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春艷
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教學是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類的全部藝術。”物理教學當然也需要藝術,要上好一節(jié)生動有趣的物理課是需要我們老師去精心創(chuàng)設適宜的物理情境。“情”就是師生情感的交流,“境”是指教學環(huán)境。教學情境缺失的教學活動學生自然不會有興趣。如果把知識直接傳授給學生,學生就不知道這個物理規(guī)律是在什么情況下發(fā)現(xiàn)的,可以解決什么問題,這是不利于學生思維發(fā)展的,當然更不會提高他們的科學素養(yǎng)。
我們在教學中要營造學習物理的氛圍,不但要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教學手段,還要精心設計物理教學情境,物理情境的內容多種多樣:可以是充滿感情色彩的語言、具體形象的描述,也可以是恰當巧妙的比喻,甚至是一個動作、表情、眼神等都是物理教學的美好情境,我們通過這些手段激發(fā)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讓我們的工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思考是理解物理規(guī)律形成物理思想的源泉,在課堂教學中精心設計問題情境并巧妙提問來激發(fā)學生思考,從而引起思維的共鳴。有一次,我在講解“靜止”和“速度為零”的區(qū)別時,我先讓學生觀察從我手中豎直向上拋出的粉筆,我先問學生粉筆做了什么運動?粉筆在最高點速度是多少?學生都快速準確地回答出粉筆先向上減速,速度減小到零又繼續(xù)向下加速,粉筆在最高點速度是零。我又問學生粉筆在最高點靜止了嗎?學生再次快速準確回答出粉筆在最高點不是靜止。在整個教學中我只是利用身邊的教學工具創(chuàng)設了一個情境并提出幾個問題,并沒有正面講解,卻取得了非常棒的教學效果。如果問題比較復雜,通過語言來進行表達,就使表達得清晰、準確、到位,學生不但聽得很累理解的也不一定很到位,而且易混易錯易忘。比如在講解閉合電路電源輸出功率的最大值與電源效率在此時不是最大時,學生不理解為什么電源輸出功率最大時效率沒能對應最大,我沒有急于解釋而是打了一個比方:我有一個窮朋友和一個富朋友,我分別向他們借錢,窮朋友把他全部的2元錢借給了我,富朋友借給了我3元錢,富朋友借我的錢相對較多,但是在我的心里哪個朋友更值得深交呢?這一情境的創(chuàng)設給學生鋪設了一個思維階梯,我們再去正面解釋,學生立刻理解了其中的不同。因為學生的知識背景不同,所以對一些問題理解接受能力是不同的,教師需要精心設計情境,讓他們知道物理規(guī)律就在身邊,讓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學生輕松學會,可謂事半功倍。
有的時候一個恰當?shù)谋扔饕矔審碗s問題變得淺顯易懂,比如我在講解變壓器的輸入功率等于輸出功率,輸入功率由輸出功率決定,學生就困惑為什么既然是相等,那么誰等于誰都是一樣的呀?我舉了這樣一個例子,我女兒長得非常像我,如果反過來說行嗎?學生茅塞頓開,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讓笑聲與教育同行,這不是為了博得學生的笑聲和掌聲,目的提高學習興趣降低教學難度,有利于學生快速理解,提高教學效率。
課堂不是教師演講的舞臺,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多思考、多探索、多提出問題,從而解決問題,要體現(xiàn)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讓學生通過思考主動獲取知識。一節(jié)成功的物理課不是教師的獨角戲,學生才是教學活動的主角,能讓每一個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上來。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積累,優(yōu)化組合多種媒體創(chuàng)設一些好的物理情境去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讓復雜的物理規(guī)律變得通俗易懂。有了“情”那么“境”才能得以升華,愛是教師的靈魂,教師以愛作為教學的出發(fā)點去精心設計我們課堂,讓我們的學生都不掉隊,讓他們都得以充分發(fā)展。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特別的與眾不同的,關鍵是我們的教學方法是否得當,他們都需要我們去喚起、去激發(fā)、去引導、去培養(yǎng)。我們要讓課堂變得活躍生動有趣,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其中,因為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如果課堂只是我們講,沒有趣味性,學生自然就會打瞌睡,知識落得太多,久而久之他們對學習就失去了信心。所以我們迫切解決的問題并不只是應該傳授什么知識、傳授多少知識,還要解決如何讓學生愛學習和如何提高學習效率的問題。
當然任何一種教學手段都是一把雙刃劍,過多的情境會讓課堂失去主題和核心,有些知識的傳授需要直奔主題的時候我們就開門見山,刻意去創(chuàng)設情境反而是舍近求遠,化蛇添足。情境的創(chuàng)設在教學中應該是錦上添花的,決不能肆意浪費學生寶貴的時間和精力帶領學生去跑偏。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衡量和平衡各種教學手段,充分展現(xiàn)教師的職業(yè)藝術。我們的課堂就一定會生動有趣充滿活力,我們的教學就會更加有效,我們的教育事業(yè)會更加成功,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更好的建設者,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