖素標記陽性面積的百分比進行定量分析。每張標本隨機選取5個視野,計算每個視野內(nèi)染色區(qū)域的胰高血糖素陽性面積占所觀察胰腺組織面積的比值,取每個標本的平均值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免疫熒光單標法測定胰島α細胞胰高血糖素蛋白的表達情況,顯色結(jié)果采用IPP6.0系統(tǒng)根據(jù)顯色面積和強度進行定量分析。分析結(jié)果采用吸光度(IOD)值表示,圖像分析的IOD=lg(背景平均灰度值/待測目標平均灰度值)。標本的熒光顯色顏色越深,分布范圍越廣,IOD值越大,陽性物質(zhì)相對水平越大。每張標本隨機選取5個高倍視野(×150),計算每個視野內(nèi)染色區(qū)域的IDO值,取每個標本的平均值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
2.1 大鼠體質(zhì)量、血糖和血脂的比較 干預前,與NC組比較,IGT組、Si組的大鼠體質(zhì)量均增加,2 hPG、TG、TC水平升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組FBG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IGT組和Si組的大鼠體質(zhì)量、FBG、2 hPG、TG及TC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西格列汀干預4周后,與同期IGT組及干預前Si組比較,Si組的大鼠體質(zhì)量、2 hPG、TG及TC水平均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FBG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NC組比較,上述指標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大鼠體質(zhì)量、血糖和血脂的比較
注:與NC組比較,△P<0.05;與IGT組比較,*P<0.05;同組間干預前后比較,#P<0.05
2.2 大鼠胰高血糖素、胰島α細胞面積和胰高血糖素表達情況比較 干預前,與NC組比較,IGT組、Si組的胰高血糖素水平、胰島α細胞面積百分比和胰高血糖素表達水平升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西格列汀干預4周后,與同期IGT組及干預前Si組比較,Si組的大鼠胰高血糖素水平降低,胰島α細胞面積百分比和胰高血糖素表達水平下降,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NC組比較,上述指標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圖1。
表2 大鼠胰高血糖素、胰島α細胞面積和胰高血糖素表達情況比較
注:與NC組比較,△P<0.05;與IGT組比較,*P<0.05;同組間干預前后比較,#P<0.05
注:A為干預前NC組,B為干預前IGT對照組,C為干預前Si組,D為干預后NC組,E為干預后IGT對照組,F(xiàn)為干預后Si組
圖1 各組大鼠干預前后胰島α細胞胰高血糖素蛋白表達情況
IGT是糖尿病前期最常見的表現(xiàn),幾乎是糖尿病的必經(jīng)階段。研究證明,IGT階段已存在血清胰高血糖素升高,胰島α細胞增生情況。因此,對糖尿病前期患者進行干預,對于抑制胰島α細胞增生及逆轉(zhuǎn)胰島細胞功能,阻止其發(fā)展成糖尿病具有重要意義。
腸促胰素屬于胃腸道激素,是由胃腸道內(nèi)分泌細胞分泌,主要包括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和葡萄糖依賴的促胰島素分泌多肽(GIP),兩者均可通過促進胰島素分泌降低血糖,且不會使患者出現(xiàn)低血糖[6]。但GLP-1在體內(nèi)不穩(wěn)定,易被二肽基肽酶-Ⅳ水解,半衰期較短。DPP-4抑制劑能夠有效抑制二肽基肽酶-Ⅳ的活性,從而提高GLP-1和GIP水平,延長其作用時間,促進胰島素的分泌[7-8]。此外,DPP-4抑制劑還能通過抑制GLP-1和GIP的降解,間接促進胰島β細胞增殖,有抑制食欲、延緩胃排空的作用。其還能通過抑制肝糖原輸出、增加葡萄糖利用等方式增強胰島素敏感性。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西格列汀干預4周后,Si組大鼠無論是與干預前比較,還是與IGT對照組比較,體質(zhì)量更小,尤以下腹部最為明顯,動作更加敏捷,反應更加靈敏。此外,Si組大鼠2 hPG、TG、TC水平也明顯下降,提示西格列汀不僅能夠減輕IGT大鼠的體質(zhì)量,改善糖尿病前期的臨床特征,還能降低餐后血糖,改善脂代謝紊亂。這進一步表明,西格列汀可能具有阻止糖尿病前期向糖尿病發(fā)展的功能,這與國內(nèi)相關(guān)研究結(jié)果一致[9-10]。
西格列汀主要通過增加血清GLP-1水平發(fā)揮生理作用。(1)GLP-1可直接促進胰島素的分泌,從而提高血清胰島素水平[11]。其通過增加胰島素mRNA的穩(wěn)定性、上調(diào)胰島素的基因轉(zhuǎn)錄和生物合成等方式,補充β細胞的胰島素儲存量,防止β細胞耗竭[12]。(2)GLP-1可有效抑制胰島α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有研究表明,GLP-1不僅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胰高血糖素水平,還可改善1型糖尿病(T1DM)患者的胰島α細胞功能。FARGREN等[13]的研究顯示,T1DM患者在接受維格列汀治療4周后,餐后血清胰高糖素水平(餐后120 min胰高糖素曲線下面積)明顯低于接受安慰劑治療的人群。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西格列汀干預IGT大鼠后,免疫組織化學檢測胰島α細胞胰高血糖素陽性面積百分比低于IGT對照組,免疫熒光標記胰島α細胞胰高血糖素弱于IGT對照組,胰島中央部分布減少,血清胰高血糖素水平降低,提示西格列汀干預后,胰島α細胞數(shù)量減少,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分泌減少,說明西格列汀可以改善IGT階段胰島a細胞數(shù)量和分泌功能。(3)GLP-1主要通過與其受體結(jié)合發(fā)揮生物學效應。