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禹涵(遼寧師范大學 遼寧 大連 116029)
在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針對中小學生提出了“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口號,在以后的各個時期里我國各級教育部門都曾多次強調(diào)中小學生一定要全面發(fā)展。2007年國家大力倡導“陽光體育運動”,廣大中小學生從書本走向大自然,從網(wǎng)絡游戲中走到七彩陽光下,積極參加體育鍛煉。課外體育鍛煉作為校內(nèi)體育課的一個重要補充,對中小學生養(yǎng)成終身體育意識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課外體育鍛煉不僅能提高中小學生的體質(zhì)與耐力,而且能夠幫助學生逐步養(yǎng)成熱愛鍛煉的良好習慣,讓良好的習慣伴隨學生的一生。我們應該多關注中小學生的課外體育鍛煉情況,堅持國家“陽光體育運動”的政策,讓更多的中小學生在課外體育鍛煉中享受運動帶來的快樂。
隨著國家對中小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的不斷重視,中小學生課外體育鍛煉成為熱門的研究課題,各種文章應運而生,專家從不同的方面對一些城市或者鄉(xiāng)村的學校進行調(diào)查與研究。
在《太原市小學生對課外體育鍛煉態(tài)度和行為的調(diào)查與分析》這篇文章中,申洪山認為太原市的小學生對于課外體育鍛煉持有積極肯定的態(tài)度。由于男女自身的差異,他們喜歡的運動項目存在很大的差異。男生普遍會喜歡運動量大、對抗性強的體育運動項目;相反女生普遍喜歡運動量小、對抗性弱的體育運動項目。但是,我們更應該看到中小學生對于課外體育鍛煉的積極態(tài)度與他們實際的行為存在一定的差異,大部分人都達不到“每天鍛煉一小時”的最低標準,中小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的效果不盡人意。
李慶芳在文章 《陽光體育運動背景下毫州市中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現(xiàn)狀調(diào)查》中認為:限制亳州市中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主要原因來自于學生和學校兩個方面。從學生出發(fā),學生自身的學習壓力比較大,留給課外體育鍛煉的時間少且沒有專業(yè)的指導。從學校來說,學校的體育設施不完備,并且在學校之中鍛煉的氛圍比較差。尤其是對于高三的學生來說,學校為了提高本校的升學率,體育課基本上被取消,更不要說進行課外體育鍛煉了。這些情況都應該引起相關部門和領導的重視,以學生健康陽光成長為出發(fā)點,改進學校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力有時間擁抱陽光,走進自然。
在《小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分析——以佛山市禪城區(qū)南莊鎮(zhèn)為例》中,陳名超和陳寶玲強調(diào)正確引導小學生積極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的現(xiàn)實意義。學校應協(xié)調(diào)好各職位的工作,共同為學生體育活動的開展做出貢獻。有計劃的在課外體育活動組織比賽,讓學生更好地加入到課外體育活動中。另外,家校合作也是非常必要的,家長不能推卸自己的教育責任,與學校一起助力學生的健康成長。
學校是學生學習成長的主要場所,社會的基礎設施和價值導向影響學生的認知,家長是學生第一位老師,因此我們從學校、社會、家長、學生四個方面來分析制約中小學生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的因素。
學校對于中小學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小學生一天的生活基本上都是圍繞學校展開的。大部分的學校都有一個現(xiàn)實的問題,就是教學質(zhì)量。我們國家大部分學校檢驗教學質(zhì)量都是 “教學成績”這個硬性的指標。大到期末考試,小到各種月考都要進行比較。班與班、校與校、市與市……這種比較是非常可怕的。比較之下,繁多的課后作業(yè)應運而生。學生在放學之后有大量的家庭作業(yè)需完成,因此沒有時間來進行課外體育的鍛煉。不要說課外體育的鍛煉,很多中小學校會占用體育課來上文化課,體育課可有可無。
社會的基礎設施和不良價值導向?qū)τ谥行W生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雖然我國越來越重視學生的課外體育鍛煉,提出了一系列的口號,但是我們也要看到我們存在基礎設施不完善等一系列的問題。雖然有很多專門的體育場館或場地設施以及大量的健身場所,但是我們不能忽略一個問題,這些場所大部分都是要收費的,免費的較少,不適合中小學生的消費水平。一些社區(qū)和公園也有很多的健身器材和開闊的場地,但是這些地方的健身器材都存在損壞、失修的現(xiàn)象,沒有專門的人員進行管理維修,存在一系列的安全隱患,比較危險。中小學生年齡還非常小,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較容易受到各種不良誘惑的影響,隨著網(wǎng)絡游戲和娛樂活動的不斷發(fā)展,社會中很多人沉迷于虛擬的網(wǎng)絡游戲之中難以自拔,在這種不良價值導向之下,很多中小學生中了網(wǎng)絡游戲的“毒”,如“英雄聯(lián)盟”、“王者榮耀”等等,他們把所有的時間都給了網(wǎng)絡游戲,沒有時間進行課外體育鍛煉。
