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楊(天津體育學院 天津 301617)
游泳運動是人體在水中憑借肢體動作與水發(fā)生相互作用力而進行鍛煉的一項體育項目。經調查表明,在所有體育項目的鍛煉中,游泳運動是對人體各個關節(jié)及韌帶傷害最小的,是在所動中產生傷病幾率最小的一種運動方式。游泳運動雖然需要長時間的學習,有較高的難度,但價值卻是十分巨大的。一旦發(fā)生洪澇災害等險情,游泳者不僅可以開展自救,同時還能營救他人,是一項極其重要的求生技能與逃生手段。游泳運動也是一項非常全面的體育運動,在人體的鍛煉中能夠起到綜合性的作用,對人體的肌肉、骨骼、內臟器官的健康均有十分顯著的提升作用。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大力開展游泳運動,對于大學生的身體機能、藝術素養(yǎng)、人文內涵、整體素質、道德水平、創(chuàng)新能力、智力因素等方面的提高都是十分有利的,同時也有助于大學生陶冶情操,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使其保持一個良好、健康的體魄。因此,高校應深刻認識到合理開展游泳運動的重要性,努力克服當下游泳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游泳運動是一項深受大學生喜愛的體育項目,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陶冶情操,同時還兼具很強的娛樂功能,可以使大學生的身心得到很好的放松,消解因學習而產生的疲勞和厭倦情緒。19世紀中葉,英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先后出現(xiàn)了近代游泳,并且逐漸發(fā)展與傳播。1896年,希臘舉辦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時,就已經把游泳當作了一項正式比賽項目。而具備競技性質的游泳運動傳入我國時,已經是19世紀末期了。最早在廣州、廈門、上海等地流行,但是競技程度較淺、水平較低。新中國成立后,我國游泳運動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運動水平不斷提高、運動場地不斷擴大、專業(yè)器材日益規(guī)范、教學訓練日益科學化,逐漸走上了專業(yè)化和規(guī)范化的道路,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得到了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廣泛關注。
積極參加游泳運動,不僅可以使肌膚與水親密接觸,保持肌膚的光滑與彈性,同時還可以沐浴在陽光之下,充分吸收日光的能量,強健骨骼,增強骨密度,預防骨質疏松,對人體極為有益。經常參加游泳鍛煉,可以顯著提升人體肌肉、骨骼、內臟器官的健康水平,使呼吸、消化、內分泌系統(tǒng)的機能得到顯著改善,有效塑造形體,使身體保持勻稱與美觀,使精力保持充盈,從而能夠有效應對學習與工作中的困難與挑戰(zhàn)。游泳運動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與豐富的人文內涵。是在人類長期的生產生活中所形成的一種生存技能,是人民群眾集體智慧的的結晶,如果要問世界范圍內參與人數(shù)最多的一項體育運動是什么,那么游泳運動一定是其中之一。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改革,素質教育理念日益深化,高校合理組織開展游泳運動,有利于學生在體育領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利于增強學生的體質,提高學生的免疫力,使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樹立正確的運動理念,對于大學生的整體素質、道德水平、創(chuàng)新能力、智力因素等方面的提高均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當前我國很多高校都開展了游泳運動,但游泳運動無論是在教學觀念、教學手法還是教學實踐上,都與普通學科存在極大的差異,在教學過程中更容易產生一系列的問題,當前我國很多高校對游泳運動教學的定位在認識上普遍存在問題。在實際教學中,很多高校都把游泳運動當作一項競技項目來看待,只注重學生是否掌握了技術要領、動作是否規(guī)范、并且只關注學生的游泳速度及成績,把學生的運動速度及成績作為評判游泳運動學習水平的唯一標準,卻忽視了對學生游泳運動人文內涵的培養(yǎng)及學生身體綜合素質的發(fā)展。
教學課程設置的合理與否,直接影響著游泳學習的質量與水平。當前我國高校在游泳課程的設置上,普遍只教授各種游泳動作,甚至有一部分高校只教授蛙泳這一種動作,根本涉及不到自由泳和仰泳等,長此以往,勢必會導致學生產生煩躁、厭倦的情緒,從而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熱情,阻礙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有一部分高校只重視講授動作要領,一味地進行灌輸,卻忽視了學生個體的差異,導致了一部分學生無法跟上教師的步伐,從而產生懊惱、悲觀和沮喪的情緒,甚至對游泳運動產生抵觸,從而使得整體的教學質量大打折扣。