研究證實,胰島a細胞存在GLP-1受體。研究顯示,GLP-1可直接激活激酶A(PKA),繼而抑制胰島a細胞上的N型鈣離子通道,小幅度增加細胞內(nèi)環(huán)磷酸腺苷(cAMP)水平,減少胰高血糖素的胞吐作用,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4)GLP-1能促進胰島素分泌。研究發(fā)現(xiàn),在胰島素信號通路參與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的過程中,GLP-1可通過胰島素、生長抑素等旁分泌途徑作用于胰高血糖素。目前關(guān)于GLP-1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是否通過胰島素介導的結(jié)論不一:有學者表示GLP-1可誘導胰島素基因的轉(zhuǎn)錄,促進胰島素的成熟和分泌,通過胰島素間接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也有學者證實GLP-1不能直接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必須有生長抑素底物-2介導,提示生長抑素可能作為中間橋梁介導GLP-1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的作用。GLP-1與胰島a細胞上的GLP-1受體結(jié)合,刺激生長抑素的分泌增加;升高的生長抑素作用于胰島a細胞,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5)GLP-1改善胰島素抵抗。研究證實,高糖高脂飲食誘導的IGT及2型糖尿病階段已經(jīng)存在胰島a細胞胰島素抵抗。GLP-1可能通過改善胰島素抵抗,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研究顯示,IGT階段存在胰島素抵抗狀態(tài),給予GLP-1受體激動劑Exendin-4干預后,胰島素抵抗改善,全身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增加,糖負荷后胰島a細胞的功能恢復,感知胰島素作用能力增強,胰高血糖素分泌被抑制。
綜上所述,西格列汀可下調(diào)胰島α細胞面積及胰高血糖素蛋白表達,降低餐后血糖和胰高血糖素水平。
[1]LIAN F,LI G,CHEN X,et al.Chinese herbal medicine Tianqi reduces progression from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to diabetes:a double-blind,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multicenter trial[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14,99(2):648-655.
[2]YANG W,ZHAO W,XIAO J,et al.Medical care and payment for diabetes in China:enormous threat and great opportunity[J].PLoS One,2012,7(9):e39513.
[3]XY Y,WANG L,HE J,et al.Prevalence and control of diabetes in Chinese adults[J].JAMA,2013,310(9):948-959.
[4]徐瑜,畢宇芳,王衛(wèi)慶,等.中國成人糖尿病流行與控制現(xiàn)狀--2010年中國慢病監(jiān)測暨糖尿病專題調(diào)查報告解讀[J].中華內(nèi)分泌代謝雜志,2014,30(3):184-186.
[5]楊遠行,郗光霞,孫啟政,等.艾塞那肽對糖耐量減低大鼠骨骼肌葡萄糖轉(zhuǎn)運蛋白4表達的作用[J].中華內(nèi)分泌外科雜志,2016,7(3):187-190.
[6]母義明.DPP-4抑制劑類藥物在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藥物經(jīng)濟學評估[J].中華內(nèi)分泌代謝雜志,2014,30(6):541-544.
[7]宋崟,任耘.DPP-4抑制劑單藥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J].天津藥學,2014,26(1):62-64.
[8]靳淇,陳海燕,孔儉.DPP4抑制劑西格列汀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作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7):4105-4106.
[9]杜雅芹,成旭東.DPP-4抑制劑(西格列汀)對糖尿病前期人群的治療效果與安全性分析[J].現(xiàn)代儀器與醫(yī)療,2015,21(5):61-63.
[10]呂霄,趙猛,凌宏威,等.西格列汀對糖尿病前期人群干預效果[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1):26-29.
[11]陳莉明.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劑類口服降糖藥的藥化性質(zhì)和藥理活性綜合比較分析[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6,8(8):508-510.
[12]趙超,劉昕,崔進,等.GLP-1對2型糖尿病β細胞作用機制的研究[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24):148-150.
[13]FARGREN J,PERSSON M,SCHWEIZER A,et al.Vildagliptin reduces glucagon during hyperglycemia and sustains glucagon counterregulation during hypoglycemia in type 1 diabetes[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12,97(10):3799-3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