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時泳 鹿欽祥 王麗
摘? 要:北五味子是五味子科五味子屬木質(zhì)藤本植物,具有潤肺、止汗、止瀉、澀精、生津、益智等功效,是我國常用的中藥材和出口藥材,是各類藥品、食品、保健品的重要原材料。隨著野生資源的日益枯竭,在人工栽培不斷快速發(fā)展的過程中,問題也不斷出現(xiàn),種子處理不當,播種出苗率低,苗木質(zhì)量不好等,影響了五味子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本文通過作者多年的研究和實踐,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論述,希望可以解決種植戶在生產(chǎn)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關鍵詞:北五味子;育苗;種子處理
中圖分類號:S567?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DOI:10.11974/nyyjs.20181233060
1? ? ?北五味子種子生物學特性
北五味子種子為腎形,種皮橙黃色或棕黃色,種皮堅硬、不易透水、透氣性差。干燥種子含水量6%~7%,種仁呈鉤形,胚較小。千粒重約25g,野生五味子種子較小千粒重17~22g,人工栽培的可達到30g。五味子種子具有休眠的特性,果實成熟后種子并沒有成熟,種子的胚并沒有完全分化好,只有經(jīng)過層積處理、催芽處理,種子才能完成生理和形態(tài)后熟,打破休眠后才能播種育苗。
2? ? ?育苗方法
2.1? ? ?選地、整地
選擇地勢平坦、水源方便、排水良好、有機質(zhì)含量高,土質(zhì)疏松肥沃、保水性強的腐殖土或沙壤土。做到細致整地,耕翻深度20~25cm,耙細整平,作寬1~1.2m,高15~20cm的苗床。結合耕翻施入有機肥2000~4000kg/667m2。
2.2? ? ?播種
在4月末—5月初播種,各地可視具體情況確定播種時間。采用行距15~20cm條播為好,開3~4cm的淺溝,均勻播種,蓋土2~3cm。床面用木磙鎮(zhèn)壓,床面噴施封閉除草藥劑后蓋一層稻草或松針,保持土壤濕度,防止干旱,以利出苗。封閉除草劑使用38%阿特拉津,每667m2用量150g,每667m2播種量5~6kg。
2.3? ? ?田間管理
播種后保持床面土壤濕潤,遇少雨干旱需澆水,保證土壤濕度。出苗后遇土壤干旱也要及時澆水,保證幼苗正常生長。
播種25~35d后可陸續(xù)出苗,當幼苗出土60%后,搭建遮陰棚,棚高60~70cm,覆蓋遮陰網(wǎng),以免灼傷幼苗。在幼苗長至5~6cm時撤掉遮陰網(wǎng)。
適時除草,保證苗田無雜草。
追肥,苗期施肥2次。第1次追肥在撤除遮陰網(wǎng)后,幼苗5~6cm時,每667m2施尿素5kg,復合肥10kg,第2次追肥在7月份苗高10~15cm時,每667m2施磷酸二銨5kg,硫酸鉀10kg。看幼苗長勢情況,中后期可噴施葉面肥,每隔7d噴1次,連續(xù)噴2~3次,確保幼苗生長健壯,木質(zhì)化程度好。
2.4? ? ?病蟲害防治
2.4.1? ? ?根腐病
根腐病的主要癥狀是幼苗根莖處表皮潰爛,手摸即脫落,露出1圈木質(zhì)部,最后干枯死亡。溫度低,土壤板結粘重,土壤濕度大,排水不良地塊易得此病。苗前可用30%惡霉靈1000倍進行床面消毒,發(fā)病初期可用50%多菌靈可濕粉劑500倍液或30%惡霉靈800倍液灌根,連續(xù)用藥2~3次,間隔5~7d。
2.4.2? ? ?白粉病
幼苗發(fā)生白粉病時幼葉逐漸上覆一層白粉,葉片開始由綠色變成黃色,嚴重枯萎并脫落死亡。遇到高溫天氣,通風不良或施用氮肥過多,易得此病??蓢娛?:1100倍等量式波爾多液進行預防,間隔15d噴1次,連續(xù)噴2~3次。發(fā)病初期可用40%三唑酮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700~1000倍液葉面噴霧,7~10d噴1次,連續(xù)噴2~3次。
3? ? ?種子處理
在9月下旬五味子成熟期到五味子種植園選擇植株無病害、穗長、粒多、籽粒飽滿、大小均勻的鮮果做種子。
把采摘的鮮果放到固定容器內(nèi)24h后洗種。洗種可用2種方法,用洗籽機或人工洗籽。洗籽時將果肉、果汁及果梗去凈,用清水洗2遍,然后用清水浸泡24~48h,觀察胚乳呈乳白色時撈出,然后用50%多菌靈拌種,多菌靈用量是種子重量的0.4%
取篩選后潔凈的細河沙,用50%多菌靈300倍液混拌均勻,濕度控制在40%~50%,通常手握成團又不滴水,一松即散。沙子用量是種子體積的3倍,然后將種子和殺菌后的沙子混拌均勻。
層積處理將拌沙的種子,放置在陰涼的庫房地面,厚度不能超過30cm,上面蓋一層濕潤的沙子,周圍可用磚作擋墻。隨時觀察沙子濕度,發(fā)現(xiàn)缺水,補充水分至標準水。儲藏到11月份中下旬。然后將層積的種子取出,檢查水分合適后,將種子裝入透氣的編織袋中,放平厚度30cm左右,封好袋。選擇地勢高、背陰地方,挖深40~50cm深的窖,將裝好種子的編織袋放平擺放到窖中,插幾根木棍當排氣孔,用土埋好即可,不能讓雪水流入窖中。
種子催芽第2年的4月上旬將冬季窖藏的種子取出,移到室內(nèi)地面催芽。種子厚度不能超過30cm,濕度控制在40%~50%,屋內(nèi)溫度控制在25℃左右,每隔2d翻倒1次,保持濕度,當種子開口率達到90%左右,即可播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