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鹽津縣第三中學 龍先輝
在學期初的化學教研計劃中就要確定好本學期開展的“同課異構”活動的老師、時間、課題、年級、班級。在老師的確定當中,可以選擇優(yōu)秀化學教師進行“同課異構”示范課;可以選擇新老教師進行“同課異構”公開課,可以選擇新教師進行“同課異構”公開課。時間要與教學進度同步,包括教師的教學設計、集體備課、集體備課后教學設計的修改、具體授課時間。課題的確定當中,要選擇大家都覺得學生難掌握的課題,通過這樣的“同課異構”教學活動,切實有效的探究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學技巧。班級的選擇當中,可以選擇同一層次或者是不同層級的班級進行授課。期初要做到提前規(guī)劃,提前通知到進行“同課異構”的老師,以便于他們提前做好資料研究、教學設計,并于規(guī)定的教研集體備課中進行集體備課。
集體備課是以教研組為單位,組織教師開展集體研讀大綱和教材、分析學情、制定學科教學計劃、分解備課任務、審定備課提綱、反饋教學實踐信息等系列活動。集體備課是提升本組化學教師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化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有效途徑?;瘜W教研活動中無論是示范課還是公開課,授課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后,開展“集體備課”活動是個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在“集體備課”時,主講的兩位教師分別根據自己的教學設計,從設計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預期達到的教學目的等方面分別進行闡述,然后參加活動的各位化學教師依次根據主講教師的授課理念、授課模式,特別是對教學過程中的引課、教學方法、教學技巧、突破重點、分散難點、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小組互動等方面暢所欲言的提出自己的寶貴意見,出方法、想計策、挖重點、摳難點。討論時要充分鼓勵各抒己見,允許不同意見的爭鳴,最終達成共識,達到共同學習、相互探討,資源共享、共同提升的目的。
進行“同課異構”的兩位化學教師,分別根據“集體備課”時各位化學教師給予的寶貴意見,進行歸納整理,對教學設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反復推敲,反復修改,預估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狀況尋找解決措施,為課堂教學的實施再一次進行充分準備,精心策劃,最后形成一篇完善的教學設計,既可以用于“同課異構”課堂上的精彩“表演”,也可以用于向教育刊物投稿。
組織化學教研組所有成員對“同課異構”示范課或者公開課進行聽課。在課堂上,每次進行“同課異構”的兩位教師在經過反復精心準備的情況下,在化學課堂上百花齊放、各具特色、風格迥異。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不同的班級等分別因材施教的采用多種授課模式,有以傳統模式為主的教學,有我校典型的“二五一一模式”(25分鐘的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10分鐘的師生探究互動反饋,10分鐘的總結反思鞏固練習)的教學,有以新課程理念為主穿插傳統模式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各位教師的教學素養(yǎng)都會讓同仁眼前一亮:新穎的引課、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知識銜接、師生的默契探究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探究的熱烈、學生的大膽質疑、教師扎實的教學基本功、落落大方的教學儀態(tài)、抑揚頓挫、幽默的教學語言等都讓人刮目相看,受益匪淺。每次兩位教師雖然講授同一課題,但卻都能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將化學新課程理念貫穿于教學中,特別是青年教師,彰顯了他們的風采、可以把新課程理念發(fā)揮到極致:教師起引導作用,以學生為主,采取小組研討、師生質疑等方式,引導學生對知識的探究步步深入、自主合作學習、自主思考、自主合作探究、切實有效的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每次開展的“同課異構”活動,不僅有效促進了化學教研活動的開展,也加強了團隊合作的凝聚力、創(chuàng)造力,促進了青年教師的迅速成長。
再優(yōu)秀再精彩的化學課堂教學,也有處理不足之處,也需要共同分享聽課所獲,總結亮點、成功經驗、分析不足的環(huán)節(jié)或者處理不到位的知識點。示范課或者公開課后,要馬上及時組織所有人員參與評課活動。在評課活動中,所有成員依次都毫無保留,敞開心扉的對兩位授課教師的課堂教學從教學方法、教學技巧、師生配合默契程度、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新課程理念的運用情況等方面進行點評。提出自己假如講授該課題,會在哪些知識點處理更妥帖,對該教師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然后大家討論探究如何處理更恰當。通過這樣的評課活動,可以將該課題的每個知識點的處理技巧發(fā)揮的淋漓盡致,可以充分挖掘每個教師授課素養(yǎng)的潛力,可以充分交流情感,促進新老教師相互學習,轉變老教師傳統的教學理念,促進新教師的快速成長、達到資源共享,促進了本組化學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
經過教學設計、集體備課、課堂教學、集體評課等活動后,要求化學教研組兩位授課教師根據這一次“同課異構”活動,對該課題的教學經驗、教學方法、教學處理技巧、引課的亮點、如何突破重點、分散難點、學生學習掌握知識容易出現的誤區(qū),評課活動中獲得的寶貴意見等進行課后反思、總結、歸納,提煉,撰稿形成一篇優(yōu)秀的論文,投稿發(fā)表,以便相互學習、共同提高,達到資源共享、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有效提高化學課堂教學質量。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在化學教研中堅持開展“同課異構”活動,通過絞盡腦汁的進行教學設計;挖空心思的尋求吸引師生眼球的新穎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技巧;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竭盡所能的教學態(tài)度;滔滔不絕、毫無保留的集體備課、集體評課;課后反思歸納總結,對每位教師都是一種磨練和提升,可以加快每位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的成長,以教研促進化學課堂教學質量。在化學新課程理念下,使化學課堂教學走向“高效”,追求課堂教學效率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