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新 萍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湖南省教育科學“基礎教育學科”研究基地,湖南 長沙 410205)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標》)指出“語音教學是語言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自然規(guī)范的語音、語調將為有效的口語交際打下良好的基礎。語音教學應注重語義與語境、語調與語流相結合,不要單獨追求單音的準確性?!盵1]《課標》要求小學生應達到的語音標準:正確讀出26個英文字母,了解簡單的拼讀規(guī)則、單詞重音、句子重讀,了解英語語音包括連讀、節(jié)奏、停頓、語調等現(xiàn)象。由此可見,《課標》明確指出了小學英語語音教學的意義、目標與方法。根據(jù)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單一地從單個音素開始逐個練習單詞的拼讀、重音、節(jié)奏、語調等無疑會降低語音教學的效果。小學生處于語言學習的敏感期,喜歡節(jié)奏感強的音樂和節(jié)拍,英文兒歌因具有短小精悍、節(jié)奏鮮明、重音清晰、旋律優(yōu)美的特點,非常符合兒童心理,能為兒童接受與傳唱。因此,挖掘英文兒歌的語音教學優(yōu)勢,將英文兒歌有效地運用于小學英語語音教學對小學英語教師來說至關重要。
英文兒歌既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手段?!墩n標》要求小學生要能學唱簡單的英文歌曲和歌謠30首左右。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地運用英文兒歌的語音教學優(yōu)勢,讓英文兒歌成為小學英語語音學習的重要載體。那么,英文兒歌的語音教學優(yōu)勢具體有哪些呢?
英文兒歌的語言形式節(jié)奏鮮明,簡潔活潑,有些還出現(xiàn)尾韻與擬聲等語音修辭,淺顯生動,韻律響亮,英語語言重音節(jié)節(jié)拍的特點能在歌曲中得到更加清晰明了的體現(xiàn)。英文兒歌歌詞的節(jié)奏美與音樂的韻律美相結合讓人在讀唱時朗朗上口,學生易學也愛學。下面以“The Twelve Months”這首歌為例,分析英文兒歌節(jié)奏鮮明、簡潔活潑的語言形式。根據(jù)歌曲的韻律與節(jié)奏,整首歌可以分為七個小節(jié),每小節(jié)四拍。我們可以借用五線譜中的分節(jié)符將歌詞切分為七個小節(jié)“Apples,peaches,pears and plums,| Tell me when your birthday comes.| January,F(xiàn)ebruary,| March,April,May,June,| July,August,September,| October,November,December.| Please tell me when is your birthday.|”其中有單獨一個單詞一拍的,也有一個單詞兩拍的,還有幾個單詞連在一起為一拍的。如January、February、September、December每個單詞兩拍;pears與and、tell與me、when與your、please tell me、when is your分別為一拍;其余每個單詞一拍;第七小節(jié)最后有一個空拍,加起來也是四拍。教師在教唱過程中,可引導孩子們一邊打節(jié)拍,一邊在節(jié)拍中體會歌詞的連讀、弱讀與重讀等。同時,歌詞通過充滿童趣的提問“Tell me when your birthday comes.”將水果與月份名稱聯(lián)系在一起,簡潔活潑,符合孩子天真、可愛、好奇的心理特點。又如小學生們耳熟能詳?shù)摹癓ittle Stars”就是非常典型的一首具有尾韻語音修辭的英文兒歌,學生在聽唱過程中可以感知到歌詞中star與are、high與sky尾韻帶來的美感與韻味。而“Are You Sleeping?”這首兒歌中就有模擬鬧鐘的擬聲語音修飾“ding ding dong”,語言生動形象,簡單明了。英文兒歌節(jié)奏鮮明、簡潔活潑的語言形式非常符合兒童心理,適合兒童模仿,為小學生英語語音學習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英文兒歌中含有大量的如連讀、弱讀、爆破等未經特意處理的自然真實的語音現(xiàn)象,這將為小學生提供訓練語流與語感的語言材料。