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陵生
2017年9月20日,我國吉林省臨江市一位男子在乘坐簡易氫氣球采摘松子時,氣球突然失控并飄向空中,至9月30日仍未找到。此事故經(jīng)媒體披露后,引起網(wǎng)友熱議。事實上,雖然氣球事故在全球并不鮮見,但氣球史上也有不少傳奇。現(xiàn)在,我們就來講一講氣球故事。
2017年9月20日,我國吉林省臨江市一位男子在乘坐簡易氫氣球采摘松子時,氣球突然失控,飄向空中,至9月30日仍未找到。家人預計這只氣球可能已經(jīng)飛出吉林。在氫氣球飛走時,上面基本沒有生活物資,只有兩瓶花生露。專業(yè)人士認為,這種情況下氣球會順著風走,不斷往上升。最大可能是,氣球最終破裂,失事可能性較大。
專業(yè)人士說,采松子用的氫氣球上面有一個拉手,可以隨時放氣,以調(diào)節(jié)高度。失蹤男子的家屬說:“氫氣球的確有放氣的功能,但我們尋思可能他急眼了,一下把拉手給拉壞了,這樣就導致沒辦法放氣。”該男子的妹妹對記者說:“我哥今年59歲了。那天我們一起用氫氣球摘松子。我哥正在氫氣球上調(diào)試,我在地面沒有拽住繩子,氫氣球瞬間就飛走了。這個氫氣球是老板買的?!?/p>
此事故經(jīng)媒體披露后,引起網(wǎng)友熱議。事實上,氣球事故在全球并不鮮見。不過,氣球史上也有諸多傳奇。包括熱氣球在內(nèi)的氣球史跨越了多個世紀,氣球的發(fā)展見證了許多震撼人心的第一次,包括第一次載人飛行、第一次飛越英吉利海峽、第一次在北美洲上空飛行,以及第一次飛行器災難等。
氣球是一個球體狀物體,內(nèi)里充滿比空氣輕或密度比空氣低的氣體(如氦或氫),能夠在空中飛行。氫、氦氣球的底部是密封的,以確保氣體不會逸出。起初上天的氣球會被一根繩子系上,以防止它在空中飄走。
無人駕駛氣球
無人駕駛熱氣球在中國歷史上很早就出現(xiàn)了,三國時期(公元220~280年)蜀漢朝的諸葛亮(字孔明)發(fā)明的軍用信號燈,是一種可飛在空中的燈籠。這種燈籠以他的名字命名為孔明燈。
雖然研究考察證明,利用古代的一些材料可以建造載人熱氣球,但沒有直接文獻或考古證據(jù)證明,在有記載的氣球發(fā)展史上重大事件之前,有過任何載人或無人熱氣球的飛行事件。不過,有間接證據(jù)表明,中國早在18世紀西方世界出現(xiàn)熱氣球的幾百年前,就已經(jīng)解決了空中導航的問題。歷史上,蒙古軍隊入侵波蘭的時候,蒙古人的軍隊把從宋朝學得的孔明燈技術(shù)用于萊格尼察戰(zhàn)役(萊格尼察為波蘭西南部城市),這是氣球首次出現(xiàn)在西方世界。
第一次有記載的氣球飛行出現(xiàn)在歐洲。1709年8月8日,來自巴西的葡萄牙人牧師克斯馬發(fā)明了用紙做成的直徑約4米的小型熱氣球,在約翰五世國王面前和葡萄牙王宮前升空。當時的葡萄牙媒體稱,這是“最早有記載的模型氣球飛行”。
第一個氫氣球
1662年,生于愛爾蘭的英國化學家波意耳的波意耳定律(一定質(zhì)量的某種氣體,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壓強與體積成反比)以及1766年英國人卡文迪許關(guān)于氫的研究成果發(fā)表之后,蘇格蘭人布萊克提出,用氫氣填充的氣球可升上天空。法國人查理對氣體體積膨脹的研究,導致產(chǎn)生了以他命名的查理定律。他在研究了卡文迪許、布萊克和意大利人卡瓦洛的研究成果之后,也認為氫氣可幫助氣球升空。
法國一對叫做羅伯特的兄弟,根據(jù)查理設計的氣球,動手建造了一個重量輕、氣密性良好的氣囊。他們將橡膠放在松脂溶液里溶解,用縫合好的絲綢布作為氣囊的主體,然后在紅白條紋相間的絲綢布上涂上黃色的橡膠溶液“漆”。
1783年8月23日,查理和羅伯特兄弟在巴黎勝利廣場為世界上第一個氫氣球充氣。這個氣球是一個容積為35立方米、涂了橡膠溶液的絲綢布做成的球體,提升重量只有大約9千克。氣球膨脹進展的公告,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公眾前來觀看。
