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岑溪市第十一小學 李秋燕
對于剛接觸英語的學生,首先要培養(yǎng)學習興趣,尤其是后進生。所以,在英語課堂上,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有效利用周圍環(huán)境,創(chuàng)設逼真的情景,使學生置身于英語語境之中,進行交際,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引發(fā)孩子的最高學習興趣。
我在開始上課時就用英語向他們問好,作自我介紹:Hello, boys and girls. I’m your English teacher.My name is Alice .Welcome to study English. 課堂用語也可用英語來說,例如,It’s time to start now.Open your books on page 2. Let’s listen to the tape now, Please read after me.當有學生竊竊私語時,可以說:Be quiet!根據(jù)學生讀書以及回答的完善程度,我們可以分別說Good/Very good等來激勵他們的學習動機,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老師說這些話時,不必擔心學生聽不懂而影響教學進程,可以用明顯的體態(tài)語言,必要時可以用中文翻譯,使學生明白。
教育如果沒有愛,就等于無水之地,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為師愛生是天職。在教書育人中,教師要用愛心去教育學生,不論是優(yōu)等生還是后進生,我們都要滿腔熱情去教育他們。特別是后進生,更要偏愛他們。老師心中有學生,學生心中才會有老師。
這學期,我班有個學生叫何煜彤,紀律散漫,經(jīng)常不讀書寫作業(yè),開小差,無心向?qū)W。我經(jīng)常找他說理教育,都無法使他改變。一天中午放學后,天下大雨,他沒帶傘回不去。我叫他到我家吃飯,這種愛心得到他的回報,我的話他漸漸地聽進去了。以后我經(jīng)常和他談心,使他明確了學習目的,端正了學習態(tài)度,從此再也沒有違反紀律了。常言道: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沒教好的學生。只有真正關心后進生,真心同他們交流,才能得到他們的認同,轉(zhuǎn)化才有可能。動之以情、施之以愛,關愛后進生是教育轉(zhuǎn)化工作的基礎和前提,老師如果不關愛學生,師生之間缺乏共同的語言,心靈不能相通,教育工作就難見成效。
在轉(zhuǎn)化后進生的教育中,光用批評和處分是不能湊效的,必須對他們傾注愛心,十分尊重他們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對待他們,堅持五不的教育方式:不厭惡、歧視;不當眾揭丑;不粗暴訓斥;不冷嘲熱諷;不變相體罰。而是處處真誠相待,時時耐心幫助,真正做他們的知心朋友,做他們最可信賴的朋友,教師只有用博大的人文精神、寬闊的胸懷教育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和諧、健康全面地發(fā)展。
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優(yōu)點,只是或多或少的問題,美國總統(tǒng)林肯說:人人都喜歡受人稱贊。去年我剛接到一個班,我了解到班中一位學生從來不做作業(yè),被同學稱為低能兒。做第一次課堂作業(yè),我意外地發(fā)現(xiàn)他正一筆一畫地抄寫英語字母,我輕輕撫摸一下他的頭,當堂表揚了他的字母寫得不錯。他滿臉通紅,抄得更認真了。當我把他的英語作業(yè)本展示給全班學生看,他滿臉的喜悅代替了平時遲鈍、冷漠的表情。也許這一次的認真,只是他一時的心血來潮,他并沒有想到會受到老師的重視。一次簡單的表揚竟在孩子心里產(chǎn)生了巨大的激勵作用。此后,雖然他的英語單詞讀得不標準,句子也讀不通順,但每次作業(yè)都不落下,他已在原有的基礎上邁出了可貴的一步。一次小小的鼓勵,可以成為后進生轉(zhuǎn)變成長的契機。在不斷的表揚中,后進生的自信心會漸漸樹立起來。
自信心是挖掘后進生潛力的基礎。因此在英語課堂上我盡可能多地讓后進生在基礎、簡單的知識中表現(xiàn)自我,以求他們得到肯定和表揚,調(diào)動他們學習的興趣,增強了自信心,有效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機,幫助他們增強意志力,克服畏難情緒。如:在英語教學活動中,要讓學生課內(nèi)課外都完全置身于一個英語語言環(huán)境中,不論從視覺上或是從聽覺上接觸到的都是英語,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長此以往,可以很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學生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興趣。根據(jù)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對小動物比較感興趣,那么我們便可以給每個學生起一個有關于動物,水果,飲料方面的英文名字,如Apple,Lion,Milk 等,這樣學生就會興趣盎然,就可以經(jīng)常在課后用自己的英文名字和朋友打招呼,其樂融融。
轉(zhuǎn)化后進生,英語老師不能一個人唱獨角戲,而是要聯(lián)系學生、家長、班主任、任課教師等多方共同努力。一般地說,小學生比較純真,他們認為后進生為班級抹黑,丟全班同學的臉,因而不喜歡和后進生交往,這樣便容易形成好的越好、差的越差的現(xiàn)象,為此我開展了班級互補活動,使同學們認識到:后進生并非一無是處,只是他們遇到困難、挫折時沒能正確對待,走了彎路,只要同學們都能幫助他們,他們一定會為班級爭光的。如盡量讓好學生和后進生做同桌,幫助后進生;常與家長互通電話,共同尋找教育孩子的辦法;同家長聯(lián)系,要避免告狀的現(xiàn)象,使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有希望而去鼓勵支持孩子,而不是氣急敗壞地回家打孩子。與班主任溝通,向他們了解后進生的情況和課堂表現(xiàn),并對癥下藥,尋找轉(zhuǎn)化的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
總之,小學英語教育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需要對后進生轉(zhuǎn)化工作給予高度重視,加強教師、學校、家長等的聯(lián)系,并充分了解后進生的學習情況、學習需求、心理情況等,才能真正促進后進生英語成績進一步提高。同時,作為教師,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yè),就要懷著一顆為學生無私奉獻的心,帶著對學生全部的愛走上講臺,讓學生在愛中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全面發(fā)展,點亮后進生心中的綠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