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筱霞
1997年7月1日,從那一刻,香港,我國版圖上這顆異常璀璨的明珠更加熠熠生輝。這一天,香港回歸祖國,在北京,茴香大脫銷,家家戶戶都包起了茴香餡的餃子,寓意回鄉(xiāng)。
記得那一年,兒子上小學(xué),十歲多一點(diǎn),正是對電視和動畫片感興趣的年齡。除動畫片以外,兒子最愛看的就是《春光燦爛豬八戒》和百看不厭的《西游記》。我先生是個(gè)武俠迷,不僅每晚抱著收音機(jī)聽武俠小說,還最愛看《絕代雙驕》。而我愛看的是《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和《幸福像花兒一樣》。后來,香港影視作品被內(nèi)地各大電視臺引進(jìn)播出,我們?nèi)易類劭吹氖恰妒成瘛贰?/p>
差點(diǎn)忘說了,在播放電視劇《絕代雙驕》的同時(shí),央視一套還播放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為了搶頻道,先生和兒子每晚都要以“剪刀石頭布”論輸贏,而我必是裁判。2000年3月,《北京廣播電視報(bào)》舉辦“保爾與我”萬和杯有獎(jiǎng)?wù)魑幕顒?,我把兒子觀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前后在學(xué)習(xí)和在生活上對待困難的變化用文字的形式記錄了下來,寫下了《我能學(xué)會》,發(fā)表在當(dāng)年3月21日的“征文??保瑸榇宋疫€得了三等獎(jiǎng)。
多年來,京港影視以時(shí)間為經(jīng),縱越二十年,以空間為緯,穿越內(nèi)地、香港,讓京港兩地的人民從影視文化中更多地了解了對方的生活方式、風(fēng)土人情以及美麗的自然風(fēng)光。二十年的歷程,兒子也從孩童成長為青年,常常來往于京港兩地。我想,生活上的許多事情都得益于京港影視作品的介紹,使兩地青年在生活上更好地融入和溝通。
感謝兩地致力于影視文化傳播的新聞工作者,是他們的辛勤付出才使得我們有了更多的機(jī)會來領(lǐng)略香港的魅力,也使得香港人民了解了京腔京韻和北京人的古道熱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