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恩來
【新聞背景】
2017月10月25日,一篇《中國到底有多少個楊永信》的網帖引起網友的廣泛關注,文章指出一家名為豫章書院的“戒網癮”學校存在體罰、囚禁、暴力訓練等諸多問題,隨后網絡脫口秀節(jié)目 《暴走大事件》,以及中央電視臺、《新京報》《法制晚報》《中國青年報》《南方周末》等媒體先后跟進報道和深度調查,揭露鐵網內幕真相。許多當事學生紛紛站出來接受媒體采訪,控訴遭遇的集中營式的非人性的管教摧殘。10月30日晚,南昌市青山湖區(qū)發(fā)布通報稱,經南昌市青山湖區(qū)多部門聯(lián)合調查,網帖反映的南昌市豫章書院存在的罰站、打戒尺、打“龍鞭”等行為和相關制度屬實。對此,已責成區(qū)教科體局對該校教育機構進行處罰,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追責。11月2日,豫章書院山長吳軍豹在微信群回應稱:豫章書院修身學校已 “主動申請停辦,待政府部門批準后,由家校溝通對在校生逐步分流”。目前這一申請已被核準。
豫章書院已經停辦,“學生狀告豫章書院”一案也已正式進入偵查階段,但這一事件仍是人們在今后相當一段時期關注和討論的熱點話題:豫章書院鐵網黑幕究竟是怎樣形成的?誰之罪,誰之責?披著國學外衣的“戒網癮”學校為何層出不窮?中國到底有多少個楊永信(八年前被曝光的被稱之為惡魔的“電擊戒網癮”專家)? 豫章書院事件折射中國教育怎樣的問題?差生如何教育?未成年人該如何保護?等等系列問題,將引起人們不斷反思與拷問。
【媒體聲音】
1.山寨書院脫胎于戒網癮學校,曾為江西省首家未成年人觀護幫教基地
歷史上的豫章書院創(chuàng)建于南宋,與白鹿洞書院、鵝湖書院、白鷺洲書院齊名?!峨蹰w序》開篇“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而八百多年后的這家全名為 “豫章書院修身教育專修學?!鄙秸フ聲海撎ビ谝患医渚W癮的“龍悔學?!薄?013年5月16日成為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2014年1月,經有關部門批復,增加一般不良行為青少年轉化工作職能。
豫章書院的招生簡章是這樣介紹:“修身初中學堂,心理教育學堂,大專預科學堂。男女分區(qū)管理,面向全國常年招收:沉迷網絡游戲、厭學輟學、離家出走、早戀叛逆、習慣不良、性格缺陷、暴力傾向、心理偏差等家長和傳統(tǒng)學校難以教育和引導的一般不良行為青少年。”
該校2014年的收費標準,第一年為44550元,第二年30050元,第三年25550元。據一名學生稱,“花費遠不止這個數?!彼峁┑氖論t顯示,其半年的學雜費為31650元。
“能夠改造孩子”是許多家長們不惜重金把子女送進這個學校的原因。
根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對有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可以送工讀學校進行矯正和教育,不過,應當由其父母或其他監(jiān)護人,或者原所在學校提出申請,經教育行政部門批準。而多位學生和家長則表示,進入豫章書院修身學校并不需要經過此程序。
豫章書院修身學校于2014年2月23日,獲得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區(qū)檢察院未成年人觀護幫教基地的掛牌,并成為江西省首家未成年人觀護幫教基地。
同年3月29日,豫章書院修身學校還成為南昌市民辦公助重點青少年群體服務管理陽光學校。
2.公司治理同步改革需求迫在眉睫,主業(yè)升級和經營方式轉型問題亟待解決。結構調整中引入混合所有制成為國企響應“降杠桿”要求的重要舉措和突破口。2017年,混合所有制改革從點到面已成星火燎原之勢,央企中已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業(yè)占比達68.9%。公司治理的同步改革成為國企改革過程必須面對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隨著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進,國企實現(xiàn)所有權由單一持有到多元持有的變化,不僅如此,有的企業(yè)更是面臨著主營業(yè)務的多元化。這些都要求經歷過混改的國有企業(yè)不斷推進主業(yè)升級和經營方式的轉變。