26日,氣球在夜色中被移送到4千米外的戰(zhàn)神廣場(如今埃菲爾鐵塔所在地)。1783年8月27日,氣球正式升空。美國著名科學家和政治家富蘭克林當時也在觀看的人群中。氣球向北飛了45分鐘。騎手騎在馬背上在地面上跟蹤天上的氣球。最后,氣球降落在21千米外的戈內(nèi)斯村。被天降“怪物”嚇壞了的當?shù)卮迕褚粨矶?,用長柄草耙和刀斧將氣球徹底摧毀。
首個載運生物氣球
1783年9月19日,法國蒙戈爾費兄弟的高空氣球載著一籃筐生物飛上了天空。這些生物包括一只名叫“爬上天空”的羊,還有一只鴨子和一只公雞。當時人們認為,羊的生理學構(gòu)造與人體極為相似。鴨子升空后預計也不會有很大影響(人們相信,對它產(chǎn)生影響的可能是飛行器本身,而不是海拔高度)。而公雞被選中作為試驗動物,是因為它可能不適應在海拔高度較高的高空飛行。
這次氣球飛行是在聚集于凡爾賽宮前的人群前進行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和路易十六的王后安托瓦內(nèi)特也到場觀看了這場運載生物的飛行展示。飛行持續(xù)了大約8分鐘,飛行距離為3千米,抵達的海拔高度約為460米。氣球在結(jié)束飛行后安全著陸。
第一次載人飛行
第一個有明確記載的載有人類乘客、以熱空氣產(chǎn)生浮力的氣球,是由法國的蒙戈爾費兄弟建造的。這對兄弟出身于造紙廠商家庭。他們在注意到紙在燃燒后產(chǎn)生的灰燼向空中升起這一現(xiàn)象后,受到啟發(fā)開始了載人飛天的多次嘗試。1783年6月4日,蒙戈爾費兄弟第一次公開展示了他們的發(fā)明,之后又進行了無人駕駛氣球和運載動物的氣球?qū)嶒灐?783年10月19日,他們在法國巴黎進行了最早的載人系留氣球飛行。
第一個不受羈絆(非系留)的載人氣球于1783年11月21日升空。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原先下令以死刑犯做試驗品駕駛氣球上天,但兩位有影響的人士請求擔當這只氣球的駕駛者,并成功獲得了人類第一次飛上天的機會。這一次,氣球直徑增大到15米。懸掛在氣球下方的一個鐵籃子里的爐火,可由氣球操縱員控制并添加燃料。在25分鐘的時間里,兩人乘坐此氣球在天上飛行了超過8千米。飛行結(jié)束時,氣球上仍有足夠的燃料再飛8千米,但煙火燃燒的余燼對氣球有一定的威脅,因此在飛越地面上開闊地帶時,兩人決定著陸。endprint
由于在熱氣球發(fā)展過程中蒙戈爾費兄弟的開創(chuàng)性工作得到廣泛認可,之后這種類型的氣球就以他們的姓氏命名。
首次載人氫氣球飛行
僅在首次載人飛行幾天后,1783年12月1日13時45分,查理教授和羅伯特兄弟在聚集于巴黎杜勒麗花園的激動的人群中,升起了一個新的載人氫氣球。法國的幾位重要人物牽著氣球繩索,走向預定升空地點。查理和一個叫尼克拉斯的人,分別擔任這只380立方米氫氣球的正駕駛和副駕駛員。氣球外層裝有一個氫氣釋放閥,下面懸掛著一個籃筐,用砂壓載來控制氣球高度。他們控制著氣球升上約550米的高空,飛行時間長達2小時5分鐘,于日落時降落,全程36千米。一位公爵帶領著馬背上的騎手緊跟在氣球后面,在查理和尼克拉斯降落地面時幫忙按住巨大的氫氣球。
接下來,查理決定再次升空,但這次他要獨自一人上去,因為氣球已經(jīng)失去了一部分氫。這一次,他迅速上升到約3000米的海拔高度。在這個高度,他可以看到已經(jīng)下山的太陽,并開始感到耳朵疼痛。他用釋放閥慢慢地將氫氣放掉,飛到約3千米外的地方緩緩下降。與羅伯特兄弟不同的是,查理之后再也沒有乘氣球上天。后來為紀念他,以氫氣為升力的氣球都以他的名字命名。
