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霽云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這些我們從小就開始背誦,夸張一點說,“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的中國人都是張嘴就來。兩個稍微熟點的人在一起聊天,總會有這樣一個問題:你屬什么的?
屬相,這是中國人才有的,它是怎么來的又傳承幾千年的呢?老鼠、兔子、牛、羊、豬、狗都有了,十二生肖為何沒有貓呢?是不是很奇怪!
關于十二生肖的起源故事很多,眾說紛紜。比較靠譜的說法是源于動物崇拜。因為古人對自然界的認知不像今天,在那個“萬物有靈”的時代,動物是神秘的。它們各有神通,有很多人類不具備的超能力。所以人類有樸素的動物崇拜思想是正常的。
據湖北云夢睡虎地和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秦簡可知,早在先秦時期即有比較完整的生肖系統(tǒng)存在。最早記載與今相同的十二生肖的傳世文獻是東漢王充的《論衡》??梢?,十二生肖在秦漢時期已經發(fā)展完備,并傳承至今。
在西方人的世界里,星座文化也是傳承幾千年了,并且近些年在中國的年輕人當中也頗為流行。其實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國古人就把星空分成不同星官,在《史記·天官書》中就詳細記錄了三垣二十八宿,為何沒有像西方的星座學說一樣流傳開來呢?
任何一種文化產生都有它自己的成因,生肖與星座當然也不例外。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以農耕文化為主,農耕講究的是春種秋收的輪回。所謂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年中的事情,在每年的春天就有了計劃,所以是以“年”記錄。
而星座的起源與游牧文明相關。約五千年前在美索不達米亞有一群巴比倫尼亞的牧羊人過著逐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他們在牧羊的流浪生活中,每天晚上仰頭觀察閃爍在夜空中的星星,久而久之,就從星星的動態(tài)中看出了很有規(guī)則的時刻與季節(jié)的變化。于是,他們就一面看著羊群,一面觀察各種星星,將較亮的星星互相連接,并從連接而成的形狀去聯想各種動物、用具和他們所信仰的神像等,并為它們取名,創(chuàng)造了所謂的星座。
關于十二生肖中沒有貓的故事有很多,但事實只有一個,而且很簡單,那就是——十二生肖形成的時候,那時候中國沒有“貓”這個物種。家貓的祖先據推測是起源于古埃及的沙漠貓和古波斯的波斯貓,已經被人類馴化了3500年。而中國最早有貓的記錄是唐代,當時豢養(yǎng)的人是僧侶。傳說貓是由唐三藏從印度帶回來的,這是否屬實,我們也不得而知。
或許是隨著絲綢之路來的呢,這誰又能說得清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