——法制晚報《豫章書院是怎么回事呢?》
2.豫章書院有一整套完整的“教育改造”體系
豫章書院有一整套完整的“教育改造”體系:國學教育、體力勞動、犯錯體罰,甚至還有一套類似古代監(jiān)察的管理辦法。從校長到老師,甚至到學生,不同管理級別的人有著不同的權限,還有一系列的處罰上報程序。
山長吳軍豹是書院的最高管理者,在山長之下,是男、女分校的副校長。平時,兩校學生一起上課,分開住宿。副校長之下是“教學中心”,教官和老師都是管理人員。往下是學生群體的管理層。
男校和女校各有一名“學長”,是學生中的最高級別的干部,下一級稱為“議員”,男女校分別有兩到三名,他們掌握著學校最基礎、也是運用最廣泛的權力——記 “戒尺”:議員和學長觀察哪名學生違紀,就可以記上一筆,少了就是兩三戒尺,多了就十幾戒尺。
偷看課外書、上課不專心都會成為挨戒尺的理由。而談戀愛、男女交流、打架、鬧自殺、抽煙等屬于大錯,會挨龍鞭。對于龍鞭的材質,多數學生稱是鋼筋,有的說是玻璃鋼,但校方稱是空心的塑料管。
媒體在一個16人的豫章書院學生群里設置的調查問卷結果顯示,所有受訪的學生都挨過戒尺,52.63%的學生挨過龍鞭,42.11%的學生受過其他體罰,例如圍著操場跑100圈、暴曬等。
一切都從煩悶解脫室(學生們也叫它小黑屋)這里開始。
新生入學后,都會直接進入“煩悶室”。在這個沒有窗戶的小屋子里,學生足不出戶,吃喝拉撒都在里面,關足7天才能被放出來。對此,豫章書院官方解釋稱,這是“森田療法”。
令學生們感到更加不安的是連坐與告密制度。某生稱,一男孩子跟一女孩子談戀愛被發(fā)現(xiàn)了,就罰他們所有知情者圍著兩個籃球場蛙跳,每天蛙跳三十圈,除非告發(fā)某位同學的小秘密,第二天就不用跳了。
有人頂撞老師或者沒有按照規(guī)定時間集合,都會遭到集體體罰,圍繞操場跑圈是常事。剛去兩個月,吳耐作為新生經常受到欺負,絕望之時,砸碎練習茶藝的杯子,準備用陶瓷片割腕自殺,未遂。同學告訴了老師,她遭到懲罰?!拔乙虼吮淮蛄?0‘龍鞭’”,吳耐告訴記者,“同學間相互監(jiān)督,如果有人吃零食,報告老師者就可以減輕處罰,“同學關系就像后宮一樣,沒有人能信任”。
1.教育資本化的產物
豫章書院的問題,是一個教育經濟問題。
從二十幾年前開始,市場經濟就開始沖擊現(xiàn)有的教育體制。想當年,最先火爆的是出國留學。而出國留學針對的人群,從最開始的頂端人才占主導變成了現(xiàn)在資產占主導,這幾年越來越多的有錢家庭把出國留學作為教育投資的一個重要選項。這是教育市場化的第一步。
第二步是面對中等家庭的課外輔導開始肆意擴張,學而思等機構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在各大城市的商業(yè)街和小區(qū)中。
第三步,就是面對中下家庭的部分孩子,大眾稱之為差生或不服從管理的學生。楊永信,豫章書院等暴力機構就應運而生。
這是一個完整的教育產業(yè)鏈,從高端,中等到低端,滿足每一個家庭的教育需求。其中帶來的利益又是巨大的。比如豫章書院,高額的學費被地方政府和地方教育局抽走多少,可想而知。
這些現(xiàn)象的本質是教育資本化。很多現(xiàn)象連起來看,比如這陣子有關競選小學家長管理的新聞,各種天價幼兒園的出現(xiàn),也進一步印證了教育資本化。
所以,上到高端的留學培訓,中層的教育培訓,下層的暴力機構都是這種現(xiàn)象下的產物。
——無聊大師《如何看待央視報道“豫章書院事件”?》(知乎網)
“戒網癮”學校層出不窮,是因為有“市場需求”。
近年類似的暴力 “戒網癮”學校屢遭曝光。它們打的幌子各有區(qū)別,但核心模式是一致的。其主要宣傳點是 “戒網癮”,同時號稱可“治療”青春期孩子的各種劣習。它們向家長許諾,進來是 “問題少年”,出去就是“乖寶寶”。但整個“治療”或“教育”過程,其實是“黑箱”狀態(tài)。所謂的“實地參觀”,也都是孩子們在威逼之下進行的表演。
“戒網癮”學校層出不窮,自然是因為有“市場需求”。許多家長平時對孩子缺乏關注,對教育規(guī)律缺乏認知,當孩子出現(xiàn)問題時卻要走捷徑,誤以為花錢就能買到“好孩子”。自己不懂教育,卻相信陌生機構掌握“訣竅”。豫章書院之類的黑心機構就是在迎合家長們的投機心理。
