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經濟管理職業(yè)學院 北京市 100012)
目前我國大學生體質健康的指標普遍下降,不達標的問題越來越多,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大學生身體健康問題越發(fā)受到教育部門的關注。通過研究發(fā)現,學生沒有良好鍛煉習慣,鍛煉時間少,運動量不夠和強度不到位是影響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主要原因。如何改變這一狀態(tài),是教育工作者要關注的問題。
身體形態(tài)是學生發(fā)育水平的一個外在體現,也是檢測學生身體素質的一個重要指標。形態(tài)包括學生身高、胸圍以及體重等方面。首先身高是人體骨骼生長情況的反映,是基本身體素質的基本指標。然后是體重,它是人體橫向發(fā)育的反映,也能夠反映人體骨骼、肌肉以及皮下脂肪等發(fā)育情況。最后是胸圍,它是人體的最大寬度以及厚度,是人體形體以及呼吸器官發(fā)育情況的反映,也是評價身體發(fā)育的重要指標。[1]
身體素質指標包括力量、速度、耐力以及柔韌等幾個方面。這四個指標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形成了人體的綜合素質,其中任何一個指標下降都會導致人體整體素質下降。當今社會人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學生平時所攝取的營養(yǎng)也更加豐富,但是身體基本指標卻呈現出參差不齊的情況,從每一年大學生身體素質的測試情況來看,學生身體素質總體水平呈現出逐年下降的趨勢。
身體機能主要是指人的整體情況以及各個器官的情況,它們一起產生作用,體現人體的生命活動。若身體機能提升,人體的呼吸肌力量會增強,胸廓運動幅度會增加,呼吸能力也會提高。從目前我國大學生整體身體素質情況來看,學生在這些方面的水平呈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2]
運動是提升人體機能的有效手段,但是目前能夠堅持鍛煉的學生越來越少,他們缺乏耐力和堅持,健康意識淡薄,認識不到運動對自身健康的重要性。一些學生沉迷于虛擬的網絡世界,使身體健康受到極大損害。
高校主要通過體育教學實現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yǎng)。部分高校體育項目陳舊,學生很少對運動產生熱情。我國高校關于學生身體素質教育方面的課程很少,一般將體育課作為選修課,加之體育課時少,學生運動教育以及健身器材上的投入十分有限、學生得到鍛煉的機會很少,身體素質很難明顯提高。
經濟高速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教育領域也迎來了新的發(fā)展時機,并且也取得了一系列不可否認的成績。但是在大學生體質健康這個方面,我國整體情況不佳。由于受應試教育思想的長期影響,很多大學生認為考研也是一條不錯的出路,“死學習”的思想又開始作祟,于是根本沒有時間進行戶外鍛煉,對勞逸結合的認識淡薄。他們準備考研,想要為自己的未來鋪一條更好的路,殊不知考研的大橋上擠滿了想要“找出路”的人,最后研究生不一定考得上,身體素質卻每況愈下。
大學生身體素質教育與教師隊伍直接相關,我國并沒有體育保健康復專業(yè)以及體育衛(wèi)生教育專業(yè),無法滿足體育健康教育的實際需求,進而導致健康教育師資力量嚴重不足,阻礙了國內大學生體質健康教育的發(fā)展。比較來說,日本在健康教育師資培養(yǎng)方面就非常重視,體育科學、體育娛樂、社會體育等方面都進行了綜合開展,并且?guī)缀跄軌蚺c世界先進水平同步。
通過調查研究發(fā)現,大部分學生不了解體質健康測試的意義和目的,只是單純的為應付測試,消極被動的進行體質健康測試,其測試結果肯定不理想。因此,要讓學生了解體質健康標準,知道其實施目的、意義及重要性,調動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認真對待體質健康測試,促進身心向健康方向發(fā)展。
2014年國家教委出臺了關于大學生體質健康不達50分者按結業(yè)處理的文件,大部分學校都開始重視體質健康的測試,但不是每個學校都將這一政策落實,只有少數個別省市的學校開始實施。學生沒有壓迫感,危機感,就沒有動力和方向,可以先將體檢的成績與體育學分掛鉤,與獎學金助學金掛鉤,才能推動學生自主參加鍛煉,建立良好的運動氛圍。
學校為了營造良好的體育運動氛圍,提高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同時改善學校的體育教學現狀,應加大對體育場館和設施的投入,滿足更多學生的鍛煉需求,調動學生的興趣,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體育運動中,從而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目前很多學院體育課程設置的運動項目比較單一,學校應根據現狀配齊各專業(yè)體育教師,增添新的體育課程項目,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讓學生可以自主選擇體育項目進行鍛煉。很多體育教育領域的權威學者提出,體育要突破心理與生理的極限,使學生體會到跨越心理障礙的喜悅與成就。
很多學生作息時間的紊亂和每日三餐的不規(guī)律,閑暇時間也沒能有效的進行體育鍛煉,從而導致學生體質逐年下降。學校作為大學生的監(jiān)護管理者,在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生活方式上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譬如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培養(yǎng)他們愛運動的興趣;還可以增加體育教育課程,從量上加強學生體育鍛煉的力度。
我國大學生身體素質較低,國內學生體質評比標準落后,體質健康發(fā)展阻礙重重。為克服這些問題,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須深入分析影響學生體質健康的原因,積極借鑒國外教育的先進經驗,結合國內學生的體質特點以及教育要求,提出符合本校學生健康體質訓練與教育的措施,促進大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