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凌云 楊書源
一起看似普通的棄嬰事件,遺棄者卻難得一見地敢于從暗處走向“臺前”;看似是一位犯了彌天大錯父親的自我懺悔、救贖,其實背后是社會合力促成的一次反轉(zhuǎn)
女兒出生一周后,楊志強決定孩子不隨他姓,而姓季。“季”這個姓,是杭州市兒童福利院工作人員給的,用于辦棄嬰的入院登記。
女兒“失而復得”,福利院工作人員含蓄地詢問楊志強要不要把姓改回來,這位遺棄了女兒的34歲貴州男人猛搖頭:“不用了,就姓季,紀念我干下的這檔子事。”
就是那天,患有先天性腸閉鎖的女兒被推進手術(shù)室。而手術(shù)日期,用孩子主治醫(yī)生的話說,已經(jīng)因為這場“遺棄風波”,延遲了三四天。
11月11日中午,打工者楊志強把出生僅一天半的女兒悄悄“留”在杭州上城區(qū)街道旁沿河公園的長椅上。孩子很快被路人發(fā)現(xiàn)、報警、送入醫(yī)院體檢、送入福利院。通過遺棄現(xiàn)場監(jiān)控,警方將已返回寧波打工地的楊志強帶回杭州。
楊志強說自己從沒那么“錯”過。他悄悄把微信名“花間一壺酒”改為“傷心一壺酒”,頭像也換成女兒的疾病診斷書。
“以后再也不生了?!彼磸透嬖V旁人,這個剛出生的孩子已是第4個女兒。經(jīng)濟拮據(jù)卻一直生育的原因,是想要個兒子。
第一次動念“丟孩子”,是在他不顧醫(yī)生勸阻、非要給孩子辦出院手續(xù)的那刻。錢已花得所剩無幾,他被醫(yī)生一句“先留院觀察,再決定手術(shù)日期”嚇住。孩子的病,仿佛無底洞。
他本打算抱回去給正在坐月子的妻子看看再丟,但到了火車站,當日票已售完。他索性提前行動。
走到公園,他迅速在椅上放下孩子。一起放下的,還有一只塑料袋,里面裝著一套嬰兒服、一包尿不濕和一瓶牛奶。
“椅子旁就是人行道,人流量大,孩子很快就能被發(fā)現(xiàn),少受一些苦?!睏钪緩娊忉?。果然,沒等他走遠,一位過路的老阿姨發(fā)現(xiàn)了襁褓里的孩子,將其抱起。他不敢回頭多看,急匆匆穿過馬路,坐在對面辦公樓門外的臺階上。
隔著綠化帶,他隱約望見孩子身邊聚集的人越來越多。他開始抱頭大哭,哭了一陣,拭干眼淚,在原地點燃一支煙。此時,在老家的姐夫打來電話,代表一家人叮囑他好好照顧患病女兒。楊志強支吾應著,掛斷電話,倉皇打車去了高鐵站。
回到紹興,在妻子的產(chǎn)科病房,楊志強只告訴妻子一句:孩子在杭州醫(yī)院的保溫箱里接受治療。
妻子王艷麗信服——因為女兒是早產(chǎn)兒,生下來只有2公斤出頭。按原定計劃,孩子應該在一個多月后出生于寧波,那是夫妻倆常年生活的打工地。
但王艷麗在9日從貴陽返回寧波的火車上突發(fā)陣痛,夫妻倆臨時在中途紹興就醫(yī),此時她羊水已破。
那是楊志強記憶里,妻子最漫長的一次生產(chǎn),從黃昏直至午夜。10日凌晨,女兒出生,被診斷出患有先天性腸閉鎖,當?shù)蒯t(yī)生建議楊志強趕緊帶著孩子轉(zhuǎn)院杭州做手術(shù)。
“她應該是陪我回去籌錢太累了……”楊志強事后推測。夫婦倆這趟回貴州農(nóng)村老家,就是為了這個孩子。王艷麗懷孕6個月時,腹中胎兒即被查出患有先天性腸閉鎖:并非不治之癥,但一出生就要手術(shù)。
夫妻倆把老家唯一的值錢物——新蓋沒幾年的房子,做了抵押貸款,換回4萬多元,給老人和3個女兒留下一小部分后就急著回寧波掙錢。
只是,當這些錢迅速變得捉襟見肘,楊志強懵了。他像是要甩掉厄運一樣,想甩掉這個剛出生的病嬰。
12日,他把妻子從紹興醫(yī)院接回寧波出租屋。到家后,他宣布:孩子已夭折。
那幾天,妻子沒日沒夜哭。而楊志強也從不曾合眼,“一閉眼,就都是孩子的臉”。
在看守所度過兩天后,取保候?qū)彽臈钪緩娮龅牡谝患率窃谂畠旱氖中g(shù)同意書上,作為監(jiān)護人簽名。
雖是第四次做父親,楊志強卻是第一次發(fā)現(xiàn)孩子的冷暖這么難拿捏。
躺在病床上的小女兒,被層層包裹:冬天的棉服、抱毯、毛毯……病房里常有醫(yī)護人員出入,對孩子進行檢查、注射。楊志強一次次小心翼翼地把孩子從層層包裹里打開又包好。
妻子、孩子,兩頭都是歉疚。趁孩子術(shù)后在重癥監(jiān)護室不能貼身照料時,他回了趟寧波,看獨自坐月子的妻子,給她帶了一套新衣和一些雞蛋。在老家,長輩們都說孕婦產(chǎn)后必須吃雞蛋。
返回杭州路上,他接到醫(yī)生電話,得知術(shù)后情況相對穩(wěn)定,可從重癥監(jiān)護室轉(zhuǎn)到普通病房,揪著的心終于舒緩了些。
從看守所出來這些天,都是他一個人守著寶寶。本想讓嫂子過來幫幾天,可兄嫂都忙著打工還要順便照顧妻子,他沒好意思開口,“我對不起他們!”
