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張家港市第三職業(yè)高級中學 孫小林
眾所周知,語言的學習分為四個方面:聽,說,讀,寫,從其排列的前后順序可以看出“聽”的重要程度。在中職學校,由于中職生本身英語基礎薄弱以及課程設置等因素,中職生在英語聽力上得不到充分的訓練,課堂英語聽力教學效果又不理想,教師和學生往往把教與學的重點放在以詞匯和語法為重點的閱讀上,而聽力長期備受冷落。因此,研究如何提升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推測能力對于提高英語教學和學生的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有著重要的積極意義。
當前,“啞巴英語”“聾子英語”是相當一部分學校英語教學的真實寫照,由于忽視對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影響了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再加上學生普遍都有求全的心理,在聽力過程中一旦有自己聽不懂或不理解的字詞時就會瞬間產(chǎn)生緊張、膽怯、壓力大的心理,腦子瞬間一片空白,從而干擾了聽的過程。教師應以聽力過程中中職學生的心理活動為依據(jù),想方設法消除學生的不良情緒。
聽者的情緒狀態(tài)是影響聽力的一個主觀因素。一個寬松、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無疑可以幫助學生放松心情。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關注學生個體的差異性,不能用言語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而是要耐心的分析學生聽力能力不足之處和具體的原因,多用言語給予學生鼓勵,消除學生內心的緊張與不安,幫助學生調整心理,穩(wěn)定情緒,樹立學習自信心。
中職學生的語言基本功不扎實,口語積累欠缺,語音基礎差,發(fā)音不準。在英語聽力中,學生聽到的是自己不熟悉的內容,語音語調的變化以及過多的生詞和復雜的句子結構,都會令學生的內心產(chǎn)生緊張感,聽力學習興趣不濃。因此在選擇聽力素材時,教師應立足本班學生實際,循序漸進,合理選擇聽力素材。具體來說,在聽力素材的選擇上,教師應做到如下幾點:
1.聽力素材的選擇應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應由易到難、由短到長地進行選擇。比如對一年級、二年級的學生應注重基礎訓練,三年級時則可以針對學生弱項進行有針對性的提高訓練,注重“點”和“面”的訓練。
2.開始階段,教師可以選擇的聽力素材應發(fā)音標準地道,減少聽力障礙。在學生具備一定聽力能力之后再模擬現(xiàn)實聽力情況,適當制造干擾以增強學生的實戰(zhàn)能力。
3.聽力素材的選擇應體現(xiàn)趣味性、豐富性和多樣性,除了選擇單純的錄音素材,地道的英文歌曲、原版的電影片段同樣可以成為學生聽力的素材,重在幫助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風土人情,激起學生“聽”的興趣,才能使學生集中注意力,聚精會神的置身語境,進入角色,從而積極主動地去聽、去思考。
語言學習離不開語言環(huán)境。作為教學氛圍的協(xié)調者,教師應積極營造和諧、愉悅、民主的教學環(huán)境,在課堂上用英語組織教學,采用激勵措施,讓學生敢于用所學的英語知識大膽地表達自己。多開展英語口語交流活動,如英文歌曲大賽、英文朗讀比賽、英語沙龍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給學生創(chuàng)造“說”的機會,進入相應的學習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習慣,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教師要正確處理好對學生聽說讀寫四項技能的訓練,不可顧此失彼。“聽”和“說”之間相互促進、相互帶動?!奥牎焙汀罢f”的結合能夠把消極、被動、單向的聽力過程轉化為積極、主動、互動的對話過程,即所謂的“交際互動觀”。 聽讀也是不可分的,聽讀結合可以把詞句的音形義迅速結合起來,如讓學生朗讀背誦課文不但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還能讓學生記住很多句型和固定搭配;聽、寫亦不可分割,聽寫是提高學生聽力能力的重要途徑。
聽力練習過程中,要求學生理解聽力材料中的每個句子、每個單詞是不現(xiàn)實的,也是沒必要的。在聽力訓練中,教師應教給學生捕捉信息重點的技巧,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比如,文章中的主題句可以概括出整篇文章的中心論點,文章中的關鍵詞則可以對聽力材料起到提示、概括作用。材料中 unfortunately、W ell、how ever、but等詞后面的內容一定要仔細聽,要及時記錄關鍵詞。聽的過程中,還必須引導學生留心五個“w”,即“w hen,w here,w ho,w hat,w hy”,掌握材料的基本內容。
與此同時,推測能力對于正確解題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教師還應在聽力訓練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推測能力,提高解題技巧。比如根據(jù)說話人的口氣、內容去推測說話人的身份、地點,也可以根據(jù)問題重溫材料內容,根據(jù)上下文內容的連貫性去推測等。
總之,“聽”是英語綜合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對學習英語至關重要。然而,任何一項技能訓練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堅持不懈地去開展訓練,運用各種方法開展有效的聽力訓練教學,克服聽力障礙,提高學生聽力理解能力,培養(yǎng)學生語言應用能力。