小學英語教材的錄音雖然是英語國家的播音員灌錄,但由于是針對中國學生,因此在連讀、弱讀、語速、節(jié)奏、韻律、語調等方面與真實場景中的語音語調有所偏差,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地道的語流與語感。而且受母語影響,英語語音中的重讀、連讀、弱讀、爆破等語音現(xiàn)象對于初學者來說非常困難。漢語是音節(jié)節(jié)拍語言,節(jié)奏與音節(jié)密切相關;英語是重音節(jié)節(jié)拍語言,節(jié)奏以重音為主,輕重音節(jié)交替出現(xiàn)。英語中重讀音節(jié)用力較大,響度較大,聲調較高,念得慢而清楚;輕讀音節(jié)用力較小,響度較小,聲調較低,念得快而含糊。作為初學者的小學生常會自覺不自覺地把漢語的一套發(fā)音習慣搬到英語中去,一律重讀,語調平平,形成較重的“中國腔”;或將英語的每一個音節(jié)、每一個詞都清楚地念出來,而不會把幾個輕讀音節(jié)壓縮在一起,快而含糊地讀出來。小學英語教材錄音的局限性與漢語母語的負遷移影響,使得小學生在掌握英語語音現(xiàn)象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英文兒歌中重讀、連讀、弱讀、爆破等原汁原味的自然語音現(xiàn)象比比皆是,節(jié)奏鮮明,旋律優(yōu)美,語言重復性高,非常受愛唱愛跳的小學生歡迎。通過教師的有效引導,學生能清楚地感受到不同于母語的英語語音規(guī)則,并樂于模仿與傳唱。如“My School Bag”這首兒歌中反復出現(xiàn)“Oh no,my bag is heavy!”這句歌詞,學生在反復聽歌與模仿中能準確地感受到bag與is之間存在著連讀,教師可以在學生的聽唱過程中稍加引導,介紹連讀的規(guī)則,學生就可以在輕松快樂的學唱中把握連讀的語音規(guī)則。
“語言學家呂叔湘認為,詞語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才容易記住,才知道用法。由此可見,在某個語境里學習詞匯,學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單詞的用法和意義,對單詞的記憶就會更加牢固?!盵2]英文兒歌不同于單個的單詞、短語或句子,它是由若干單詞、短語或句子結合而成的具有豐富畫面感與情感內涵的作品?!耙皇捉浀涞挠⒄Z歌曲往往是詩歌與音樂的絕佳結合。與單詞和對話的支離破碎相比,歌曲屬于作品,是一個完整的具有文學性和思想性的語篇教學材料?!盵3]因此,通過學唱英文兒歌,小學生對英文兒歌中單詞、短語或句子的重讀、節(jié)奏、連讀等會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并在理解英文兒歌情感內涵的基礎上潛移默化地掌握句子的重讀與節(jié)奏。以兒歌“I Love My Family”為例,歌詞為“I love my father.I love my mother.They love me.They love me.I love my grandpa.I love my grandma.They love me.They love me.”通過歌詞我們好像看到了一張互愛、友好、溫馨、具有濃濃親情的全家福照片。孩子們在學唱這首歌時的情景無疑是幸福的、快樂的、充滿自豪的,這將極大地調動孩子們學習的興趣與激情,提高孩子們學習的自主性。在課堂教學中,有的孩子還會根據(jù)自己家里的成員情況不由自主地把這首歌里的人物換成sister、brother等詞,增強了語言學習的真實性。因此,英文兒歌所帶來的畫面感與情感內涵不僅會讓孩子們對歌詞中的語音現(xiàn)象從感性認知逐步上升到理性認知,而且會受到歌曲本身的文學性與美好情感的熏陶,增強孩子們學習的內驅力,提高孩子們學習的效果。
英文兒歌因其具有語音教學的優(yōu)勢,因而被廣大教師運用于小學英語語音教學。英文兒歌的有效運用將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音意識,幫助學生領會發(fā)音技巧,增強學生的語音聽辨能力,提高學生的英語語流音變能力。
