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合隆鎮(zhèn)戰(zhàn)家村小學 劉慶華
在新課改不斷深入的背景下,語文教師要想使語文教學更加精彩高效,除了大力提升語文教學的有效性,還要積極主動地在語文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诖耍疚囊孕W語文教學為例,對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有效滲透方式進行了論述。
教學實踐表明:教師在教學中通過采用情境教學法的方式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境,不僅可以使學生在活潑愉快的情境化課堂中盡情地咀嚼所學知識,還可以有效引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與情感共鳴?;诖?,教師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時應當積極采用有效的手段來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使情感教育有效地滲透到語文教學中,使學生充分地體會課文中所流露的真情實感。
例如,《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課文以生動形象的語言、清新明麗的筆觸,有層次、有條理地描繪了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美麗多彩的景色。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為學生播放有關小興安嶺美麗景色的圖片,使學生在良好的情境中更加直觀、真切地欣賞到小興安嶺的多彩景觀以及富饒物產。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本課內容的印象,還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當翻開語文教材時,我們可以賞讀到一篇篇充滿情思韻味的經典篇章,這些篇章不僅具有優(yōu)美動人的語句,還包含了無限的真情實感。教師在語文教學中不能僅僅局限于語文考點的傳授,還要引導學生深入文本,對蘊含在課文中的思想感情進行深度挖掘,使他們的心靈在咀嚼語文知識、體悟作者情感的過程中得以滋潤。以季羨林的《懷念母親》這篇課文為例,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品字詞、析語言”的方式來使他們深入挖掘課文中所蘊含的真摯情思。針對課文中的這句話:“這凄涼并不同普通的凄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教師可以這樣提問:作者的心境本是凄涼的,又因何感到甜蜜呢?有的學生說,普通的凄涼就只是純粹的凄涼,僅僅充滿了無盡的哀愁與感傷,而作者的凄涼是復雜的、多樣的;有的學生說,季羨林老爺爺由于有家不能歸,有親不得見,因此心生傷悲。當他回憶起以往與家人、朋友相處的種種美好情景時,他的心里便多了一絲寬慰;還有的學生說……總之,教師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深入探究,不僅使學生充分體會到作者對生母與祖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還增強了學生的感恩意識,培養(yǎng)了學生對母親的愛。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使得本應精彩紛呈、趣味盎然的語文課堂變得死氣沉沉、枯燥乏味,如果這一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那么不僅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排斥感,還不利于充分發(fā)揮語文情感教育的功能。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對課文中的典型場景通過想象的方式滲透情感教育,在點燃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火花的同時,還可以使學生的思想情感在想象課文情景的過程中得以有效發(fā)展。
當學習贊揚革命英雄的文章時,教師讓學生通過想象的方式,使課文的人物形象鮮活地浮現(xiàn)在學生眼前,激勵學生學習革命先烈以及革命英雄人物身上的優(yōu)秀品質以及高尚情操。例如,在學習《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課文內容盡情地想象狼牙山五壯士奮勇殺敵、英勇跳崖等幾個畫面,不僅使學生感受到了狼牙山五壯士的光輝形象,還使學生明白了人活著不只是為了自己,還要報效祖國。使學生真正地理解了“人固有一死,或輕于鴻毛,或重于泰山”的內涵。
總而言之,語文教學不只是知識與技能的傳授過程,更是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過程。因此,教師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時,應當積極挖掘蘊含在語文教材中的情感因子,并采取有效的策略,把這些情感因子充分融入語文教學中,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以提升,進而獲得美好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