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天河第三實驗幼兒園 張丹鳳
活動目標:
1.認識毛毛蟲的外形特征,有頭、眼睛、嘴巴、觸角、身體、身體下長了許多小腳。
2.利用提供的材料,學習連續(xù)粘貼的方法來表現(xiàn)毛毛蟲的身體。
3.對做毛毛蟲的手工活動感興趣,體驗制作成毛毛蟲的成功感。
活動準備:
音樂、PPT圖片、自制大樹、用卡紙剪出的葉子、剪好的長條的雞蛋托。
活動過程:
組織幼兒一個跟一個聽音樂半蹲走,排在最前的幼兒當毛毛蟲的頭部,并伸出手臂當觸角。聽到歌詞毛毛蟲變成蝴蝶就起身,并飛進座位上坐好。
教師:小朋友們看看,這是誰呀?(毛毛蟲)
圖一提問:
1.毛毛蟲長什么樣子呢?有什么?(有長長的觸角、腳、身體、背上有花紋)
2.毛毛蟲的身體是怎么樣的呢?(長長的,一節(jié)一節(jié)的)
3.如果毛毛蟲的身體中間斷開了一節(jié),它會怎么樣?(會受傷,我們要保護它)
教師小結毛毛蟲的特點:毛毛蟲有頭、眼睛、嘴巴、觸角、一節(jié)一節(jié)的身體、身體下長了許多小腳。
圖二提問:
師:毛毛蟲在哪里?(爬在它喜歡的樹葉上)
師:這條毛毛蟲在哪里?。浚ㄅ涝谒莸厣希?/p>
圖三提問:
師:這毛毛蟲它用了什么材料來做成的?用了什么材料當觸角,還可以用什么材料來當觸角呢?還可以用什么材料當眼睛呢?
(雞蛋托,觸角:吸管,長紙條,雪糕棍,眼睛:紙球,紐扣,毛絨球,碎卡紙)
圖四提問:
師:哇,這條毛毛蟲身上穿著漂亮的衣服,分別用了什么材料來粘貼在身上。而且啊,還用一些短短的紙條來當毛毛蟲的小腳。
圖五出示:紐扣拼成的毛毛蟲和瓶蓋拼成的毛毛蟲
師:請孩子們看一看,觀察分別用了什么材料制作出來的?重點說出一個接著一個粘貼出長長的身體。
1.請小朋友搬椅子回位置,然后在榻榻米上選擇雞蛋托或者樹葉來做毛毛蟲。
2.并給毛毛蟲裝飾穿上“漂亮的衣服”。
3.出示材料工具盒,簡單介紹盒子里所有的材料都可以用。
4.手沾到白乳膠可用桌子上的毛巾擦一下手。
(一)第一次反思,播放音樂,讓孩子跟著老師走,一起看看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的問題,跟大家一起說說。
1.如:這條毛毛蟲很傷心,因為它觸角怎樣啦,只貼了一個,還差一個,我們要怎么幫助它,貼多一個。
2.如:貼瓶蓋或紐扣沒有一個接著一個貼,中間有空隙?!懊x身體中間受傷了嗎?那我們怎樣做它才會好起來?”
3.鼓勵幼兒給毛毛蟲裝飾穿上“漂亮的衣服”,用多點材料裝飾。
(二)反思后幼兒進行第二次制作,教師繼續(xù)觀察指導。
(三)作品完成后可跟旁邊的小朋友相互介紹,說一說。然后拿出來展示在大樹里,一起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