在這個氣球上,查理和尼克拉斯攜帶了一支氣壓計和一支溫度計,用來測量空氣壓力和溫度,因此這不僅是第一次載人氫氣球飛行,也是人類首次在地球表面上空進行的氣象測量。據(jù)報道,當時約有40萬人見證了這次氣球飛行事件,有數(shù)百人每人支付一克朗資助這次氣球飛行,并以此獲得在圈定范圍內(nèi)近距離觀看這次氣球起飛“近鏡頭”的機會。在這個“特殊圈地”里的人群中,有美國的外交代表富蘭克林等人。應查理的請求,還升起了一個綠色小氣球,測評風速和天氣條件。
更多里程碑式的發(fā)展
下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是飛越英吉利海峽,這是由法國氣球駕駛員布朗夏于1785年1月7日完成的壯舉。氣球飛行史上的第一次空難發(fā)生在1785年5月。當時,一個墜毀的氣球引起一場大火,燒毀了約100間房屋,給愛爾蘭共和國奧法利郡的塔拉莫爾鎮(zhèn)帶來了嚴重破壞,這個小鎮(zhèn)也因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航空災難發(fā)生地而為世人所知。
1793年1月10日,美國人布蘭查德繼續(xù)在美國嘗試首次載人氣球飛行。裝滿氫氣的氣球從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的一個監(jiān)獄院子里起飛,飛行高度達到1770米。氣球最終降落在美國新澤西州格洛斯特縣。氣球起飛時,時任美國總統(tǒng)華盛頓也在觀看人群中。
從18世紀90年代直到20世紀60年代,氣球飛行的發(fā)展一直沒有停止過,氣球駕駛員努力尋求著一種能更好控制氣球方向的手段。第一個可操縱的氣球是1852年由法國人吉法爾駕駛的以蒸汽機驅(qū)動的氣球,但速度太慢,效果不顯。19世紀末,開始出現(xiàn)以內(nèi)燃機為動力的可操縱氣球,尤其是一種軟式小型飛艇具有特別的實用價值。1872年,德國人亨來恩首次駕駛內(nèi)燃發(fā)動機驅(qū)動的系留氣球飛上了天。而第一個以內(nèi)燃機為動力的非系留氣球,由巴西人杜蒙特于1898年駕駛升空。
1836年,英國的“皇家沃克斯豪爾”氣球被用作沃克斯豪爾游樂園的娛樂氣球。這家位于泰晤士河南岸肯寧頓的游樂園,可從倫敦乘船直接進入,直達19世紀10年代建成的沃克斯豪爾橋。這只氣球曾由3位駕駛員在天空飛行18小時后,安全降落在德國拿索的威爾堡,創(chuàng)造了最長飛行時間的紀錄。直到1907年,這個紀錄才被打破。
2002年7月3日,澳大利亞人福塞特成為乘坐熱氣球(包括其他任何飛行器)不停息繞地球一周的第一人。他2002年6月19日從澳大利亞西部的諾瑟姆乘坐“自由精神號”氣球升空,于2002年7月3日返回澳大利亞,隨后在昆士蘭登陸。這只單人氣球持續(xù)飛行時間為13天零8小時33分,全程3.312萬千米。福塞特此行在氣球發(fā)展史上創(chuàng)造了多個紀錄:速度最快——每小時320千米,打破了他自己之前創(chuàng)造的每小時270千米的紀錄;繞世界一周的時間最短;單人熱氣球飛行距離最長;24小時內(nèi)飛行距離最長——7月1日這一天,氣球的飛行距離為5128.66千米。
軍事氣球
在歐洲,氣球最早用于軍事上是在法國革命戰(zhàn)爭期間。在1794年弗勒呂斯戰(zhàn)役中,法國軍隊使用系留氫氣球觀察奧地利軍隊的調(diào)動情況。
1811年,一個叫做萊皮切的德國人對法國皇帝拿破侖(拿破侖一世)說,他可以建造一種氫氣球讓法國從空中發(fā)動攻擊。但拿破侖下令將他從法國境內(nèi)驅(qū)逐出去。1812年,俄羅斯間諜把萊皮切帶到莫斯科附近的一個“造船廠”里。他與這里的其他50名德國技師一起,開始建造“空中較量”氣球。在最后的測試中,他們發(fā)現(xiàn)氣球雖然能飛行,但在頂風時無法移動。萊皮切做了最后努力,但沒有成功。后來他回德國繼續(xù)研究氣球,直到1817年。
