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
在美國這個多種族、多文化的國家,各國各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都會出現(xiàn),所以每年中國農(nóng)歷新年時,年味也還是非常濃的。在一些州,中國的春節(jié)甚至已經(jīng)成為了法定假日,學校都要放一天假。
美國的小學慶祝中國農(nóng)歷新年時,會有一些什么傳統(tǒng)內(nèi)容呢?紅包肯定是首選,每個孩子都會收到一個紅包,然后大致就是舞龍舞獅了,還會從中餐廳訂一些炒飯、炒面給孩子們。這幾項加在一起,應該就算是他們理解的中國傳統(tǒng)的春節(jié)文化了。
兒子一年級的時候在學校參加了慶祝新年的舞龍活動。那是用彩紙糊出來的“龍”,每個孩子手上拿一截,像舉標語牌一樣用一截棍子舉起來,然后大家排好隊,龍頭在最前面,依次往前走,這條“龍”就舞動起來了?;顒又螅咳税l(fā)一個紅包,兒子拿回家來,我們仔細一看,紅包外面用透明膠帶粘了一支大紅色的鉛筆,上面印有圖案和漢字,里面是一個玩具金幣。
隨著年齡的增長,兒子進入了四年級,那些熱熱鬧鬧的活動對他的吸引力已下降,不過紅包對他的吸引力,似乎是越來越強,孩子到了開始明白“錢”這個概念的年齡啦。
今年的大年初一是星期一,學校正常上學。前幾年春節(jié),我會到銀行換面值2美元的紙幣,包一個紅包給兒子。2美元在市面上不流通,平時很少見到,寓意遠遠大于金額,可是我今年沒有顧得上去銀行換鈔票。我考慮了一下,決定在兒子的書包上面留下一個10美元的紅包。他今年10歲,就借用這個數(shù)吧。
我對紅包的金額有點猶豫,估計到了學校,其他同學都會有紅包,可能也都會談論紅包的金額。兒子現(xiàn)在這個年齡,會和同齡人進行比較。我有一點擔心,我給他的紅包數(shù)額太小或是太大,會給他帶來負面的影響。
中午放學時兒子帶了一個同學回家,他們要合作完成學校布置的一項作業(yè)。等同學的媽媽來接他時,自然而然地就給了兒子一個紅包。我從來都不備紅包,碰到這樣的情況,也沒法及時還禮。
打開同學媽媽的紅包一看,10美元。我告訴兒子,我們不能隨便拿別人的錢,因為春節(jié)的紅包是好運的象征,我們也要給同學回贈一個紅包,同時祝愿他新年好運。
等到下午放學,兒子和兩個同學一起回來,還是要共同做學校的任務。我找了一個合適的時機,問了一下紅包的事情。我想了解一下,兒子給出紅包的時候,有沒有特別張揚,讓其他同學感覺不愉快。還好,聽起來兒子處理得挺不錯。
要判斷他是否過于張揚,得看其他同學是什么情況。兒子說,同學之間有交換紅包的,有一個男生給了自己好朋友100美元的紅包。
我本來就常有耳聞,在一些華人子女比較集中的學校,存在紅包攀比的風氣。當初給兒子選學區(qū),選擇現(xiàn)在的地方,主要考慮的就是風氣比較正。沒想到四年級的孩子,就開始以100美元為單位送紅包了。不過,我看兒子除了說到“100美元”時表示出的一絲絲羨慕的語氣之外,主要是告訴我,送100美元的孩子的做法不對,在學校惹了麻煩。
原來,有名學生看到這件事情后,跑去告訴了老師。老師非常反對這樣的做法,跟包括目擊證人在內(nèi)的三個當事人分別進行了談話。
了解完情況后,老師先在全班表揚了報告情況的同學,然后在班里進行金錢觀的教育。老師說對于金錢的管理,需要聰明和智慧,不應該亂花錢,更不應該隨便送人。同時,錢應該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掙來的,不應該隨便接受別人的贈予,哪怕是自己的好朋友。美國學校的老師,一般不在班上針對某個孩子進行“大批判”,那是負能量,對孩子的成長并沒有好處,同時還浪費整個班級的學習時間。
老師后來又通過學校行政處通知了送100美元紅包的孩子父母,讓他們到學校來把那100美元領回去。這可以說是這所學校除了有記錄的正式行政處罰之外,給出的最嚴厲的處罰了。
一個100美元的紅包,卻引發(fā)了這樣一連串事件。有人議論,美國學校老師的處理方式,是否頗有一點“大驚小怪”。可不要忘記了,正是在這“大驚小怪”之中,才不停地有巴菲特、比爾·蓋茨和扎克伯格們的出現(xiàn)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