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通知》要求,筆者開展了玉米高效控量施肥技術專項田間試驗。1試驗材料和方法1.1試驗時間2016年4月25日~10月5日。1.2試驗地點新民市興隆堡鎮(zhèn)興隆堡村部隊地"/>
李秀艷
為完善高效控量施肥技術體系,進一步探索新型緩控釋肥料應用模式與控氮施肥技術,根據(jù)《遼寧省農委辦公室關于印發(fā)(遼寧省高效控量施肥新技術推廣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筆者開展了玉米高效控量施肥技術專項田間試驗。
1試驗材料和方法
1.1試驗時間
2016年4月25日~10月5日。
1.2試驗地點
新民市興隆堡鎮(zhèn)興隆堡村部隊地。
1.3供試作物及品種
供試作物:玉米;品種:遼單588。
1.4試驗肥料
摻混肥料:德農摻混肥(28-12-10)。氮肥:尿素(46%);磷肥:過磷酸鈣(12%);鉀肥:硫酸鉀(50%)。
1.5試驗處理和田間設計
1.5.1試驗處理 處理1:不施氮,磷鉀施肥量與處理2相同;處理2:測土配方施肥推薦施肥(普通速效氮磷鉀單質肥料);處理3:氮磷鉀施肥量與處理2相同,氮由15%緩控釋氮肥和85%速效氮肥組成;處理4:氮磷鉀施肥量與處理2相同,氮由30%緩控釋氮肥和70%速效氮肥組成;處理5:氮磷鉀施肥量與處理2相同,氮由45%緩控釋氮肥和55%速效氮肥組成;處理6:磷鉀施肥量與處理2相同,氮減10%。減氮后保持30%緩控釋氮肥+70%速效氮肥。
1.5.2田間設計 試驗設6個處理,3次重復,隨機排列,小區(qū)面積30平方米。
1.5.3施肥量確定 肥料施用量:N13公斤/畝、P2O56公斤/畝、K2O5公斤/畝。試驗各處理施肥量見表2。
1.6田間管理(表3)
2試驗結果與分析
2.1生物性狀調查結果
試驗結果表明:各處理問在生育性狀上有明顯的差異,表現(xiàn)為株高、穗位高、穗粒數(shù)、千粒重上的差異,按由高到低的順序依次為:處理1<處理6<處理2<處理3<處理5<處理4(見表4)。
2.2產(chǎn)量調查與結果分析
從產(chǎn)量調查結果來看,各處理間有明顯差異,按由高到低的順序依次為:處理1<處理6<處理2<處理3<處理5<處理4(見表5)。處理2至處理7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各處理問的差異達到了極顯著水平(見表6)。
2.3氮養(yǎng)分吸收量與氮肥利用率分析
處理4氮肥利用率為最高,達到55.11%,其次為處理5,達到50.94%,再次為處理6和處理3,以習慣施肥氮肥利用率為最低。
3結論
應用緩釋氮肥確有提高玉米畝產(chǎn)量和氮肥利用率的作用,從試驗也可以看出,緩釋氮肥比例在30%~45%時,玉米的畝產(chǎn)量最高,增產(chǎn)率為5.39%~8.93%,肥料的利用率相對也最高,達到46.06%~55.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