在閱讀心理及教育心理學研究中,語音意識(Phonological Awareness)是一個受到研究者廣泛關注、非常活躍的研究領域[4]。Liberman及其同事是較早對英語兒童語音意識的發(fā)展進行研究的研究者。他們發(fā)現(xiàn)音節(jié)意識的操作易于首音——韻腳意識,然后才是音位意識[5]。國內也有學者對兒童的語音意識進行了研究。學者陶沙、黃秀梅等綜合多位研究者的意見認為,語音意識是指個體對言語的聲音片段(包括音節(jié)、首尾音和音位等)進行分析和操作的能力[6]。由此可見,語音意識就是對單詞發(fā)音結構的意識,個體可以依據(jù)單詞的拼寫知道單詞的發(fā)音,再根據(jù)音——形對應規(guī)則得知單詞拼寫,也就是把音素轉換成對應的字母或字母組合。英文兒歌短小精悍、聲音響亮,反復聽唱,會有意識地給學生提供關注字母或字母組合發(fā)音的機會。教師可以將歌詞內容與語音教學內容相結合進行有效引導,幫助學生形成初步的語音意識。如歌曲“We Have a New Classroom”,從歌詞“What’s in your new classroom? Four walls and a floor.Pictures and windows,and a yellow door!”中,孩子們可以聽到“four、floor、door”這三個單詞中有一個共同的音素[:]。有的教師在教唱時特意把這幾個字母組合進行了標記,學生很容易就發(fā)現(xiàn)字母組合our、oor可以發(fā)[:]。這時教師還可以指著黑板說“Look,what’s in your new classroom?”學生會大聲地回答“Blackboard”。當教師把單詞寫在黑板上并對oar進行特別標記時,學生會發(fā)現(xiàn)board中oar也發(fā)[:]。通過孩子們的反復聽唱與模仿,字母組合our、oor、oar都發(fā)[:]就會在孩子們的腦海里留下深刻印象,小學生的初步語音意識就是這樣不斷積累與培養(yǎng)的。
發(fā)音技巧主要是指結合發(fā)音器官,掌握發(fā)音要領。掌握英語發(fā)音技巧涉及舌位、口型、爆破、摩擦、氣流、力度等方面。英語的發(fā)音部位、舌位、口型的變化及力度與漢語有很大不同,初學者往往喜歡把英語的發(fā)音與漢語發(fā)音進行對比找共同點,通常導致說出來的英語帶有很濃的中式口音,不地道。如英語單詞“who”,很多學生將其發(fā)音成漢語的“戶”,其主要原因在于口型不到位,氣流發(fā)出的器官位置不對,發(fā)音力度不夠。英文兒歌的發(fā)音標準,具有較強的韻律節(jié)奏感,非常適合小學生模仿與學唱,學生在輕松愉快的音樂氛圍中會無意識地規(guī)范說話的隨意性,模仿發(fā)音的口型,加強舌頭的靈活性訓練,以便優(yōu)美準確地模仿出英文歌曲的語音與旋律。教師在教唱英文歌曲的同時,幫助學生領會歌詞的發(fā)音技巧,恰當?shù)丶m音,指導學生正確模仿,避免了單獨糾音的枯燥與單調,這將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發(fā)音技巧的興趣,幫助學生逐步領會發(fā)音技巧。
對語音的辨別,語音信號到達聽者后,“并不是簡單地依次流過聽者的認知系統(tǒng),而是在認知系統(tǒng)中獲得進一步的加工。聽者由感知系統(tǒng)接受刺激后,先要進行初步的分析,找出語音的音位學特性,進行編碼。然后再依據(jù)記憶系統(tǒng)中有關語音的知識,對信息進行整合,完成對語音的識別。因此,語音知覺的過程既是分析的過程,也是綜合的過程?!盵7]言語是連續(xù)的,人們在言語聽辨中不可能把語言切割成分離的聲音單位,逐個去辨認孤立的音,而是對連續(xù)語音的辨別。聽者可以根據(jù)接觸到的說話人的音調、速度、聲音特征等進行調整、分析,合成出一連串與說話人相一致的語音組合。同時,語音聽辨是一個主動的合成分析過程,心情過于緊張或注意力不集中,信息的錄入就會出現(xiàn)斷層,腦子就會出現(xiàn)暫時的空白。Krashen的“情感過濾假說”認為情感過濾是“阻止學習者完全消化他學習中所得到的綜合輸入的一種心理障礙”[8]。對于學生的語音辨音能力而言,有了充足的訓練學生并不一定能得到提高,只有消除學生的情感屏障,讓學生處于信息接收的主動狀態(tài),才能保證學生聽辨音的連續(xù)性和準確性。綜上所述,為了提高學生辨音的準確性及在語音層面上的快速解碼能力,一方面要加強學生語音知識的學習與掌握,加強小學生對26個字母讀音、元音字母及元音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的基本讀音,輔音字母及輔音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的基本讀音,單詞重音、句子重讀、意群的讀音以及語調與節(jié)奏的學習;另一方面要創(chuàng)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幫助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語音聽辨。英文兒歌含有大量的真實語音現(xiàn)象,而且生動活潑、旋律優(yōu)美、節(jié)奏感強,深受小學生喜歡。因此,教師可以將英文歌曲運用于小學英語語音教學,增強小學生語音聽辨能力。
