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凡凡
訂一份外賣已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手指輕輕觸碰幾下,便會有一份熱氣騰騰的美食出現(xiàn)在眼前,何樂而不為?事實上,叫外賣已成為年輕人所喜愛的一種生活方式,但也有作家發(fā)出警告:外賣,正在毀滅我們的下一代。
不過,在我看來,外賣不是“炊煙”的敵人,而是“炊煙”的“后身”。不難猜測,這位作家抵制外賣的理由里一定會有一條——它讓家庭的溫馨蕩然無存。但事實未必如此,我認為外賣的盛行反而是人們回歸家庭的信號:這意味著人們從飯館回到家中。現(xiàn)代生活腳步加快是無法回避的現(xiàn)實,如果一定要堅持開火做飯的話,大部分情況下也只能是家人的負擔。更何況,所謂“家庭的溫馨”也只是人在家中一種放松條件下的主觀歡愉而已,“記憶中的味道”不是客觀上的味道而是主觀上的情景。外賣從客觀上解放了人,又給人以家的主觀情景,它其實可以成為新的情感支點。外賣,正在構筑生活新的情感空間。
再者,從“分工”中而來的外賣正在推著人們走向更遠的遠方。工業(yè)革命中,勞動的分工化使得生產力得到巨大的發(fā)展,而當今社會,這種分工已經從國家、行業(yè)層面細分到家庭、個人。人們放棄了能力的廣度,以求得深刻的絕對優(yōu)勢,并在相互交往中,實現(xiàn)生活水平的飛躍。人們只需精于一門手藝便好,其他的生活資料,可以通過商品的交換得以實現(xiàn)。外賣,既是精于廚藝者展示、交換商品的平臺,也是其他為了更好追求單項精通而放棄廚藝的人得到生存、生活、發(fā)展條件的平臺。這種勞動的細化分工,使個體無須勞心于能力的廣延,而能專心于單項深化,并通過“交換”深化整個社會。外賣,正在開拓人類生活新的發(fā)展空間。
當然,外賣也存在著許多問題:食品的衛(wèi)生、食材的偽劣、配送的時長……但是,這些或是制度或是內容上的缺點并不足以改變外賣創(chuàng)造生活新空間的大方向,外賣在本質上是符合時代發(fā)展要求的,它擁有并已經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這豈是三言兩語“擔心”“警告”所能否認的?
外賣不會毀滅下一代,相反,它正在為我們的時代創(chuàng)造生活的甚至是生命的新空間。
文章旗幟鮮明地認為外賣不但不會毀滅下一代,相反,它還可以“構筑生活新的情感空間”和“開拓人類生活新的發(fā)展空間”,這一新穎的觀點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文章針對“外賣讓家庭的溫馨蕩然無存”的觀點進行反駁,破立結合,提出“家庭的溫馨”只是“人在家中的主觀歡愉”的觀點,很有見地。接著又從社會工業(yè)化發(fā)展的大背景入手,用“社會分工”論證“外賣正在推著人們走向更遠的遠方”“外賣開拓人類生活新的發(fā)展空間”,宏觀角度的分析顯示了這名同學開闊的視野和對社會發(fā)展的預見。
稍顯不足的是,這名同學在論述過程中沒有結合實例進行闡述,這使文章在說服力和生動性上有所欠缺,如能加以改進,分數會再上一層樓。
瑞安中學 黃華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