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圭山鎮(zhèn)中心小學 張 璐
提高彝族學生的漢語口語水平,關系到他們的學習、生活和事業(yè),關系到整個民族素質(zhì)的提高。如何提高彝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一個彝族地區(qū)語文教師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口語交際能力是一種在人與人之間交流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靈活機智的所說能力,它不僅是語言能力,還是一種做人的能力,交往的能力,做事的能力,更是一個人能否和諧發(fā)展的問題。因此,漢語口語訓練,不僅能使彝族學生擁有更強的語言表達能力,也能使其品德修養(yǎng)、氣質(zhì)情操統(tǒng)一和諧,有助于綜合素質(zhì)的全面提高。
口語交際能力是一個人交際能力的重要基礎,也是交際能力的重要內(nèi)容。中國是以漢語言為通用語言的國家。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提高彝族學生的語文水平,就為他們的交際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學語文,也可以說是學漢語,就是要學會用漢語的語言順序進行思維和表達。因此,提高彝族學生的漢語口語水平,培養(yǎng)他們運用漢語的習慣,有助于提高他們的語文成績。
彝族聚居地區(qū),由于歷史、文化、風俗以及本民族感情等諸多原因,平時的交流主要以彝語作為日常交際的通用語言。在彝族聚居的山區(qū),許多孩子都到十三四歲才從山里出來到鄉(xiāng)級學校讀書,這時才真正學說漢語,而漢族學生已經(jīng)說了十二三年的漢語了。這就是彝族學生和漢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口語水平的差距。彝語與漢語相比較,明顯的區(qū)別是謂語和賓語顛倒,比如漢語“吃飯”譯成彝語的順序剛好是“飯吃”“走路”變成了“路走”“摘水果”變成了“水果摘”等。把彝語作為母語的彝族學說漢語時,先把要表達的意思想成彝語,再在心里進行一次潛翻譯,才變成漢語說出來。所以,彝族學生學習漢語,用漢語進行交際,難度是很大的。這種情況對提高彝族學生漢語口語水平有一定影響,這是客觀存在的,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事實,同時也存在一些影響彝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主觀因素。
科學研究表明,學生是有個性差異的?,F(xiàn)代教育教學新理念的一個亮點就是肯定和承認學生的個性差異。性格外向的學生,接受新知識的速度快,口語表達能力強。如果一個人膽小、害羞,性格內(nèi)向,那他一定在口語表達方面不會很出色。讓性格內(nèi)向的彝族學生說漢語,就會感到害羞,甚至害怕。如果不及時克服這些不利因素,有些學生就會形成膽小、內(nèi)向、不善言辭的個性,甚至有可能不敢開口說漢語??梢?,個性也是影響彝族學生的口語交際的。
要提高彝族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應從兩個方面著手進行。
首先是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作為父母,要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口語表達習慣,讓孩子敢說,愿說,愛說。鼓勵孩子把自己的所見所聞用漢語流利地表達出來。不斷尋找與孩子進行交流的機會,為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創(chuàng)設更為廣闊的天地。其次學校教育。學校生活占據(jù)了學生生活的主要內(nèi)容,致使學生的交際活動局限于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彝族學生剛進學校學漢語,與人交際時有一種害羞、害怕的心理,不愿意在陌生場合與陌生人用漢語交談。所以,要提高彝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應以課堂訓練為主,課外實踐為輔。
對于天生比較內(nèi)向,不擅長在人前說話的學生,教師要注意喚起他的自信與勇氣,鼓勵他們抓住每一次機會鍛煉自己;讓他們當眾說話,克服膽小、害羞的心理,培養(yǎng)自信、開朗的性格。教師也要親近他們,做孩子們的知心朋友。要與學生一起討論、交流,建立平等、民主、信任、和諧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特點。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教師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不同層次地引導他們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在口語能力訓練中,教師的言傳身教直接影響著學生。如果教師平時言語表達不流暢,說話不文明,講課不生動,學生就會對口語訓練失去興趣;反之,如果教師說話妙語連珠,講課生動幽默,富有感情,學生就會模仿教師講話的語氣、語調(diào),甚至模仿教師講話時的表情、動作,并喜歡口語訓練課。在小學習慣了雙語教學的彝族學生,更急于學會流暢的漢語,模仿教師言語的熱情更高。因此,教師不僅要有高尚的品格修養(yǎng)、氣質(zhì)情操,還要有較強的口語表達能力和駕馭語言藝術能力,才能對學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提高彝族學生漢語口語交際能力,縮短彝族學生與漢族學生間的語言差距,有利于少數(shù)民族學生的培養(yǎng)。教師要充分認識民族學生進行漢語言口語交際的意義,找準阻礙彝族學生學習漢語交際的難點,認真探索提高民族學生漢語交際能力的有效途徑,不斷實踐,認真總結。只要教師科學教育、耐心指導、真誠幫助,學生主動學習,訓練、實踐,就能提高彝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這將為彝家孩子一生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奠定堅實的知識基礎,對提高他們的思想素質(zhì)和品德修養(yǎng)大有裨益,這也正是我們所有語文教師所努力和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