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曉榮
摘要:從教20余年,深有感觸:老師不好當,班主任老師更不好當。作為小學班主任,每天面對幾十個孩子,努力的、聽話的、淘氣的、頑皮的,性格各異;學習、生活、身體、品德表現(xiàn)樣樣都要管;在學校的每分鐘要管,在家的事情也得過問……許多時候,煩躁與無奈不請自來。但是,不管是我們自己選擇了這種職業(yè),還是這種職業(yè)選擇了我們,不能或者不想改變,那最好的辦法就是擁有良好的心態(tài),用心做好班主任。
關鍵詞:班主任 好習慣 溫暖 文化建設
一、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我們都知道,一個人有好的性格才能有好的命運,有好的命運才會有好的人生。由此可見,習慣對于人一生的有多么重要。人一生中,12歲之前最重要的就是養(yǎng)成好習慣,那一二年級這一階段正是孩子習慣養(yǎng)成的最佳時期,所以,我一直最重視的是學生習慣的培養(yǎng)。我經(jīng)常跟女孩講,女孩子就應該安靜、文靜,做什么事情都要穩(wěn)穩(wěn)當當,這樣再怎么優(yōu)秀的女孩大一點都不輕浮,不咋咋呼呼。所以,中午分飯、分勺這樣為班級同學服務的工作有女孩子做,而且教她們盡量做得井井有條。男孩子呢,我讓他們記住,男子漢要大氣、大度、大量。讓他們懂得無論什么事都要謙和忍讓有擔當。這樣男生女生之間的矛盾就會減少很多。勞動中,打水、搬桌子、登高、拖地這樣的活男孩子都會搶著干。還有,為了讓孩子安靜,我想了很多招,首先是“講”,遇到問題就得講,一天絮絮叨叨就是講。走路輕,做事盡量沒有聲音,但走姿還不能做作,特別是女孩子,不能干什么發(fā)出叮當?shù)拇舐曇?。告訴他們班級是整體,這么多人,每個人都得守規(guī)矩,要不教室里學習環(huán)境不好,其他老師進咱班,誰看了心情都不好。再說你們那么做也給父母丟臉,給老師丟臉。給孩子們講,走路做事要像溫暖的風,讓人舒服,做什么事情要讓人覺得暖暖的。這樣別人也愿意接受你。再有,當孩子有錯誤時,我盡量不當著全體同學的面,而是針對這件事單獨與個別孩子談,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談的時候注意抓住孩子的心,因為孩子都有向善的、向上一面,告訴他,這樣做對不起媽媽,因為媽媽知道你這樣做會很傷心,甚至會生病。這樣孩子心里會很內(nèi)疚,又不傷孩子的自尊心??傊ㄗ?、站姿等這些小事,我都是提著他們的耳朵,天天要求,天天講。不過我也是一邊工作一邊摸索,遇到問題就說要求,就講。這樣,孩子們漸漸懂事了,守規(guī)矩了,良好的習慣也自然而然的形成了。
二、多給孩子溫暖,給家長寬慰低年級孩子小,需要的是最細微的關懷和愛護。從孩子們上學那天起,我就督促并培養(yǎng)孩子們:“在穿戴上,早晨怎么來的,晚上怎么回去?!蔽抑?,早晨上學,家長一定是給孩子穿戴得整整齊齊;那么晚上放學時,如果家長看到寒風里走來的孩子光著頭,大衣扣子沒有系好,手套放在書包里,手凍得通紅,那會多么心疼?。∫粋€班主任,只有深刻地體會家長和孩子的內(nèi)心,才能真正為他們著想,工作才能取得成功。我每天最后一節(jié)課,盡可能給他們時間,也要讓每一個孩子穿戴整齊,然后我逐個檢查,確信家長看到能夠放心,一邊走,一邊還不忘隨時關照后邊孩子注意安全。家長沒來接的,我必定打個電話,沒有一句不滿和責備,就是告知家長:“孩子我會領著,家長放心,來的路上別著急,一定注意安全……”說實在的,我們每天七點多鐘到校,只要進到教室里,這弦就繃得緊緊的,處理班務、上課、批作業(yè)……到放學這個時間已經(jīng)是身心疲憊了,可在校門口,我還是親熱地跟孩子們說再見,滿面笑容地跟一兩個孩子說句悄悄話,親切地摟摟某個孩子的肩膀……說到這,可能大家覺得這樣做挺虛偽的。其實,不是這樣,我在換位思考:作為家長,把孩子放到學校一天了,我們送孩子,家長在看孩子,再看老師,我的這些做法讓每個家長都會感受到一種溫暖的體貼、一份溫馨的關懷。這樣家長會覺得把孩子放在老師這他們放心。另外,與家長溝通要講究方式方法。比如,我基本上不再一線通信息上指名批評某個孩子,應為很多家長都互相認識,給講留些情面。我發(fā)信息時,語氣都是比較委婉親切的。