——澎湃評論員西坡《別讓豫章書院跑了》
2.披著國學外衣的暴力教學模式,是一種犯罪
我們要說的是:這絕對不僅僅是教育理念正不正確、教育方式合不合理的問題,更是有關單位和有關人員,是否涉嫌違法犯罪的問題。南昌市青山湖區(qū)政府經調查確認,暴力體罰在南昌豫章書院是作為一種制度存在的,因此書院負責人應對書院內的暴力體罰行為概括承擔全部法律責任,其余的“教師”應該對各自的行為承擔法律責任。
——鄧學平《豫章書院:你這不是教育,而是涉嫌違法犯罪!》(新京報)
近年來,國學被炒得熱乎乎有些發(fā)燙,騙子們磨刀霍霍,不義之財賺得盆滿缽滿。
其實教孩子一些基本的 《論語》《道德經》《弟子規(guī)》、古詩詞等對孩子不無好處,但以國學來忽悠民眾的浮躁無知卻十分可惡,把國學吹捧為無所不能的靈丹妙藥,可以戒網癮戒不良嗜好,可以一本萬利則實在牛逼。在國學的名頭下行斂財之實,不因材施教,簡單粗暴,復活早已摒棄的師道尊嚴,體罰為唯一選項,就像報道里說的戒尺、竹鞭、關禁閉甚至粗劣食物等,這哪里是國學機構,這分明是集中營啊,央視用“犯罪”恰如其分啊。
——岡仁波齊的風《如何看待央視報道“豫章書院事件”?》(知乎網)
在豫章書院中,山長和教官、國學教育和軍事管理、仿古建筑和鐵絲柵欄、中國的禮樂之教和日本的森田療法,形成了一個怪異的組合。而他們卻自稱,自己進行的是“古法教育”。
其實,國學里的修身,修的原本是心靈,是行為方式和思想觀念,而不是對身心的“修理”。豫章學院跑偏的“國學教育”,顯然背離了初衷。棍棒之下的“心理干預”不是輔導,而是創(chuàng)傷。而這樣的暴力教育模式,更是在毀棄豫章學院的品牌。把歷史上名聲顯赫的江西四大書院之一的“豫章書院”辦成戒網癮學校,是一種墮落。
——與歸《把八百年“豫章書院”辦成戒網癮學校,是一種怎樣的墮落》(新京報)
1.關于差生教育
嚴禁成年人在“為他好”的名義下,去傷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上海市法學會未成年人法研究會會長、上海政法學院教授姚建龍指出:“我反對把有網癮、心理問題、品德不佳和學業(yè)不良的學生納入類似豫章書院這樣披著專門學校外衣的機構進行干預和矯治,這些本來就是普通學校該管的。如果學生有嚴重不良行為,符合法定條件,才可以進專門學校?!彼J為:家長應該承擔起監(jiān)護責任,不能把管教孩子的責任丟給類似豫章書院這種學校。這類所謂的學校、書院更不能為所欲為。應該嚴禁成年人在“為他好”的名義下,去傷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所謂“差生”,為什么父母管教不了?姚建龍指出:“這是學校的管理能力和家長的教育能力有問題,是成年人的無能。不能因為學校和家長出了問題,用讓孩子‘吃藥’解決,這是基本常識?!比绾谓逃议L?他觀察到,國內一些地方已經推行了強制親職教育,也就是教父母怎么履行家長職責,做一名好家長。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孫宏艷看來,與其說孩子“生病”不如說“教育生病”,如今學校和家庭教育中,只是關心孩子的分數。
所謂的“差生”是天生的嗎?她做過“網癮”孩子的研究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先是現(xiàn)實的“失敗者”,之后才有“網癮”,而不是相反。
如今的學校與家庭的合作,看似實現(xiàn)無縫對接,實際還有很多問題。孫宏艷認為,家庭成了孩子的“二課堂”,家長也成了孩子的“二老師”。她做了相關調研,家長最關心孩子的問題,始終是學習成績,健康排在第二位。這背后是教育觀出現(xiàn)了問題。
傳統(tǒng)文化教育就是體罰性教育嗎?在孫宏艷看來,傳統(tǒng)文化的因材施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觀念,就是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身上都有長處。如今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一定要在《兒童權利公約》之上,比如父母要對兒童成長負有首要責任、保護兒童免受身心摧殘、傷害或凌辱。
