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華僑中學 廣東東莞 523000)
初中時期,德育教育的主要內容有:其一,加強國情教育、法制教育、紀律教育、品德修養(yǎng);其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其三,民族團結教育;其四,心理健康教育。[1]
初中階段是人生心理和生理逐漸成熟的重要時期,同時也是“三觀”建立的初始時期,對于人生未來的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網絡信息技術豐富人們生活的同時,卻也滲透到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角落,影響著人們的思想,那么在如此復雜化的社會環(huán)境下,如何幫助中學生規(guī)避生活中的不良思想,確保身心的健康發(fā)展是當下初中教育工作者們的重要發(fā)展方向,即如何正確地引導中學生們建立良好的“三觀”,是德育工作者們的重要使命,除此之外,加強初中階段德育教育的重要意義還表現在以下方面:[2]
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網絡信息技術不斷地滲入到人們的生活,如何加強中學生的認知,提高他們的文化知識與人文知識,是當下教育工作者們的重要發(fā)展方向,是實施素質教育各項政策的基礎前提。
素質教育是教育體系改革下的產物,是符合當下時代發(fā)展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模式,而確保素質教育的實施,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學校的德育工作,保障其開展過程的實時性、有效性。初中階段加強德育教育,能幫助教育工作者們了解新時代學生的思想變化,打破傳統(tǒng)的僵化教育模式,從而幫助學生們樹立正確三觀的同時,提升他們道德選擇的能力和素質基準。同時,德育是社會發(fā)展的文明產物,加強初中生的德育教育,有助于構建文明和諧的新中國,確保每個人的尊嚴和利益在新時代下得到充分的體現,提升了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穩(wěn)定了社會的和諧發(fā)展。
初中階段,是“三觀”建立的初始時期,如何幫助初中生“了解自我”,“正確處理周邊關系”,“明確利益分配”,“建立基本道德素質”是初中時期的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為了向高一級學校培養(yǎng)合格生源和為社會輸送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新時代是文明的時代,泱泱中華,千載文明,道德一直是我們所追求的重要發(fā)展方向,而初中生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其道德水平的高低對于未來城市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加強德育教育,不僅僅是初中課程體系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為了保障城市穩(wěn)定文明發(fā)展所必須要做的事。
通過上述我們了解,當下全球化的經濟時代,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到底就是素質人才的競爭,換言之,素質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國家的精神風貌,是我國家民族精神的具現狀態(tài)。而中華之所以屹立幾千載,也正是因為穩(wěn)抓德育教育。初中階段是人生成長的重要時期,抓住最佳時間的德育教育能給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提供很多的優(yōu)勢條件。
德育教育在初中時期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在進行德育教育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轉變德育教育的觀念,即從內心深處真正認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例如,教師利用空閑時間,應該積極召開班會,并在班會上放宣傳教育片,將其作為一個培養(yǎng)學生道德素質、提高他們精神層面的平臺。[3]
教師作為人生成長階段陪伴最久的角色,對于學生的變化應該是最先察覺的。因此,為保障德育教育工作開展的有效性,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的了解,具體措施如下:一,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獲得學生們的信任。例如,平時空閑時間可以找同學們聊聊天,談談心,不過切記要站在與他平等的位置,禁止趾高氣揚,同時還可以跟同學們一起打打球,加強互動;二,積極與學生家長溝通。教師在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必須加強與家長之間的互動,可以每半個月給教師打一次電話,實時了解學生的變化,同時將家長講述的內容記錄下來,便于后期的觀察。[4]
初中階段是人生發(fā)展的重要時期,而處于青春懵懂時期的青少年對于活動有著無比的熱衷,因此教師可以采取教育宣傳活動的方式,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宣傳,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和提升德育工作成效。例如,在母親節(jié)的時候,學校可以開展關于“母愛”的演講比賽,讓學生們參與其中,了解母親的偉大與不易,并讓學生家長針對對兒女的期望,配合制作視頻或寫信,來深入感恩;又比如在“重陽節(jié)”,學??梢蚤_展登山活動,帶領學生們了解民族習俗,因此,選擇在適當的節(jié)點、通過有趣的德育活動寓教于樂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是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正確方向。
總而言之,初中階段是人生心理和生理變化的重要時期,因此加強德育教育工作是初中教育工作者所必須要做的事情。究其原因,開展德育教育不僅是為了保障每個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同時也還是為了培養(yǎng)新時代的祖國接班人。因此,學校應該提高對初中階段德育教育的重視,本著“以人為本、持之以恒”的原則對待學生、愛護學生和教育學生,以期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觀念,形成健康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