游泳理論的掌握也是學好游泳的關鍵,有利于加強學生對游泳技巧和動作要領的理解。但當前我國高校普遍對游泳理論的教育不夠重視,缺乏應有的重視程度,對游泳理論的教學也過于淺顯,缺乏應有的深入,只是潦草和敷衍地講授一下游泳運動的基本原理,對學生健身意識和游泳科學方法的培養(yǎng)卻不以為意。這也導致了游泳理論的教學缺乏實用性、過于空洞,缺乏實質性的內涵,無法很好地指導學生的游泳訓練。
當前,我國大部分高校游泳教學課程仍然沿用教師枯燥講解——學生被動接受——教師示范動作——學生呆板模仿的模式,這樣的單一的教學模式勢必會使學生喪失對游泳運動探索的熱情,并且這種直白、簡潔的教學手段也無法在學生腦海中留下深刻的記憶,致使一部分學生對課上學到的知識容易忘記,無法產生牢固的印象。
在游泳教學的方式上,大部分高校較為死板、僵化,普遍采用動作技巧講解、入水前的熱身與下水練習這三個步驟,缺乏課程內容的有效創(chuàng)新,無法真正合理地設計編排教學內容。由于游泳運動具有一定的危險性,也導致了部分高校教學觀念較為保守,無法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思維,使學生對游泳學習感到索然無味,缺乏真正的學習興趣。
當前我國高校游泳課程教師有的是由其他體育教師兼任,有的是退役運動員,有的是從事體育訓練的健身教練,不僅在數(shù)量上極度短缺,而且在質量上也不夠專業(yè),所以導致了當前游泳課程中教學手法單調,教學模式死板、僵化,教學效果較差。大多數(shù)教師并非專業(yè)出身,因此對于專業(yè)知識和技能,都了解的不夠深入。許多教師受限于傳統(tǒng)的教學思維,無法大膽創(chuàng)新,無法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而且當前我國高校游泳教師也極少參加定期培訓和會議學習,無法掌握最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極易忽視學生個體的差異,一味地生搬硬套,使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灌輸,因而喪失了主動學習的興趣,導致了游泳教學效果不佳。
教學場地和教學設施是開展游泳教學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是合理規(guī)劃教學目標、妥善安排教學進度、合理解決教學問題的基礎與保障。當前,隨著高校學習游泳運動的大學生日益增多,現(xiàn)有的游泳場地和游泳設施已經無法滿足當前日益增長的需求。部分高校的游泳場地偏小,教學設施陳舊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影響到了高校的游泳教學質量。
游泳運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主要從兩個方面發(fā)揮作用,一是競技,二是健身。當前我國很多高校過分注重學生游泳運動中的競技發(fā)揮,而忽視了游泳運動強健學生體魄的作用。為了更大程度地發(fā)揮游泳運動對于學生身體機能的鍛煉作用,高校體育教師應主動扭轉傳統(tǒng)、落后的教育觀念,主動革新教育方法,大膽地解放思想、開拓創(chuàng)新,不斷與時俱進,改善教學方法,應將游泳運動的人文內涵和健身知識教授給學生,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游泳運動的巨大意義。教師應秉持“終身體育、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在學生的游泳課程中體現(xiàn)出素質教育的理念與要求。
高校游泳教學應多注重信息技術的融入,應恰當?shù)貙⒂嬎銠C、多媒體等技術滲透到游泳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相關的資料視頻,上課時給學生進行播放,這樣可以使學生對所學內容有一個更直觀和清晰的認識。
游泳運動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不容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良好的師資水平是提高游泳教學質量的前提。為了不斷提高游泳教學質量,高校應大力重視師資水平,定期開展教師培訓及講座,為游泳課程教師普及最新的教育理念。同時注重高水平人才的引進,注重引進人才的科研水平,從而實現(xiàn)“教學—科研—實訓”的協(xié)調發(fā)展。
當前,有部分高校的游泳場地和游泳設施已經無法滿足大學生學習和鍛煉的需要,部分高校存在游泳場地偏小、教學設施陳舊缺失的現(xiàn)象。這一問題的產生,源自于高校對游泳運動的開展不夠重視、對相關設施的建設經費投入不足。因此高校應對游泳運動的開展及教學給予足夠的重視,加大資金投入,完善游泳運動場地建設,解決配套的游泳教學設施陳舊缺失的現(xiàn)象,從而不斷完善游泳教學的基礎,提高游泳教學質量。
就當前形勢來看,我國高校的游泳課程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師資力量、教學設施等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部分也缺乏創(chuàng)新,科研方面存在欠缺,而許多高校對游泳教學的質量也不夠重視,缺乏應有的經費投入。針對這些問題,高校應努力探索解決路徑,從而使高校游泳教學的質量能夠不斷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