有識之士指出,我們的教育改革,應將“差生”的轉化放到更重要的位置。對“差生”的幫扶,不妨利用退休老師資源,建立學生發(fā)展中心,點對點地診斷、關愛和幫助這些孩子,避免標簽化。同時借鑒香港地區(qū)的經驗,駐校社工普及率已經達到了100%,經費由政府保證。目前,上海和北京的一些學校也在試點住校社工的探索,未來應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
有專家表示,如果豫章書院按照教育規(guī)律辦事,本可以起到拾遺補缺的教育功能。民間若成立高水平專門教育的機構,就可以實現(xiàn)對公辦教育的有益補充,解決大家頭疼的“差生”轉化問題,類似的豫章書院可以成為一些家庭彌補教育不足的地方,類似的悲劇或將避免。我國應出臺詳細的教育標準,規(guī)范民間力量進行辦學,幫助所謂的“差生”,這不是一句空話。
——中國青年報《南昌豫章書院拷問差生教育:學校和家庭生病卻讓孩子吃藥》
2.關于應試教育
我們體制內目前奉行的仍然是應試教育,應試教育把應試作為主要的教育目標,它是一種片面的教育模式,這種教育模式的弊端對中國基礎教育產生了巨大而不可逆轉的影響,人們在一昧地關注孩子智力的同時卻忽視了同為重要的品德修養(yǎng)、身體素質、藝術修養(yǎng)、勞動技術。
這種教育方式也被稱為填鴨式教育,將知識一味灌輸給學生,猶如填鴨般,即鴨子在飼養(yǎng)的過程中養(yǎng)鴨者用含糖量高的飼料塞進鴨子嘴里使其快速增肥,而其他如鴨子劃水生存的能耐等,不會是關注重點。
這種教育模式的確可以選拔出一批人才,但也將更多的人才拒之門外。一些有天賦的孩子可能會因為其他指標的不足,而享受不到更好更多的教育資源;另一些“聽話”的孩子則因為教條主義過為嚴重,而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世界上所有領域的頂尖人才絕對不會不熱愛自己所從事的專業(yè),但反觀國內,絕大多數的孩子不僅是不熱愛學習,并且是更加厭惡、討厭學習,這更何談及學術造詣,這也是導致了我國的高等教育人才輸出率低下的原因之一。
3.關于家庭教育
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培訓學校身上,通過培訓學校來管教孩子是不靠譜的。與孩子相處時,家長應該放下架子,學會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注重言傳,更注重身教,以春雨潤物的方式,去影響孩子。而不是等到小問題釀成大禍時,才著急忙慌地找靈丹妙藥。
曾幾何時,當游戲機出現(xiàn)的時候,有家長驚呼會毀了下一代。當電腦普及后,家長又哀嚎沉溺網絡會毀了下一代。當手游風靡一時后,家長又改口手游會毀了下一代??蓮拇舜蔚脑フ聲菏录?,真正能毀掉下一代的,往往是上一代的家庭教育方式。
——一波說《豫章書院事件反思,千百年傳承的一朝劇變!》(百家號)
監(jiān)護人即父母的教育方式,很大程度上會決定一個孩子的人格乃至未來。
仔細觀察上層社會家長的教育方式和其子女的教育環(huán)境,再同其他階級的家長對比,會暴露出很多問題。
在籠統(tǒng)的教育方式下,確實有幸運兒,確實有跟你孩子出身一樣,卻勤奮努力考上了985、211的人,但這畢竟是一個概率,而且是一個很小的概率,倘若聰明地抽離出自身,站在一個較高的視角處對比,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始終還被困在囚籠里的原因。而且,在一味地追求幸運降臨自身的同時,你卻讓自己的孩子拋棄了也同為重要的天賦和興趣愛好,這是你生來上帝給予你的資本,而你在舍棄了上帝的饋贈后,卻想讓自己再次被上帝所眷顧,這簡直是無稽之談。
——21世紀新青年《王尼瑪爆豫章書院違法亂象,讓我們再次聚焦教育問題》
4.關于傳統(tǒng)文化教育
