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衛(wèi)民
在小學階段所要學習所有科目中,數(shù)學可以算是難度比較高的一門。因為數(shù)學的思維是比較抽象的,而小學生剛剛接觸到數(shù)學,可能一時間難以適應,所以培養(yǎng)小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教師了解學生水平的一個重要手段。教師首先要通過鼓勵來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敢于在班里開口說話。然后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來了解到每一個學生的真正水平,這樣可以大大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最后可以通過課后留言提出問題的方式,讓學生擁有提出問題的能力。
一、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因為小學生的年紀較小,學校對于他們而言又是一個比較陌生的環(huán)境,所以很多學生就不愿意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針對這一種情況,教師首先就要讓班里形成一種良好的班級氛圍,讓每一個小學生都能在班級里面找到歸屬感,然后樹立自信心,敢于將自己對于周圍事物的看法表達出來。教師可以適當開展一些班級活動,讓學生之間都熟悉起來,并且鼓勵學生開口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要改變自己的上課模式,可以通過游戲的形勢來為課堂注入新的活力,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獲取知識。
例如,在《1~5的認識和加減法》一章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開展小游戲來樹立學生的信心??梢宰尠嗬锏膶W生輪流報數(shù),但是報數(shù)的范圍只能是1到5,用這個小游戲來幫助活躍課堂的氣氛。等到游戲結(jié)束了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心得,或者是將游戲玩好的方法,讓學生樂于將自己的經(jīng)驗分享出來。不管學生的想法是怎么樣的,只要是學生敢于在全班學生面前開口說話,教師就應該對這個學生進行表揚。另外,教師在上課的時候,應該鼓勵學生說出自己遇到的問題,應該適當給這個學生獎勵,以此作為一個激勵。
二、小組合作學習
小學生可能會因為和教師不熟悉,所以就不敢提出自己的問題,但是作為同齡人,學生和學生之間應該是無話不說的。所以教師可以將4到6個學生分成學習的小組,在分組的時候應該注意的是要留意每個學生的性格是內(nèi)向還是外向的,教師應該保證每一個學習小組里面至少有一個是有比較外向的學生。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可以留給學生討論的時間,然后小組長將自己小組提出的問題匯聚在一起,一起說給教師,這就避免了很多學生因為害羞而不敢提出問題的現(xiàn)象,也是對于教師提問時間的一個節(jié)省。
例如,在《克和千克》的教學中,主要就是帶領(lǐng)學生認識不同的重量單位。所以教師在講完課后,可以為學生留下問題,讓每個組里的小組長提出自己組員的問題。在組員提出問題的時候,組里的其他成員可以嘗試著解答該同學的問題,最后匯報給教師應該是全部的組員都不能解答的問題。教師可以先詢問其他的學習小組是否能解決該類的問題,若是知道答案就可以舉手回答。若是全班的學生都不能回答,再由教師解答,也對該小組進行表揚。這種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促進同學之間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同學關(guān)系;對教師來說,學生也可以進行更方面、更全面的管理,提高了自己的課堂效率。
三、課后為教師留言,提出自己的問題
很多教師思考的重點都是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提出自己的問題,但是教師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只有學生有了問題才能提出來。所以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可以留下一兩個疑點,讓學生嘗試著去發(fā)現(xiàn)。另外,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本堂課結(jié)束的時候,在一個小紙條上寫下自己的問題,然后上交給教師,教師可以在課后的時間將學生的問題整理成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問題,然后在下一節(jié)課上課之前,讀出每一個學生的問題,并且做出解答。
例如,在《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的教學中,因為分數(shù)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個全新的知識點,所以可能很難理解。教師在課前讀出學生的問題的時候,可以詢問經(jīng)過課間的思考,這個學生的問題是不是自己解決了,若是有學生舉手回答,教師可以讓該學生解答自己的問題,若是沒有人舉手,教師就可以為這個問題做出回答。教師為學生解決上一節(jié)課的疑惑,也是對知識點的一個復習,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等到學生適應了這種留言的方式,學生就具備了提出問題的能力,這也為學生在課堂上的提問提供了基礎(chǔ)。
在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敢于提出自己的問題是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學生若是能在學習中提出自己的問題,就可以證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是有著自己的思考的,而不是盲目做題。教師可以根據(jù)每個學生提出的問題知道學生的數(shù)學水平,更加有效地進行輔導。學生在小學階段可以說是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時間段,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讓每個學生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爭取可以用最少的時間來達到最高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