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軍
摘 要:從世界果樹產業(yè)發(fā)展趨勢來看,省力化栽培是潮流所向,各個地區(qū)應該對果樹省力栽培技術進行深入研究,為果樹產業(yè)轉型提供基礎。本文根據以往工作經驗,對果樹省力化栽培的發(fā)展進行總結,并從選擇矮化品種的大苗、實行矮化密植寬行栽培、對土壤進行簡化管理、降低果園管理的用工率四方面,論述了果樹省力化栽培過程中的關鍵技術。
關鍵詞:果樹省力化栽培;簡化管理;用工率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果品生產基地,在果樹的栽培上受到了日本的影響,主要以精細化管理為主,但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由于套袋、摘葉等工作量巨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目前,果樹管理人員嚴重緊缺,用工費用也在不斷上漲。為此,我國引入了果樹省力化栽培技術,為果品產業(yè)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基礎。
一、果樹省力化栽培的發(fā)展
省力化栽培概念最早出現在日本,可將勞動力成本過高問題有效解決。二戰(zhàn)以后,日本經濟得到了迅速發(fā)展,當地的果樹種植人員也開始趨向于老齡化和婦女化。這種情況讓果樹栽培出現了各種問題,尤其是在果樹管理過程中,涉及到很多高空作業(yè),增加了老齡婦女的個人風險。因此,日本采用了矮化和省力化果樹栽培模式,為果樹生產找到了新的突破口。在過去的三十多年中,日本果樹種植研究人員一直將矮化作為果樹重點研究內容,引進了很多專門的矮化砧木,同時制定出很多化學控制措施,以及柱狀品種的培育等,應用十分廣泛。我國最早使用省力化栽培的是浙江柑桔,由著名專家陳力耕先生率先研究和推廣開來。但由于我國果樹從業(yè)人員的個人素質較低,再加上不具備完整的技術體系,讓果樹省力化栽培技術的推廣變得十分緩慢。
二、果樹省力化栽培過程中的關鍵技術
1.選擇矮化品種的大苗
在矮化品種的選擇上,應以抗病能力強、病蟲害發(fā)生率低的果樹品種為主,這樣可以降低對果樹的用藥次數,還可以降低病蟲害防控的工作量;果樹矮化品種結果較早,產量大,同時有利于管理維護工作的開展,有效降低了果品的生產成本。另外,在苗圃建設和管理過程中,幼苗出圃之前應促使枝條成花,保證幼苗營養(yǎng)生長向生殖生長轉化,促使兩種生長類型之間保持平衡狀態(tài),最終讓幼苗發(fā)育成充滿花芽分枝的大苗。在生產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應注重對花芽大苗進行栽植,但在栽植之后的一年時間內,盡量保證其不結果,可對其進行花蕾疏除,讓樹冠變得更為碩大,實現結果體積的有效增加。
2.實行矮化密植寬行栽培
首先是矮砧寬行密植栽培技術的應用,總的來說,矮化栽培是實現果樹省力化栽培的重要途徑之一,而矮砧寬行密植栽培則是果樹栽培發(fā)展的主要潮流。以蘋果栽培為例,由于矮砧寬行密植的種植密度較大,蘋果植株的行距值一般在1米×3.33米左右,每畝地大概可以栽培222株蘋果幼苗;成年蘋果樹的高度將會達到3米以上,樹冠的幅度在1米左右。為了樹冠的生長發(fā)育,蘋果樹在栽培的第一年不掛果,第二年每畝地的蘋果產量將會達到500到1000千克,到了第三年產量將會達到2000千克左右。從上述實例可以看出,矮砧寬行密植栽培不僅可以提高蘋果產量,還可以省工省力,為機械化作業(yè)提供基礎。
其次是密植矮化支架栽培技術的使用,矮化果樹在栽植過程中就像葡萄一樣,采用順行栽植,在每4到8米之間建立一個水泥柱,并連接4道鋼絲。在幼苗種植完成之后,將幼苗的樹干固定到4到鋼絲上;在栽植密度的選取上,可沿用1米×3.33米的植株行距,每畝植株數量在222株左右。這種支架生產方便、易于管理,可用于多種果樹的柱形簡化栽培過程中。
3.對土壤進行簡化管理
在果樹省力化培育過程中,可將清耕制度放棄,利用土壤簡化管理方式,實現土壤肥力的有效增強。目前,常見的果園維護方式有生草覆草、養(yǎng)鵝鴨等,實現了土壤管理成本的有效降低。其中果園覆草常用于干旱地區(qū)的果園管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在樹盤或者行間進行覆蓋,厚度大約在15到20cm左右。覆蓋草的品種以雜草為主,也可以選擇樹葉和秸稈等。在春季時,干草是最好的選擇,在夏季可使用青草。由于果樹的種植環(huán)境和品種不同,覆草量還覆草方式也會存在差異。例如,在局部覆草時,需要準備干草1000到1500千克,鮮草2000到3000千克;而在全園覆草過程中,需要準備干草2000到2500千克,鮮草4000千克。在覆草工作開始之前,果園維護人員需要對土壤進行深翻,并施以合理數量的氮肥,為有機物分解提供基礎條件。另外,鵝和鴨喜食青草,如果在果園內進行放養(yǎng),可起到清除雜草的作用。鵝和鴨的養(yǎng)殖不僅可以降低人工除草費用,還能獲得額外的經濟收入。
4.降低果園管理的用工率
機械化、自動化是省力化栽培技術主要的發(fā)展趨勢,在這其中,自控噴灌是十分常見。在水溶性肥料使用過程中,可利用噴灌將養(yǎng)分輸送到果樹根系之中,實現肥水的一體化管理。例如,在果樹生產前期,肥料以氮肥為主;在果樹果實生長期間,肥料應該以復合肥為主;當果樹處于開花期時,肥料應該以鉀肥為主。如此一來,無論果樹生產處于那一時期,都能得到充足的肥料支持,確保最終果實品質的有效提升。其次是機械化作業(yè),果樹省力化栽培所涉及到的機械化設備有大枝修剪機、行間運輸機等,這些大型機械的使用,可以實現松土、施肥、采收等工作。通過這些大型機械設備的使用解放了大量勞動力,促使我國果樹產業(yè)得到進一步發(fā)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果品產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各大果園的規(guī)模得到了集中和擴大,這也要求果園管理需要在原有基礎上進行轉型和省級。在此過程中,省力化栽培技術的使用顯得尤為重要,需要廣大工作者在實踐中開展相關實驗研究,并推廣出較為使用的省力化栽培技術。該類型技術蘊含著極大的商業(yè)價值,可有效提升果品的市場地位和市場空間,還能為人們牟取更多利益。
參考文獻:
[1]陶吉寒.山東省蘋果省力化栽培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中國園藝文摘,2015,31(09):56-58.
[2]劉孟軍,劉志國,李憲松.棗樹省力安全優(yōu)質高效新一代栽培技術探索與實踐[J].果樹學報,2015,32(06):1253-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