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珍,陳靜靜
血液透析和腎移植是尿毒癥患者治療的主要方法,而維持性血液透析(MHD)作為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已經(jīng)成為尿毒癥患者的主要治療手段[1]。常規(guī)血液透析以單純彌散的方式清除體內(nèi)代謝物,對中、大分子毒素和蛋白質(zhì)結(jié)合物的清除能力有限,而中大分子毒素是影響尿毒癥患者預后的重要因素[2]。隨著血液凈化技術的發(fā)展,透析器和透析膜材料得到了極大的改良,透析方式也出現(xiàn)了多種變化。近年來,有研究表明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能夠有效清除中、大、小分子毒素,從而改善患者炎癥反應、氧化應激、心肌損傷和心臟功能[3]。本研究探討HFHD對MHD患者的臨床療效,以及對患者微炎癥狀態(tài)、心肌損傷標志物和心臟超聲結(jié)果的影響,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 1月至2017年3月在浙江省仙居縣人民醫(yī)院血透室行 MHD的尿毒癥患者110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各55例。A組男29例,女26例;年齡30~65歲,平均(50.83±15.65)歲;透析時間24~73個月,平均(44.56±15.67)個月;病因:慢性腎小球腎炎31例,高血壓腎病6例,糖尿病腎病14例,腎多發(fā)囊腫1例,多囊腎3例。B組男32例,女23例;年齡31~ 66歲,平均(51.27±16.88)歲;透析時間21~74個月,平均(44.89±16.13)個月;病因:慢性腎小球腎炎30例,高血壓腎病5例,糖尿病腎病15例,腎多發(fā)囊腫2例,多囊腎3例。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0.05)。另外,選取同期體檢的健康者55例,設為 C組,男30例,女25例,年齡30~66歲,平均(51.65±16.53)歲。3組性別、年齡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 0.05)。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年齡>18歲;(2)行MHD3個月以上的尿毒癥患者;(3)無多器官功能衰竭;(4)無急慢性感染、未服用抗凝藥物;(5)臨床數(shù)據(jù)資料完整,且同意參加本項研究。排除標準:(1)采用臨時中心靜脈置管者;(2)預期壽命< 12 個月者;(3)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4)合并活動性全身性感染者;(5)嚴重營養(yǎng)不良或心力衰竭者;(6)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1.3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MHD治療,每周2~3次,每次4~4.5h,連續(xù)治療12周。兩組患者均經(jīng)自體動靜脈內(nèi)瘺通路進行透析,透析血流量為260 ml/min,透析液流量500 ml/min。A組患者采用HFHD治療,采用瑞典金寶AK96透析機,Revaclear300J透析器面積1.4m2。B組采用常規(guī)血液透析治療,采用瑞典金寶AK96透析機,polyflusx14L血液透析器膜面積1.4 m2。冠心病常規(guī)治療,如戒煙、降壓、降糖。1次血液濾過[德國Fresenius公司4008S血液過濾機,polyflusx140h血液透析器膜面積1.4 m2,超濾系數(shù)63 ml·h-1·mmHg-1(1mmHg≈0.133kPa)]。透析中均給予左卡尼汀、促紅細胞生成素等對癥治療。
1.4 觀察指標 比較A、B兩組透析后的臨床療效;記錄A、B兩組透析前和透析6個月后及C組入組時血清微炎癥狀態(tài)指標: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腫瘤壞死因子(TNF);比較兩組透析前和透析6個月后及C組入組時血清心肌損傷標志物:血清B型腦鈉肽(BNP)、心肌肌鈣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記錄兩組透析前和透析6個月后及C組入組時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指標:左室舒張期末內(nèi)徑(LVEDD)、左室收縮期末內(nèi)徑(LVESD)、左室后壁厚度(LVPWT)、室間隔厚度(IVST)、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
臨床療效評價標準:顯效,臨床癥狀、體征完全消失,腎功能相關指標改善>60%;有效,臨床癥狀、體征明顯緩解,腎功能相關指標改善程度在30%~60%;無效,臨床癥狀、體征未見緩解甚至惡化,腎功能相關指標改善程度<0??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5 統(tǒng)計方法 使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兩兩比較采用 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2檢驗。<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療效比較 A組患者透析后6個月顯效率和總有效率均高于B組(2=4.45、10.75,均<0.05)。見表1。
2.2 3組微炎癥狀態(tài)指標比較 A、B兩組透析前血清hs-CRP、IL-6、IL-8、TNF水平均較C組高(均< 0.05),A、B 兩組透析前血清hs-CRP、IL-6、IL-8、TNF水平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0.05);A、B兩組透析6個月后血清 hs-CRP、IL-6、IL-8、TNF 水平均較透析前低(均<0.05),且A組明顯低于B組(均<0.05)。見表2。
2.3 3組血清心肌損傷指標比較 A、B兩組透析前血清BNP、cTnT、CK-MB、Hcy水平均較C組高(均< 0.05),A、B兩組透析前血清BNP、cTnT、CK-MB、Hcy水平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0.05);A、B兩組透析 6個月后血清BNP、cTnT、CK-MB、Hcy水平均較透析前低,且A組明顯低于B組(均<0.05)。見表 3。
