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九華
笤帚曾是日本家庭的必備撣塵工具,很多日本農(nóng)民通過扎制和售賣它來補貼家用,后來因為吸塵器的出現(xiàn),它漸漸淡出市場,無人愿扎。
可在青森縣一個叫九戶的村莊里,卻有一對姓高倉的父子,他們從20世紀(jì)90年代初至今,堅持用手工扎制笤帚,孤注一擲地將家中的田地全部用來種植笤帚草,并采取無農(nóng)藥栽培,成為一家專門制作笤帚的工坊。
包括高倉父子在內(nèi),笤帚制作工坊一共只有5個人(另外3人都是從村里雇傭來的婦女)。每年春天一到,高倉父子便開始翻耕田地,把泥土捯飭得特別松軟,然后將帚草籽播種下去。到了夏天,笤帚草便能長到三米多高。
在九戶村,常有一種從日本東北地區(qū)靠太平洋一側(cè)刮來的冷濕東風(fēng),它會讓極少一部分笤帚草的頂端變得卷曲。十多年前,高倉父子用的都是筆直的笤帚草,而將這種卷曲的草擱置在一旁。幾年后,當(dāng)卷曲的笤帚草積攢到一定的數(shù)量,高倉父子便試著用它們做了一把笤帚,然后送給了親戚。結(jié)果,親戚非常高興,說用它能輕松地掃除掉高級絨毯上的毛發(fā)和灰塵,比普通的笤帚和吸塵器好用很多。
高倉父子親自試用,果然如此,它有種難以形容的絕妙之處。于是,他們靈機(jī)一動,開始培育這種頂端彎曲的笤帚草。通過5年的艱苦摸索,他們最終獲得了成功。一季下來,他們能收割到500千克這樣的笤帚草,將它們脫谷后放入沸水中燒煮,去掉草氣味,再放上半年的時間,待其自然干透。之后,他們會根據(jù)笤帚草的粗細(xì)、長短和卷曲的相似程度,將它們分成15個種類。這項工作非常費事,也很考驗?zāi)土Γ?個人需要連續(xù)工作一個月才能完成。
做一把上乘的笤帚所需的原料至少要收集3年,越卷曲,價值越高,而卷曲部分達(dá)到60厘米的笤帚草,一年只能收集兩根,想用它們做成一把笤帚,至少需要10年才能攢足原材料。用它們做成的笤帚都是用18K金絲或鉑金絲編制起來的,售價可達(dá)125萬日元(折合人民幣約73000元),茶道家、花道家,以及寺廟和皇室都爭相收藏。
高倉家的笤帚還有一個賣點,那便是高超的編制工藝——笤帚的表面會有用絹絲編織起來的裝飾花紋,含有各種美好的寓意,絹絲在風(fēng)箏線捆扎草的時候穿插而過,形成圖案。只要有一根穿錯,最后的圖案都會發(fā)生偏差,所以這是一項需要精力高度集中的手工工藝,包括高倉父子在內(nèi),目前全日本會這種工藝手法的不超過10人。
“一把笤帚居然能賣到125萬日元,很多人覺得價格高得離譜,可當(dāng)他們摸它一下,使用它一下,便會愛不釋手,再也不會覺得貴了,”高倉父子說,“很多顧客用他們家的笤帚打理高級衣服和地毯,一用就是幾十年,甚至把笤帚作為傳家寶。草笤帚不耗電,也無噪音,更沒有污染,對家人的健康非常好?!?/p>
高倉家的一把笤帚,價格多在幾百元人民幣,由于是手工扎制,每年的產(chǎn)量很少,他們也沒有因此而暴富。高倉父子說,以前農(nóng)閑時,村子里的人都會在家里一邊聊著天,一邊扎制笤帚,場面溫馨而難忘,可現(xiàn)在這種傳統(tǒng)的手工藝面臨著無人繼承,即將失傳的危險,他們希望能保留下這個傳統(tǒng)手工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