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朝國
( 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qū)南林小學 江西南昌 330048)
語文學科有著人文性和工具性特點,對學生健康成長與全面發(fā)展發(fā)揮著有益影響。隨著小學教育改革不斷推進,教師也要形成新的觀念與思想,跟上時代發(fā)展的腳步,既要注重課堂教學的效率,也要加強對學生素質與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探索,達到高效學習的目的,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性,在小學語文教學各環(huán)節(jié)予以落實,既要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率,也要培養(yǎng)他們的綜合素質。[1]
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主要包括語文語感、語文學習方法與語文學習習慣。語文語感表現(xiàn)在學生在語言文字、語文現(xiàn)象的感知能力與領悟能力上,語文學習方法則是有利于學生學習語文的行為總和與心理特征,而語文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中,學生在學習語文時形成的良好學習行為與心理傾向。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促使學生綜合素質與學習能力不斷提升,要從課堂教學入手,幫助學生增加字詞句篇等積累,提升學生的語言邏輯與語感,鍛煉學生識字寫字能力,保證教學的有效性。[2]
教師要以核心素養(yǎng)為指導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從中滲透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美育和德育,讓學生在生活中可以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這樣學生才會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欣賞美、評價美的過程中實現(xiàn)提升,真正走上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道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教師要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幫助學生高效學習語文。 例如:在課文《九寨溝》教學中,教師要事先利用網(wǎng)絡收集、整理與九寨溝相關的圖片、視頻和歌曲等,并配上古詩詞,制作成課件。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為學生播放課件,讓學生在觀看時猶如產(chǎn)生身臨其境之感,仿佛自己就在游覽九寨溝,并啟發(fā)了學生的想象。這樣學生都學習很積極,對九寨溝自然風光與人情風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讓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了提升,滿足了核心素養(yǎng)下對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
教師應該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精心設計問題,鼓勵學生認真思考,加強對學生語文思維方式。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會積極開動腦筋,根據(jù)思考的結果用規(guī)范語言表達出來,也讓學生的語感得到了培養(yǎng)。教師也要鼓勵學生質疑,并與他們一起探究,找到原因,在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下,確保了整個小學語文課堂的高效性。 例如:在課文《誠實與信任》教學中,教師要直接對學生提問,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邏輯與語感,即“你們聽過《狼來了》的故事嗎?現(xiàn)在你們想聽另一個關于誠信的故事嗎?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是誠信嗎?”讓學生帶著閱讀課文,并積極思考,教師也可以讓學生之間進行討論,熟悉文章的邏輯。這樣學生不僅可以認真分析,也鍛煉了學生的思維,最后學生既感受到課文內人物的情感與處世 態(tài)度,也真正明白了“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這個道理。
在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中思維能力屬于關鍵內容,為了在小學語文課堂上落實核心素養(yǎng),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語文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這需要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合理引導學生,為學生語文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課文情感,也在深入理解文章意思中鍛煉了學生的語文思維。學生在閱讀中遇到問題后,教師要及時對學生作出指導,讓學生將自身的看法表達出來,這樣能夠讓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狀態(tài),提升了語文學習效果。 例如:在課文《第一朵杏花》教學中,教師可以展示杏花的圖片,讓學生思考:“你們知道圖片是什么花嗎?誰可以描述下杏花的特點?”學生通過學習了解到竺可楨的嚴謹科學態(tài)度,也懂得了只有做到觀察入微、細致,方可清楚事物變化規(guī)律。在本節(jié)課教學最后,教師要讓學生思考:“你們閱讀課文后,覺得應該學習竺爺爺?shù)哪男﹥?yōu)點?”這樣一下子就點燃了學生的智慧火花,每個學生都積極思考,大膽進行想象,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3]
語文知識主要來源于實際生活,教師應該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引入實際案例,并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興趣愛好與心理需求,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組織學生扮演各種社會角色,以此開闊學生眼界,提升學生語文學習效率。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要利用改編課本劇、再現(xiàn)生活情境、即興演講和思維對碰等方式,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全身心參與到各種語文實踐活動中。這樣學生才會主動學習知識,既提升了學習效果,也加強了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總之,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教師應該在教學方法上加強創(chuàng)新,不 能簡單的將語文知識與技能灌輸給學生,而是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小學語文 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應該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與學生加強 活動交流,適時滲透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這樣既能夠鍛煉學生的能力,也確 保了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