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雪娟
貴州省銅仁市江口縣一名12歲的小男孩因賴床被訓斥,賭氣睡到5樓窗外的防護網(wǎng)上;湖北省赤壁市某教師批評了一位逃課去網(wǎng)吧的學生,結果該生離家出走……在生活中,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很多類似的現(xiàn)象:孩子受不了他人的批評,也不愿意傾聽或接受他人的建議,或者見不得別的孩子比自己優(yōu)秀,更有甚者要求所有人以他為中心……這樣的孩子普遍比較敏感,缺乏安全感,我們稱其為“玻璃心”孩子。
一旦不遂人意,這些有著“玻璃心”的孩子就會委屈地掉眼淚,認為別人在針對他,感覺自己被嫌棄、被拋棄了;別人某一方面超過他,他就會認為自己受到了打擊,嚴重的會離家出走甚至走上自殺的不歸路。仔細分析,當前學生中出現(xiàn)了“玻璃心”現(xiàn)象,家庭和學校都有責任。
從家庭方面來看,有的家庭是因為隔代教育,祖輩對小孩往往是有求必應,孩子從小就依賴性強,逐漸變成家中的“小霸王”,這樣的孩子一旦發(fā)現(xiàn)生活中有任何違背自己意愿的現(xiàn)實,就不愿意面對。有的是因為家長對孩子寄予的希望過大,希望孩子能多才多藝,希望孩子能夠?qū)崿F(xiàn)自己未曾實現(xiàn)的夢想,于是把孩子送到各種培訓班,只重視對孩子的應試能力或藝術技能的培養(yǎng),而忽略了對其他綜合能力(抗挫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的培養(yǎng)。在孩子遇到困難或問題時,家長總會第一個跳出來幫助孩子解決,而不是借機鍛煉孩子,導致孩子沒能在合適的年齡段經(jīng)歷挫折。還有的家長沒有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濫用正面評價,不分場合、不分時機、不切實際地對孩子的一些行為進行表揚和稱贊,即便孩子做了一件該做的事情,家長也會贊不絕口,致使孩子患上了“表揚依賴征”,只愿意聽好話。這樣的孩子受到過多的贊揚和褒獎,自尊心過強,稍有不順就容易產(chǎn)生巨大的心理落差,進而產(chǎn)生挫敗感。這些在溫室里長大的孩子既缺乏獨立精神,也不知曉人情世故。
從學校方面來看,很多學校出于各種原因不敢放手管教學生。比如,有的教師不敢批評學生,是因為教育法律法規(guī)沒有圈定教師管教的邊界,也沒有明確管教的方式,所以教師管教起學生來束手束腳,要么按照傳統(tǒng)、習慣或者經(jīng)驗來管理學生,要么對問題睜只眼閉只眼或盡量逃避。
想讓“玻璃心”的孩子少一些,首先,需要每個家庭樹立正確的育兒觀。孩子就像一棵樹苗,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家長的細心栽培,該修枝的時候就要修枝,該剪杈的時候就要剪杈,只有這樣,孩子才能茁壯成長,成為有用之才。對此,家長要做到:一不對孩子過度贊揚,因為過度贊揚會使孩子過度自信、虛榮、以自我為中心,無法經(jīng)受漫長人生路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二不對孩子的事情包辦代替,該是孩子面對的就得讓其歷練,家長只需做好適當?shù)囊龑Ш托睦硎鑼В尯⒆又馈叭松蝗缫馐司拧?,并敢于面對生活中的各種艱難困苦;三不要給予孩子過高的期待,不要對孩子的學習過于焦慮,也不要讓孩子總有一種難以達成目標的感覺,以致其在強烈的失望與失落、自責與自怨中畏首畏尾。
其次,學校要敢于管理教育學生。教育的責任是“教書育人”,而且從某種程度上說,“育人”比“教書”更重要,教育行政部門應該盡快明確管教學生的范圍與方式,制訂管教學生的實施細則,明確教師應該采取的管教措施,使教師明白哪些管教行為是“必須的”,哪些是“倡導的”,哪些是“禁止的”。學校應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讓教師明確“管教”“處罰”“體罰”三者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樹立敢于管理學生、對學生負責的信心,完成教書和育人的使命。
漫畫家郭斯特說過:“成長,就是將玻璃心打磨成鉆石心的過程?!毕M彝ァW校都能承擔起教育孩子的重要責任,教孩子學會理性思考,不斷打敗脆弱,使他們逐漸打磨出璀璨又堅硬的“鉆石心”。
(責編 黃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