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位老師,也是學生的主要管理者。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美好愿望,希望自己的孩子通過學習考試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我們的考試主要是“應試考試”,很多家長的教育也是“應試教育”,在學生放學之后,不僅要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而且還要完成家長給自己的作業(yè)。家長怕孩子落在別的孩子后面,會給孩子買很多的課外輔導書、試卷真題。除此之外,還會報很多學習班,學專業(yè)知識、音樂舞蹈、畫畫播音……學生的課外時間被自己的父母塞得滿滿當當,完全沒有時間進行課外體育鍛煉。部分家長戴著有色眼鏡來看待體育運動,認為沒有必要抽時間來進行課外體育鍛煉。很多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這些長輩,總覺得孩子缺乏營養(yǎng),從小都是大魚大肉,許多中小學生都屬于肥胖體質(zhì),自己不喜歡鍛煉。
學生作為一個主體,是選擇的發(fā)出者。中小學生正處于活潑愛玩的階段,他們一般都喜歡各種各樣的課外體育鍛煉,但是在學校、社會、家長三股力量的影響之下,中小學生尤其是城里的中小學生或被動或主動地放棄了很多課外體育鍛煉的機會,農(nóng)村的中小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的機會比較多。
這些因素都影響了中小學生的課外體育鍛煉。中小學生正處于事情認知起步階段,這一階段正是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重要階段,我們不應該讓這些因素影響中小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
美國政府在1980年的《全國的目標:增進健康,預防疾病》的文章中提到,對于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來說,校內(nèi)體育課鍛煉和課外體育鍛煉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美國明確的規(guī)定了課外體育鍛煉的目的:增強學生身心健康,預防疾病的發(fā)生,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和水平,更好的服務于社會,提高人民生活質(zhì)量。美國中小學的課外體育鍛煉的時間非常靈活,以學生的需求為根本,學生完全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鍛煉時間。
日本公立學校98%開設了自己的俱樂部,平均每所學校就有十多個俱樂部。在學校的俱樂部當中,學生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傾向,來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運動項目。小學生最喜歡的是壘球,其次是乒乓球和羽毛球。而中學生選擇最多的是日本象棋和圍棋,其次是各種球類運動。
法國中小學為鼓勵學生參與到運動中來,法國一些學區(qū)會組織校際年度田徑賽,獎杯和名次并不是最重要的。當選手跑完之后,會得到老師簽發(fā)的《技能文憑》。一些學校號召自己的學生奉獻愛心、籌集善款,則想出“運動慈善”的好辦法,把運動與慈善聯(lián)系在一起,一方面激發(fā)中小學生對于課外體育鍛煉的興趣,另一方面也能培養(yǎng)中小學生的愛心。
對比我們國內(nèi)對于中小學課外體育鍛煉的態(tài)度,國外更加的積極。國外的學校首先非常重視,他們舉行一系列的活動來鼓勵學生參與。此外家長的態(tài)度也是非常重要的。與國內(nèi)家長偏重文化課、興趣班相比,外國的家長把課外體育運動看的和其他學習一樣的重要,他們會抽出時間來陪伴自己的孩子進行課外體育鍛煉。在課外體育鍛煉中,增進自己與孩子之間的感情,這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綜上所述,大量的文獻已經(jīng)對各地中小學生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現(xiàn)狀進行了研究與分析,對未來中小學生參與課外體育鍛煉有一定的影響,同時也對今后研究中小學生參與課外體育鍛煉也有了一定的借鑒作用。通過一系列的分析,希望可以在家長和學校教師的心里來端正對于課外體育鍛煉的看法。家校聯(lián)合,社會助力,著力發(fā)展中小學生課外體育鍛煉活動,從小培養(yǎng)強健的體魄,樹立終身體育和陽光體育的意識,為實現(xiàn)個人的良好發(fā)展,為實現(xiàn)我們的中國夢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學校應完善校內(nèi)體育場地設施,給學生的鍛煉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為了增強學生對參與課外體育鍛煉價值的認識,學校應經(jīng)常開展各項體育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技能并讓學生有機會接觸更多更健康的體育鍛煉項目。最重要的是學校要合理布置作業(yè),不要用繁重的作業(yè)來阻礙中小學生親近運動、擁抱陽光的機會。
社會應該更加積極地完善體育鍛煉的各項基礎設施,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進行維護與日常的檢查。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應該有正能量的價值觀,多多參加體育運動,為中小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和諧美麗、熱愛運動、放下手機、擁抱自然的社會基本導向。
家長的榜樣力量是非常重要的,應該抽出時間陪伴孩子參課外體育鍛煉,對課外體育鍛煉給予更多的支持。不要額外地為自己的孩子布置大量作業(yè),為孩子減負。
作為一名中小學生應努力克服自身惰性,經(jīng)常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發(fā)展自身興趣、特長,增強體質(zhì)健康。多參與一些具有專業(yè)人士指導的體育鍛煉俱樂部,提高對課外體育鍛煉的認知程度,不再盲目地進行鍛煉,合理安排自己的課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