2.4 3組心臟超聲檢查指標比較 A、B兩組透析前心臟超聲檢查指標LVEDD、LVESD、LVPWT、IVST均較C組高,LVEF較C組低(均< 0.05),A、B 兩組透析前 LVEDD、LVESD、LVPWT、IVST、LVEF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 0.05);A、B兩組透析 6個月后LVEDD、LVPWT、IVST均較透析前低,且A組明顯低于B組(均< 0.05)。見表4。
血液透析是目前臨床治療尿毒癥的有效手段,顯著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和生存期。近年來,臨床學者已逐漸認識到HFHD在尿毒癥MHD治療中的價值,但關于兩種透析方式的臨床療效及對患者炎癥狀態(tài)、心肌損傷的影響尚未見明確報道。
常規(guī)血液透析主要通過彌散的方式清除小分子毒素,對中大分子毒素不能有效清除。HFHD采用彌散、對流和吸附技術,在有效清除小分子毒素的同時提高對大中分子毒素的清除效率。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可以改善血液透析患者鈣磷代謝紊亂、血壓、貧血、減輕心血管損傷、延緩心肌細胞肥大和心室重構,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4]。本研究發(fā)現(xiàn),HFHD患者總有效率和顯效率均高于普通血液透析患者,表明HFHD在尿毒癥MHD患者治療中療效顯著。
表1 兩組透析6個月后臨床療效比較 例(%)
表2 3組微炎癥狀態(tài)指標比較
表3 3組血清心肌損傷指標比較
表4 3組心臟超聲檢查指標比較
尿毒癥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癥狀態(tài),是尿毒癥患者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5]。本研究發(fā)現(xiàn),HFHD和普通血液透析患者血清 hs-CRP、IL-6、IL-8、TNF水平均高于正常人,且HFHD患者治療6個月后炎性因子降低程度高于普通血液透析。這可能與 HFHD血液透析膜對大、中、小分子毒素均有過濾作用相關。另外,HFHD血液透析膜與生物體有更高的生物相容性,能夠降低自身免疫反應。因此,HFHD有利于改善MHD患者微炎癥狀態(tài)。
慢性腎臟病過程中心、腎功能相互影響,腎功能下降與心力衰竭嚴重程度密切相關。BNP、cTnT、CK-MB均是反應心肌功能的診斷指標。Hcy是含硫氨基酸代謝的終產(chǎn)物,高Hcy血癥已被廣泛認為是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血管事件的獨立危險因素[6]。唐玲等[7]研究發(fā)現(xiàn)HFHD透析后6個月BNP和cTnT水平下降程度高于普通血液透析,有利于減輕心肌損傷。本研究發(fā)現(xiàn) HFHD和普通血液透析患者BNP、cTnT、CK-MB、Hcy水平均高于正常人,且透析6個月后BNP、cTnT、CK-MB、Hcy水平下降程度高于普通血液透析患者。表明HFHD有助于減輕心肌損傷,延緩心功能惡化。
尿毒癥MHD患者心血管系統(tǒng)生理功能改變主要為左室擴大、肥厚、順應性降低,導致左室舒張功能減退。本研究發(fā)現(xiàn)尿毒癥 MHD患者 LVEDD、LVESD、LVPWT、IVST均高于正常人,LVEF低于正常人,HFHD和普通血液透析6個月后均顯著下降,且HFHD患者下降程度更甚。表明 HFHD在改善尿毒癥心功能方面具有優(yōu)勢。
綜上所述,HFHD能夠顯著提高尿毒癥需 MHD患者血液透析臨床療效,且在改善患者微炎癥狀態(tài)、心肌損傷標志物水平和心臟功能等方面具有優(yōu)勢。
[1] 余彬,暴小方,張新莊.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方式與生存質(zhì)量的關系研究[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6,8(4):87-88.
[2] 漆映輝,倪兆慧,曲曉璐,等.不同血液凈化技術的聯(lián)合應用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礦物質(zhì)和骨異常的影響[J].中國血液凈化,2016,15(2):72-76.
[3] 危正南,張慶紅,吳東,等.高通量血液透析對尿毒癥患者血漿毒素分子含量及機體微炎癥狀態(tài)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6,22(6):558-561.
[4] Zumrutdal A,Sezer S,Demircan S,et al.Cardiac troponin I and beta 2 microglobulin as risk factors for early-onset atherosclerosis in patients on haemodialysis.[J].Nephrology,2005,10(5):453-458.
[5] Koeda Y,Nakamura M,Tanaka F,et al.Serum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and death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mild to moderate chronic kidney disease.[J].International Heart Journal,2011,52(3):180-184.
[6] 李云霞,蔡九英,張雅卓.苦碟子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對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血脂影響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1,14(30):3425-3427.
[7] 唐玲,鄧曉風,代青,等.高通量血液透析對尿毒癥患者心肌損傷標志物和心功能指標的影響[J].中華危重病急救醫(yī)學,2017,29(6):547-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