由于妻子沒有手機,在杭州照顧孩子時,楊志強都是與兄嫂聯(lián)系來了解家里情況,偶爾發(fā)幾張寶寶照片。
“我爸媽說,還是得要個兒子,有兒子才叫得響!”在老人眼里,這是一家人在村里生活的底氣。為盡孝道,楊志強和妻子接連生育。得知妻子第四次懷孕時,他召集了老鄉(xiāng)在家喝酒,喝到興頭上在K歌軟件里唱了貴州民歌。他把那天唱的歌,存在一個叫“回憶過去的日子真美好”的賬號里。
記者問起賬號命名來由,楊志強苦笑:“我跟老婆剛認識時,哪有這么多事情要煩心?”
《大學》中又寫道:為人君,止于仁;為人臣,止于敬;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與國人交,止于信?!薄渡袝分械摹懊駷榘畋?,本固邦寧”,“仁者愛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薄爸倚牛Y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無本不正,無文不行(《禮記·禮器》)?!薄岸Y形于外”,“道誠于心”。以忠信、誠意按照一定的禮節(jié)規(guī)程相互表達“仁義”則“智”(意指思想道德,在今天也可延伸為科學與人文精神)成。
當下,他只盼望孩子盡快好轉(zhuǎn),“醫(yī)生說如果恢復得好,一個月后就能出院,孩子也能少受點罪”。
剛做完手術(shù)的孩子,每天只能靠胃管輸送營養(yǎng)液。孩子不能吃,楊志強也吃不下。實際上,他也不敢花錢。寶寶在重癥監(jiān)護室時,他都是靠在醫(yī)院四樓的椅子上過夜。
楊志強從抽屜里拿出他小心疊好的3張收據(jù),分別是1200元、1200元和100元,均為直接打到孩子住院賬號60120385的捐款。他說,這些幫孩子繳費的人,他都不知道是誰。
錢是當年夫妻倆背井離鄉(xiāng)坐28個小時火車來寧波打工的唯一理由。因為家貧,楊志強只念到小學3年級,而王艷麗一天書也沒讀過。
在寧波郊區(qū)小鎮(zhèn)上,夫妻擠在一間280元月租的10平方米左右的平房里。陰暗逼仄的屋里除了床和灶臺,已不剩多少空間。電動車是楊志強最心愛的“寶貝”,害怕被偷,每晚都抬進屋。屋頂漏雨,他從工廠撿回幾塊塑料皮,釘在房頂上。
為了賺錢,楊志強幾無休息日,畢竟多上一天班,就能多掙150元。不巧的是,妻子懷孕時,楊志強摔壞了腿。為了省錢,他在醫(yī)院花了100多元縫幾針就回家。
楊志強家的每一筆錢都必須花在刀刃上。夫妻倆做過最“奢侈”的事,是讓孕期反應大的王艷麗辭工在家待產(chǎn)。
來寧波之初丟了手機后,王艷麗已有4年沒用過手機。她并沒覺得手機有多重要,想和遠在老家的孩子通話時,用丈夫的手機就行。這次得知丈夫丟了親生骨肉,她最大的反抗也只是沉默、流淚、拒絕吃飯。
得知孩子有先天性疾病的那一刻,他們第一反應是不相信?!拔衣犂相l(xiāng)說很多孩子產(chǎn)檢時說是有病,生下來卻是健康的?!笔中g(shù)會給這個家庭帶來怎樣的經(jīng)濟重創(chuàng),楊志強不敢想。
看到楊志強遺棄孩子的新聞后,捐助者楊顏說她的第一反應,更多的還是憐憫。
楊顏通過福利院聯(lián)系到楊志強?!拔腋牧撕芫茫私饬怂奶幘?,想著能幫一把是一把。”楊顏在跟醫(yī)院確認具體情況后,為孩子墊付20000元醫(yī)藥費。
她把醫(yī)藥費直接打到孩子的住院賬號——這是上城區(qū)公安分局的警察和福利院工作人員向捐贈人發(fā)出的建議,以最大程度保證??顚S?。
楊顏說,她沒想過讓楊志強歸還醫(yī)藥費,“只要他能好好照顧這個孩子,將孩子撫養(yǎng)長大就夠了。他也答應了我。我還是欣慰的”。
楊志強卻堅持:“以后我有能力了,還是想盡力把錢還給幫我的人?!?/p>
(應采訪對象要求,楊志強、王艷麗、楊顏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