俄羅斯文學巨擘托爾斯泰的小說《戰(zhàn)爭與和平》中有關(guān)于氣球的描述。甚至在俄羅斯皇帝亞歷山大一世給一位公爵的一封信中,也提到了關(guān)于氣球的事情。在1870普法戰(zhàn)爭期間巴黎被圍時,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曾雇傭一個空中氣球軍團,用于戰(zhàn)場上的空中偵察。
美國內(nèi)戰(zhàn)期間也使用了熱氣球。當時南方聯(lián)邦軍隊的氣球兵團用柔軟絲綢做成氣球用于空中偵查。在“一戰(zhàn)”和“二戰(zhàn)”期間,為阻止德國空軍的攻擊,英國倫敦市上空布置了大量防空氣球,試圖以此阻滯德軍空襲。由于德軍轟炸機飛得太高,這些氣球并未能阻止德軍的閃電戰(zhàn)對倫敦造成的嚴重破壞。但不管效果如何,這些防空氣球都不失為一種廉價的防空舉措。布置在空中的氣球,使德軍轟炸機不能準確觀察和命中目標,同時摧毀了德國發(fā)射的231枚V-1飛彈。
在20世紀早期和20世紀中期,氫氣球還被廣泛應用于高層大氣研究。在航天飛行(太空飛行)遮蔽氣球的光芒之前,氣球不斷創(chuàng)造著升上天空的新高度。在官方機構(gòu)失去對載人氣球的興趣之后,民間氣球熱依然不減,繼續(xù)刷新氣球飛天的高度紀錄。特別是長距離氣球飛行,樹立了一個又一個氣球飛行史上“第一”的里程碑,如第一次穿越大西洋的“雙鷹2號”和第一個環(huán)游世界的“百年靈衛(wèi)星3號”。雖然載人高空飛行熱氣球仍在努力提升高度,但更有可能是冒險家們的探險行為,而不再是研究者的研究目標。endprint
現(xiàn)代熱氣球有了比蒙戈爾費兄弟裝在籃筐里的燃煤更先進的機載熱源,這種先進熱源系統(tǒng)是20世紀50年代美國氣球?qū)W家、現(xiàn)代熱氣球之父約斯特首創(chuàng)的,并于1960年10月22日率先用于他的第一次成功氣球飛行實驗中。英國也于1967年建造了第一個現(xiàn)代熱氣球。今天的熱氣球主要用于娛樂行業(yè),在美國約有7500只熱氣球。
氣球飛行主要事故
1975年11月 兩人駕駛的氣球“新奮力號”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沃加沃加附近遭遇旋風,氣球被狂風撕裂墜毀,兩名駕駛員遇難。
1989年8月13日 澳大利亞北部地區(qū)愛麗斯泉附近兩個熱氣球發(fā)生相撞事故,其中一個氣球墜毀,13人喪生。
1995年9月12日 參加法國班尼特杯氣球賽的3個氣球進入白俄羅斯領空。盡管比賽組織者已在5月通知了白俄羅斯政府這場將舉辦的比賽,并交由飛行計劃部門備案,但白俄羅斯空軍的一架攻擊機還是擊落了其中一個氣球,造成兩名美國公民喪生。另被迫降落,第三個氣球在下降兩小時后安全著陸。這兩只氣球的駕駛員因未經(jīng)簽證進入白俄羅斯領空而被罰款,然后獲釋。
2007年8月11日 一個熱氣球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墜毀燃燒。一根燃料線從丙烷罐上脫落導致的這場事故,造成兩名乘員喪生。加拿大運輸安全局隨后裁定,燃料箱應安裝自動關(guān)閉閥。
2011年1月1日 一個熱氣球在英國薩塞特郡的韋斯特菲爾德墜毀,氣球上兩名駕駛員均喪生。
2012年1月7日 一個在新西蘭卡特頓鎮(zhèn)起飛的觀景熱氣球,不慎觸上電力線,起火后墜毀在鎮(zhèn)子北邊,氣球上11人全部遇難。
2012年8月23日 一個熱氣球在南斯拉夫的斯洛文尼亞因雷暴天氣墜毀,造成氣球上6人喪生,26人受傷。
2013年2月26日 埃及盧克索附近發(fā)生歷史上最嚴重的一起氣球事故,一個熱氣球爆炸并墜毀,造成氣球上21名乘客中19人死亡。
2016年7月30日 一個載有16人的熱氣球在美國得克薩斯州的洛克哈特附近突然起火并墜毀,無人幸存。
外星氣球
1984年,蘇聯(lián)的兩艘金星探測器在金星大氣層中釋放兩只氣球,進行科學實驗。它們在兩天時間里向地球傳輸了信號(圖為金星氣球模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