近些年,隨著國學熱在國內乃至世界范圍的傳播,越來越多的學校和教育機構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引入學生教育,傳統(tǒng)文化對學生教育的作用毋庸置疑,必須給予肯定。但在運用時,前提是要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深刻全面的了解,要把握精華,更要注重融合。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為例,二者都是傳統(tǒng)文化寶庫中的精髓,但二者之間的思想理念卻截然不同。儒家思想在中國社會一直占主導地位,提倡德治、中庸、和為貴等思想,主張用教化和修養(yǎng)來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矛盾。而法家思想則不同,法家重視法的作用,主張使用客觀的、具體的、強制的法律,通過鐵面無私的獎罰制度,實現(xiàn)對人性的約束。兩種不同的文化思想,都有其優(yōu)勢所在,在具體應用時必須做到有效融合,加之人性的特點本身就是一個復雜的組合,尤其是面對學生,決不能生搬硬套,偏執(zhí)于某一思想中的某一個片面做法,甚至走向極端。
可見,在將傳統(tǒng)文化中百家爭鳴的思想應用于現(xiàn)代教育中時,一定要持謹慎態(tài)度,做到兼收并蓄,科學融合,切不可偏執(zhí)行事,否則將會給學生教育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
——長青基石商學院《從豫章書院事件透視現(xiàn)代教育中的傳統(tǒng)文化應用》
5.關于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教育市場的最突出矛盾,在于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
“過去人們是想上學,現(xiàn)在人們想上好學?!闭缃逃筷悓毶块L在十九大會議上所談及。隨著社會整體收入水平和認知能力的提高,教育,正在走向消費升級。目前,教育市場的最突出矛盾,在于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集中在一線城市,而二、三、四線城市卻相對供給不足。教育資源空間分配不均,主要受限于地區(qū)發(fā)展、薪資狀況等因素,短期內顯然無法均衡分配優(yōu)質教師資源。但目前線上教育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并且互聯(lián)網是一種廉價的知識傳播方式,這一個問題正在很好的被解決。
——21世紀新青年《王尼瑪爆豫章書院違法亂象,讓我們再次聚焦教育問題》
【多維思考】
1.豫章書院事件為何引發(fā)網絡的口誅筆伐?豫章書院的鐵網黑幕是怎樣形成的? 誰之罪,誰之責?披著國學外衣的“戒網癮”學校為何層出不窮?
2.有專家說:與其說孩子“生病”不如說“教育生病”。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豫章書院事件折射中國教育哪些問題?
3.有人說:真正能毀掉下一代的,往往是上一代的家庭教育方式。你是否認同這個觀點?請聯(lián)系實際談談你的看法。
4.作為一個學生,在豫章書院事件中,你感觸最深的是什么?你從中受到怎樣的教育與啟發(fā)?
5.曾在豫章書院修身學校呆了三個月的劉鴻在豫章學生維權群里宣布,決定起訴自己的父母。你是否贊同他的決定?請說說你的理由。
6.近些年,隨著國學熱在國內乃至世界范圍的傳播,越來越多的學校和教育機構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引入學生教育。你對現(xiàn)代教育中傳統(tǒng)文化的應用,包括“國學熱”有怎樣的認識?
7.現(xiàn)實告訴我們:一個人要學會做聰明的抉擇,取決于一個人的思維廣度和視角高度,學會如何在生活當中權衡利弊是一個人的智慧,而這輕重如何把握,就決定了你會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請結合學習與生活中存在的矛盾沖突問題,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適切話題】
徹底摒棄披著國學外衣的暴力教學模式 拒絕暴力 呼喚人性請勿 “助紂為虐” 政府監(jiān)管不能缺位 家庭教育不能缺失 聚焦教育問題 別讓傳統(tǒng)文化蒙塵請勿急病亂投醫(yī) 權衡利弊 避免再度傷害 優(yōu)化孩子成長環(huán)境辯證認識傳統(tǒng)文化教育 國學熱之我見 兼收并蓄 科學融合學會和欲望共處 用愛溫暖孩子的心 學會寬容 讓陽光注入孩子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