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艷
人類語言的源泉是生活,有生活才有語言,離開了具體的生活情境,一個人在孩提時期是無法學會語言的,少年時期也是無法學好母語之外的語言的。英語是一種語言,脫離了一定的情境,語言就難以恰當?shù)乇硎?,不易發(fā)揮其表達進行交際活動的本質(zhì)作用。情境教學是外語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手段。它把學生帶到具體的生動有趣的情境中,進行句型和會話的訓練,眾所周知成功的英語課堂教學應該為課堂創(chuàng)造更多更豐富的情境。
一、創(chuàng)設(shè)問題情境
據(jù)我調(diào)查統(tǒng)計,一些學生學不好英語,絕大部分是對英語不感興趣。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夸美紐斯說過:“興趣是創(chuàng)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huán)境的主要途徑之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了小學生對英語的興趣,相當于為學生提供了一把打開英語學習殿堂的鑰匙,這種興趣的趨向越強烈,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渴望也就越強烈,才算真正達到了小學英語教學的目的。一個成功的英語教師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他們對英語的興趣,激勵他們不斷處于最佳的英語學習狀態(tài)之中,使他們對英語樂說、會說,說此不彼。如在教“The kings new clothes”時,我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shè)了孩子感興趣的問題情境,將學生帶入了愉快的學習氛圍之中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如閱讀活動一開始,我打破故事教學的常規(guī)模式,帶領(lǐng)學生直面故事結(jié)尾,學生學習的熱情即刻被激發(fā)起來。
二、創(chuàng)設(shè)生活情境:
將真實生活情景引進課堂,縮短課堂教學與生活的距離,這種形式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設(shè)身臨其境的場景優(yōu)化課堂教學。如在教《牛津小學英語》4B《At a snack bar》,我創(chuàng)設(shè)了snack bar 的情境(課件呈現(xiàn)KFC,McDOnald)的圖片,課桌上擺放了大量的食品和飲料,并標上價格,有的孩子做營業(yè)員,有的做顧客,在模擬的生活場景中,孩子們充分運用了所學的日常交際用語: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Something to drink?Anything else?孩子們在創(chuàng)設(shè)的情境中,扮演得惟妙惟肖。在此基礎(chǔ)上,我又創(chuàng)設(shè)了其他幾個場景如:clothes shop,fruit shop,book shop,toy shop,stationery讓孩子們分組進行表演,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其他的場景,培養(yǎng)了孩子在生活中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良好習慣。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學習,達到了學以致用的英語最終著陸點。
三、營造趣味情境
1.有趣的游戲活動
兒童與游戲有著天然的聯(lián)系。是孩子喜聞樂見的一種課堂教學活動,在課堂上適當?shù)貏?chuàng)設(shè)豐富的游戲情境,可使孩子們激起學習興趣,緩解學習壓力,使學生不覺得課堂教學枯燥乏味,更有效地參與教學。如碰地雷的游戲,為了鞏固20以內(nèi)的數(shù)字,在一個詞的后面放一個地雷,這個詞是不能讀的,如果學生不小心讀了,就會踩到地雷。大家一起數(shù)one.two,three,bomb,向他“砸”過去。有趣,氣氛非常活躍,學生學得扎實。由被動學習轉(zhuǎn)化為主動學習,他們對學習內(nèi)容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最終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再如:在執(zhí)教《On the farm》這一課,教師就用“頭腦風暴的游戲復習課堂中將要涉及的已學單詞和句型。游戲的使用激發(fā)了孩子們的興趣,推動他們對單詞和句型的回憶。接著游戲?qū)胄抡n,使學生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時間里被激活。然后教師利用游戲引出新詞,新句型的教學,What are these?They are pens.自然有效?;顒又羞€能互相糾正發(fā)錯的音。
2.豐富的體態(tài)語言
體態(tài)語言是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用身體姿勢,引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情境中去。教師的體態(tài)語言就好比一個演員的演技,演得生動、形象、富有表現(xiàn)力,就能吸引學生,如教Come in,please.時兩手做邀請的動作,學生并知“請進”;如教職業(yè)特征的動作,學farmer做農(nóng)民種地動作,學nurse做護士打針的動作;同樣雙臂合攏輕輕向上抬起,學生并知是read together;go to school(背上書包,走啊走)by plane(兩手臂伸平,做開飛機樣子,嘴里發(fā)出嗚嗚聲)/swim(兩手劃動,做游泳狀)/dance(做幾個舞蹈動作)…由于體態(tài)演示地參與,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單詞,而且給沉悶的課堂教學帶來了活力,新異的演示、模擬使孩子們興趣盎然,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3.激烈的競爭機制
競爭有著一股愉悅、積極向上的激情,小學生都有進取心和榮譽感,將競爭機制引入到英語課堂教學中來,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中,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如,在教授My favourite season 時,為了使孩子們輕松、自主、愉快地掌握小會話: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Why do you like…?Because I can…/ Because its…我設(shè)計了辯論賽活動。四大組進行比賽造句子,句子造得正確,多的一組獲勝。孩子們在活動中積極踴躍,活動氣氛高漲,每個孩子都積極努力地回憶所學過的知識,以為本組爭光為榮。同時,孩子們也享受到了“用中學,學中用”的愉悅。
4.積極的鼓勵評價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性最高層次的需求就是渴望別人的賞識。學生得到老師的鼓勵表揚,就能感覺到自己被欣賞和肯定,從而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任何事情。評價是一團火,能燃起學生學習的激情。教師在評價的過程中應以肯定、鼓勵、表揚為主。以欣賞的眼光和心態(tài)去尋找每個學生細微的閃光點,用贊許的語言進行激勵,使孩子變得越來越自信,越來越優(yōu)秀。如well done!Excellent!Perfect!Good job!Fantastic!等肯定性評價用語常不離口,以“Never mind.Think it over.Try again.”鼓勵學生大膽表達,勇不言敗,用Dont be depressed.Thats a piece of cake.燃起學生新的希望,以期盼的“I think you are the toppest student.”激勵學生向更高的目標沖刺??隙ê唾潛P的話語會讓孩子享受到成功的喜悅,體會到學習英語的快樂。
總之,小學英語教學的目的就在于要使學生在情境中學英語,用英語,從情境入手激活學生思維,以情境刺激作為手段,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情境中感知、接受、運用語言知識、加深理解,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在情境中真實的去感受知識,體驗知識,積極參與,努力實踐,在情境活動中學會用語言表達交流,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