比如“明天降溫,給咱孩子穿的暖一些,別感冒了”,“明天有美術課,提醒孩子把美術材料帶好,不然做不了作業(yè),咱孩子多難受啊”,“最近一些城市的發(fā)生了不法分子襲擊學生的事件,我們學校采取各種措施保證學生安全,家長接送孩子的路上要注意安全”等等。這樣做呢,會讓家長感覺到老師對孩子的關心與呵護。再有,我時常在班級的QQ群里給家長發(fā)一些格言和甘露妙雨摘抄的內(nèi)容,因為,咱們的家長年紀輕,她們在家庭中,夫妻之間,孩子的家庭教育中有著這樣那樣的困惑,在閑暇之余看看這些內(nèi)容,對于他們調(diào)整心態(tài),處理一些問題上會有所幫助。時間長了,她們更加信任我,也愿意和我溝通。有時候批評孩子,說得深了淺了,家長也都理解,沒有怨言。要知道家長群體是一個很大的教育資源,取得了家長的理解和信任,我們的工作開展起來能也更加得心應手。
三、抓好班級文化建設,為學生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氛圍環(huán)境造人,氛圍無價。怎樣凝聚班集體的力量,關鍵是要營造一種健康向上和諧發(fā)展的班級文化氛圍。所謂班級文化,就硬件來看,主要是校園環(huán)境、班級墻報、學習園地、教室布局、學生專欄等的建設;從軟件而言,主要是班級教育、學生言行、人際關系、衣著穿戴等等。如何建設班級文化,倡導一種積極向上的集體力量,這個工作應貫穿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社會實踐的各個方面。所以我特別重視這方面工作。比如,我和孩子們每換一個教室,就會像搬新家一樣“裝修教室”。良好的教室環(huán)境養(yǎng)老師的心,養(yǎng)孩子的心。自己掏錢辦墻報專欄、張貼激勵標語,班規(guī)、班訓等等。做這些不是為搶什么尖,我覺得從大的方面講吧,這樣做給孩子們一個好的磁場,你看孩子們在經(jīng)意不經(jīng)意間總會看到向善向上的話語,受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啊。從小的方面講,我和孩子們在學校的時間比在家里時間長,教室就好比自己家,環(huán)境的好壞影響著心情,所以每學期要花費心思裝扮教室。在活動方面我也是這樣。每次開展活動,我在主觀意識上都力爭做好,這也不是想要尖什么的。只是覺得自己念師范時學音樂,有一點這方面能力吧,盡自己所能弄點好節(jié)目。最重要的是想給有這方面素質(zhì)的孩子們一個鍛煉、提升的機會。在小學階段,孩子們能參加一些文體活動,對于他們來說是快樂的、自豪的。我現(xiàn)在還記得小學一年級時,我參加了一個類似小話劇的表演,我扮演一個小毛毛蟲,我還記得那段臺詞:小毛蟲就是我,我就是小毛蟲。鉆在洞里吃得飽,哎哎,吃得飽!就這樣一個小小的角色至今讓我記憶猶新。也是這次表演讓我有了以后更多的表演機會,培養(yǎng)了我這方面的能力,中學畢業(yè)時我考了幼師專業(yè),做了一名老師。所以我覺得孩子參加活動,能力提高了,甚至會一生受益。同時,通過活動也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班主任工作是瑣碎繁雜的,每天總是感覺忙忙碌碌,覺得剛忙完這份工作,又要面對新的活動。事情多,很多時候有倦怠情緒。但回頭想想,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yè),就得好好地去面對。班主任管理一個班級,就像一個家過日子,做到不抱怨很難,但抱怨解決不了問題,只能讓自己更煩惱更不快樂,所以讓我們一起踏踏實實、盡心盡力地面對每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吧!我們的人生都是在不斷地經(jīng)歷、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反思、不斷地成長中走過的,遇到事情呢平靜自己,面對復雜的事情我們要有良好的心態(tài),默默地做好自己的本分。放大自己的格局,放寬自己的胸懷,成就自己幸??鞓返娜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