語言學家W.S.Alen指出,語言實際上是運動的,他把語言的運動形式稱為語流[9]。我國語言學者胡春洞將語流分為重讀、弱讀、連讀、節(jié)奏、語調形式[10]。焦貴甫指出,人們在說話或朗讀時,語音不是一個個孤立地發(fā)出,而是連續(xù)發(fā)出形成語流。在連續(xù)的語流中,一個音由于受鄰近音的影響,受語流快慢、高低、強弱的影響或該音在語流中所處的位置不同而發(fā)生一些變化,這種變化叫作語流音變?,F(xiàn)代英語語流音變的主要方式包括同化、異化、弱化、脫落、換位等[11]。受漢語母語的影響,在聽說練習中初學者往往會對弱讀、連讀等現(xiàn)象忽略,對重讀、節(jié)奏、語調把握有困難。英文兒歌節(jié)奏感強、旋律優(yōu)美,學生會很容易關注到歌詞中的語流音變。學者汪雯波通過實驗表明,實驗班采用英文歌曲輔助教學來習得語流音變規(guī)則,學生對語流音變的聽力理解能力取得顯著性進步,而控制班進步不顯著[12]。
小學生年齡小、模仿力強,教師可以充分運用英文兒歌的優(yōu)勢,讓學生感知歌曲中詞與詞之間的弱讀、連讀、爆破等細微變化,加強辨音訓練與模仿,這能有效提高小學生的英語語流音變能力。
充分發(fā)揮英文兒歌的語音教學優(yōu)勢,將英文兒歌高效地運用于語音教學,教師需要一方面洞悉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與學習特點,另一方面要把握好小學英語語音教學的內容與目標。具體來說要注意以下幾點:
《課標》指出:“教師應充分了解所有學生的現(xiàn)有英語水平和發(fā)展需求,選擇適當?shù)慕虒W方式和方法,把握學習難度,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保持學習英語的信心,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獲得學習英語的成功感受,并使他們在各個階段的學習中不斷進步?!庇纱丝梢?,讓學生體驗學習語音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語音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語音學習的內驅力是小學英語語音教學的關鍵。那么,將英文兒歌運用于語音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要讓學生充分體驗聽唱英文歌曲的樂趣,讓學生愿意學習并且樂于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唱英文歌曲時可以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與歌詞所表達的語義與語境,科學地運用教學策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音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英文兒歌琳瑯滿目,選擇怎樣的歌曲引入到小學英語語音教學中是教師思考的重點。英文歌詞既要能反映課本教學內容,又要能反映語音教學所要突出的語音現(xiàn)象,這樣才能確保與課堂教學目標一致。因此,除了教材中的每單元一歌外,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本教學內容與課堂教學設計的需要,適當?shù)剡x擇相關歌曲引入到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或選作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或選作復習鞏固所學內容,或選作主題升華促進情感共鳴等等。無論在哪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歌詞中的語音現(xiàn)象均可成為教師語音教學的重點。歌曲欣賞重在引導學生感受英語語言中重音節(jié)節(jié)拍的特點,突出節(jié)奏;歌曲模仿不僅要關注節(jié)奏還要關注語音細節(jié);歌曲表演則要求更高,需要將語音與動作相協(xié)調。如在學習英文數(shù)字時,有教師將“Ten Little Indian Boys”引入到復習鞏固環(huán)節(jié)。這首兒歌節(jié)奏明快,在聽唱過程中學生可以拿著數(shù)字卡片結合動作邊聽邊唱邊演,既提高了學生語音學習的興趣,又有效地復習了課文內容。
要說一口流利自然、準確地道的英語,音準與節(jié)奏是訓練的關鍵。英文兒歌節(jié)奏鮮明、重點詞句唱音響亮、反復出現(xiàn),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音準與節(jié)奏。教師在英文兒歌教學中可以充分發(fā)揮歌曲本身的優(yōu)勢,一方面加強對重點詞句的聽音與模仿,強化音準;另一方面可根據(jù)歌曲的韻律引導學生把握歌詞的節(jié)拍。每一拍節(jié)奏對應相應的音節(jié)或者音節(jié)組合,因此節(jié)奏訓練可有效地幫助學生掌握歌詞中的連讀、弱讀、爆破等對于小學生來說有較大難度的語音發(fā)音,提高語音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與語流。小學生活潑好動,教師可將節(jié)拍訓練與肢體動作結合起來訓練節(jié)奏,突出英文兒歌節(jié)奏感強的特點。以兒歌“Mary Has a Little Lamb”為例,學生在模仿時都感覺“Its fleece is white as snow.”這句很難。教師在教唱前可帶領學生一邊打節(jié)奏一邊大聲朗讀,其中its fleece is white as為一拍,snow為一拍,fleece與is連讀,white與as連讀,is與white之間的[z]爆破需要吞音。經過這樣的分析,強化了音準,突出了節(jié)奏,訓練了學生的語感與語流,學生再感知與模仿時就容易多了。
總之,將英文兒歌有效運用于語音教學,首先需要英語教師充分了解英文兒歌的語音教學優(yōu)勢,然后充分運用這些優(yōu)勢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音意識,幫助學生領會發(fā)音技巧,增強學生語音聽辨能力,提高學生英語語流音變能力。小學英語教師在語音教學中還應特別注意將小學生語音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放在首位,讓學生感受學習語音的樂趣,確保學生語音學習的持久性。
[參 考 文 獻]
[1] 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 戴水姣.有效教學視角下小學英語課堂英文歌曲的運用[J].基礎外語教育,2015(4):56-60.
[3] 郭慧.將歌曲教學法運用于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研究[J].英語教師,2015(6):12-14.
[4] 張琪.語音意識研究及其教學實踐[J].科技信息,2010(3):617,674.
[5] LIBERMAN I Y,SHANKWEILER D,F(xiàn)ISCHER F W,et al.Explicit syllable and phoneme segmentation in the young child[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1974(18):201-212.
[6] 陶沙,黃秀梅,李偉.兒童漢英雙語語音意識:跨語言一致性、差異與遷移[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47-54.
[7] 彭耽齡.普通心理學(修訂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8] KRASHEN S D.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1981.
[9] 戴煒棟,何兆熊,華鈞明.新編英語語言學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10] 胡春洞.英語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11] 焦貴甫.現(xiàn)代英語語流音變[J].鄭州大學學報,1992(1):39-47.
[12] 汪雯波.英文歌曲輔助英語語流音變教學的實驗研究[J].昭通學院學報,2014(1):1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